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25日,自然资源部公开通报52起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典型案例。
10多天前的1月13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表示,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这一说法非常形象贴切,充分表明耕地保护的极端重要性。
去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规范耕地占补平衡。
几天之后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18亿亩耕地红线必须严防死守。
耕地保护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但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雷声大、雨点小”,耕地保护形式主义严重,重发文、轻监管,没有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在一些地方,农村建房占用耕地现象时有发生,耕地甚至基本农田被蚕食。对于个体来说,可能只是几分地;对于某个村来说,一年可能也只是占了几亩地。但个体、村庄汇聚,数字就大了,尤其是日积月累,数字则可能让人心忧。
2019年耕地保护督察结果显示,当年全国违法违规占用耕地114.26万亩,其中占用永久基本农田14.34万亩。
正是充分注意到这一现象,去年7月,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下发通知,明确规定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比如不准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房,不准强占多占耕地建房,不准买卖、流转耕地违法建房。
去年10月、11月,自然资源部又连续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典型案例。
這些案例中,有的违法占地面积只有零点几亩,甚至以平方米计算。通报这些“小微”案件,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坚决遏制新增乱占耕地建房行为,严防“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因为类似这样的“小微”违法问题泛滥,最终将会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早在2006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18亿亩耕地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红线。
但10多年来,在一些地方占用耕地现象却一直屡禁不止,问题的根源多为“最后一公里”不畅。
首先是法治宣传仍不够,一些村民法治观念淡薄,对相关法律法规知之甚少。
其次是执法不严,没有形成法律震慑力。一些地方执法人员对违法建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举报就去看下,但并不真正执法。在此过程中,一些村干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有不敢作为,也有纵容包庇。个别镇村干部甚至联手,让违法占用耕地建房想方设法“大事化小,小事化小”。殊不知,留下的是长久的隐患。
类似这样的事件多了,影响还不只是耕地被占和粮食安全,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一些农村基层治理因为法治长期严重缺位,矛盾越来越突出。
毫无疑问,对于村民合理的建房需求要依法保障,对蚕食耕地要“零容忍”,绝不能放任。
一方面要完善土地执法监管体制机制,采取多种措施合力强化日常监管,广泛宣传,加强预防,做到“早发现、早制止”;另一方面,对在耕地保护过程中执法不严的现象要加大问责力度,严肃追究监管不力、失职渎职、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倒逼执法人员依法办事。
10多天前的1月13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表示,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这一说法非常形象贴切,充分表明耕地保护的极端重要性。
去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规范耕地占补平衡。
几天之后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18亿亩耕地红线必须严防死守。
耕地保护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但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雷声大、雨点小”,耕地保护形式主义严重,重发文、轻监管,没有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在一些地方,农村建房占用耕地现象时有发生,耕地甚至基本农田被蚕食。对于个体来说,可能只是几分地;对于某个村来说,一年可能也只是占了几亩地。但个体、村庄汇聚,数字就大了,尤其是日积月累,数字则可能让人心忧。
2019年耕地保护督察结果显示,当年全国违法违规占用耕地114.26万亩,其中占用永久基本农田14.34万亩。
正是充分注意到这一现象,去年7月,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下发通知,明确规定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比如不准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房,不准强占多占耕地建房,不准买卖、流转耕地违法建房。
去年10月、11月,自然资源部又连续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典型案例。
這些案例中,有的违法占地面积只有零点几亩,甚至以平方米计算。通报这些“小微”案件,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坚决遏制新增乱占耕地建房行为,严防“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因为类似这样的“小微”违法问题泛滥,最终将会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早在2006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18亿亩耕地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红线。
但10多年来,在一些地方占用耕地现象却一直屡禁不止,问题的根源多为“最后一公里”不畅。
首先是法治宣传仍不够,一些村民法治观念淡薄,对相关法律法规知之甚少。
其次是执法不严,没有形成法律震慑力。一些地方执法人员对违法建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举报就去看下,但并不真正执法。在此过程中,一些村干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有不敢作为,也有纵容包庇。个别镇村干部甚至联手,让违法占用耕地建房想方设法“大事化小,小事化小”。殊不知,留下的是长久的隐患。
类似这样的事件多了,影响还不只是耕地被占和粮食安全,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一些农村基层治理因为法治长期严重缺位,矛盾越来越突出。
毫无疑问,对于村民合理的建房需求要依法保障,对蚕食耕地要“零容忍”,绝不能放任。
一方面要完善土地执法监管体制机制,采取多种措施合力强化日常监管,广泛宣传,加强预防,做到“早发现、早制止”;另一方面,对在耕地保护过程中执法不严的现象要加大问责力度,严肃追究监管不力、失职渎职、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倒逼执法人员依法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