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穿过故宫东华门那片停车场,前方的小院与紫禁城内多数的庭院不同,它并非红墙金瓦富丽堂皇,而是红墙碧瓦宁静朴实。原名“撷芳殿”,至乾隆十一年(1764年)在其原址修建了这三所院落作为皇子居住处,因位置近宁寿宫南,俗称“南三所”。按阴阳五行,东属木,青色,主生长,故屋顶覆绿色琉璃瓦,也称“阿哥所”。
如今的“阿哥所”里有一位不是阿哥的阿哥——旗(奇)人郭玉海。他1983年就职故宫博物院,师从纪宏章先生学习金石传拓技艺,1986年来到金石组,从事专职文物传拓工作,并担任青铜器库房、铭刻库房文物保管员。30多年一直沉湎于文物传拓工作的郭玉海老师,如今绝对是国内屈指可数的传拓高手。
对于郭玉海来说,拓个青铜器、石碑不算什么难活儿,若要拓个漆器、拓个玻璃、拓个竹木牙角,这种听着就要心碎的细致事儿,也都游刃有余。现实中的确是没处去寻黄蓉雕豆腐的“兰花拂穴手”神功,但“郭阿哥”那长满老茧的双手摆弄起文物来却同样细腻。
何为传拓?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小时候大家玩过的用铅笔头拓钢镚儿。事实上,传拓这门手艺可没这么简单。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那时便有了用宣纸将碑碣石刻或青铜等器物的文字、纹饰,用墨色“复制”下来的传统手工工艺。早期传拓应用于石刻文字,至北宋初期,传拓技艺进一步推广应用到青铜器的铭文上,故又称“金石传拓技艺”。
金石传拓技艺的基本原则是使用宣纸紧密贴附于石刻(或器物)之上,然后对宣纸进行扑(或擦)墨,使其凸起处因着墨变成黑色,其凹陷处因不着墨而呈现白色,从而制作出以黑纸白字(阳刻与此相反)为特征的拓片作品。
这种工艺因长期以来必有一道使用木槌敲击上纸的工序,又称“椎拓”,亦有以为是因上墨时扑子拍击文物,有“捶打”之意,或写作“捶拓”、“打拓”。宋代拓片作品表面往往附着有一层薄蜡,且陕西地区在传拓时使用的上墨工具(擦子、扑子)均以毛毡制成,又称为“毡蜡”、“毡拓”。
在对传拓工艺的研究中,与传拓相关的“拓”,还有响拓、颖拓与全形拓等几种艺术形式。这几种“拓”的基本工具全部或部分地需要使用毛笔描画,或在观感上、或在实质上,都与拒绝使用笔墨勾摹的金石传拓之“拓”有着很大的不同,故此“拓”非彼“拓”。在传统的碑帖收藏与鉴定领域里,古今金石拓片,特别是石刻拓片,尤重考据,凡有一笔勾摹者,即为作伪,这是一个十分严格的界限。
清人王国维《宋代之金石学》:“拓墨之法,始于六朝,始用之以拓汉魏石经,继以拓秦刻石,至于唐代,此法大行,宋初遂用之以拓古器文字。皇祐三年,诏以秘阁及太常所藏三代录鼎,付太乐所参校剂量;又诏墨器窾以赐宰执,此为传拓古器之始。刘敞在长安所得古器,悉以墨本遗欧阳修。甚至上进之器,如政和三年武昌太平湖所进古钟,及安州所进六器,皆有墨本传世,则当时传拓之盛可知。”
今人处于艺术收藏盛世,但无论是青铜抑或玉件器物,已然没有古人收藏古器皆有墨本传世的习惯了。不知是由于过手来去匆匆不及细细赏玩,还是有鉴古人之意却苦无古人之艺。
拓片既是古人书法铭刻的纸本复制品、是器物的立体影像,或是传拓者对文物纹饰的“诠释”,同时,拓片在它诞生之时起,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艺术品,而与原器物(碑碣、古器物)各擅其场 ,并在历代收藏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韵味。
拓片收藏,就中国传统文人而言,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收藏者的学识,更是品位和修养,是不同于金银珠宝的阳春白雪,是一种追求高雅的独特生活方式。在他们看来,欣赏、玩味拓片是目的,考证史实反倒要退居其次。拓片在历代金石学家和收藏家的心中,是文物实实在在的蝉蜕与化身,是可以对之凭吊古人摸得着的“如在”的影子。一方面它是古老碑碣文字可以置之案端的影像,另一方面它又是独一无二的墨色画卷,就连它的缺陷,如风雨磨泐后出现的石花、缺字、损笔,也都成为一种新的美感所在。
