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他从消极和唯心主义方面发展老子的学说。由于庄子所处的年代比老子所处的年代更为动荡、混乱。他的思想体系继承老子,却不像老子主张“无为”、“退让”,从根本上的目的还是为了救世,而庄子无意于救世,主张“无用”,否定老子“无为”的积极作用,庄子认为“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意思是要逃避“常刑”保全自身,只有“无用”才可以做到,因此他的思想是那个时代没落阶级消极颓废精神状态的集中体现,以求在神秘的精神境界中寻求解脱。
读《逍遥游》首先为之倾倒的是庄子寓言中汪洋恣肆的想像力,“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也”想常人不敢想之物。
再细读,庄子在提出人生的四个境界中难道仅仅代表他消极颓废的一面么?虽然在文中否定客观世界的物质性,希望回归原始状态,他片面追求主观精神,宣扬他那“至人无已”的最高理想境界,他认为“无已”就可以“无待”,“无待”就可以逍遥(自由),大鹏与斥鴳虽然高大与渺小到无法相比之地,但它们各适其性,都有所待,甚至列子的御风而行也免不了要靠风。他只有使心灵与天地融为一体,才能作到无已,无待。最后得到真正的“逍遥”(自由),这里也是由于当时惨烈的社会现状所迫,庄子想逃避现实,以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的呼声罢了。
但文中所提出的四种境界,无不体现了人的一生的不断追求,一是“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微一国”的人为。二是宋荣子,无功、无名,却极力与他人有别的“有己”一类,三是列子无功、无名、无己却要御风面行如“鹏”一般“有待”的一类,四是超脱一切的“至人”、“神人”、“圣人”的境界,几乎所有的世人都可在此看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甚至在思想冥思之时无不契合。
放弃讨论庄子主观唯心主义的一面,再说化鲲为鹏的大鸟,难道不也暗示了庄子在追求更高境界的理想么?
“鲲”生活在北海,大到不知几千里,过的是有涯、有泮的北海生活,不自由,就化而为鹏,脱离海的范围,借海运之风“抟扶摇而上九万里”,并坚定地向着更为高远的目标追求。当时庄子提出的“鹏鸟”一说,其实也针对人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现象而希望人有一个更高更远的目标。
在讨论大小的价值上,庄子也并不认为小不如大,只借譬喻形象世界中的差异和不同生命历程间的价值判断。《逍遥游》中的“朝菌”虽不知“晦朔”,“蟪蛄”虽不知“春秋”,“南冥者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大椿者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生命有长有短,但各种生命的格局都各有其价值,并不局限在大小的讨论上。
庄子的思想在《逍遥游》中极为博大精深,回想以前读庄子真略同于囫囵吞枣。庄子的文章十之八九都是寓言的形式,寓言的形式也是为了暗示当时之世、当时之人。庄子在战国从未做官,人微言轻,陈述自己的观点怕人不信,所以要借第三者来为自己代言。依稀还记得当初老师说的“庄子的寓言就是寄言。”是意在此而言寄于彼,借虚拟的人、事、物来暗示自己的意思。重读《逍遥游》,让浅薄的我看庄子如看“远在云天之上,不可见端倪的飞鸟。”
(作者单位:330300江西省永修县第二中学)
读《逍遥游》首先为之倾倒的是庄子寓言中汪洋恣肆的想像力,“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也”想常人不敢想之物。
再细读,庄子在提出人生的四个境界中难道仅仅代表他消极颓废的一面么?虽然在文中否定客观世界的物质性,希望回归原始状态,他片面追求主观精神,宣扬他那“至人无已”的最高理想境界,他认为“无已”就可以“无待”,“无待”就可以逍遥(自由),大鹏与斥鴳虽然高大与渺小到无法相比之地,但它们各适其性,都有所待,甚至列子的御风而行也免不了要靠风。他只有使心灵与天地融为一体,才能作到无已,无待。最后得到真正的“逍遥”(自由),这里也是由于当时惨烈的社会现状所迫,庄子想逃避现实,以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的呼声罢了。
但文中所提出的四种境界,无不体现了人的一生的不断追求,一是“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微一国”的人为。二是宋荣子,无功、无名,却极力与他人有别的“有己”一类,三是列子无功、无名、无己却要御风面行如“鹏”一般“有待”的一类,四是超脱一切的“至人”、“神人”、“圣人”的境界,几乎所有的世人都可在此看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甚至在思想冥思之时无不契合。
放弃讨论庄子主观唯心主义的一面,再说化鲲为鹏的大鸟,难道不也暗示了庄子在追求更高境界的理想么?
“鲲”生活在北海,大到不知几千里,过的是有涯、有泮的北海生活,不自由,就化而为鹏,脱离海的范围,借海运之风“抟扶摇而上九万里”,并坚定地向着更为高远的目标追求。当时庄子提出的“鹏鸟”一说,其实也针对人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现象而希望人有一个更高更远的目标。
在讨论大小的价值上,庄子也并不认为小不如大,只借譬喻形象世界中的差异和不同生命历程间的价值判断。《逍遥游》中的“朝菌”虽不知“晦朔”,“蟪蛄”虽不知“春秋”,“南冥者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大椿者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生命有长有短,但各种生命的格局都各有其价值,并不局限在大小的讨论上。
庄子的思想在《逍遥游》中极为博大精深,回想以前读庄子真略同于囫囵吞枣。庄子的文章十之八九都是寓言的形式,寓言的形式也是为了暗示当时之世、当时之人。庄子在战国从未做官,人微言轻,陈述自己的观点怕人不信,所以要借第三者来为自己代言。依稀还记得当初老师说的“庄子的寓言就是寄言。”是意在此而言寄于彼,借虚拟的人、事、物来暗示自己的意思。重读《逍遥游》,让浅薄的我看庄子如看“远在云天之上,不可见端倪的飞鸟。”
(作者单位:330300江西省永修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