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标指导下的古诗教学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osao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由于古典诗歌离我们年代较远,大多有着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充满着动人的诗情画意,学生尤其是中学生很难把握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思想精华和语言魅力。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支离破碎地分析和指令包办,学生就会兴趣寡然,更谈不上去体味挖掘诗的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了。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词,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读古典诗歌时,必须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诗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
  一、把握诗歌的音乐美,让学生自主诵读,发挥其主动性
  古典诗歌是富有音乐美的文学样式,它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声仄声交错组合、跌宕起伏,具有美的旋律和和谐的节奏。正是因为诗的语言凝练精辟,具有悦耳的音乐美,因此诵读就成了我们破解古诗的首要任务。
  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或听读、或范读、或领读、或齐读。初步朗读,要读准诗的节奏,要求在语言层面上读通全诗,做到停顿正确。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正确停顿、富有节奏的朗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古诗的角色。当然,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诵读方式,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进行科学的诵读指导,引导学生把握诗句中音节语句的声调节奏及其变读,真正体现诗句朗读中的音乐美,包括纠正学生的读音,适时讲解古诗的押韵、平仄,以便读准节奏、读出语气和语势。读准诗句的节奏,有利于理解古诗的含义;读出语气和语势,则有利于体会古诗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诗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
  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而且为学生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把握诗歌的意境美,让学生开拓想象,发展其创造性
  古典诗歌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是一种感性形象。我们常说的诗歌的意境正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生活图景和谐统一形成的,它需要感性认识和情绪体验,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说的也便是诗的“意境”。
  诗的意境美是千姿百态的,有的雄伟壮阔,有的绚丽纤细,有的悲凉凄婉,有的豪放旷达,有的含蓄典雅、景象万千。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除了物还有蕴含其中的情感,因此,阅读古诗必须引导学生根据诗中所提供的信息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去。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一幅落寂单调的悲凉秋景,而它要表现的则是作者远在天涯、愁肠欲断的情怀。这个意境是通过枯藤、老树等九个事物所感悟到的,这种感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启发学生想象,即让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在学生脑海中浮现加工,展现一幅立体的画面,引导学生步入诗的意境,使他们如见其景、如见其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达到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
  诗中的想象当然也需通过学生的诵读来实现,教师大可放开手脚,让学生在读中译出诗文,对诗中的情与景进行初步理解;然后,鼓励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对诗文不加限制地改写、描摹。那时那物那人那景那情就会跃然纸上,然后教师鼓励学生当堂竞说。
  三、把握诗歌的语言美,让学生背诵积累,增添其文化底蕴
  古典诗歌是语言的精华,它凝练精辟、生动形象,往往一字千钧、震人心灵,留给读者许多想象的空间。鉴赏诗歌的语言,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天门中断楚江开”中的“开”等精妙含蓄的词语永远值得学生去揣摩、体昧。
  而更多诗句则以其丰厚的情感和精邃的哲理启迪后人、流传千古。如:激励人们乐观开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寓意顽强拼搏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还有表达英雄气概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等许多陶冶文化情操的诗句,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食粮。学生学习背诵这些诗句,对学生精神的提升、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塑造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作用。他们往往通过诵读很快受其感染,势必会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激起相似的情感,从而达到心物交融、心领神会。这样不仅增添了学生的文化底蕴,而且形成了他们健全的人格。
  所以,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诵读的指导,在真正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把握诗的音乐美、意境美的同时,让他们熟读精背以至默记在心,最终完成语言积累和情感熏陶。
  当然,古诗教学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但鉴赏诗的音乐美、意境美、语言美始终是我们古诗教学的目标,诗的诵读应贯穿教学的始终。尤其在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对古诗的诵读能力和想象能力,加深理解和感悟,获得思想的启迪,使学生真正享受到审美的乐趣。
其他文献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好习惯是人们存放在神经系统中的生活资本,人在一生中都可以不断享用它的利息。和语文相关的好习惯很多,自主、认真地修改文章和多渠道学习语文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两项。苏教版“国标本”语文教材把这两项习惯的培养安排在七年级下学期,适时而可行。大凡习惯培养,宜早不宜晚。早,白纸作画,易于起笔;晚,荒地种谷,需先除草。然而,早也应有度,过早,生活、知识、能力基础不具备,培养便无可能性。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新课程教学改革中高中化学教学方法要符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富有启发性,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化学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形象思维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手段,是教师传授知识、指导学生学习和培养能力与世界观的方式。化学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应符合下述基本要求:  一、要符合化学科学的
期刊
近几年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日新月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都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是数学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正所谓: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老师与学生是平等和民主的关系。教师首先要放下架
期刊
摘 要: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新课程 低年级 识字能力 识
期刊
摘 要:低年级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在识字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低年级语文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教师要把识字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教给学生科学的识字方法,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识字方法。这样学生才能更好、更快地掌握生字,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而提升各科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识字兴趣 识记字形的方法 自主识字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加强学生的
期刊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图
期刊
导学案是什么?有何用?怎样编制设计?怎样指导学生使用?笔者经过一个学年的探索与实践后认为:导学案是生本课堂中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案。“导”就是引导、指导;“学”不是讲,也不是教,而是以学生为本位的自主而能动的学;“案”是一种方案、一种设计。导学案的编写要突出体现“导学”的功能,要引导学生全员参与,要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生学会学习
期刊
摘 要: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文章从尊重学生人格、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等三方面对如何打造更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 有效 课堂  一、引言  实施中学课程改革,这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众所周知,有关课程的实施,这是进行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而教学,尤其是开展有效教学,是进行课程实施的一项最为重要的途径。所以,进行课程改革,首先要深入进行教学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究,以“分层次教学”有效教学模式进行实施,具体从“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入手,强化训练,按部就班,因材施教,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 分层教学 理论实践 因材施教  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期刊
传统的小学语文作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环节的作业设计,会帮助学生很好地巩固课堂知识,加深学习印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是教师备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因此,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在科学的基础上加强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性的探究,不断优化作业设计的结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促使学生健康发展。  科学的、具有创新性的作业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