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翻译”综合性强,难度大,从高考评卷和平时测试的情况来看,考生失分也比较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只注意翻译大意,而忽略试题的关键点——高考评卷的得分点,这些关键点是:
1.古今异义
[考点探究]同一个词古今意义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叫古今异义。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名称说法改变。
[典型例题]将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05年高考全国卷Ⅱ)
因歌曰“……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
(《史记·滑稽列传》)
[要点解析]这段翻译侧重考查古今异义和特殊句式,“妻子”古指“妻子、儿女”,今指男子的配偶,“穷困”古指“困境”,今指贫穷;“不足为也”是个省略句,应为“(廉吏)不足为也”。
[参考答案]楚相孙叔敖坚守廉洁一直到死,如今老婆孩子身处困境,背柴为生,廉吏不值得做啊!
2.一词多义
[考点探究]文言实词往往具有几个甚至十几个义项,这种现象叫一词多义。
高考考查一词多义涉及的情况有:①本义,指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意义。例如,“素”本义是白色的丝织品,“采”本义是摘取。②引申义:指在本义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意义。如“素”由本义“白色的丝织品”引申为“白色”,再引申为“白白的”,所以《诗经》中的“素餐”指“白白吃闲饭”。
[典型例题]将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04年天津卷)
(曹)彰自代过邺,太子(曹丕)谓彰曰:“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彰到,如太子言,归功诸将。太祖喜。
(《三国志·魏书·曹彰传》)
[要点解析]“伐”字是翻译这段文字的重要得分点,而“伐”又是个多义词,它的常用义项有:①砍伐②敲打③自我夸耀④功劳(《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我们再根据句中的“新有功”“不足”可知“宜勿自伐”是曹丕劝曹彰,见了父亲不要自夸功劳,“伐”在这里应该释为“自我夸耀”。
[参考答案]你刚立了战功,现在往西去拜见主上,不应自我夸耀,要在交谈中时时表现出好像做得不够的样子。
3.词类活用
[考点探究]古代汉语中有些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就是词类活用。高考涉及的词类活用有以下几种:①名词作状语。②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③动词活用为名词。④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⑤动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典型例题]将下面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005年高考全国卷Ⅱ)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以露床,啖以枣哺。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七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史记·滑稽列传》)
[要点解析]这道题突出了对词类活用的考查,“病”,名词用如动词,“病肥”即“患了肥胖症”;“丧”,动词的为动用法,“为……治丧”。
[参考答案]马患肥胖症而死,(国君)让群臣为它治丧,要用内棺外椁的大夫礼制安藏它。左右群臣对此直言规劝,认为不可以。
4.虚词用法
[考点探究]高考翻译重点考查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在翻译中考查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
[典型例题]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05年高考福建卷)
夫王道者,不可以小用也。大用则王,小用则亡。
[要点解析]翻译此句,要弄清“王”(称王)“亡”(身亡)的词义,还要注意“则”字连用时,往往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分句中,表示两个分句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
[参考答案]用在大处就可称王,用在小处就会身亡。
5.特殊句式
[考点探究]文言特殊句式,指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高考涉及到的文言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等。
[典型例题]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05年高考全国卷Ⅲ)
御史大夫猝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思职,驭吏力也。吉乃叹曰:“士无不可容,能各有所长。向使丞相不先闻驭吏言,何见劳勉之有?
(《汉书·丙吉传》)
[要点解析]翻译此句,除注意“猝遽”(马上)“谴让”(谴责)两个词组外,还要注意文言句式。“而吉见谓思职”是一个以“见”表示被动的被动句。
[参考答案]御史大夫仓促之间不能知道详情,因而受到责备;而丙吉被认为能为边务与职守忧虑,是车夫的功劳。
6.句子语气
[考点探究]对古文语气的准确把握是翻译文言文的重要任务之一,高考出现的文言句子的语气一般为陈述语气、祈使语气、疑问语气、感叹语气。
[典型例题]将下面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004年广东省高考卷第15题②)
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孔子家语·颜回》
[要点解析]原句中的“吾子”译为“先生、您”;“奚以”就是“以奚”,译为“凭什么”。这里鲁定公在征询颜回此前的判断的依据,翻译应该用一般疑问的语气。
[参考答案](我)不明白,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的呢?
