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襄阳老龙堤是古城襄阳最重要最古老的堤防工程,历史上襄阳城水患严重,护城堤屡毁屡修。老龙堤自万山东麓至襄阳城长门,全长10华里,平均高度8米,堤顶宽度6米。大堤迎水面砌条石驳岸,人工筑有三角形石矶,凸出堤外,因势而建,大小不一,矶数众多,形如锯齿,是国内少见古老的人工组合三角石矶群。
徒步勘察,老龙堤现存明清石矶大小28处,多集中在大堤龙王庙段上1000米、下2000米内。其矶都是等边三角形,其中矶底边长7米至10米22处,底边长15米至30米6处。在所测石矶中有2处为重叠石矶,下大上小,在同一位置上复叠石垒。除在头工嘴段有一处1964年修补外,其它为明万历、清雍正、乾隆年间修建,有石刻文献为据。概言之,老龙堤有3湾28矶,10里石堤,纵观水势地形和历史考证,老龙堤三角矶群功能显著,即有万山始有襄阳,有老龙堤可保襄阳城,有石矶群可固老龙堤。石矶群为老龙堤护岸工程之本。
经考证,老龙堤人工组合三角石矶群在治河防洪中的功能有四:
一、防滑固堤功能。汉江古河道非今河道,始由万山东麓沿檀溪湖、琵琶山、真武山、虎头山、岘山、铁帽山麓顺势而下,现在所存檀溪南琵琶山下有系船桩石孔为证,襄阳城南南渠即为古河道。大约晋朝时期始修土堤。改河道流向,与今河道流向无大差别。因汉水上、中游多雨,夏汛、秋汛多发,以致连年洪水、年年修。观老龙堤地势,万山至夫人城,大堤弯曲处为洪峰大浪撞击而诱发崩岸、滑坡所致。察其建筑,大堤以长形条石梯形垒砌,坡度近垂直达80度。大型石矶相接,大型石矶间筑有小型石矶多座,犹如龙王父子之首,伸入江中。清点28座石矶,皆因势而筑,实为大堤支柱,有三角支撑之功。清乾隆时期,襄阳知府尹会一在《重修老龙堤记》中道出了修堤要决:“修筑宜豫,立根宜深,植脚宜宽、砌石宜密”。由此结论:三角石矶群皆为大堤之“根”、大堤之“脚”,起固堤防止崩岸、滑坡之作用。
二、减煞水势功能。俯瞰襄阳城西北汉江流径态势和城西地形地貌,汉江流至万山因地势由西北至东南走向,移为东西走向。汛期洪水直冲老龙堤,浪涛汹涌,旋流湍急,至大堤屡次崩岸、垮方。由土堤改为石垒。勘其垒石技巧,大为惊叹。大堤龙王庙(普陀庵址)上游300米第一大湾处多为长0.5米至1米,宽0.5米,高0.4米的毛青石(未细凿)以糯米浆参合生石灰砌成。且石泛白,风化严重,垒砌最早。龙王庙下游100米处第二大湾,由于万山段江面积沙成滩,汉江主航道下移冲击大堤所致。其垒石白、青相间,条石长0.8米至1.2米,用糯米浆合生石灰砌成。时间应为清乾隆时期修复。龙王庙下游800米处第三大湾,因大堤作用和江中积沙向下游伸展,主航道下移洪峰冲击所至,大堤用石长1.2米至2米,以青石为主,间有数块墓石和刻有双龙的龙头碑,应为清中、后期抢修而成。三湾弧长在350米至500米不等,三湾连接处均为大型三角石矶,三湾内均筑有3至5座小型石矶,梯形石堤中、下层均有石条凸出堤面0.2至0.3米,成几何状,似如石桩横于水面。形成大石矶迎峰削浪,水流顺湾沿梯形石堤逐层减涌,配以小型单石矶,双叠矶、石堤凸出石端消力的防洪减煞水势组合体,实为江河治理防洪工程一绝。
三、沉泥积沙功能。汉江枯水季节清澈见底,游鱼可瞰。洪水时期浊浪滔天,若身在水中,黄泥满身。急流带走泥,水缓可沉沙。长江入海口有江心崇明岛,皆属此类淤积。江汉汛期,洪峰抵老龙堤因矶群而减缓水势,其速其力相对削弱,江水所带泥沙因水缓沉积。久而久之,老龙堤迎水江面,积泥沙成洲、成渚、成滩。自然形成了襄阳城、老龙堤天然削力屏障。此地理变化,老龙堤人工组合三角形矶群功不可没。
