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进入“后申遗时代”,大运河作为世界遗产,亦是重要的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成了一项国家战略,更成为一个时代的主题。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应充分解析大运河的遗产特性和价值内涵,统筹沿线遗产保存情况和社会条件,融合多学科、多行业、多部门等方面的相关理论和发展实践,围绕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核心主体,阐释大运河文化和其在当代的重要功能,为科学合理利用大运河文化遗产提供坚实的支撑。
关键词:大运河;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世界遗产
当前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5处,居世界第一,也是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这为我国进行文化遗产研究和相关领域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尤其是2014年中国大运河的成功申遗,融文化线路、文化景观、文化遗产等为一体的特殊遗产类型被国内外专家学者所认可。这一“活”着的文化遗产进一步拓展了研究视野,在保护、传承和利用等方面需要更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1 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
中国大运河以国家漕运为初始目的,自隋代修凿为一个完整的运河水系,至元明清时期的京杭大运河,南北纵贯多个省份,为国家稳定和政治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作为一条交通命脉,大运河连接南北多个文化区和经济区,成了“活”的通道。而且这种涉及社会经济和文化层面的沟通并不受时代变迁的影响,大运河的航运和商贸活动一直存在,部分河道至今仍发挥着航运作用,社会生命力旺盛。
在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关于大运河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的机遇下,国家陆续部署了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发展战略,并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了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发展构思,为沿线省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通过分析《规划纲要》,以及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整体情况进行总结,可知大运河的各项工作是围绕大运河文化为核心,以保护、传承为理念,融合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生态修复、河道管护、经济发展、文化休闲、社会全面进步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其中大运河文化遗产又是根本基础。所以,建设大运河文化带要理清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价值,理解大运河文化的内涵,重新定位其在当代及未来的社会功能,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源动力”。
基于国家对大运河的高度重视,各界专家学者从学术理念、行业实践等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和探讨,涉及历史、水利、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提供了丰富且坚实的理论基础,使关于大运河的研究“百花齐放”。伴随着参与学科和行业的增多,大运河文化的内涵界定和延伸拓展也更加丰富多元,而作为根本属性的文化遗产研究却仍显薄弱,在大运河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内涵与衍生等方面缺失较大。尤其是回归大运河自身,以文化遗产的研究理论和视角对大运河文化的内涵和意义进行分析,坚定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的根本亟待加强。
所以在本质上,文化遗产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根本载体,大运河文化与大运河文化遗产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大运河作为一项“活的”文化遗产,其大运河文化也是“活的”,是大运河在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以及在当代和未来社会中作为文化遗产继续演进而积淀下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综合,具有活态性、融合性、多样性等特征。
2 文化遗产价值层面的思考
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所创造且保存下来的物质和精神遗产,代表着人类优秀的智慧结晶,是重要的历史佐证、文化符号、艺术标本、科技范例。国内外在关于文化遗产为何需要保护的问题上具有统一的认识,即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艺術、科学和社会价值,这也是文化遗产各类工作的根本基础。虽然我国世界遗产数量增多,但是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面依然存在着问题,主要体现在理念缺乏创新、相关产业仍需引导和规范等。通过对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发现其关键因素是对文化遗产价值的研究分析和认知存在不足。
总结文化遗产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经验,能够发现五大价值不仅存在基础价值和衍生价值之分,也存在本体内涵和功能意义的差别,即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为本体内涵,社会价值则为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和意义。论证这一点的直观证据即是对文化遗产价值进行概括,前四项是文化遗产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物质和精神内涵,其内容和阐释均是围绕文化遗产所具有的代表性或象征性。社会价值则以前四项价值为基础,主要论述文化遗产在当代和未来社会中被赋予的新的社会功能和意义,社会价值是前四项价值实现的途径或表现形式,通过对文化遗产物质载体和文化内涵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文化遗产的社会化。
故而从文化遗产的价值属性方面而论,大运河作为一项世界遗产,其价值属性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对当今和未来社会的影响愈加广泛且深远,这也是国家积极推进大运河相关工程的原因和目的所在。这些当代行为也不断于大运河上施加作用,保护遗产本体和历史文脉,展示大运河及沿线的历史文化和生态景观,不断延伸大运河在当代和未来的文化内涵。在当代文化与大运河历史文化完美融合的过程中,将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利用也会逐步成为大运河文化延续发展的一部分,进而重新凝练和提升了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价值,构建更加丰满、殷实、完整的大运河文化。
