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交流工具,更是学生赖以获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桥梁。教师语言表达的准确与否、甚或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都直接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效果,直至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科学素养等产生影响。从化学学科的教学实际来看,化学课堂语言必须兼具科学性、准确性、简洁性等理科课堂语言的必备特性和更高层次的美学要求,课堂教学才能呈现出更丰富的层次,激发出更精彩的互动。所以,生机勃勃、摇曳多姿的课堂语言不应该是文科教师的专利,更应该是理科教师在内所有教师的毕生追求。
一、准确表述的精当美
记得大学刚毕业时,有一次观看一位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的授课录像,这位老师在课堂上这样说“钠的硬度很软”,刚开始只觉得有点别扭,仔细一想这个表述有问题,“硬度”不能用“软”“硬”来衡量。正确的说法应该是“钠的硬度很小”或者“钠的质地很软”。
化学学科的教学中,尤其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运用规范的化学用语来回答问题。比如一个化学方程式“Zn H2SO4 = ZnSO4 H2”,有些教师读作“锌加硫酸生成硫酸锌加氢气”,单纯从字面看没什么问题,但正确的读法是“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课堂语言首先必须是准确精当的,这样才能为学生传递正确的信息,帮助学生养成规范的表达习惯。准确,本身就是一种精当美。
二、直观描绘的形象美
很多语文老师都对茅以升先生《中国石拱桥》中的描绘津津乐道,“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认为这是最简洁、最形象的比喻。
化学老师在课堂应该有这样的追求:用最直观的文字,把意思表达得最清楚。在演示实验“SO2的漂白性”中,一般是这样来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通入二氧化硫,品红的红色逐渐褪去,加热通入二氧化硫后褪色的品红溶液,红色重新出现”。而我校一位老教师总结如下:通入二氧化硫,品红褪色,加热被二氧化硫漂白的品红溶液,红色复现,被我们评价为化学用语简洁和形象的典范。而从“准确”到“形象”,也对教师课堂语言的锤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严谨论证的逻辑美
化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必然存在大量的推理论证过程,如果只注重结果的强化而忽视思维过程的培养,那么最终学生就会等同于“复读机”,面对问题不能触类旁通。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恰当的思维模型,是教师必须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引导和着力创造的。
在讲授“元素周期律”这一部分的时候,理解难点之一便是“原子半径的大小呈现周期性变化”,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师(先出示钠镁铝等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同学们,我们来看原子结构示意图,大家觉得应该怎样描述原子半径呢?
生(思考):应该是原子核到核外电子之间的距离。
师(进一步追问):是原子核到任一电子之间的距离么?
生(齐声回答):不是,应该是原子核到最外层电子之间的距离。
(结论:电子层数是影响原子半径的最主要影响因素,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师:在电子层数相同时,又是什么在影响原子半径呢?
生(长时间思考,迟疑不决)可能是最外层电子数吧……
师(启发诱导):我们把原子核看作一个磁体,核外电子看作一圈圈的小铁屑,大家觉得小铁屑的多少会影响它在原子核周围的排布半径么?
生(经历了思考的困惑与醒悟的快感):不是,应该是磁体的引力强弱——是核电荷数,在电子层数相同的条件时,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
在上述课堂语言的引导中,学生通过教师课堂语言情景的预设以及关键之处的点拨,分析层层推进,逐步建立起科学的思维过程,最终形成正确的知识脉络。类比论证过程严丝合缝,本身独具一种严谨的逻辑之美。
课堂语言深层的美学意义,意味着创设课堂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理解力、审美评价力和审美创造力,并推动学生健康人格和良好品行的形成。而这些教学目标的实现,依托的是师生在课堂上良好的语言和思维的互动。
四、思维互动的韵律美
一位教育前辈曾说过:最美的教学语言,应该是从嘴中说出如驼铃叮当,落实到黑板上如层峦叠嶂。有人可能认为化学科缺乏最基本的美学素材,无法像语文课那样引导学生畅想“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也不能像音乐课那样直接用美妙动听的乐曲来引入。但善于发现和挖掘的老师,却可以创设属于化学科独有的美学氛围。
一位教师这样设计了“SO2的化学性质”演示实验:
将SO2分别通入到显红色的酚酞试液、品红溶液、紫红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学生观察现象——溶液都褪色。
师:三份溶液在SO2的作用下,不约而同地收起了自己艳丽的色彩,SO2真是一种奇怪的物质,能让世界返璞归真。我们已经学习了SO2的化学性质,分析一下,在这些过程中,SO2分别表现了什么性质?
