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学应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诱发学生的内在知识潜力,使他们主动地动脑想办法探索知识的形成,愉快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数学活动不是一般的活动,而是让学生经历数学过程的活动,要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实际出发,经过自己的思考,得出有关数学结论或解决数学的方法。数学中的比较法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一、 巧用比较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理性思维是支撑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感性基础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保障。因为小学生的认识能力有限,对于数字课程的理解不够清晰。而借助于比较法,能够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化抽象的思维模式为具体的数字解答。由教师提供数学实例,然后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实施比较和解答。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解题思路。
在学习数学分数大小的相关知识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比较中获得较好的学习方法,就需要进行形式多样的教学引导。通过设计教学示例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分数单位的比较上,通过比较、分析、看图、讲解等不同的形式,能够启发学生自己找寻答案。从而得出不同的分数式,例如:3/4是3个1/4,1/4是1个1/4,3个1/4比1个1/4大,所以3/4>1/4;2/5是2个1/5,3/5是3个1/5,所以2/5<3/5。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这组分数式的比较方法,能够组织学生细心观察这组分数中存在的规律。并结合数值具体的表达方法,让学生进行大胆猜想。提出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分数拥有共同的规律?在什么情况下能够判断分数的大小?在分数的单位上,分子大的代表什么?借助于这些不同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得出分子大的数值表示份数多、分子小的数值表示份数少。在对分子相同的分数的大小进行比较时,要让学生说一说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进行比较,并且在具体的比较中,可以得出分数式存在哪些不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画图的形式,将分数式罗列成为三组,第一组包含了“平均分的份数多,其中一份所占有的份额就少”这一理念,即1/2>1/3。在第二组图的设计上,教师可以通过比较第一组分数大小的基础上,向学生提出问题:“这两个分数之中,包含着几个几分之一呢?”在学生对这一组分数进行琢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顺势进行引导:“这两个分数中各有几个几分之几?这两个分数所占的份额相同吗?”在两组分数的比较中,引导学生说出每一个分母所占有的平均份额,在不同分数式的比较中,理解“平均份数较多所呈现的分母就较大,反之则份数少的分母较小。在分子相同的分数的排列中,分母较小的分数比较大,反之则分母较大的分数比较小”这一数学定义。通过比较法的分析理解,能够使学生亲身参与到操作之中,从而对各种数学数列的解答思路更加了解。在教师引导、学生比较的过程中,让师生能够分享彼此的思考和见解,进一步丰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实现融会贯通、教学相长。
二、 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比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多内容是相互联系的。对于这些数学内容,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更加深刻的思维引导。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真正了解进行数学比较的价值和意义。以横竖交错的数学训练模式,提高小学生对不同数学知识的归纳和分析能力。加深他们对数学课程的认识和了解。在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对比训练。
(一) 顺向和逆向逻辑的比较法
1. 某建筑公司计划筹措施工经费100万元,后因为产业扩建需要,追加了20%的投资。在具体的施工实践中,技术人员超额完成任务,并且节约了20%,那么筹措建筑经费是多少万元?
分析:前面的20%是以原投资为单位“1”,因此计划投资为100×(1 20%)=120(万元),后面的20%是以总投资为单位“1”,因此实际投资为120×(1-20%)=96(万元)。此题中的两个单位“1”是不同的,受具体比较方法的运用,所呈现出来的数学意义也存在差别。
2. 甲數比乙数多1/5,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
分析:甲数比乙数多1/5,是以乙数为单位“1”,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是以甲数为单位“1”,有的还错误的认为甲数比乙数多1/5,则乙数比甲数少1/5。因为单位“1”不同,比较的对象不同,所以两数不能相提并论。解法为:设乙数为1,则甲数为(1 1/5),求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列式为(1 1/5-1)÷(1 1/5)=1/6。
(二) 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上的对比训练
在教学中,尤其是六年级下册的复习课教学中,对比将会大量运用,如果运用得好的话,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可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又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强复习效果,使学生能够主动去归纳、总结,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并且在解题思路的拓宽上,加以综合训练,进行比较,强化训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兴趣,发展思维,对提高学生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例如:大小齿轮的比是5∶4,大齿轮有25个,小齿轮有多少个?