3 大运河自身特性层面的思考
从大运河自身而言,虽然部分河道和运河设施已成为遗址遗迹,但大部分河道依然具备交通航运、灌溉排涝、生态涵养等功能,是沟通沿线地区重要的交通命脉,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所以大运河自身就具有活态性、融合性、延续性等特征。
首先,在活态性方面。大运河自隋代修凿成国家统一的运河水系以来,作为内陆航运命脉,在河道疏浚管护、漕运制度完善等多个方面历经各代创新和提升,将不同朝代的历史文化赋予了大运河,使大运河不断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和生命力,深化大运河在推动历史进步、带动沿线地区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逐步凝练并升华大运河的历史文化。现今大运河虽成功申报为世界遗产,但仍具有着交通航运功能,这也是传统功能的延续。随着时代和科学技术的更新,其传统功能也得到了拓展和提升,尤其是黄河以南地区的河道,仍是带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文交流的交通动脉,不仅为沿线保存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也在现在和未来的历史中继续创造着物质和精神财富。 其次,在融合性方面。大运河是一条南北向纵贯中国中东部地区的交通命脉,支撑了古代多个王朝的繁荣昌盛。自隋代起在早期已有河道的基础上开凿疏浚通济渠、永济渠,连通江南运河形成国家统一的大运河水系,历朝历代都未有放弃对大运河的使用和修缮,不断将社会文化赋予大运河,大运河得到了持续的建设和提升,使大运河在河道实体和历史文化两个层面逐渐融合各个时代的优秀文化,这也促使大运河至今都散发着厚重的文化魅力。另外,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我国形成了南北方特质不同的文化类型,而人工开凿的大运河实现了南北贯通,促进了南北方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沟通,尤其体现在沿线丰富多彩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使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通过大运河实现了交汇融合,促进了南北方全面的交流和发展。
最后,在延续性方面。古代运河的开凿经历了早期萌芽、中期发展、后期巅峰和文化遗产几个阶段,这也代表了大运河自开凿以来,历代均进行了修缮,直至现今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大部分河道依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航运功能。当前国家积极把握大运河这一重要的文化资源,科学规划并部署了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重大工程,涉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道水系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交通航运扩容、文化公园建设等多个领域,从国家层面重新赋予了大运河新的功能,以文化遗产的姿态为国家和人民带来文化休闲、生态景观、经济发展等福祉,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也是现今时代对大运河历史的延续和传承。
总之,在大运河自身特性的层面上,大运河不仅拥有河道水工和附属设施等遗产实体,而且具备可持续的生命力,是一个活着的文化遗产,能够在现在甚至未来社会继续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生命之河,这些现代社会的优秀文化同样会和历史时期的文化一样,不断与大运河的历史文化相融合,丰富、升华、传承、延续大运河的价值内涵和社会意义。
4 大运河文化社会意义的思考
自2014年申遗成功之后,国家和沿线省市就開始了积极探索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定位,诸多领域的专家学者也对这一特殊的文化遗产进行了理论研究,特别是2017年以来,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重大工程陆续部署和推进,既体现了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价值的肯定,也明确了对大运河社会功能的重新定位,为大运河在当前和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导向。
国家层面依据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社会发展目标,以及所涉及的沿线省市和主要职能部门,编制了“四梁八柱”的顶层设计构架,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4个专项规划,还有沿线省市的8个地方实施规划,围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突出4个专项规划,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全局性和支撑性具有指引作用,强化8个地方实施规划,在各地推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具体实施性和操作性,明确各地的发展定位、空间布局、建设目标、主要任务。
在对这些重要工作的研究分析和认知中可知,大运河的整体工作是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为核心主旨,强调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基础性,逐步开展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两项重要工程,重新焕发大运河的经济动脉功能,推进以大运河文化和沿线地区特色文化为内涵的文化和旅游方面的产业发展,构建活力内生、智慧共享、驰名中外的“千年运河”,为沿线人民群众和海内外游客带来丰富充实、科学有趣、景观优美、生态雅致的大运河文化盛宴。
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延续着传统功能,在对其遗产本体和价值内涵充分尊重和保护的基础上,规划部署和实施了国家、省市、县区等多个层面的重大工程,不仅保护了运河河道、相关遗产、生态环境,延续了运河交通航运功能,而且重赋大运河的社会功能,以大运河文化为核心,以文化遗产和生态景观为依托,以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为主体,以文化和旅游等产业为手段,引导沿线地区活化文化资源,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参与,保护遗产和生态环境,要科学良性、可持续地发展社会经济,全面发挥大运河对整体社会甚至全世界的社会效益,赓续大运河的千年文明和社会意义。
相对而言,这些工作实现了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凸显了其社会意义,也是对大运河的重新塑造和文化赋新,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也将逐渐融入大运河文化中,成为大运河文化整体的一部分。
5 结语
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在根本上必须以大运河文化遗产为依托,以大运河文化为核心引领,构建真实完整的大运河文化遗产体系。在保护传承中,充分尊重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主体地位,拓展研究思路和视野,发挥政策文件的规范和指导作用,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形成保护传承的强大合力,彰显大运河对当代和未来的重要作用,融合历史文化和当代文化,凝练新的大运河文化,实现对大运河风貌景观重构、功能转变更新、价值赋新升华。