生:漂白性?
师:确实,SO2具有它特有的漂白性,作为暂时性的漂白剂,能够让品红溶液褪色,但是褪色就等于漂白么?
生(思考)
师(点拨):酚酞本身是一种无色溶液,当遇到碱性物质时才呈现出漂亮的红色;而高锰酸钾作为我们高中化学常见的一种试剂,它最主要的用途是——
生:强氧化剂!
师:非常正确!顺着这个思路思考,你会发现SO2的多重面貌,所以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要注意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运用。
生:我明白了!SO2使显红色的酚酞褪色是因为和水反应生成了亚硫酸,中和了溶液的碱性,所以褪色;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是因为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硫表现了还原性;只有使品红褪色才表现了漂白性。
师:很好,设想一下,我们可以怎样验证我们的结论呢?
生(整合所学知识):SO2的漂白是暂时性漂白,加热后红色重新出现,所以我们可以把三份已经褪色的溶液分别加热,观察红色是否重新出现。
师:非常好!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就应该抓住关键信息,由点及面,建立起正确的认知过程。
化学实验本身是一种科学活动,同时那些新奇美妙的实验现象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所以,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精美的课堂语言为学生设置恰当的思维台阶,触发让学生发生思维跃迁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享受到多重愉悦。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应该是和谐而积极、紧张而有序的,最终形成一种思维交互的强大氛围。
当学生对知识的领悟豁然开朗,对美的体验柳暗花明,那么一节高效课堂可谓水到渠成,而教师课堂语言的锤炼也就具备了意义。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南第八中学)
一、准确表述的精当美
记得大学刚毕业时,有一次观看一位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的授课录像,这位老师在课堂上这样说“钠的硬度很软”,刚开始只觉得有点别扭,仔细一想这个表述有问题,“硬度”不能用“软”“硬”来衡量。正确的说法应该是“钠的硬度很小”或者“钠的质地很软”。
化学学科的教学中,尤其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运用规范的化学用语来回答问题。比如一个化学方程式“Zn H2SO4 = ZnSO4 H2”,有些教师读作“锌加硫酸生成硫酸锌加氢气”,单纯从字面看没什么问题,但正确的读法是“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课堂语言首先必须是准确精当的,这样才能为学生传递正确的信息,帮助学生养成规范的表达习惯。准确,本身就是一种精当美。
二、直观描绘的形象美
很多语文老师都对茅以升先生《中国石拱桥》中的描绘津津乐道,“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认为这是最简洁、最形象的比喻。
化学老师在课堂应该有这样的追求:用最直观的文字,把意思表达得最清楚。在演示实验“SO2的漂白性”中,一般是这样来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通入二氧化硫,品红的红色逐渐褪去,加热通入二氧化硫后褪色的品红溶液,红色重新出现”。而我校一位老教师总结如下:通入二氧化硫,品红褪色,加热被二氧化硫漂白的品红溶液,红色复现,被我们评价为化学用语简洁和形象的典范。而从“准确”到“形象”,也对教师课堂语言的锤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严谨论证的逻辑美
化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必然存在大量的推理论证过程,如果只注重结果的强化而忽视思维过程的培养,那么最终学生就会等同于“复读机”,面对问题不能触类旁通。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恰当的思维模型,是教师必须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引导和着力创造的。
在讲授“元素周期律”这一部分的时候,理解难点之一便是“原子半径的大小呈现周期性变化”,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师(先出示钠镁铝等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同学们,我们来看原子结构示意图,大家觉得应该怎样描述原子半径呢?
