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状况调查研究

来源 :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511526198209172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其专业发展的水平和发展程度。本研究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一所城乡结合部九年制学校作为个案,从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情况以及学校的教育科研管理等几方面对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从而发现了教师在教育科研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 中小学 教师教育科研
  为了比较深入细致地了解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状况以及教师对教育科研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态度和看法,更好地通过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本研究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城乡结合部的某所九年制学校作为个案,对学校教师的教育科研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60份,收回问卷58份,其中有效问卷55份,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一、教师的基本情况
  1.教师的教龄
  调查发现,教龄为0~5年的教师占52.7%,6~10年教龄的教师占16.4%,11~20年教龄的教师占10.9%,2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占20%。
  2.教师的学历构成
  这所学校教师的学历达标率非常高,本科和具有学士学位的教师占到92.8%,大专和大专以下学历的教师仅占7.2%,这与新教师和年轻教师较多有直接关系。
  3.教师的职称分布
  这所学校高级职称的教师占5.6%,中级职称的教师占27.8%,初级职称的教师占35.2%,无职称的教师占31.4%。
  二、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
  1.21世纪教师最迫切需要提高的业务能力
  受调查教师认为21世纪的教师最迫切需要提高的业务能力,首先是创新能力、心理教育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占76.4%;其次是组织管理能力,有69.1%的教师认为此项能力也非常重要;再次是运用教材教法的能力,占61.8%。
  2.制约教师教育科研发展的主要因素
  教师认为制约自己教育科研发展的主要因素,首先是教学任务重,压力大,没有时间,有81.8%的教师认为这是最主要的因素,教学已经占去了教师大部分的时间,想搞科研确实是分身乏术。其次有70.9%的教师认为制约自己教育科研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缺少教育科研方法。
  3.中小学教师是否具备从事教育科研的条件
  关于这个问题,有63.6%的教师倾向于认为搞教育科研需要专家、一线教师和学校领导三者结合才能实现,只有29.1%的教师认为一线教师同样具有研究的条件和能力。
  4.教育科研对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
  关于教育科研对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70.9%的教师认为教育科研对教学工作有很大帮助,能引领教学改革。但是也有将近1/3的教师认为教学比科研更重要。
  5.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
  关于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有87.3%的教师认为教育科研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有74.5%的教师认为教育科研起到了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的作用,有47.3%的教师认为通过教育科研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有38.2%的教师认为教育科研可以提高学校的办学声誉。
  6.教师参加教育科研的意义
  关于教师参加教育科研的意义,有90.1%的教师认为参加教育科研有助于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有81.8%的教师认为参加教育科研有助于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惑,有50.9%的教师认为参加教育科研能为晋级、职称评聘创造条件。
  7.教师希望通过参加形式多样的科研活动来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有76.4%的教师希望通过开展教学案例的研讨来提升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有61.8%的教师希望通过座谈交流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有56.4%的教师希望通过科研案例研讨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有52.7%的教师希望通过专家讲座的方式提升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
  8.教师对教育科研成果的态度
  对于教育科研成果,有58.2%的教师希望能够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有47.3%的教师想通过教学实践进一步验证自己的教育科研成果。
  9.适合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方法
  中小学教师认为比较适合自己的教育科研方法是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和调查法,分别占到78.2%、72.7%和69.1%。此外个案研究法、观察法也是教师比较推崇的研究方法。
  10.教师对教育科研过程中使用文献情况的看法
  关于在教育科研过程中是否需要查阅文献,有54.5%的教师认为文献查阅有助于了解前人研究的情况,有45.5%的教师认为通过文献查阅参照别人的研究成果可以缩短自己的研究时间。
  11.教师认为最能有效提高自己教育科研能力的途径
  有71.7%的教师认为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是在实际工作中进行课题研究,有32.1%的教师认为参加科研专题培训学习能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有28.3%的教师认为学习借鉴他人的先进经验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有24.5%的教师认为与同行研讨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
  12.教师参加教育科研培训的机会
  只有11.3%的教师选择“经常参加教育科研培训”,有34%的教师选择“有时参加教育科研培训”,而有41.5%的教师选择“很少参加教育科研培训”,更有13.2%的教师选择“从未参加过教育科研培训”。后两项加起来,就有将近55%的教师很少或没有参加过任何教育科研方面的培训,这对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非常不利的。
  13.教师认为自己可以出成果的教育科研领域
