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的冬天

来源 :昆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y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到中年,我越来越喜欢冬天了,年轻时和大多数人一样喜欢春天的诗情画意,夏天的火热幽趣,秋天的浪漫情调;多少年过去,那些闲情逸致早已被日子打磨得千疮百孔;春耕夏锄秋收,疲惫的心平和了。感激自然恩赐的所有悲喜,因为劳累之后,日头就会暖暖地照在冬日农家的炕头上,许多故事都在冬天里开始风生水起了,像病蚌把珍珠孕育,山村的冬日默默把人生的故事珍藏在炉火的温暖里。
  那时候,农家都买不起火炉,母亲喜欢生火盆。火盆最聚人气,数九寒天,火盆端到炕前的时候,大妈二婶三奶奶们陆续就来了,二婶怀里揣着光腚的小弟,放在炕上爬,那时的小孩冬天只有一个小破棉袄,五冬六夏光着屁股被称为三年铁腚,说小孩屁股抗冻,不用穿裤子。
  温热的土炕上,一床破棉絮里盖着大脚小脚四五双,纳鞋底的,扒花生的,补袜子的,奶孩子的,我在膝盖上翻着一本破画册,心却在听街坊邻居讲故事,传说神话妖魔鬼怪也在火盆里噼里啪啦响起,直入我心。或者,我在火盆里煨地瓜,那些细长的小地瓜焙在炭火里,不久就冒出丝丝甜香,吃着烤地瓜听民间故事,是我童年最美的时光。有时我挖来一瓢苞米粒,一个个丢在火盆里爆爆米花,啪地一个个蹦到炕上,姐弟仨抢着吃。
  冬天昼短夜长,说着说着天就晌了,都要回家做饭了,这个问今晌做什么饭,那个说烀地瓜,这个说蒸渣团吃,那个说擀豇豆汤,我妈却下到炕洞下面的窖子里往外掏地瓜和芋头。我说我不爱吃烀地瓜,吃地瓜倒酸水,吃苞米饼子拉得嗓子疼;我妈说地瓜饼,不吃停。我说停就停,于是有合口的我就猛吃一顿,没有合胃口的我就豁上不吃饭,以至于我从小就营养不良,长成小不点。
  那时候,放学回家的路上,同学们在路边墙头上用手挖雪吃,那時的雪格外白,如果不刮风,静静落下的雪都是纯净得没有半点杂质,吃在嘴里冰凉的,单吃雪不能尽意,回到家就拿棍子捅屋檐瓦边下垂着的冰钻子,比赛着谁的冰钻长,然后每人捧着一块冰钻“咯哧咯哧”地吃,全然不顾发紫的嘴唇和红萝卜样肿胀的手指如何冻得打哆嗦。然后拿起各自收藏的那些“宝贝”,跑出去踢毽子,跳方格,在河里冰面上打皮猴。还有一年冬天过地震,夏天过地震人们都在场院上用塑料布搭帐篷睡觉,但是冬天过地震在场院睡觉就冷了,我不记得别人是想什么办法的,我爹和老抠叔在村边庞大的地瓜蔓垛里掏了个大洞,两家人搬进去住,每家铺一床被子,盖一床被子,就在地瓜蔓洞里过了一个周。晚上,两家五个孩子,在洞里疯疯闹闹,新奇而快乐,闹累了,就各自钻到自家的被窝里睡着了。那时一点也不记得冷不冷,只记得那些恍如童话般的快乐时光。
  后来每个冬天我都盼望星期天好逃离冰冷的学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夜归人在日暮苍山远时忽见寒屋一处,加快脚步,因为他知道屋里必有红泥小火炉。我盼望每个周末回到家中温热的炕头上,虽然木格窗四面透风,大妈三奶奶们盖着小被凌乱地说着家长里短和村庄轶事:老抠总是三只手,到谁家就把人家的大金鹿烟给顺手牵羊了,瞎老婆清早抄着袄袖站在雪中哇哇昨晚谁给了她一篓子地瓜,大婆因为外孙的事昨晚把小婆打了一顿,臭鸡蛋的三闺女要出门了,今天把大婆接家去画鞋垫样了……我不拒绝这样的俗事入耳,看着窗外大雪弥漫,我说林教头当年风雪山神庙的那个夜晚,只能靠一葫芦酒来御寒,我在学校里也只能靠一个葡萄糖瓶子来取暖,还是家里好,有热炕有火盆。三奶奶说,现在多享福啊,山上有了柏树和松树,地堰上茅草也多,冬天有草烧了。前些年,到了冬天,村里人都推着小木车,到牙山去拾草,天不亮就走,傍黑回来。我问到牙山是多远,那时牙山对我是个传说,只闻其名未见其踪。大妈说到牙山五六十里地,牙山的茅草有的是,拿镰去割,很快就割一小车,就是来回工夫走在路上了。我想着我爹穿着自己缝制的叫着“绑”的生猪皮鞋子去牙山拾草,那是多辛苦的事。可是三奶奶不知道,如果她活到如今,看到家家有她想都想不到的暖气,再也不用到山里去拾草,往火炉丢几块煤,全家就暖烘烘的,该是天堂的日子了,可那时谁也不知道暖气片是啥样。