很多年轻人以为金石传拓,仅为青铜石刻砖瓦上所拓。其实仅在郭玉海老师正在撰写的《金石传拓的审美与实践》一书中就将收入的拓片分了二十类,铭刻文字包括卜辞、金文、碑刻、墓志、造像题记、瓦当、砖、陶、货币、封泥、印玺;图案纹饰则有古玉、吉金、画像石(砖)、佛造像、铜镜、砚、紫砂、玻璃、竹木匏牙角漆、薄意、边款。
传统传拓法分为擦拓法、扑拓法、镶拓法、乌金拓、蝉翼拓。评价一件好拓本的标准是:字迹笔画(包括因磨泐而形成的石花)边界清晰硬朗,无墨迹侵入字口的洇墨现象,也没有因上墨不到而形成的模糊失真;使用质量上乘的生宣纸和松(桐)烟墨制作;拓片正面墨色匀净如一,背面纸张洁白如新。无论浓墨拓片还是淡墨拓片,都应该是经过多遍上墨而成。减地线刻,力求均匀一色;浮雕薄意,贵在气脉不断。
在故宫工作30多年的郭玉海,有这样一个场景让人印象深刻:顶着炎炎的烈日,骑着一辆自行车嘎悠嘎悠地穿梭于办公区之间。这乐此不疲的穿梭,却让郭老师潜心于传拓30年,所传拓文物逾万件。按他的话说,传拓就像制作雕漆一样,不是加快速度可以一蹴而就的工艺,而是需要一层一层墨色的积累,并配合极大的耐心和谨慎以及对艺术品特性的充分了解。
一些人认为,传拓工作实施起来应该不太复杂,显然他们不知这上的玄妙,于细节处彰显传拓的品质。比如一件清代薄胎刻花玻璃小瓶,既要求传拓者对艺术品材质把握分寸力度,又得选择恰当工具,还得理解艺术品本身特性。将薄如蝉翼的小器物360度周身纹饰,连绵一气地拓在一张纸上,不能存在失误修改。打造出这样一件精致的拓片,大约得花费两天的时间。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还有多少人愿意为一纸拓片花费如此心思。这位“郭阿哥”恐怕是为数不多的一员。身为专家的他,对外面五花八门的商业活动无动于衷,只淡然写着书、鼓弄着自己的手艺,默默整理着自己过手艺术品的“墨本文献”。郭玉海,一个视传拓为乐趣的“专家手艺人”。如此看来,说他是奇人并不为过。
(注:本文图由观箴文化提供)
如今的“阿哥所”里有一位不是阿哥的阿哥——旗(奇)人郭玉海。他1983年就职故宫博物院,师从纪宏章先生学习金石传拓技艺,1986年来到金石组,从事专职文物传拓工作,并担任青铜器库房、铭刻库房文物保管员。30多年一直沉湎于文物传拓工作的郭玉海老师,如今绝对是国内屈指可数的传拓高手。
对于郭玉海来说,拓个青铜器、石碑不算什么难活儿,若要拓个漆器、拓个玻璃、拓个竹木牙角,这种听着就要心碎的细致事儿,也都游刃有余。现实中的确是没处去寻黄蓉雕豆腐的“兰花拂穴手”神功,但“郭阿哥”那长满老茧的双手摆弄起文物来却同样细腻。
何为传拓?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小时候大家玩过的用铅笔头拓钢镚儿。事实上,传拓这门手艺可没这么简单。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那时便有了用宣纸将碑碣石刻或青铜等器物的文字、纹饰,用墨色“复制”下来的传统手工工艺。早期传拓应用于石刻文字,至北宋初期,传拓技艺进一步推广应用到青铜器的铭文上,故又称“金石传拓技艺”。
金石传拓技艺的基本原则是使用宣纸紧密贴附于石刻(或器物)之上,然后对宣纸进行扑(或擦)墨,使其凸起处因着墨变成黑色,其凹陷处因不着墨而呈现白色,从而制作出以黑纸白字(阳刻与此相反)为特征的拓片作品。
这种工艺因长期以来必有一道使用木槌敲击上纸的工序,又称“椎拓”,亦有以为是因上墨时扑子拍击文物,有“捶打”之意,或写作“捶拓”、“打拓”。宋代拓片作品表面往往附着有一层薄蜡,且陕西地区在传拓时使用的上墨工具(擦子、扑子)均以毛毡制成,又称为“毡蜡”、“毡拓”。