  有79.2%的教师认为自己可以在探索课堂教学策略方面出成果,有56.6%的教师认为自己可以在进行学生个案研究方面出成果,有34%的教师认为自己可以在撰写研究论文和组织学生活动方面出成果,有28.3%的教师认为自己可以在指导学生作品方面出成果。   三、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情况
  1.教师近三年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的情况
  关于近三年来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的情况,有38.2%的教师一篇都没有写,有54.5%的教师撰写1~3篇,只有7.3%的教师写了3篇以上。
  2.教师近五年主持或参与过的课题研究
  从参与市级及以上课题研究的情况来看,有80%的教师没有参与过,只有20%的教师主持或参与过1~2个课题。从主持或参与校级课题研究的情况来看,有61.8%的教师从未参与过,有36.4%的教师主持或参与过1~2个课题,只有1.8%的教师参与过2个以上课题研究。
  3.教师的科研意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体现
  有30.9%的教师认为自己的科研意识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有38.2%的教师认为自己的科研意识只在具体的教育科研活动中才体现一下,有16.4%的教师认为自己的科研意识只是偶尔体现一下,有14.5%的教师认为自己的科研意识从来没有体现过。
  四、学校的教育科研管理情况
  1.制约学校教育科研的主要因素
  有66%的教师认为制约学校教育科研的主要因素是教育思想和观念,有43.4%的教师认为是教育经费制约了学校的教育科研,有41.5%的教师认为是教育评价制约了学校的教育科研,有39.6%的教师认为是教师自身素质制约了学校的教育科研。
  2.制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主要因素
  有84.9%的教师认为制约自己参与教育科研的主要因素是教学任务重,压力大,没有时间;有81.1%的教师认为主要的制约因素是想搞研究但是缺少科研方法和专家的指导;有64.2%的教师认为制约自己教育科研的主要因素是缺少资金、缺少资料,理论水平不够。
  3.学校进行教育科研的最好形式
  有66%的教师认为学校进行教育科研的最好形式是以校为本,自行开发,整体规划型研究;有28.3%的教师认为学校进行教育科研的最好形式是高等学校、专家输入型研究。
  4.影响学校教育科研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有67.9%的教师认为影响学校教育科研实效性的主要因素是教师的科研素质,有49.1%的教师认为是时间和经费的问题,有45.3%的教师认为是考试评价的问题。
  五、改善学校教育科研的建议和策略
  1.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潜力较大
  这所学校教师年龄结构不够合理,年轻教师和老教师居多,年轻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能力和经验不足,老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不够。但是教师学历层次较高、年轻教师居多是一个优势,说明从事教育科研的潜力较大。
  2.教师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
  教育科研能力已经成为教师最重要的一种业务能力,教育科研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教师的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校开展的教育科研工作,对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引领教育教学改革起到很大的作用;对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提高学校办学的声誉也有积极的作用。由此可见,教师对教育科研的重要性是有比较深刻而积极的认识的,但是从事教育科研的经验和能力明显比较欠缺。同时,很多教师也认为教学任务重,压力大,没有时间进行教育科研,这确实是一个现实问题。但是缺少资料和科研方面的指导,不会进行教育科研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不少教师对自己独立从事教育科研缺乏信心,认为专家、一线教师、学校领导三者结合是最佳的教育科研模式。
  3.教师教育科研水平有待提升
  教师希望通过案例研讨、座谈交流、专家讲座、实地考察、调查访问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希望将教育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并通过教学实践进一步验证自己的教育科研成果。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撰写教育科研论文。这说明很多教师在将教育科研实践上升成理论成果的能力方面还很欠缺,对教学实践的总结和提炼能力尚需提高。教师很少有机会能申请到市级或市级以上的课题,也很少有机会能够参与到这些课题的研究中。没有课题,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就少了一些机会和平台,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也就很难提高,如何通过教育科研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对学校来讲,很多时候难以落到实处。
  4.加大对教师进行教育科研能力的培训力度
  对一线教师来说,教育科研能力是他们的短板,而这些短板却很少有机会通过参加学习和培训得到有效的提升,这是需要思考和着手解决的问题。比较适合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方法主要是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观察法,在实际研究中,教师不清楚或不够规范地使用这些研究方法,例如,在实际的论文和研究报告撰写过程中,很多教师不善于使用参考文献。因此,学校可以组织专家对教师进行常用的教育科研方法的培训。教师希望通过参加形式多样的科研活动来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理论素养,更希望将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促进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
  5.引导教师正确选择教育研究领域和方向
  从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领域和方向来看,教师最容易出成果的教育科研领域是课堂教学和学生个案研究两个方面。这也是中小学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选题领域和方向往往集中在课堂教学和学生两个方面的主要原因。选题领域和方向过于集中就容易出现创新不足的问题。因此,中小学校应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确定自己的教育科研领域和方向,为教师量身定做适合他们的教育科研,积极组织和指导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切实通过教育科研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6.切实加强完善对教育科研的管理