  我妈烀苞米饼子叫我烧火时,我一边在膝盖上翻看从同学那里借来的破头烂腚的诗集,幻想诗人们的围炉诗话,一边把茅草塞得锅底口满满的。“难得,夜这般清静。难得,炉火这般的温。更是难得,无言的相对,一双寂寞的灵魂!”我刚想说我在围着锅台诗话,屁股上却挨了母亲飞来的一脚,母亲一边往锅边转圈贴牛舌头饼子一边数落我:“叫你心不在焉,烀饼子要慢腾腾来多烧火,要细流点烧;你看你陷一锅底草,又浪费又冒烟!”锅底口咕嘟咕嘟冒出一团团黑烟,呛得我诗情随烟化作几声咳嗽。我站起来比划说:“你得像我爹走台步那样,手里团弄着饼子,前走三步,后退三步,我吃不饱来穿不暖,一家半月乱倒换。动哏里哏隆,呱——摔到锅里边!”母亲嗤地一声笑了,笑着数落我真是个皮灯笼,不知道生气。
  一个个冬天在俗烟的浓淡中悠悠而去,在雪花飞舞的天地间,因为严冬的酷寒难熬,母亲和街坊邻居总是数着指头过九九,数着每一个数九寒天的深厚文化:一九二九,拿不出手;三九四九,棍打不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八九,耕牛满地走。那时我只记得三九四九棍打不走和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因为三九四九是一年最寒冷的日子,不论待在哪里,用棍子棒打都不愿出门,门外会是无法想象的彻骨寒冷。五九六九为什么要看柳,一般那时差不多就是过年的时候了,谁不盼望过年能暖和一些,走亲访友,看戏聚会,正好在满河杨柳吐芽的时间。一听到母亲念叨“沿河看柳”这个词,好像春天就来了,我就会莫名地激动。寒冷让人日盼夜盼严冬赶快过去,春天赶紧到来吧。后来我学古人画一幅素梅图案的《九九消寒图》,不是老师教给我的,而是曾经有地主家世的三奶奶指点我的。我在薄纸上画九朵梅花,每朵有九个花瓣,从冬至起,每天用蜡笔染红一朵。我不懂古人按阴晴雨雪去涂点梅花,只随心所欲把梅花染成五颜六色,只要自己觉得好看就行,像极了过年买的杨柳青年画。
  多年之后,我在另一方土地上重复着父辈们的日子。 没有电脑的那些年,整个冬天我常常用缝纫机在为四邻八舍免费做鞋垫,做枕头被套,补破烂,或者捧着撑子插鞋垫,或者临摹字帖画工笔画。有了电脑后,婆娘们在炕上嘻嘻哈哈的时候,我就守着电脑心不在焉地四处逛游,意兴阑珊,只有夜深人散去,我才能静下心,在电脑上写一点小文字。就像婆娘们闲时拈花一样,把日子拈成花成字成画。我把在民间的画卷展现给清波看:青山隐无声,时光笑里行。调雪寄清波,美在最底层。清波说,你那里有乡村沙龙,其乐融融;再凡俗的日子,也是上好的生活,只要肯把自己过成生活的妙人。
  是啊,我越来越喜欢冬天了,像坐实了江山的人生,风雨雷电都经过了,枯山瘦水中显出禅意。我们都在红尘里奔波,染了一身的烟火俗气,有句话说心中无事即神仙。活到一定的份上,就会发现,生活中没有什么高深的东西,重要的不是什么样的生活,而是什么样的生活态度。陶渊明处平凡而致高远,简而有味;苏东坡居高远而能守平凡,繁而不杂。村庄里没有几个人读过圣贤书,但都知道土生金,土生万物,脚踏实地做好农事,就是对季节的一个深厚的交待。冬天是用来贮藏温暖的,烟火中氤氲着闲暇和愉悦,这人间就是有生气。
  北芳,原名卢翠莲。农民,1968年生于山东栖霞市。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1991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300多篇,散见于《仙境烟台》《青海湖》《齐鲁晚报》《胶东文学》《南方文学》《昆嵛》《中国文艺》等。散文《参观牟氏庄园的纠结》,荣获首届《昆嵛》女作者散文大赛一等奖。
其他文献
尼泊尔大地震之后来说牟平男人,第一个要提的是援藏干部李冬。自古以来,描绘英雄的跨时代佳句莫过于“泰山坍乎前而目不瞬”了。李冬就面临着山崩地裂的严峻考验,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不是惊慌失措自顾逃命,而是从容镇定,不忘自己的职守,指挥已经陷入绝望的民众有序撤离。什么叫勇于担当?李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他是新时代的样板,也是牟平男人的骄傲。李冬临危不忘使命的英雄表现,真给牟平男人挣足了脸。  历史上
期刊
十多年前,广东作家李兰妮写了一篇《推独轮车的少年》,发表在《人民日报》文艺副刊,这是一篇关于报告文学作家李延国的素描。  李延国是我的胞兄。我们兄妹六人,他排行老大。  大哥少年时代,命运多舛。1954年春节,父亲刚40岁,就因肺心病早逝。  当时的家中非常困难,安葬父亲的棺木无着落。  父亲在世时略懂一些医术,平日给乡亲们看些小病,也从不收费,落下个好人缘。  乡亲们闻听父亲过世,纷纷凑钱为父亲
期刊