生(思考):应该是原子核到核外电子之间的距离。
师(进一步追问):是原子核到任一电子之间的距离么?
生(齐声回答):不是,应该是原子核到最外层电子之间的距离。
(结论:电子层数是影响原子半径的最主要影响因素,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师:在电子层数相同时,又是什么在影响原子半径呢?
生(长时间思考,迟疑不决)可能是最外层电子数吧……
师(启发诱导):我们把原子核看作一个磁体,核外电子看作一圈圈的小铁屑,大家觉得小铁屑的多少会影响它在原子核周围的排布半径么?
生(经历了思考的困惑与醒悟的快感):不是,应该是磁体的引力强弱——是核电荷数,在电子层数相同的条件时,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
在上述课堂语言的引导中,学生通过教师课堂语言情景的预设以及关键之处的点拨,分析层层推进,逐步建立起科学的思维过程,最终形成正确的知识脉络。类比论证过程严丝合缝,本身独具一种严谨的逻辑之美。
课堂语言深层的美学意义,意味着创设课堂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理解力、审美评价力和审美创造力,并推动学生健康人格和良好品行的形成。而这些教学目标的实现,依托的是师生在课堂上良好的语言和思维的互动。
四、思维互动的韵律美
一位教育前辈曾说过:最美的教学语言,应该是从嘴中说出如驼铃叮当,落实到黑板上如层峦叠嶂。有人可能认为化学科缺乏最基本的美学素材,无法像语文课那样引导学生畅想“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也不能像音乐课那样直接用美妙动听的乐曲来引入。但善于发现和挖掘的老师,却可以创设属于化学科独有的美学氛围。
一位教师这样设计了“SO2的化学性质”演示实验:
将SO2分别通入到显红色的酚酞试液、品红溶液、紫红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学生观察现象——溶液都褪色。
师:三份溶液在SO2的作用下,不约而同地收起了自己艳丽的色彩,SO2真是一种奇怪的物质,能让世界返璞归真。我们已经学习了SO2的化学性质,分析一下,在这些过程中,SO2分别表现了什么性质?
生:漂白性?
师:确实,SO2具有它特有的漂白性,作为暂时性的漂白剂,能够让品红溶液褪色,但是褪色就等于漂白么?
生(思考)
师(点拨):酚酞本身是一种无色溶液,当遇到碱性物质时才呈现出漂亮的红色;而高锰酸钾作为我们高中化学常见的一种试剂,它最主要的用途是——
生:强氧化剂!
师:非常正确!顺着这个思路思考,你会发现SO2的多重面貌,所以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要注意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运用。
生:我明白了!SO2使显红色的酚酞褪色是因为和水反应生成了亚硫酸,中和了溶液的碱性,所以褪色;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是因为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硫表现了还原性;只有使品红褪色才表现了漂白性。
师:很好,设想一下,我们可以怎样验证我们的结论呢?
生(整合所学知识):SO2的漂白是暂时性漂白,加热后红色重新出现,所以我们可以把三份已经褪色的溶液分别加热,观察红色是否重新出现。
师:非常好!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就应该抓住关键信息,由点及面,建立起正确的认知过程。
化学实验本身是一种科学活动,同时那些新奇美妙的实验现象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所以,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精美的课堂语言为学生设置恰当的思维台阶,触发让学生发生思维跃迁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享受到多重愉悦。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应该是和谐而积极、紧张而有序的,最终形成一种思维交互的强大氛围。
当学生对知识的领悟豁然开朗,对美的体验柳暗花明,那么一节高效课堂可谓水到渠成,而教师课堂语言的锤炼也就具备了意义。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南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