  从制约学校教育科研的主要因素来看,既有客观因素,如教育经费不足、教学任务繁重、参加教育科研培训机会少等,也有主观因素,如教育思想和观念、教育评价、教师自身的素质等。因此,学校在教育科研管理上要以人为本,首先,需要领导改变思想和观念,从思想上重视教师的教育科研,重视通过教育科研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要经常性地组织教师参加教育科研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其次,学校还应为教师的教育科研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如比较充足的图书和网络资料、一定的科研经费等。学校要在教育科研方面有一个整体的规划,确定自行开发研究的方向和领域,着力于解决学校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让教师的科研朝着学校发展的方向制定个人的研究目标,为教师量身定做适合他们的教育科研,切实通过教育科研提升教师的发展水平。再次,还要帮助教师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保证教师有比较多的时间投入教育科研,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方式,既重视教学,重视成绩,又重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通过科研能力的提升来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教师投身教育科研的时间、教育科研的经费、学校的评价方式等都是需要学校尽力改善和解决的问题。如何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保证教师有比较多的时间投入教育科研;学校的评价方式多元化,既重视教学,也重视科研,是需要学校很好地去思考和规划的问题。
  【注:本文系宁夏大学2010年教学改革重点招标课题基金项目“通过教育科研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郝振君,刘楠,宁夏大学教育学院;刘月霞,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掌政学校,宁夏 银川,750021)
其他文献
【摘 要】从人性化管理理论、效益最大化理论、实用主义理论以及功利主义原则的视角进行分析,允许学生上课睡觉不是对学生的放纵,而是人性化管理的手段;不是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而是实现课堂效益最大化的实用性选择。根据约翰·阿特金森的行为激励公式B=f(P,E),“瞌睡送枕头”式的课堂管理方式要同时具备“善”的个性和适当的环境才能实施和推行。  【关键词】课堂睡觉 人性化 功利主义 实用主义 激励  《 跟
期刊
我国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双语教学是双语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双语教学,不仅可以实现对少数民族先进文明成果的成功借用,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有效互动与交流,而且可以培养本民族的人才,促进本民族的文化创新。  甘南藏族自治州坐落在甘肃省西南部,总人口68.01万。其中藏族36.70万,占总人口的54.00%。农牧业人口55.00万,占总人口的8
期刊
在2013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说明中关于政治学科的第一句话就是“政治学科考试应在使考生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比2013年高考中政治学科相关试题,我们发现高考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越来越重视,所以缩小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差距是高三第一轮复习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为此,在第
期刊
公开课作秀早已不是新鲜的话题。在人们的印象里,一谈起公开课理应是十全十美的,否则就是一节失败的课。笔者曾请教一位省级优质课获奖的选手,他认为自己这节课的成功不仅仅属于他一个人,而是他背后一个工作团队的功劳。简单地说,这节课不是他自己教学智慧、教学风格的呈现,而是一个集体的结晶,是一个“混合物”。面对这种作秀的公开课,我们必须大声说“不”并进行认真思考,让我们的课堂回归本真。  一、拒绝教材搬运,提
期刊
通过问答方式开展复习课教学,既是教学的基本环节,也是教师最重要的课堂语言活动。它主要包括设问、等答、叫答和引答四个相连的阶段。优质的问答是师生进行生命对话的主要载体,是有效教学的关键。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目标和内容集思广益,千方百计地优化问答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碰撞和思想交锋,共享智慧成果,高效完成复习课教学的任务。在高中历史复习教学中,教师在优化课堂问答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科学设问  
期刊
【摘 要】正视农村初中学校教师的教学生态是提高农村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本文思考并剖析了产生教学生态“亚健康”的原因,并试图探索改善和调整这种低层次教学生态的措施和策略。  【关键词】农村初中 教师教学生态 措施与策略  一、对农村初中教师教学生态呈现“亚健康”状态原因的剖析  教师的教学生态可以简单地认为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和进行个人生活的存在方式,它具有宽泛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审视农村初
期刊
【摘 要】乡土给予儿童最珍贵的成长资源,儿童成长在乡村,乡土构成其生命成长的基本底色,使儿童获得生命成长的意涵:乡土自然生态,与自然之交往乃是乡村儿童的“生命地基”,自然与劳作建构了乡村儿童生命的底色;乡土人际生态,与乡民之交往丰富儿童的情感,乡土人情给予儿童朴素的爱,给予儿童更广阔的生命成长空间;乡土文化生态,民俗文化形式让儿童拥有多彩的生命姿态,丰富了儿童生命成长的意义。  【关键词】乡土 儿
期刊
发展性教师是指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创新、凸显生命的潜能与智慧,张扬个性、实现自我与超越实践指归,并在研究反思的行为跟进中不断增强自身底蕴与内涵的生命历程。教师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终身学习、不断解决问题、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技能的过程,是一个教师对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深入理解的过程,是一个教师逐步对所有教学学科的价值、认知、审美等方面把握的过程。[1]  发展性教师培训是一种动
期刊
“问题”是教与学的载体。一个好问题,就是一个好的学习资源和好的学习方式。孩子的天性如同一个个“问号”,他们会突发奇想,会不断追问。但是,随着学龄的增长,那种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却渐行渐远,习惯于接受别人的观点,没有了好奇心,似乎越来越像一个个“句号”。尽管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课堂热闹起来了,可这些喧哗的现象背后仍遮不住一个基本事实——学生不敢问、不想问、不会问和不善问。
期刊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师生普遍反映必修Ⅲ模块(人教版,下同)比较难,特别是西方文化史部分难教和难学。主要原因是这一模块有三大单元的知识涉及大家相对陌生的西方文化,即第三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所谓“难教”,首先难在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不仅包含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等内容,而且还包含政治史、思想史、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