多少个梦醒时分,回眸忆起的竟是济州岛那春天温情浪漫的花海。韩国电影里令人神往的绝色美景,终于让我下定决心,在那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背起行囊,收起忧伤,开始一场异国他乡的旅行。  春天的济州岛美丽动人。它四面环海,奇岩怪石与瀑布峰峦交相辉映。绵长宽阔的海岸线将济州岛数不尽的美景串联起来。春风吹过济州岛,新芽吐绿,粉红菲菲。  清晨八点,带着迫不及待的心情,我们驱车前往城山日出峰观看济州岛春天的花海。
期刊
“壮美烟台地,山海岛泉河”。  烟台的美,以“何”为最?  烟台的美,以天赐宝地、风调雨顺为最?自古以来,烟台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风调雨顺的宝地,这里气候适宜,很少有肆虐于其他半岛的台风、海啸、暴雨、泥石流、山体滑坡、地震等自然灾害。  烟台的美,以依山傍海、山川壮美为最?提起烟台,我们自然地就会想到蓝天、青山、大海、海滩、海岛。是的,龙行东海,虎啸泰礴,马驰名岛,“金”漫滩坡,泉隐林中,鱼跃
期刊
当怒吼了几天几夜的北风戛然而止的时候,预感着将要发生些什么,果不然,一夜醒来,外面已是银装素裹的世界,这是2015年的第一场雪。  大雪最容易让人迷茫。纷纷扰扰,不仅辨不清方向,更看不到远方。置身在高楼城宇间,暖气空调同时发力,肉体感觉不到旧时的寒冷,但精神上却找不到一丝欣慰。雪越下越厚,将城市的痕迹渐渐掩盖,故乡的模样却愈加清晰。  儿时,对雪的第一印象便是冷。尤其是大雪来临前,总要无休止地刮上
期刊
1996年的早春,在牟平通海路的第一高楼建设银行的附楼旁,一个只有十几人的小公司开张了,在一旁行走的路人也许还没有来得及看清标牌上的名字“安德利”这三个字,便已迈开了他们急匆匆前行的步履。没有鲜花,没有鞭炮,没有祝贺的熙攘的人群,有如一朵幽兰静静地开放在平静的山谷,它孤芳自赏,不以无人而不香。谁也不会想到,20年后,这个名为安德利的小公司,由原来的只有一条浓缩果汁生产线的小企业一跃发展成为一家拥有
期刊
2015年8月末,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之际,电视每天都在播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实片及影片。为了缅怀父亲也为了了解战争,我们每天坐在电视机前,几乎每时都能看到爸爸讲过的战斗场面,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我们仿佛看到了爸爸的身影……带着对父亲的追思,我们再次整理了他生前留下的回忆录草稿。在他所列提纲中,一篇《尺坎村战斗》还没有动笔,它就发生在爸爸的出生地——牟平。为
期刊
2015年10月8日,原苏联作家、如今的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此,笔者特连线远在欧洲的作家、诗人布兹尼克,对话渐成往事的苏联文学和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文学创作历程。  布兹尼克1947年出生在苏联乌克兰加盟共和国普尔热瓦尔斯克市,其父是苏联航空母舰的设计师之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布兹尼克发表了10余部戏剧和电影文学作品,从此蜚声苏联文坛。  布兹尼克是莫斯科作家协会和俄罗
期刊
背景:1986年4月26日,凌晨1:23,一连串爆炸震碎了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存放燃料棒的4号反应炉,切尔诺贝利核灾成为20世纪最严重的科技浩劫。  对于1000万人口的小国白俄罗斯来说,这是国家级的灾难。白俄罗斯没有核电厂,但苏联境内有三座接近白俄罗斯的核电厂,其中南边的那座是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二战期间,纳粹军队摧毁了白俄罗斯境内619座村庄,切尔诺贝利灾变让该国失去485座村庄和居住地,其中70座
期刊
老家的院中间,有棵核桃树,它是父亲亲手种的。在它很小、尚未挂果时,旁边还有一棵无花果树,伸着一只只绿巴掌,长得很疯狂,大有和核桃树一争天下的态势。父亲看看核桃树,又看看无花果,狠狠心说:“砍无花果,留核桃!”  无花果被砍掉后,核桃树迅速崛起,“嘭”地一下撑开大伞,挂了许许多多果,且一年年越挂越多。这还不算,它羽翼丰满后,不满足于院子上空狭窄的天空,攻城掠地般扩张,把枝伸到左邻右舍,搭在人家平房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