四、顺势转流功能。观汉江主航道直指老龙堤至襄阳城夫人城墙,汛期主峰威胁老龙堤、夫人城、小北门、大北门一线。江水已临城下,防洪过峰甚为重要。老龙堤为襄阳城上游防洪过峰屏障。为保襄阳城万无一失。有效之法为引汉江主航道向北转移,削弱江水洪流对下游城池威胁。为此,前人在修建老龙堤时即考虑削峰减力,又注重以人工组合三角石矶群伸入江中,形成矶头,抑制水势。引主峰入主航道,恰到好处。站在最大矶首向下游观夫人城、小北门、长门在一直線。若矶小或内移对城保护作用不大,对转移江水洪峰因势入江心主航道力度不够。若矶首再向水中伸长10米,洪峰必将移至樊城一侧,对樊城造成威胁。粗看矶首与夫人城墙,矶首与城毫无关联,细析则不然。汉水洪峰至老龙堤削峰减力,洪水在石堤三湾处形成水势回旋向江心外移,该段5大石矶配以十多处小石矶顺势将洪峰推向江心,上可缓水势,下可引水转向。此矶群上制5里江水,下抑10里洪峰,则城池无虞也。
襄阳老龙堤自晋起已有千年有余,仅从清雍正五年算起(1727年),也有287年,至今仍发挥着防洪功能。究其工程设计甚为科学。虽为前人所建,但仍对现今治理江河有启迪作用,特别是江、河转向处、险工险段处,在设计施工时,均可参考此古老工程设计。“铁打的襄阳,纸糊的樊城”是襄阳人俗语,也为世人认可,铁打的襄阳因老龙堤而坚,老龙堤存世千年因石矶群而固。
参考文献:
1、南朝《襄阳东歌》;
2、唐刘禹锡所作《大堤曲》;
3、明《天顺襄阳郡志》;
4、明清顾炎武所撰《天下郡国利病书》;
5、清乾隆《重修老龙堤记》碑刻;
6、清《襄阳县志》;
7、清《襄阳府志》;
襄阳老龙堤是古城襄阳最重要最古老的堤防工程,历史上襄阳城水患严重,护城堤屡毁屡修。老龙堤自万山东麓至襄阳城长门,全长10华里,平均高度8米,堤顶宽度6米。大堤迎水面砌条石驳岸,人工筑有三角形石矶,凸出堤外,因势而建,大小不一,矶数众多,形如锯齿,是国内少见古老的人工组合三角石矶群。
徒步勘察,老龙堤现存明清石矶大小28处,多集中在大堤龙王庙段上1000米、下2000米内。其矶都是等边三角形,其中矶底边长7米至10米22处,底边长15米至30米6处。在所测石矶中有2处为重叠石矶,下大上小,在同一位置上复叠石垒。除在头工嘴段有一处1964年修补外,其它为明万历、清雍正、乾隆年间修建,有石刻文献为据。概言之,老龙堤有3湾28矶,10里石堤,纵观水势地形和历史考证,老龙堤三角矶群功能显著,即有万山始有襄阳,有老龙堤可保襄阳城,有石矶群可固老龙堤。石矶群为老龙堤护岸工程之本。
经考证,老龙堤人工组合三角石矶群在治河防洪中的功能有四:
一、防滑固堤功能。汉江古河道非今河道,始由万山东麓沿檀溪湖、琵琶山、真武山、虎头山、岘山、铁帽山麓顺势而下,现在所存檀溪南琵琶山下有系船桩石孔为证,襄阳城南南渠即为古河道。大约晋朝时期始修土堤。改河道流向,与今河道流向无大差别。因汉水上、中游多雨,夏汛、秋汛多发,以致连年洪水、年年修。观老龙堤地势,万山至夫人城,大堤弯曲处为洪峰大浪撞击而诱发崩岸、滑坡所致。察其建筑,大堤以长形条石梯形垒砌,坡度近垂直达80度。大型石矶相接,大型石矶间筑有小型石矶多座,犹如龙王父子之首,伸入江中。清点28座石矶,皆因势而筑,实为大堤支柱,有三角支撑之功。清乾隆时期,襄阳知府尹会一在《重修老龙堤记》中道出了修堤要决:“修筑宜豫,立根宜深,植脚宜宽、砌石宜密”。由此结论:三角石矶群皆为大堤之“根”、大堤之“脚”,起固堤防止崩岸、滑坡之作用。
