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角色学陪伴,构建体系筑平台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qewwq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中小衔接是否顺利,将关系到学生能否在初中生活里有一个“好的开始”。中小衔接工作不能单靠学校孤军奋战,家长也应参与到其中,成为主力军。本文就“中小衔接家校合作”这一模块展开研究,秉持科学严谨的态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落实《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对“学校家庭教育”的相关要求,希望通过研究增强中小衔接家校合作的实效性。
  一、中小衔接家校合作的现状
  中小衔接家校合作在实际工作中遭遇瓶颈,面临尴尬处境,现状令人担忧,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家校教育步伐不一致
  家长方面,大多数家长没有做好心理学和教育学这两门学科的知识储备,因而无法全面了解中小衔接阶段孩子复杂的心理变化,未能及时更新和调整教育策略,缺乏理性思考;学校方面,初中学校则根据初中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理性教育策略,与时俱进。这样一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明显步伐不一致。
  (二)家长不正确的教育心态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存在着不正确的教育心态,他们急于求成,求全责备。有的家长为了孩子考取名校,过分挤压孩子课外时间,使其忙于参加各种补习班。如此一来,孩子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对初中学习产生恐惧的心理。当孩子进入初中以后,我们经常听到家长的质问:“为什么我的孩子小学成绩很优秀,到了初中后成绩就直线下降呢?”这些家长急于从孩子的表面成绩作分析,却未能从深层次上去剖析孩子的心理变化,更无法了解孩子真实的心理需求。小升初,是孩子从儿童心理向青春期心理的转变阶段,被称之为“心理断乳期”。孩子到了这个阶段会比较敏感,也比较脆弱,具有自卑心理。与此同时,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不良教育心态常常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
  (三)家校合作缺乏创新精神
  当前的家校合作中出现不少家长越来越不重视家长会的現象,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家校沟通模式还是和小学一样老套、僵化,缺乏创新。当家长会内容老套甚至一成不变,无法为家长诊断了解进而助推孩子进步提供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时,家长不愿参加或抱着应付任务的心理来参加家长会亦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此外,学校主动联系家长的频率普遍较低,通常在只有孩子出现各种问题后,老师在主动寻求家长支持,缺乏在问题出现前家校联手预防的常规模式。
  小升初阶段,家长会得不到重视的现状给我们的教育工作亮起了红灯。形式主义、缺乏创新精神的家校合作非常不利于中小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对此,我们应该及时反思不足,拒绝墨守成规,优化家校合作的策略,拓宽家校合作的渠道,创新家校合作的发展模式。
  二、中小衔接家校合作的解决方案
  中小衔接家校合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必须得到我们的重视,针对以上问题,下面主要从家长和学校两个层面提出解决方案。
  (一)家长层面
  在面对中小衔接中的难题时,家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改善家庭教育。
  1. 角色转变,走进心灵
  一方面,家长应充分认识孩子的初中生身份;另一方面,家长也要把自己定位为初中生的家长,提前了解初中需要的教育策略,更好地与中学教育接轨,实现家校教育步伐的一致性。
  小升初阶段,多数家长反映,孩子不再像小学时那样听他们的话了,开始叛逆,难以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主要原因在于家长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没有把话说到孩子心坎里去。所以,家长权威话语并没能顺利传输到孩子的心里,换句话说,在家庭沟通中,孩子的态度是拒绝的。初中阶段的孩子讨厌被否定,当遇到问题时,父母不能一味地求全责备,而应该主动地牵起孩子的手,向孩子提供帮助。这里的“提供帮助”与溺爱式地为孩子包办一切完全不同,智慧型家长绝不会“包办一切”,而是设法以正确的“打开方式”和孩子进行和谐有效的沟通,这种沟通是心与心之间的真诚交流。先让孩子愿意接纳而不是拒绝,再进一步理解问题的实质,最后合理地提出建议,引导孩子如何解决问题,让孩子信服家长,并学会独立实践。
  2. 智慧教育,快乐陪伴
  在智慧型家长看来,家是孩子的避风港,是孩子的心灵驻扎地,而不是牢笼,不该存在太多条条框框的约束。新时代,家庭教育更趋向“以人为本”的智慧教育,而不是知识教育。智慧教育,要求家长们参与到孩子的成长空间里。智慧教育需要家长快乐陪伴。先举个反面的例子,部分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把孩子寄放在托管机构里,使孩子缺少父母的陪伴,非常孤独。久而久之,在托管机构里成长的孩子对父母产生距离感,不信任父母。智慧型家长重视亲子活动。例如,与孩子一起做家务活,体验辛苦,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与孩子共读一本书,收获知识,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与孩子一起进行户外运动,挑战困难,磨练孩子的意志力。
  总之,家长的陪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环节,特别是对于中小衔接阶段的孩子,他们更渴望亲情的永驻,他们更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光。
  3. 优化家庭关系,营造良好环境
  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主要是处理好两种家庭关系——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