在对传拓工艺的研究中,与传拓相关的“拓”,还有响拓、颖拓与全形拓等几种艺术形式。这几种“拓”的基本工具全部或部分地需要使用毛笔描画,或在观感上、或在实质上,都与拒绝使用笔墨勾摹的金石传拓之“拓”有着很大的不同,故此“拓”非彼“拓”。在传统的碑帖收藏与鉴定领域里,古今金石拓片,特别是石刻拓片,尤重考据,凡有一笔勾摹者,即为作伪,这是一个十分严格的界限。
清人王国维《宋代之金石学》:“拓墨之法,始于六朝,始用之以拓汉魏石经,继以拓秦刻石,至于唐代,此法大行,宋初遂用之以拓古器文字。皇祐三年,诏以秘阁及太常所藏三代录鼎,付太乐所参校剂量;又诏墨器窾以赐宰执,此为传拓古器之始。刘敞在长安所得古器,悉以墨本遗欧阳修。甚至上进之器,如政和三年武昌太平湖所进古钟,及安州所进六器,皆有墨本传世,则当时传拓之盛可知。”
今人处于艺术收藏盛世,但无论是青铜抑或玉件器物,已然没有古人收藏古器皆有墨本传世的习惯了。不知是由于过手来去匆匆不及细细赏玩,还是有鉴古人之意却苦无古人之艺。
拓片既是古人书法铭刻的纸本复制品、是器物的立体影像,或是传拓者对文物纹饰的“诠释”,同时,拓片在它诞生之时起,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艺术品,而与原器物(碑碣、古器物)各擅其场 ,并在历代收藏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韵味。
拓片收藏,就中国传统文人而言,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收藏者的学识,更是品位和修养,是不同于金银珠宝的阳春白雪,是一种追求高雅的独特生活方式。在他们看来,欣赏、玩味拓片是目的,考证史实反倒要退居其次。拓片在历代金石学家和收藏家的心中,是文物实实在在的蝉蜕与化身,是可以对之凭吊古人摸得着的“如在”的影子。一方面它是古老碑碣文字可以置之案端的影像,另一方面它又是独一无二的墨色画卷,就连它的缺陷,如风雨磨泐后出现的石花、缺字、损笔,也都成为一种新的美感所在。
很多年轻人以为金石传拓,仅为青铜石刻砖瓦上所拓。其实仅在郭玉海老师正在撰写的《金石传拓的审美与实践》一书中就将收入的拓片分了二十类,铭刻文字包括卜辞、金文、碑刻、墓志、造像题记、瓦当、砖、陶、货币、封泥、印玺;图案纹饰则有古玉、吉金、画像石(砖)、佛造像、铜镜、砚、紫砂、玻璃、竹木匏牙角漆、薄意、边款。
传统传拓法分为擦拓法、扑拓法、镶拓法、乌金拓、蝉翼拓。评价一件好拓本的标准是:字迹笔画(包括因磨泐而形成的石花)边界清晰硬朗,无墨迹侵入字口的洇墨现象,也没有因上墨不到而形成的模糊失真;使用质量上乘的生宣纸和松(桐)烟墨制作;拓片正面墨色匀净如一,背面纸张洁白如新。无论浓墨拓片还是淡墨拓片,都应该是经过多遍上墨而成。减地线刻,力求均匀一色;浮雕薄意,贵在气脉不断。
在故宫工作30多年的郭玉海,有这样一个场景让人印象深刻:顶着炎炎的烈日,骑着一辆自行车嘎悠嘎悠地穿梭于办公区之间。这乐此不疲的穿梭,却让郭老师潜心于传拓30年,所传拓文物逾万件。按他的话说,传拓就像制作雕漆一样,不是加快速度可以一蹴而就的工艺,而是需要一层一层墨色的积累,并配合极大的耐心和谨慎以及对艺术品特性的充分了解。
一些人认为,传拓工作实施起来应该不太复杂,显然他们不知这上的玄妙,于细节处彰显传拓的品质。比如一件清代薄胎刻花玻璃小瓶,既要求传拓者对艺术品材质把握分寸力度,又得选择恰当工具,还得理解艺术品本身特性。将薄如蝉翼的小器物360度周身纹饰,连绵一气地拓在一张纸上,不能存在失误修改。打造出这样一件精致的拓片,大约得花费两天的时间。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还有多少人愿意为一纸拓片花费如此心思。这位“郭阿哥”恐怕是为数不多的一员。身为专家的他,对外面五花八门的商业活动无动于衷,只淡然写着书、鼓弄着自己的手艺,默默整理着自己过手艺术品的“墨本文献”。郭玉海,一个视传拓为乐趣的“专家手艺人”。如此看来,说他是奇人并不为过。
(注:本文图由观箴文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