二、减煞水势功能。俯瞰襄阳城西北汉江流径态势和城西地形地貌,汉江流至万山因地势由西北至东南走向,移为东西走向。汛期洪水直冲老龙堤,浪涛汹涌,旋流湍急,至大堤屡次崩岸、垮方。由土堤改为石垒。勘其垒石技巧,大为惊叹。大堤龙王庙(普陀庵址)上游300米第一大湾处多为长0.5米至1米,宽0.5米,高0.4米的毛青石(未细凿)以糯米浆参合生石灰砌成。且石泛白,风化严重,垒砌最早。龙王庙下游100米处第二大湾,由于万山段江面积沙成滩,汉江主航道下移冲击大堤所致。其垒石白、青相间,条石长0.8米至1.2米,用糯米浆合生石灰砌成。时间应为清乾隆时期修复。龙王庙下游800米处第三大湾,因大堤作用和江中积沙向下游伸展,主航道下移洪峰冲击所至,大堤用石长1.2米至2米,以青石为主,间有数块墓石和刻有双龙的龙头碑,应为清中、后期抢修而成。三湾弧长在350米至500米不等,三湾连接处均为大型三角石矶,三湾内均筑有3至5座小型石矶,梯形石堤中、下层均有石条凸出堤面0.2至0.3米,成几何状,似如石桩横于水面。形成大石矶迎峰削浪,水流顺湾沿梯形石堤逐层减涌,配以小型单石矶,双叠矶、石堤凸出石端消力的防洪减煞水势组合体,实为江河治理防洪工程一绝。
三、沉泥积沙功能。汉江枯水季节清澈见底,游鱼可瞰。洪水时期浊浪滔天,若身在水中,黄泥满身。急流带走泥,水缓可沉沙。长江入海口有江心崇明岛,皆属此类淤积。江汉汛期,洪峰抵老龙堤因矶群而减缓水势,其速其力相对削弱,江水所带泥沙因水缓沉积。久而久之,老龙堤迎水江面,积泥沙成洲、成渚、成滩。自然形成了襄阳城、老龙堤天然削力屏障。此地理变化,老龙堤人工组合三角形矶群功不可没。
四、顺势转流功能。观汉江主航道直指老龙堤至襄阳城夫人城墙,汛期主峰威胁老龙堤、夫人城、小北门、大北门一线。江水已临城下,防洪过峰甚为重要。老龙堤为襄阳城上游防洪过峰屏障。为保襄阳城万无一失。有效之法为引汉江主航道向北转移,削弱江水洪流对下游城池威胁。为此,前人在修建老龙堤时即考虑削峰减力,又注重以人工组合三角石矶群伸入江中,形成矶头,抑制水势。引主峰入主航道,恰到好处。站在最大矶首向下游观夫人城、小北门、长门在一直線。若矶小或内移对城保护作用不大,对转移江水洪峰因势入江心主航道力度不够。若矶首再向水中伸长10米,洪峰必将移至樊城一侧,对樊城造成威胁。粗看矶首与夫人城墙,矶首与城毫无关联,细析则不然。汉水洪峰至老龙堤削峰减力,洪水在石堤三湾处形成水势回旋向江心外移,该段5大石矶配以十多处小石矶顺势将洪峰推向江心,上可缓水势,下可引水转向。此矶群上制5里江水,下抑10里洪峰,则城池无虞也。
襄阳老龙堤自晋起已有千年有余,仅从清雍正五年算起(1727年),也有287年,至今仍发挥着防洪功能。究其工程设计甚为科学。虽为前人所建,但仍对现今治理江河有启迪作用,特别是江、河转向处、险工险段处,在设计施工时,均可参考此古老工程设计。“铁打的襄阳,纸糊的樊城”是襄阳人俗语,也为世人认可,铁打的襄阳因老龙堤而坚,老龙堤存世千年因石矶群而固。
参考文献:
1、南朝《襄阳东歌》;
2、唐刘禹锡所作《大堤曲》;
3、明《天顺襄阳郡志》;
4、明清顾炎武所撰《天下郡国利病书》;
5、清乾隆《重修老龙堤记》碑刻;
6、清《襄阳县志》;
7、清《襄阳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