  首先,谈谈夫妻关系。夫妻关系不和睦甚至离婚,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我们观察到,家庭关系恶化会直接影响学生在校园里的表现。有的孩子上课精神恍惚,神情不定;有的孩子患有自闭症,不愿与他人交往;有的孩子缺乏家庭关爱,开始转移情绪,欺负同学。对此,如何解决困境?建议家长自身要处理好夫妻矛盾,优化家庭关系,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离婚的家长更应该花多点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带着孩子多参加家族活动或朋友聚会,为孩子提供与他人接触的机会。
  其次,再谈谈亲子关系。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冲动,时常因为与父母意见不和而吵架。这种情况提醒我们要学会做民主型家长,遇到家庭矛盾时应该理智处理,尊重孩子的选择,多与孩子沟通。与此同时,加强家校合作,主动参与到孩子的校园活动中也是拉近亲子距离的好办法,这样做有利于消除亲子隔膜。   综上所述,我们不能忽视家庭关系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更应该努力优化家庭关系,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二)学校层面
  中小衔接家校合作的工作中,学校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的理念进行家校工作的部署。尊重孩子,坚持以生为本,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面对中小衔接家校合作中出现的难题,学校可以制定以下解决方案。
  1. 完善“三大体系”
  “三大体系”指的是课题研究、系列培训和专业指导。
  第一,以教育科研为引领,促进家教共育。成立课题组对“中小衔接家校合作”进行专题研究,理論联系实践,在科研中进一步探索家校共育的途径。为此,2016年11月5日,真光中学举行了荔湾区中小衔接家校共育名校联盟启动仪式,设立了“中小衔接家校共育名校联盟”,并成立了相关课题组,充分利用科研的力量,引领家庭教育沿着科学化、系统化、专业化、专家化轨道发展,努力实现小学与初中对接、初中与高中对接。
  第二,邀请教育学或心理学领域的高校教授为学校的教师与家长进行一系列培训。例如,真光中学于2016年特邀了中山大学心理学博士穆岩教授给家长和教师进行家庭教育的系列讲座培训。
  第三,设置家校共育指导办公室,特聘专业人才,系统地规划和组织家校合作活动,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让家长们“持证上岗”,将“家校共育”细化到“家班共育”。
  2. 搭建“两个平台”
  “两个平台”指现实合作平台和网络信息平台。为了解决难题,学校应充分利用好一切教育资源,积极搭建家校合作的平台。
  第一是现实合作平台。以真光中学为例,真光中学近几年增设富有真光特色的家校论坛,举行职业分享会,邀请各行各业的家长到校进行职业分享,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规划。举办升学抗压心理指导讲座,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对症下药。再如,真光中学还开设了“真爱食坊”家政课系列课程,邀请各年级家长入校园上烘焙课,把亲子活动融入到校本课程的实际操作中,拓宽了中小衔接家校合作的渠道。
  真光中学初中部家校合作的特色校本烘培课
  第二是网络信息平台。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是中小衔接家校合作在未来的必然趋势。利用好大数据时代的一切信息资源,对中小衔接家校合作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很大的好处。真光中学于2016年启动了“真光智能手环”的研究项目,计划将家校共育的模式进行系统化、数据化。“真光智能手环”将会是大数据时代家校联盟的理想化网络信息平台,令人期待。另外,真光中学已通过校内外这个数据平台实施家校合作精细化管理。这个平台实现了家校合作的动态管理,家长通过平台可更加具体形象地了解孩子在校的成长情况,是互联网时代家校必备的智能数据库。
  三、中小衔接家校合作的未来展望
  诚然在现阶段,面对种种难题,中小衔接家校合作的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是我们对未来仍然充满信心。我们对中小衔接家校合作的未来做了两点设想:第一,现实联盟共体发展。在互联网 时代,充分利用云服务为我们提供超大容量的网络数据库存,现实联盟数据的整合及优化。不受时空限制,以最大的实效性促进中小衔接家校共育联盟。方便与兄弟学校的沟通交流,有利于及时了解最新教育信息,互相学习,共享教育成果。当然,这个设想是从整体角度出发,宏观目标就是带动整个荔湾区的家校教育,实现从“双赢”迈向“多赢”的战略目标。第二,打造真光品牌个性化。以真光“黄蓝”精神为信仰,通过多样化的校园节日特色活动,深入打造真光四大文化:行的文化、爱的文化、创的文化以及和的文化。将“求真理,爱光明”的真光办学理念落实到日常教学上,坚持特色办学,在原有“宽银幕”德育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2.0版的真光教育课程,开设“真”课程(理科类)和“光”课程(文科类)。
  总而言之,在“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的理念上,家校早已达到共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家校手牵手,心连心,攻克中小衔接的难关就指日可待!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部分小学毕业生受社会、家庭等多因素造成心理素质脆弱,逆反心理较为普遍,自卑脆弱严重,主观思想突出,情绪多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小学教育工作者,更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健康成长,从而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本文对当前小学毕业班学生的心理状况和表现作了分析,从而提出系列改善措施。  【关键词】小学毕业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常言道:“做人先立德。”一个人良好品
【摘要】班主任是连接学生、家长、班级、学校和社会的沟通桥梁,尤其是班级管理的核心骨干力量,也是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积极引导者。由于初中学生处于人生的成长叛逆期,故班主任在学生思想引导上的价值意义更为突出,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具备良好的班级管理教育艺术,做学生人格成长的引路人。本文试从初中生人格成长的角度,论述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艺术。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教育艺术  依据埃里克森的
