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行高考,选修部分一般是选材于课外内容,特别是全国卷中基本不涉及教材知识。这对选修教学提出了一个研究课题——如何进行选修教学?笔者进行了一些教改尝试,形成了一些粗浅认识。选修教学抓方法、重拓展、勤思维,方可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现以《明治维新》一课为例,谈谈选修教学如何重组教材,培养学生从史事记忆到历史认识的历史解释素养。
一、教学理念:从“知识立意”转向“意义关联”
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其重要意义在于使学生能够将对史事的记忆提升到历史认识的高度,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动机与效果、内因与外因、偶然与必然、局部与全局等方面的关联”。因而我们的教学要注意时间、空间逻辑,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进行合乎逻辑的意义关联。选修课程被定位为必修课程的具体、丰富和延伸,教材有别于必修内容的宏大叙事风格,更细致详实,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叙述历史事件的基本脉络。这样的文本编排有利于纵向因果逻辑的建构,也有利于横向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方面内在联系的呈现。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选修教学中要把教材当成文本来阅读,注重方法的归纳,强调意义关联与历史认识。明治维新从世界史的角度看它是十九世纪中叶顺应时代潮流进行的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组成部分;从日本史的角度看它是日本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关键一步;从东亚史角度看,它是东亚格局转变的重要因素;从中国角度看,它让我们钦慕,也让我们跌入深渊。如何讲好这场改革,由单纯的史事记忆上升到有意义的历史认识高度,就必须对教材和教学动手术,重组教学。我先用两课时将教材中背景、内容等相关知识点梳理,在学生对明治维新有了基本的史事记忆的基础上,我在第三课时进行了由史事记忆到历史认识的课堂教学,从背景、内容和影响三个方面探究三个问题,建立起对明治维新的再认识。
二、教学设计:知识扩展的维度
基于意义关联的教学重组,首先要根据教学立意确定教学的主线,其次是问题探究的深度在哪里,最后是教师如何巧妙串联,体现教学环节设计的精度。
(一)教学立意的高度
课程标准中对家国情怀素养提出这样要求:“增进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维护人类社会正义、国与国和睦相处等人类最基本的价值准则,谴责诸如暴行、屠杀、侵略等破坏和颠覆人类基本价值准则的行为。”基于对家国情怀的认识,我把明治维新一课的教学立意确立为“明治维新,因何纪念?如何纪念?”,因何纪念,固有其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值得学习,也因其带来的灾难而需要反思和警醒。如何纪念,一味赞成或否定都不是正确的态度,全面认识方可培养正确态度。
基于教学立意,本课教学主线确立为“明治维新的光与影”,荣光与阴影是明治维新如影随从的两个方面。探究其成功经验的同时也要反思存在的问题,避免悲剧再现。
(二)教学探究的深度
明治维新不仅仅是明治维新,历史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同样体现在幕末改革、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之间。1854—1867年,日本幕府接连推行安政、文久、庆应等三次改革,主要举措包括开办海军传习所、殖产兴业、坚持对外开放、培养人才等,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木户孝允等新锐人物在改革中崭露头角,并在尊王攘夷、武力倒幕的博弈中声望倍增,转而成为执掌实权的维新官僚。可见幕末改革是日本近代探索的第一步,与之后的明治维新从背景到内容再到推行者,无不体现出前后的延续性,为明治维新全面推行近代化改革开篇布局。虽然这一内容在教材中只有一句话,但我认为去探究幕末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内在意义关联性更有利于把握这段历史的脉络和沿革变化,也能更好地从历史沿革的角度理解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明治维新的成功离不开政策实施的策略,如此阔大的改革内容能一一推行,与明治政府与时俱进的政策调整分不开,这是其成败的关键。根据明治维新大事年表,我们可以发现改革的前十年,明治政府全面移植欧美文明,破旧立新,从1878年起明治政府经济上转为扶植、保护民营企业;军事上完成军队的“皇军化”;教育上提倡和魂洋才;政治上建立近代天皇制度。这样的教学重组有别于教材从政治、经济、文明开化等方面讲述明治维新内容的叙述方式,从前后两个阶段政策调整的视角去看待明治维新先后举措的内在逻辑关联和转变,意在使学生形成这样的历史认识——任何国度的近代化,总要受到该国的国情民情、文化沉淀、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形成各自的特点。而明治维新的成功与其切合国情的政策调整是分不开的。