解法一:25÷5×4=20(个);
解法二:25×4/5=20(个);
解法三:25÷5/4=20(个);
解法四:25÷5/9=45(个)45-25=20(个);
解法五:设小齿轮有x个。25∶x=5∶4解之得x=20。
通过比较,学生自己就能辨别哪一种方法最为简捷。
(三) 题目不同思路相同的对比训练
有些应用题虽然题目不同,但它们的解题思路却是相同的。例如:
(1) 鸭有300只,鸡比鸭多1/4,鸡有多少只?300×(1 1/4)
(2) 鸭有300只,鸭比鸡少1/5,鸡有多少只?300÷(1-1/5)
引导学生进行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比较,在解答这样的分数应用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准题目中单位“1”的量,然后根据单位“1”的量是已知还是未知,选择计算方法是用乘法计算还是用除法计算。
(四) 题目相同思路不同的比较
在具体的数学题目上,解题思路的不同所形成的数学算式也并不相同。
例如:
(1)一桶菜油10升,用去1/2,还剩多少升?10×(1-1/2)
(2)一桶菜油10升,用去1/2升,还剩多少升?10-1/2
引导学生读题一定要仔细,一定要弄清题目中的分数表示的是分率还是数量,再确定解题方法。
灵活运用对比训练,容易认清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逐步加强对小学生解题思维的引导。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解题的速度和质量,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增强课堂效果,深化教学成效。
作者简介:陈耀明,小学一级教师,四川省广安市,四川广安前锋区光辉乡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一、 巧用比较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理性思维是支撑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感性基础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保障。因为小学生的认识能力有限,对于数字课程的理解不够清晰。而借助于比较法,能够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化抽象的思维模式为具体的数字解答。由教师提供数学实例,然后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实施比较和解答。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解题思路。
在学习数学分数大小的相关知识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比较中获得较好的学习方法,就需要进行形式多样的教学引导。通过设计教学示例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分数单位的比较上,通过比较、分析、看图、讲解等不同的形式,能够启发学生自己找寻答案。从而得出不同的分数式,例如:3/4是3个1/4,1/4是1个1/4,3个1/4比1个1/4大,所以3/4>1/4;2/5是2个1/5,3/5是3个1/5,所以2/5<3/5。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这组分数式的比较方法,能够组织学生细心观察这组分数中存在的规律。并结合数值具体的表达方法,让学生进行大胆猜想。提出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分数拥有共同的规律?在什么情况下能够判断分数的大小?在分数的单位上,分子大的代表什么?借助于这些不同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得出分子大的数值表示份数多、分子小的数值表示份数少。在对分子相同的分数的大小进行比较时,要让学生说一说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进行比较,并且在具体的比较中,可以得出分数式存在哪些不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画图的形式,将分数式罗列成为三组,第一组包含了“平均分的份数多,其中一份所占有的份额就少”这一理念,即1/2>1/3。在第二组图的设计上,教师可以通过比较第一组分数大小的基础上,向学生提出问题:“这两个分数之中,包含着几个几分之一呢?”在学生对这一组分数进行琢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顺势进行引导:“这两个分数中各有几个几分之几?这两个分数所占的份额相同吗?”在两组分数的比较中,引导学生说出每一个分母所占有的平均份额,在不同分数式的比较中,理解“平均份数较多所呈现的分母就较大,反之则份数少的分母较小。在分子相同的分数的排列中,分母较小的分数比较大,反之则分母较大的分数比较小”这一数学定义。通过比较法的分析理解,能够使学生亲身参与到操作之中,从而对各种数学数列的解答思路更加了解。在教师引导、学生比较的过程中,让师生能够分享彼此的思考和见解,进一步丰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实现融会贯通、教学相长。
二、 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比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多内容是相互联系的。对于这些数学内容,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更加深刻的思维引导。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真正了解进行数学比较的价值和意义。以横竖交错的数学训练模式,提高小学生对不同数学知识的归纳和分析能力。加深他们对数学课程的认识和了解。在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对比训练。
(一) 顺向和逆向逻辑的比较法
1. 某建筑公司计划筹措施工经费100万元,后因为产业扩建需要,追加了20%的投资。在具体的施工实践中,技术人员超额完成任务,并且节约了20%,那么筹措建筑经费是多少万元?
分析:前面的20%是以原投资为单位“1”,因此计划投资为100×(1 20%)=120(万元),后面的20%是以总投资为单位“1”,因此实际投资为120×(1-20%)=96(万元)。此题中的两个单位“1”是不同的,受具体比较方法的运用,所呈现出来的数学意义也存在差别。
2. 甲數比乙数多1/5,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
分析:甲数比乙数多1/5,是以乙数为单位“1”,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是以甲数为单位“1”,有的还错误的认为甲数比乙数多1/5,则乙数比甲数少1/5。因为单位“1”不同,比较的对象不同,所以两数不能相提并论。解法为:设乙数为1,则甲数为(1 1/5),求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列式为(1 1/5-1)÷(1 1/5)=1/6。
(二) 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上的对比训练
在教学中,尤其是六年级下册的复习课教学中,对比将会大量运用,如果运用得好的话,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可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又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强复习效果,使学生能够主动去归纳、总结,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并且在解题思路的拓宽上,加以综合训练,进行比较,强化训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兴趣,发展思维,对提高学生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例如:大小齿轮的比是5∶4,大齿轮有25个,小齿轮有多少个?
解法一:25÷5×4=20(个);
解法二:25×4/5=20(个);
解法三:25÷5/4=20(个);
解法四:25÷5/9=45(个)45-25=20(个);
解法五:设小齿轮有x个。25∶x=5∶4解之得x=20。
通过比较,学生自己就能辨别哪一种方法最为简捷。
(三) 题目不同思路相同的对比训练
有些应用题虽然题目不同,但它们的解题思路却是相同的。例如:
(1) 鸭有300只,鸡比鸭多1/4,鸡有多少只?300×(1 1/4)
(2) 鸭有300只,鸭比鸡少1/5,鸡有多少只?300÷(1-1/5)
引导学生进行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比较,在解答这样的分数应用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准题目中单位“1”的量,然后根据单位“1”的量是已知还是未知,选择计算方法是用乘法计算还是用除法计算。
(四) 题目相同思路不同的比较
在具体的数学题目上,解题思路的不同所形成的数学算式也并不相同。
例如:
(1)一桶菜油10升,用去1/2,还剩多少升?10×(1-1/2)
(2)一桶菜油10升,用去1/2升,还剩多少升?10-1/2
引导学生读题一定要仔细,一定要弄清题目中的分数表示的是分率还是数量,再确定解题方法。
灵活运用对比训练,容易认清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逐步加强对小学生解题思维的引导。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解题的速度和质量,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增强课堂效果,深化教学成效。
作者简介:陈耀明,小学一级教师,四川省广安市,四川广安前锋区光辉乡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