俯仰之间看兰亭悲乐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h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王羲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书法家,其书法作品《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备受世人尊崇,不仅是因为其书法艺术带给人龙腾虎跃、溪流瀑奔的视觉享受,而且这一文学作品传递给我们的情感共鸣和精神感召。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以“俯仰”之态来仰观俯察宇宙人生,来感受山水人生之乐和世事生死之悲。
  关键词: 王羲之 《兰亭集序》 “俯仰之间” 悲乐情感
  王羲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书法家,其书法集前人之大成又开一代之新风,被尊为“书圣”。具有传奇色彩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但这一书法作品只能从古人的摹本中窥其一斑,可谓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兰亭集序》备受世人尊崇,不仅是因为其书法艺术带给人龙腾虎跃、溪流瀑奔的视觉享受,而且这一文学作品带给我们的情感共鸣和精神感召。在语言文本的依托下,书法艺术充满了无限的视觉想象空间。余嘉锡先生说:“盖右军亦深于情者,读《兰亭序》足以知其怀抱。”现虽书法真迹失传,但语言文本更让我们感受到王羲之的悲乐,从而推及人类的悲乐。
  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以一种姿态来看待世界和人生,这就是“俯仰之间”,如“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俯仰之间”我们感受到了王羲之“飘如游云,矫若惊龙”的容貌和“江左清真第一”的风神。“俯仰”不仅是王羲之观看山水自然的一种潇洒风姿,而且反映了其对生命悲喜的态度和超越生死的洒脱,也饱含着对人类历史长河的感叹。本文从“俯仰”这一姿态来论述《兰亭集序》蕴含的悲乐情感。
  一、俯仰之间,饱览山水之乐
  人们在天地之中要很好地存活下去就必须观察认识周围的世界,俯察地、仰观天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原始方式和基本途径。《周易·系辞下》言:“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此俯仰之观体现了古人思维的独特性。汉末魏晋时期,由于纷乱的政治斗争和残酷的杀戮征战,许多士人不再对政治抱有希望,退而在山水自然中逃避黑暗的现实以保全性命,在隐逸山水和清谈玄学中曲折地寄寓情志。“三玄”即《周易》、《老子》、《庄子》。《周易》把外在的宇宙自然作为人们行事的依托和思想的基础,由天象推知人事,形成天人同构、物我感应的观察思维模式。老庄更是把宇宙自然视作心灵栖所和精神家园,达到天人合一的忘我、无我、大我的天地境界。魏晋时期,士人逐渐通过“俯仰”赋予天地万物精神观照和审美体验。孙绰《答许询诗》言:“仰观大造,俯览时物。”王羲之《兰亭诗》:“仰观碧天际,俯瞰绿水滨。”“俯仰”已成为士人对宇宙自然进行审美观照的方式。王羲之出身于显赫的琅琊王氏望族,但王羲之不热衷于仕途,起身秘书郎,后至右军将军、会稽刺史等,目睹了官场的动荡和黑暗,又因性情骨鲠,多受排挤打压,政治主张得不到实施,多次有归隐之意。他把政治上的苦闷转化为书法上的至美追求,在游山玩水中排遣内心的抑郁。
  “俯仰”这一动作首先表现在王羲之对山水自然的欣赏。会稽山阴在今绍兴西南,离城约13千米,这里层峦叠嶂,山翠水绿,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顾长康从会稽还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朦胧其上,若云蒸霞蔚。”王羲之诗云:“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在兰亭修禊中王羲之尽情地俯仰天地,沉醉于兰亭美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王羲之沐浴在三月暖和的春风中,远望雄伟俊俏的高山,近视浓密挺拔的竹林,身傍清澈急促的溪流,顿觉身心舒畅。在俯仰观赏中,游目骋怀,眼睛饱览山川之美,思绪尽情飞舞,达到目极四荒,心接八方,神游千里的自由之境。“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所以,正是俯仰之潇洒自由使王羲之徜徉山水,尽享天地自然之美,乐以忘忧、洗涤精神,真是一件乐事啊。
  二、俯仰之间,感知人生之乐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来到这个世界不知不觉就度过了一生。俯仰一世,表明了一种生活态度。人通过不断俯仰来观宇宙之大、品类之盛,积极探察外部世界,展示生命力量。俯仰一世还是为了更好地审视经营自己的人生。俯仰把外部世界和自己的人生相连接,成为情感爆发的契合点和扩散点。俯仰这一动作还显示了强烈而短促的时间感,一世在一抬头一低头之间就恍然而过,人的一生是多么短促啊。士人朝夕不保生死无常的际遇使之在灰暗、卑屈、痛苦的有限生命中通过各种方式来舒展挤压的人生,来创设快乐的情境,来凸显生命的力量。如何度过这短促的一生呢?王羲之列举了两种生活态度:一种是“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即向内心深处探求精神的清远。这实指清谈之风,士人沉迷于玄理之中,每每聚会高谈玄理,品评人物,以逸远高清为鉴,以心斋坐忘来涤除欲求,达到宠辱不惊无哀乐无我无待之境。