明治维新重大的影响是150年后人们依然关注这场改革的重要原因,这么重要的问题该如何切入探究?按照传统的授课方式,一组材料呈现,从中分析利弊。但这样的方式,影响的呈现都是支离的,无法让我们感受到随着时间推移明治维新渐进而全面的影响。所以我选择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甲午战争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明治维新的态度转变切入,从甲午战争前中国智士的东洋一瞥到甲午战争后救亡图存的模仿样板,再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知己知彼的战争研究,折射出的是明治维新光与影的双重影响。这样的呈现方式,既有横向的中日比较反映出的改革成效,也有纵向的日本对外扩张带给邻国和世界的灾难。这样的因果关联、局部与全部的整体认知,可以更好地理解本课的主线“因何纪念”。
明治维新一课的教学立意是“因何纪念?如何纪念?”,教学主线是“明治维新的光与影”,教学探究的問题确立为三个:1.再议起源:幕末改革的先期探索;2.成败关键:与时俱进的政策调整;3.他山之石:中国精英的求索之路,从背景、内容和影响三个角度整体构建明治维新光与影的逻辑结构。这样基于意义关联的教学重组,在教学主线的统摄下,从复杂而冗多的现象和资料中发掘关键性、连带性的历史认识,由此及彼,在史料和问题的筛选和串联中构建提纲挈领的历史认知体系和逻辑关联结构。
(三)教学环节设计的精度 串联的合适和巧妙,能更好渗透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建构联系。这需要从学情出发,材料的选择、问题的设置要符合学生认知现状;问题链的设计要层层递进,用问题探究驱动历史思维;设计的视角要精巧新颖,有利于目标的达成;注意首尾呼应,紧扣教学主线。
1.由已知迁移未知,建立意义关联
这节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在学生基本梳理和掌握明治维新背景、内容和影响的基础上的升华课,是要达到学生对明治维新的认识由史事记忆到历史认识的高度。在探究明治维新成败关键是与时俱进的政策调整这一问题时,我选择以明治维新大事记方式呈现从1868—1889年改革的重大举措,然后请同学先根据史料和教材归纳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由此归纳其体现的特点。然后补充史料:
1868—1878年,明治政府全面移植欧美文明,破旧立新……与此同时,贪大求洋、政府内斗、改革实效不高等问题,致使维新难以为继。1881年11月,太政官大书记官井上毅进呈《人心教导意见书》,建议政府劝奖汉学、倡导忠爱恭顺之道,发展实业教育,推广与日本国情最接近的德国学等。明治政府及时调整政策,至此,政策基调转为“兴汉学”和“学德国”,这成为维新成功的关键举措。
——宋成有《明治维新若干问题的再思考》
请同学思考并指出明治维新指导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指出“政策基调”变化后的具体措施,说明改革能够成功的原因何在。明治维新举措和特点是已知内容,通过大事年表及补充史料,将举措分为前后两期,从中发现不同,建立起前后政策调整的意义关联。
2.问题探究驱动下的历史思维
问题设置要有梯度有层次,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能够很好地建立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对于关键问题的解决、历史解释素养的养成意义深远。
本课的问题链从大处讲是围绕背景—内容—影响三个环节依次推进,问题1:明治维新的时代背景是什么?问题2:幕末改革与明治维新的连续性如何体现的?问题3:指出明治维新指导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五、六,指出“政策基调”变化后的具体措施。说明改革能够成功的原因何在?问题4:《日本国志》前后不同遭遇的原因是什么? “日本人的成功超过那个民族的本领的限度”指什么?问题5:如何理解材料中“日本人已告别了旧日本,却尚未到达新日本”?问题六:今天我们因何纪念?如何纪念?这样的问题链,从背景到内容到影响层层推进,既符合历史事件发展的纵向时序,也符合对明治维新认识的不断深入。