本报综合消息 近日,教育部、人民日报社、全国少工委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在全国中小学校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阅读活动。  主题阅读活动包括“走进新时代”和“从小学用典”两个主题,讲解新时代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内涵,学习习近平总書记用过的典故。通过阅读学习,使中小学生深入了解新时代,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阅读活动时间为2019年1月至12月。  《通知》要求,各地要充分认识开展阅读活动
【摘要】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幼儿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幼儿管理工作的好坏,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会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班主任作为幼儿管理和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对幼儿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对幼儿日常生活管理、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为幼儿健康发展指明方向,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幼儿园班主任工作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作了探讨。  【关
在工作实践中,我将学校管理归纳为六个字:管理、文化、合作。当代学校管理需做好三件事:校园主题文化、精细化管理、家校合作。一直以来,我园致力打造“文化主题化、管理精细化、 家校融合化”三张名片,去践行学校管理的的现代化。  名片一:文化主题化——让校园每一景、每一物能与人对话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用文化来引领现代学校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 要把校園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和打造。紧紧围绕一个主线,
【摘要】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实验趣味性强,与生活联系紧密。有效开展小实验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师生融洽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原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科学素养,突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优化教学。  【关键词】高中物理;小实验;教学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学中,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发现、理论的建立都要依
[摘要]加强学生的德育建设,是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十年树木、百年育人,德育教育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好坏的标尺,是育人之本。本篇文章围绕“实施爱心教育;榜样的激励;体验成功,让赏识教育走进课堂;对学生实施多元化的评价作为初中阶段班主任实施德育教育的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爱心榜样赏识多元化  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班主任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责任,做好学生的思想德育工作,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
[摘 要] 應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基于能力本位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切实有效的教学模式。文章以“能力本位”为核心,阐述了能力本位教育的基本内涵,分析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以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为例,提出基于能力本位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关键词] 能力本位;人才培养;应用型  doi : 10 . 3969 /
“渴望被人赏识是人最基本的天性。”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的一句话,一直被我牢牢地记着并运用于管理实践。现实生活中,人——哪怕是最普通的升斗小民都有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渴望得到亲戚、朋友、上司和同事的赏识和赞美。作为学校的管理主体和教育的主导力量——教师群体,就是一个“良心群体”,也是一个既讲“里子”也讲“面子”的群体。身处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比较发达的顺德教师来说,选择教师行业并不完全是选择
【编者按】有这样一群教师,她们凭着对孩子、对事业特殊的爱,教这些孩子学会了认字、学会了自理、学会了简单的生活技能,有的孩子甚至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大力发展特殊教育”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作为九年义务教育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彰显教育公平理念、促进社会和谐共享的特殊教育,理应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理解与关爱。陈丽江老师坚持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