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关系——基于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心理资本的实证研究

来源 :职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livewebdynpr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高质量的职业教育,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现实中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认同危机、职校生的不良行为、教师的认知偏差与目标缺乏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中职教师的职业倦怠形势严峻、问题突出.以1800名中职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心理资本对其职业倦怠的影响及具体作用关系.研究发现,工作满意度对教师的职业倦怠有显著影响,心理资本可调节工作满意度对职业倦怠的作用,而通过提高满意度还可间接地增强教师的组织承诺,进而反作用于教师的职业倦怠.可通过重构教师评价体系,破除“五唯”痼疾,提升教师的满意度水平;以个人发展为突破口,“差异化”地施以人文关怀,充分发挥组织承诺在其中的积极效用;以目标为引领,激活心理资本的保护潜能,增强个体资源与能量,从而帮助改善教师的职业发展困境.
其他文献
现代学徒制契合了职业教育作为另一种“教育类型”的本质,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试点取得系列成效与经验,但仍存在校企驱力失衡、师徒关系异化、工匠精神培育乏力、试点生源结构单一、标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提升企业参与度;制定完善的导师制度,建设新型师徒关系;开发企业课程,多途径培育工匠精神;优化完善教育相关制度,构建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开展现代学徒制标准研制,完善评价机制.
我国现代学徒制历经从试点探索到全面推进,现已进入到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的新阶段.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学徒制基本内涵(双元育人、双重身份,交互训教、工学交替,岗位培养、在岗成才)和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基本模式(入口上坚持“招工招生一体化”、培养过程中强调校企一体化育人、内涵建设上聚焦“三教改革”);初步建成了国家、省级、校企三级组织推进机制,并总结出了“政府出政策、行企出标准、校企出典型”的具体做法和经验.结合国际比较研究的进展和经验,从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和利益共
自2019年国家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以来,教育部分批次遴选了300家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在推进职业院校试点工作中具有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拓展第三方评价等新的角色定位.基于教育部公示的名单统计分析发现: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民营企业表现突出;区域分布不均衡;行业面向对接产业重点领域;行业协会作用明显.针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在组织资质方面,需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的监督管理;在证书标准方面,推动龙头企业建立证书标准的开发范式;在教材资源方
1+X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自2019年11月启动以来,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落地实践中取得诸多成效.但结合各职业院校实施的实际情况分析发现,1+X证书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组织间联动异步、组织内部信息不对称、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流程多、教师实践能力缺位、学生考证动力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通过组织间建立合作共赢机制,强化组织内部人员配备与服务提升,优化管理服务平台的性能,多管齐下提高“双师型”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学生考证驱动力等策略来层层化解.
分析1+X证书制度意涵发现,校企合作深度开展需要1+X证书形成“中介物”“引领物”“意义感”.同时,1+X证书制度蕴含了职业教育整体生态优化的诉求,改变了校企合作的动力来源及其作用方式,支持企业功利性目标和教育情怀的实现,也支持学校更加主动、高效、系统地参与校企合作.1+X证书制度下校企合作的优化,需按照校企共生逻辑重构合作机制,围绕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养成的共同目标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打造围绕新技术开展合作的互惠共赢平台,以扩大共同利益为核心重塑校企关系,关注校企合作的情怀参与,彰显校企合作双主体社会责任.
高职院校试行1+X证书制度关键在于课证融通.课证融通存在诸如专业课程对应职业领域过于宽泛、课程目标与职业岗位任务契合度不高、实习实训岗位与职业技能要求融通不够等问题.推进课证融通的关键在于提高专业课程和资格证书对应的职业领域、职业岗位任务和职业技能要求的融通度,以证书对应的职业领域引领专业课程设置,以职业任务引领课程目标制定,以职业岗位技能标准为学生实习实训考核标准,以课证融通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效益最优化.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普遍存在德育课程结构五育失衡、内容五育割裂、管理与评价模糊等现象.新时代,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高职院校应做好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德育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构筑五育融合德育课程类型,构建五育融合德育课程结构,丰富五育融合德育课程内容,推广实战性项目式五育融合德育课程教学,建立五育融合教研共同体,完善五育融合德育信息化课程教学管理,健全五育融合德育评价标准体系,以强有力的保障机制积极推进五育融合教育教学改革.
目前国家已经开启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工作,这项工作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等具有重要意义.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必须坚持类型教育、保持职业特色,必须加强专业建设、建构课程体系、研制教育标准,还必须加强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这是解决试点“试什么”和“如何试”的重要举措.
基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职业教育的类型及层次提升和国家政策明确导向等方面的背景,从法律合规、人才类型、归口管理、配套政策和院校代表性等五方面分析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完善立法、明确人才类型、制定相关制度标准、坚持需求导向等对策建议,以期解决职业教育在提升层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早日实现贯通职业教育发展路径、提高全社会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认可度的目标.
文章基于2017-2019年广东、广西等10省份中等职业学校抽样调查数据,从纵向横向两个维度对新增专任教师的数量、学历结构、来源等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纵向来看,新增专任教师数量整体保持稳定增长,学历结构以本科层次为主,主要来源于高校毕业生;横向来看,东部地区新增专任教师学历层次 明显高于西部和东北地区,西部地区新增专任教师来源结构优于东部和东北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新增情况比较复杂,应从制定区域化政策、深化“三教”改革、优化教师存量结构、科学核定编制、创新教师培养模式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以便构建起一支数量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