本课问题链从小处讲也是注重对教学内容深度理解,以明治维新改革内容认识为例,问题1:请根据大事年表归纳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特点。问题2:纵观明治维新进程,其指导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何会有这种变化?问题3:东方国家在近代社会转型中都遇到了明治维新同样的问题——如何取舍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明治维新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这样三个问题不仅仅是对明治维新改革内容的史事记忆,更是上升到对文化裂变与转轨的思考上来。这样的课堂是生成理解性、建构性、反思性和探究性的课堂。
3.首尾呼应,上升到历史认识的高度
明治维新因何纪念?如何纪念?作为本课教学设计的立意,所有的教学设计都紧扣这一主题进行。本课一开始呈现给同学们的日本明治维新150年纪念活动,包括发行纪念币、拍摄大河剧《西乡殿》、西乡隆盛和坂本龙马造型的限量版可口可乐等,从这样有形的纪念切入,学生直观感受到日本人对明治维新的重视,进而会产生疑问“150年后为什么还要这样纪念?它有什么重要的影响?”带着这样的问题,进入到本课的问题探究之中。在本课的最后,以安倍晋三的《2018年新年感言》和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两段材料,再提出问题“今天我们因何纪念?如何纪念?”,如果说课堂一开始大家对于纪念的认识会局限于明治维新荣光的一面,那么经过这样的一个教学呈现和思考,最后学生都能意识到纪念不仅是荣光,还有对阴影的反思,不让悲剧再出现的深刻思考。如何纪念更是让学生明了史事记忆上升到历史认识的价值——历史就是基于过去,指向未来。
三、教学认识:通过意义关联涵养学生历史思维
教师对教材的天然依赖性决定了教学中紧扣教材、细讲教材的教学现状。过于细碎的知识堆积会导致学生记忆的困难和混乱。因而,删繁就简,通过核心知识间的意义关联建构起知识体系,体现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因果关联性,方可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史事,理解历史的进程。
这节课是新课改下的一次教学探索尝试,围绕历史解释核心素养,依托教材和史料,重组教学内容,贯穿教学主线,回歸历史教学本质——历史研究方法和历史思维的并重。基于意义关联的教学重组能够将历史事件置于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待其纵向与横向的发展联系。历史教学需要细节,细节让史事更有温度;历史教学也需要知识体系,知识体系让史事脉络更清晰。有细节有脉络,有血肉有骨架,这才是丰满的历史认识,才能呈现历史教学的“知常”与“察变”,进而形成对历史的解释。
一、教学理念:从“知识立意”转向“意义关联”
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其重要意义在于使学生能够将对史事的记忆提升到历史认识的高度,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动机与效果、内因与外因、偶然与必然、局部与全局等方面的关联”。因而我们的教学要注意时间、空间逻辑,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进行合乎逻辑的意义关联。选修课程被定位为必修课程的具体、丰富和延伸,教材有别于必修内容的宏大叙事风格,更细致详实,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叙述历史事件的基本脉络。这样的文本编排有利于纵向因果逻辑的建构,也有利于横向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方面内在联系的呈现。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选修教学中要把教材当成文本来阅读,注重方法的归纳,强调意义关联与历史认识。明治维新从世界史的角度看它是十九世纪中叶顺应时代潮流进行的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组成部分;从日本史的角度看它是日本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关键一步;从东亚史角度看,它是东亚格局转变的重要因素;从中国角度看,它让我们钦慕,也让我们跌入深渊。如何讲好这场改革,由单纯的史事记忆上升到有意义的历史认识高度,就必须对教材和教学动手术,重组教学。我先用两课时将教材中背景、内容等相关知识点梳理,在学生对明治维新有了基本的史事记忆的基础上,我在第三课时进行了由史事记忆到历史认识的课堂教学,从背景、内容和影响三个方面探究三个问题,建立起对明治维新的再认识。
二、教学设计:知识扩展的维度
基于意义关联的教学重组,首先要根据教学立意确定教学的主线,其次是问题探究的深度在哪里,最后是教师如何巧妙串联,体现教学环节设计的精度。
(一)教学立意的高度