关键词:大运河;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世界遗产
当前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5处,居世界第一,也是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这为我国进行文化遗产研究和相关领域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尤其是2014年中国大运河的成功申遗,融文化线路、文化景观、文化遗产等为一体的特殊遗产类型被国内外专家学者所认可。这一“活”着的文化遗产进一步拓展了研究视野,在保护、传承和利用等方面需要更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1 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
中国大运河以国家漕运为初始目的,自隋代修凿为一个完整的运河水系,至元明清时期的京杭大运河,南北纵贯多个省份,为国家稳定和政治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作为一条交通命脉,大运河连接南北多个文化区和经济区,成了“活”的通道。而且这种涉及社会经济和文化层面的沟通并不受时代变迁的影响,大运河的航运和商贸活动一直存在,部分河道至今仍发挥着航运作用,社会生命力旺盛。
在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关于大运河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的机遇下,国家陆续部署了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发展战略,并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了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发展构思,为沿线省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通过分析《规划纲要》,以及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整体情况进行总结,可知大运河的各项工作是围绕大运河文化为核心,以保护、传承为理念,融合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生态修复、河道管护、经济发展、文化休闲、社会全面进步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其中大运河文化遗产又是根本基础。所以,建设大运河文化带要理清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价值,理解大运河文化的内涵,重新定位其在当代及未来的社会功能,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源动力”。
基于国家对大运河的高度重视,各界专家学者从学术理念、行业实践等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和探讨,涉及历史、水利、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提供了丰富且坚实的理论基础,使关于大运河的研究“百花齐放”。伴随着参与学科和行业的增多,大运河文化的内涵界定和延伸拓展也更加丰富多元,而作为根本属性的文化遗产研究却仍显薄弱,在大运河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内涵与衍生等方面缺失较大。尤其是回归大运河自身,以文化遗产的研究理论和视角对大运河文化的内涵和意义进行分析,坚定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的根本亟待加强。
所以在本质上,文化遗产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根本载体,大运河文化与大运河文化遗产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大运河作为一项“活的”文化遗产,其大运河文化也是“活的”,是大运河在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以及在当代和未来社会中作为文化遗产继续演进而积淀下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综合,具有活态性、融合性、多样性等特征。
2 文化遗产价值层面的思考
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所创造且保存下来的物质和精神遗产,代表着人类优秀的智慧结晶,是重要的历史佐证、文化符号、艺术标本、科技范例。国内外在关于文化遗产为何需要保护的问题上具有统一的认识,即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艺術、科学和社会价值,这也是文化遗产各类工作的根本基础。虽然我国世界遗产数量增多,但是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面依然存在着问题,主要体现在理念缺乏创新、相关产业仍需引导和规范等。通过对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发现其关键因素是对文化遗产价值的研究分析和认知存在不足。
总结文化遗产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经验,能够发现五大价值不仅存在基础价值和衍生价值之分,也存在本体内涵和功能意义的差别,即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为本体内涵,社会价值则为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和意义。论证这一点的直观证据即是对文化遗产价值进行概括,前四项是文化遗产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物质和精神内涵,其内容和阐释均是围绕文化遗产所具有的代表性或象征性。社会价值则以前四项价值为基础,主要论述文化遗产在当代和未来社会中被赋予的新的社会功能和意义,社会价值是前四项价值实现的途径或表现形式,通过对文化遗产物质载体和文化内涵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文化遗产的社会化。
故而从文化遗产的价值属性方面而论,大运河作为一项世界遗产,其价值属性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对当今和未来社会的影响愈加广泛且深远,这也是国家积极推进大运河相关工程的原因和目的所在。这些当代行为也不断于大运河上施加作用,保护遗产本体和历史文脉,展示大运河及沿线的历史文化和生态景观,不断延伸大运河在当代和未来的文化内涵。在当代文化与大运河历史文化完美融合的过程中,将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利用也会逐步成为大运河文化延续发展的一部分,进而重新凝练和提升了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价值,构建更加丰满、殷实、完整的大运河文化。
3 大运河自身特性层面的思考
从大运河自身而言,虽然部分河道和运河设施已成为遗址遗迹,但大部分河道依然具备交通航运、灌溉排涝、生态涵养等功能,是沟通沿线地区重要的交通命脉,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所以大运河自身就具有活态性、融合性、延续性等特征。