《晋书·王羲之传》记:“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这些名士好老庄喜清谈,王羲之经常与他们一起谈玄论道饮酒赋诗。王羲之《答许询诗》云:“争先非吾事,静照在忘求。”在清幽寂静中景观玄览,以领悟宇宙人生的玄妙。另一种是“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即寄情于外物,放浪形骸,向外展示不凡的气度。士人不愿受到礼教的束缚,追求“越名教,任自然”,如饮酒醉卧、开怀行散、雪夜访戴、抚琴赴死等,真性情支配着躯体的行使,不受理性和规范的约束。这是一种放纵,更是一种对抗,士人在用身体的放浪不羁来排斥对抗被政权压制的苦闷,来疏散不得志的愁郁。王羲之心怀山水而寄情书法,把内心的郁结通过放浪山水、挥洒笔墨来疏散。山水神韵与书法线条天然合一。前人评:“王羲之书,如壮士拔剑,壅水绝流,头上安点,如高峰坠石,作一横画,如千里阵云,捺一偃波若风雷震骇,作一竖画,如万岁枯藤,立一倚竿,若虎卧凤阁,自上揭竿,如龙跃天门。”蔡邕称:“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书法成为王羲之寄寓情思的外在媒介,是其突破形制、神教自然、寄托怀抱的途径。在书法中,王羲之淋漓挥洒、萧散率性、放情恣肆,书法成为其另外的一个自由无束的精神场。无论是向内寻求安宁淡远,还是向外寻求狂放不羁,都以期达到暂得与己,快然自足。那么暮春之初、兰亭雅集、群贤毕至、曲水修禊、流觞赋诗、畅叙幽情,信可乐也。俯仰之间,显示出生命的精神状态和情志追求。   三、俯仰之间,感慨生死之悲
  俯仰不仅仅是一种舒展洒脱的生命状态,更反映了一种短暂急促的生命时间。“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快乐是一时的,生命是短暂的,在俯仰天地万物之际,感叹宇宙之博大永恒,反观自身之渺小短暂。无论怎样的快乐愉悦都不能阻隔岁月的沧桑、时光的流逝、死亡的到来。死是人们想逃脱却无法逃避的生命重点,人可以抗拒权贵、任性而为,却无法抗拒衰老和死亡。清人袁宏道在《兰亭记》中写道:“羲之兰亭序,于死生之际,感叹尤深,晋人文字,如此者不可多得。”在写《兰亭集序》时,王羲之已年过半百,疾病缠身,但他敏感清醒地意识到欣喜和自足的短暂。那种“欣与所遇,快然自足”只是一时,稍纵即逝。这种快乐会因时光的流逝,死亡的到来而终止。王羲之由山水自然之乐、悟言寄托之乐转向了生死之悲。
  对时间流逝、人生短促的感慨已成为魏晋士人的心结。早在《古诗十九首》就出现了对生死无常的感叹:“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人生处一世,奄忽若飚尘。”“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曹操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曹植《赠白马王彪》:“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阮籍《咏怀诗》:“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生死是人类所共同面临的终极问题,谁也无法逃脱。俯仰之间越是感受到了肉体的短暂,越是发出痛哉、悲哉这样无奈的哀叹。王羲之意识到“老之将至,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而感慨“死生亦大矣,其不痛哉”。人所面临的终极问题之一便是生死问题。死亡是生命的终点。但人类总想通过各种途径超越死亡,获得永生。人生只是短短的几十年光阴,老庄走出了一条精神上的超越之路,在俯仰之间,精神弥漫于天地万物,达到天地与我为一,万物与我共生的天人合一之境,这种精神上的漫游就使人超越了肉体上的有限和渺小,从而不再为实际的生命长短而耿耿于怀,以博大宽广的心胸容纳万物,以高远清逸的精神遨游天地。王羲之在《兰亭诗》中云:“悠悠大象运,轮转无停际。”“相与无相与,形骸自脱落。”所以,王羲之在痛过之后理性地意识到“修短随化”,生命的长短就顺其自然,听任造化吧。
  王羲之从人类审美同构的角度,把个体放在历史长河中来看待,由此“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共同的情感,共同的临文嗟叹,共同的俯仰感叹,使古往今来的人们相沟通,相延续,肉体虽灭迹,但精神之流水滚滚而东,永不停息。那么,兰亭集序也将永留史册,超越时代和个体的限制,成为永远的精神财富。这样,王羲之就从横向的天地万物到纵向的历史长河,超越了个体生命,而走向了永恒的精神不朽。
  正因为兰亭集序所蕴含的终极关怀精神,在俯仰之间,关注天人合一的生命境界,关注生死超越的永恒途径,才引起了各个时代人们精神的共鸣。读之临文嗟叹,兴怀一致,悲喜交织,使人走出低迷的人生困境,而以俯仰天地的洒脱,游目骋怀的自性,把握短暂的生命,驱散浮华之物的遮蔽,使生命放射出本真自然的荧光,使个体获得充分的发展,做出对人类有意义的事情,从而获得精神的永生。
其他文献
摘 要: 《陌上桑》是一首东汉时期在民间广泛流传的诗歌,讲述了一名年轻美貌女子巧拒太守调戏的故事。作者认为罗敷之所以被塑造成功,是因为诗文从景物、人物、语言三方面进行了曲笔烘焙。  关键词: 诗歌《陌上桑》 曲笔烘焙 景物描写 人物描写  《陌上桑》是一首东汉时期在民间广泛流传的诗歌,讲述了一个名年轻美貌女子巧拒太守调戏的故事。这位叫罗敷的女子家喻户晓,她的名字成为后世美女
摘 要: 在《汀克溪的朝圣者》中,安妮·迪拉德通过对大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描写,传达了一种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有机自然观:以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看待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在肯定自然内在价值的基础上,主张自然与人类是相互联系和有机统一的关系;倡导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关键词: 安妮·迪拉德 散文集《汀克溪的朝圣者》 生态思想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有机主义    安妮·迪拉德