课程标准中对家国情怀素养提出这样要求:“增进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维护人类社会正义、国与国和睦相处等人类最基本的价值准则,谴责诸如暴行、屠杀、侵略等破坏和颠覆人类基本价值准则的行为。”基于对家国情怀的认识,我把明治维新一课的教学立意确立为“明治维新,因何纪念?如何纪念?”,因何纪念,固有其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值得学习,也因其带来的灾难而需要反思和警醒。如何纪念,一味赞成或否定都不是正确的态度,全面认识方可培养正确态度。
基于教学立意,本课教学主线确立为“明治维新的光与影”,荣光与阴影是明治维新如影随从的两个方面。探究其成功经验的同时也要反思存在的问题,避免悲剧再现。
(二)教学探究的深度
明治维新不仅仅是明治维新,历史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同样体现在幕末改革、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之间。1854—1867年,日本幕府接连推行安政、文久、庆应等三次改革,主要举措包括开办海军传习所、殖产兴业、坚持对外开放、培养人才等,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木户孝允等新锐人物在改革中崭露头角,并在尊王攘夷、武力倒幕的博弈中声望倍增,转而成为执掌实权的维新官僚。可见幕末改革是日本近代探索的第一步,与之后的明治维新从背景到内容再到推行者,无不体现出前后的延续性,为明治维新全面推行近代化改革开篇布局。虽然这一内容在教材中只有一句话,但我认为去探究幕末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内在意义关联性更有利于把握这段历史的脉络和沿革变化,也能更好地从历史沿革的角度理解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明治维新的成功离不开政策实施的策略,如此阔大的改革内容能一一推行,与明治政府与时俱进的政策调整分不开,这是其成败的关键。根据明治维新大事年表,我们可以发现改革的前十年,明治政府全面移植欧美文明,破旧立新,从1878年起明治政府经济上转为扶植、保护民营企业;军事上完成军队的“皇军化”;教育上提倡和魂洋才;政治上建立近代天皇制度。这样的教学重组有别于教材从政治、经济、文明开化等方面讲述明治维新内容的叙述方式,从前后两个阶段政策调整的视角去看待明治维新先后举措的内在逻辑关联和转变,意在使学生形成这样的历史认识——任何国度的近代化,总要受到该国的国情民情、文化沉淀、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形成各自的特点。而明治维新的成功与其切合国情的政策调整是分不开的。
明治维新重大的影响是150年后人们依然关注这场改革的重要原因,这么重要的问题该如何切入探究?按照传统的授课方式,一组材料呈现,从中分析利弊。但这样的方式,影响的呈现都是支离的,无法让我们感受到随着时间推移明治维新渐进而全面的影响。所以我选择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甲午战争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明治维新的态度转变切入,从甲午战争前中国智士的东洋一瞥到甲午战争后救亡图存的模仿样板,再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知己知彼的战争研究,折射出的是明治维新光与影的双重影响。这样的呈现方式,既有横向的中日比较反映出的改革成效,也有纵向的日本对外扩张带给邻国和世界的灾难。这样的因果关联、局部与全部的整体认知,可以更好地理解本课的主线“因何纪念”。
明治维新一课的教学立意是“因何纪念?如何纪念?”,教学主线是“明治维新的光与影”,教学探究的問题确立为三个:1.再议起源:幕末改革的先期探索;2.成败关键:与时俱进的政策调整;3.他山之石:中国精英的求索之路,从背景、内容和影响三个角度整体构建明治维新光与影的逻辑结构。这样基于意义关联的教学重组,在教学主线的统摄下,从复杂而冗多的现象和资料中发掘关键性、连带性的历史认识,由此及彼,在史料和问题的筛选和串联中构建提纲挈领的历史认知体系和逻辑关联结构。
(三)教学环节设计的精度 串联的合适和巧妙,能更好渗透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建构联系。这需要从学情出发,材料的选择、问题的设置要符合学生认知现状;问题链的设计要层层递进,用问题探究驱动历史思维;设计的视角要精巧新颖,有利于目标的达成;注意首尾呼应,紧扣教学主线。
1.由已知迁移未知,建立意义关联
这节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在学生基本梳理和掌握明治维新背景、内容和影响的基础上的升华课,是要达到学生对明治维新的认识由史事记忆到历史认识的高度。在探究明治维新成败关键是与时俱进的政策调整这一问题时,我选择以明治维新大事记方式呈现从1868—1889年改革的重大举措,然后请同学先根据史料和教材归纳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由此归纳其体现的特点。然后补充史料:
1868—1878年,明治政府全面移植欧美文明,破旧立新……与此同时,贪大求洋、政府内斗、改革实效不高等问题,致使维新难以为继。1881年11月,太政官大书记官井上毅进呈《人心教导意见书》,建议政府劝奖汉学、倡导忠爱恭顺之道,发展实业教育,推广与日本国情最接近的德国学等。明治政府及时调整政策,至此,政策基调转为“兴汉学”和“学德国”,这成为维新成功的关键举措。
——宋成有《明治维新若干问题的再思考》
请同学思考并指出明治维新指导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指出“政策基调”变化后的具体措施,说明改革能够成功的原因何在。明治维新举措和特点是已知内容,通过大事年表及补充史料,将举措分为前后两期,从中发现不同,建立起前后政策调整的意义关联。
2.问题探究驱动下的历史思维
问题设置要有梯度有层次,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能够很好地建立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对于关键问题的解决、历史解释素养的养成意义深远。
本课的问题链从大处讲是围绕背景—内容—影响三个环节依次推进,问题1:明治维新的时代背景是什么?问题2:幕末改革与明治维新的连续性如何体现的?问题3:指出明治维新指导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五、六,指出“政策基调”变化后的具体措施。说明改革能够成功的原因何在?问题4:《日本国志》前后不同遭遇的原因是什么? “日本人的成功超过那个民族的本领的限度”指什么?问题5:如何理解材料中“日本人已告别了旧日本,却尚未到达新日本”?问题六:今天我们因何纪念?如何纪念?这样的问题链,从背景到内容到影响层层推进,既符合历史事件发展的纵向时序,也符合对明治维新认识的不断深入。
本课问题链从小处讲也是注重对教学内容深度理解,以明治维新改革内容认识为例,问题1:请根据大事年表归纳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特点。问题2:纵观明治维新进程,其指导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何会有这种变化?问题3:东方国家在近代社会转型中都遇到了明治维新同样的问题——如何取舍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明治维新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这样三个问题不仅仅是对明治维新改革内容的史事记忆,更是上升到对文化裂变与转轨的思考上来。这样的课堂是生成理解性、建构性、反思性和探究性的课堂。
3.首尾呼应,上升到历史认识的高度
明治维新因何纪念?如何纪念?作为本课教学设计的立意,所有的教学设计都紧扣这一主题进行。本课一开始呈现给同学们的日本明治维新150年纪念活动,包括发行纪念币、拍摄大河剧《西乡殿》、西乡隆盛和坂本龙马造型的限量版可口可乐等,从这样有形的纪念切入,学生直观感受到日本人对明治维新的重视,进而会产生疑问“150年后为什么还要这样纪念?它有什么重要的影响?”带着这样的问题,进入到本课的问题探究之中。在本课的最后,以安倍晋三的《2018年新年感言》和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两段材料,再提出问题“今天我们因何纪念?如何纪念?”,如果说课堂一开始大家对于纪念的认识会局限于明治维新荣光的一面,那么经过这样的一个教学呈现和思考,最后学生都能意识到纪念不仅是荣光,还有对阴影的反思,不让悲剧再出现的深刻思考。如何纪念更是让学生明了史事记忆上升到历史认识的价值——历史就是基于过去,指向未来。
三、教学认识:通过意义关联涵养学生历史思维
教师对教材的天然依赖性决定了教学中紧扣教材、细讲教材的教学现状。过于细碎的知识堆积会导致学生记忆的困难和混乱。因而,删繁就简,通过核心知识间的意义关联建构起知识体系,体现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因果关联性,方可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史事,理解历史的进程。
这节课是新课改下的一次教学探索尝试,围绕历史解释核心素养,依托教材和史料,重组教学内容,贯穿教学主线,回歸历史教学本质——历史研究方法和历史思维的并重。基于意义关联的教学重组能够将历史事件置于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待其纵向与横向的发展联系。历史教学需要细节,细节让史事更有温度;历史教学也需要知识体系,知识体系让史事脉络更清晰。有细节有脉络,有血肉有骨架,这才是丰满的历史认识,才能呈现历史教学的“知常”与“察变”,进而形成对历史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