此外,通假字、词的感情色彩、句法关系、修辞手法等,也是翻译文言文需要注意的问题。
1.古今异义
[考点探究]同一个词古今意义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叫古今异义。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名称说法改变。
[典型例题]将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05年高考全国卷Ⅱ)
因歌曰“……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
(《史记·滑稽列传》)
[要点解析]这段翻译侧重考查古今异义和特殊句式,“妻子”古指“妻子、儿女”,今指男子的配偶,“穷困”古指“困境”,今指贫穷;“不足为也”是个省略句,应为“(廉吏)不足为也”。
[参考答案]楚相孙叔敖坚守廉洁一直到死,如今老婆孩子身处困境,背柴为生,廉吏不值得做啊!
2.一词多义
[考点探究]文言实词往往具有几个甚至十几个义项,这种现象叫一词多义。
高考考查一词多义涉及的情况有:①本义,指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意义。例如,“素”本义是白色的丝织品,“采”本义是摘取。②引申义:指在本义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意义。如“素”由本义“白色的丝织品”引申为“白色”,再引申为“白白的”,所以《诗经》中的“素餐”指“白白吃闲饭”。
[典型例题]将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04年天津卷)
(曹)彰自代过邺,太子(曹丕)谓彰曰:“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彰到,如太子言,归功诸将。太祖喜。
(《三国志·魏书·曹彰传》)
[要点解析]“伐”字是翻译这段文字的重要得分点,而“伐”又是个多义词,它的常用义项有:①砍伐②敲打③自我夸耀④功劳(《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我们再根据句中的“新有功”“不足”可知“宜勿自伐”是曹丕劝曹彰,见了父亲不要自夸功劳,“伐”在这里应该释为“自我夸耀”。
[参考答案]你刚立了战功,现在往西去拜见主上,不应自我夸耀,要在交谈中时时表现出好像做得不够的样子。
3.词类活用
[考点探究]古代汉语中有些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就是词类活用。高考涉及的词类活用有以下几种:①名词作状语。②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③动词活用为名词。④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⑤动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典型例题]将下面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005年高考全国卷Ⅱ)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以露床,啖以枣哺。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七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史记·滑稽列传》)
[要点解析]这道题突出了对词类活用的考查,“病”,名词用如动词,“病肥”即“患了肥胖症”;“丧”,动词的为动用法,“为……治丧”。
[参考答案]马患肥胖症而死,(国君)让群臣为它治丧,要用内棺外椁的大夫礼制安藏它。左右群臣对此直言规劝,认为不可以。
4.虚词用法
[考点探究]高考翻译重点考查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在翻译中考查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
[典型例题]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05年高考福建卷)
夫王道者,不可以小用也。大用则王,小用则亡。
[要点解析]翻译此句,要弄清“王”(称王)“亡”(身亡)的词义,还要注意“则”字连用时,往往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分句中,表示两个分句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
[参考答案]用在大处就可称王,用在小处就会身亡。
5.特殊句式
[考点探究]文言特殊句式,指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高考涉及到的文言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等。
[典型例题]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05年高考全国卷Ⅲ)
御史大夫猝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思职,驭吏力也。吉乃叹曰:“士无不可容,能各有所长。向使丞相不先闻驭吏言,何见劳勉之有?
(《汉书·丙吉传》)
[要点解析]翻译此句,除注意“猝遽”(马上)“谴让”(谴责)两个词组外,还要注意文言句式。“而吉见谓思职”是一个以“见”表示被动的被动句。
[参考答案]御史大夫仓促之间不能知道详情,因而受到责备;而丙吉被认为能为边务与职守忧虑,是车夫的功劳。
6.句子语气
[考点探究]对古文语气的准确把握是翻译文言文的重要任务之一,高考出现的文言句子的语气一般为陈述语气、祈使语气、疑问语气、感叹语气。
[典型例题]将下面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004年广东省高考卷第15题②)
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孔子家语·颜回》
[要点解析]原句中的“吾子”译为“先生、您”;“奚以”就是“以奚”,译为“凭什么”。这里鲁定公在征询颜回此前的判断的依据,翻译应该用一般疑问的语气。
[参考答案](我)不明白,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的呢?
此外,通假字、词的感情色彩、句法关系、修辞手法等,也是翻译文言文需要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