首先,在活态性方面。大运河自隋代修凿成国家统一的运河水系以来,作为内陆航运命脉,在河道疏浚管护、漕运制度完善等多个方面历经各代创新和提升,将不同朝代的历史文化赋予了大运河,使大运河不断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和生命力,深化大运河在推动历史进步、带动沿线地区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逐步凝练并升华大运河的历史文化。现今大运河虽成功申报为世界遗产,但仍具有着交通航运功能,这也是传统功能的延续。随着时代和科学技术的更新,其传统功能也得到了拓展和提升,尤其是黄河以南地区的河道,仍是带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文交流的交通动脉,不仅为沿线保存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也在现在和未来的历史中继续创造着物质和精神财富。 其次,在融合性方面。大运河是一条南北向纵贯中国中东部地区的交通命脉,支撑了古代多个王朝的繁荣昌盛。自隋代起在早期已有河道的基础上开凿疏浚通济渠、永济渠,连通江南运河形成国家统一的大运河水系,历朝历代都未有放弃对大运河的使用和修缮,不断将社会文化赋予大运河,大运河得到了持续的建设和提升,使大运河在河道实体和历史文化两个层面逐渐融合各个时代的优秀文化,这也促使大运河至今都散发着厚重的文化魅力。另外,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我国形成了南北方特质不同的文化类型,而人工开凿的大运河实现了南北贯通,促进了南北方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沟通,尤其体现在沿线丰富多彩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使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通过大运河实现了交汇融合,促进了南北方全面的交流和发展。
最后,在延续性方面。古代运河的开凿经历了早期萌芽、中期发展、后期巅峰和文化遗产几个阶段,这也代表了大运河自开凿以来,历代均进行了修缮,直至现今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大部分河道依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航运功能。当前国家积极把握大运河这一重要的文化资源,科学规划并部署了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重大工程,涉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道水系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交通航运扩容、文化公园建设等多个领域,从国家层面重新赋予了大运河新的功能,以文化遗产的姿态为国家和人民带来文化休闲、生态景观、经济发展等福祉,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也是现今时代对大运河历史的延续和传承。
总之,在大运河自身特性的层面上,大运河不仅拥有河道水工和附属设施等遗产实体,而且具备可持续的生命力,是一个活着的文化遗产,能够在现在甚至未来社会继续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生命之河,这些现代社会的优秀文化同样会和历史时期的文化一样,不断与大运河的历史文化相融合,丰富、升华、传承、延续大运河的价值内涵和社会意义。
4 大运河文化社会意义的思考
自2014年申遗成功之后,国家和沿线省市就開始了积极探索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定位,诸多领域的专家学者也对这一特殊的文化遗产进行了理论研究,特别是2017年以来,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重大工程陆续部署和推进,既体现了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价值的肯定,也明确了对大运河社会功能的重新定位,为大运河在当前和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导向。
国家层面依据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社会发展目标,以及所涉及的沿线省市和主要职能部门,编制了“四梁八柱”的顶层设计构架,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4个专项规划,还有沿线省市的8个地方实施规划,围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突出4个专项规划,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全局性和支撑性具有指引作用,强化8个地方实施规划,在各地推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具体实施性和操作性,明确各地的发展定位、空间布局、建设目标、主要任务。
在对这些重要工作的研究分析和认知中可知,大运河的整体工作是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为核心主旨,强调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基础性,逐步开展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两项重要工程,重新焕发大运河的经济动脉功能,推进以大运河文化和沿线地区特色文化为内涵的文化和旅游方面的产业发展,构建活力内生、智慧共享、驰名中外的“千年运河”,为沿线人民群众和海内外游客带来丰富充实、科学有趣、景观优美、生态雅致的大运河文化盛宴。
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延续着传统功能,在对其遗产本体和价值内涵充分尊重和保护的基础上,规划部署和实施了国家、省市、县区等多个层面的重大工程,不仅保护了运河河道、相关遗产、生态环境,延续了运河交通航运功能,而且重赋大运河的社会功能,以大运河文化为核心,以文化遗产和生态景观为依托,以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为主体,以文化和旅游等产业为手段,引导沿线地区活化文化资源,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参与,保护遗产和生态环境,要科学良性、可持续地发展社会经济,全面发挥大运河对整体社会甚至全世界的社会效益,赓续大运河的千年文明和社会意义。
相对而言,这些工作实现了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凸显了其社会意义,也是对大运河的重新塑造和文化赋新,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也将逐渐融入大运河文化中,成为大运河文化整体的一部分。
5 结语
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在根本上必须以大运河文化遗产为依托,以大运河文化为核心引领,构建真实完整的大运河文化遗产体系。在保护传承中,充分尊重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主体地位,拓展研究思路和视野,发挥政策文件的规范和指导作用,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形成保护传承的强大合力,彰显大运河对当代和未来的重要作用,融合历史文化和当代文化,凝练新的大运河文化,实现对大运河风貌景观重构、功能转变更新、价值赋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