摘 要: 我国是民族文化大国,民族文化十分丰富,对地方民族文化的翻译是跨文化的翻译。哈尼族文化有着其独特的一面。随着对外开放旅游的发展,哈尼族文化亟待向外翻译宣传,以促进云南西南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和提高哈尼文化的知名度。本文着重对红河州哈尼族经典古歌《烟本霍本》的传播进行研究,对其英译,并进行评述,供大家讨论,以共同加快促进红民族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 哈尼族 经典古歌 《烟本霍本》传播研究 英
摘 要: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现实主义几乎成为衡量一切创作得失成败的标准,到后来现实主义就变得不是现实主义了。可是台湾的电影创作乃至台湾的社会背景以及台湾电影发展历程的特殊性都奠定了研究台湾电影现实主义的基础。《海角七号》、《艋舺》等等,在低迷的台湾电影中脱颖而出,夺取票房花魁。本文意在从现实生活出发解析台湾代表性影片,研究当代台湾电影中的现实主义人物塑造,并研究影视语言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摘 要: 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系列以传奇的笔法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勾勒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盗墓画面,成就了该系列小说在新世纪的轰动效应。但就小说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诗意探寻而言,该书对张起灵与吴邪之间的情感透视,无疑更值得人们深思,他们二人逾越生死界限的生命约定,让前者用尽毕生的力量保护后者那份独有的天真。这正是该书别具人性魅力与审美意蕴的独特内涵。  关键词: 南派三叔 《盗墓笔记》 情感透视
摘 要: 本研究先从服装导购的日常实际出发,引出非正式学习在导购的日常生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然而实践共同体这个组织形式虽说在虚拟的网上学习中有很大的影响,但在现实的工作学习中很少被验证对非正式学习有正相关性。作者从学习角度和实践共同体的评估角度设计出评估非正式学习与实践共同体关系的三类维度,并通过对服装公司的问卷调查来验证两者的正相关性。  关键词: 服装导购 实践共同体 非正式学习  1.引言
摘 要: 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就在于紧密贴近社会经济建设,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高专发展的必由之路,高等职业院校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上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纵观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的
摘 要: 本文就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发展展开论述,提出了三个实施要点:提供宽松环境,促进主动发展;打开语文课堂之门,让学生接触社会生活的源头活水;改革评价方法,激励主动发展。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学习方法 自主发展    “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观点。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应当是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寻找适合教育的儿童。成长无法替代,发展必须主动。
摘 要: 本文从人物形象和剧作方式入手,对拉戛尔斯的代表剧作《恰逢世界末日》中的人物路易进行了分析,指出拉戛尔斯开拓创新,用场景技巧、闪回、多声部合唱、双重叙述等手法颠覆了《圣经》故事中的“浪子”形象,塑造了一个追求个性与自由的孤独游子,揭示了当代社会人本体的生存悖论。  关键词: 让-吕克·拉戛尔斯 戏剧《恰逢世界末日》 “浪子”形象 自由 孤独    作为西方文学
摘 要: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经典的越狱电影,不仅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震撼,而且给观众以深刻的启迪。它通过叙述安迪19年的囚禁生活给观众展现了一个无辜的银行家在监狱中救赎自己、救赎他人的过程,表达了导演人文关怀的情怀。  关键词: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 安迪·杜弗瑞 人文关怀    《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改编自惊悚大师斯蒂芬·金《不同的季节》中收录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