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胎记”是毛细血管瘤中的一种,称为毛细血管扩张痣,又叫鲜红斑痣,而叫得最多的是“胎记”,其治疗方法很多,到底该如何正确选择?刘少亨教授从事血管瘤病研究30多年,听听他怎么说。
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等组成。而表皮又可分五层,最下面的一层是基底层,又叫生发层。表皮的替和修复靠基底层来完成,一旦基底层受到破坏,表皮就无法修复了,其结果必然留下疤痕。真皮层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的人在胚胎期毛细血管发育异常,主要表现是扩张、增粗,构成了畸形的毛细血管网,在真皮层里形成红色斑片,并透过正常的表皮,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鲜红色或紫红色胎记”,医学上叫鲜红斑痣。其病变部位在皮肤的真皮层,而覆盖其上的表皮是正常的。
20世纪50年代用同位素治疗鲜红斑痣,同位素是放射线的一种,当它照射红斑时,首先是红斑上面的正常表皮遭到损伤,然后同位素的射线才发射到真皮层,使真皮层里畸形的毛细血管网连同真皮层里的纤维,细胞和基质都受到同位素放射线的破坏。3~6个月后,同位素的后遗症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即皮肤变薄、表面有色沉和色减斑,如照射的红斑表面有毛发,还会造成永久性脱毛或脱发。同位素治疗的后遗症是一种不可逆性的损伤,无法医治,患者只有遗憾终身。但直到如今,有些鲜红斑痣患者还在接受同位素治疗。
60年代常用植皮术来治疗鲜红斑痣。红斑虽然消除了,但植上去的新皮弹性差,而且新老皮肤肤色不一致,有的在新老皮肤缝合部发生隆起的疤痕。
70年代出现了冷冻和激光技术,人们也运用这一新技术治疗鲜红斑痣。冷冻是利用低温,激光是利用高温以破坏鲜红斑痣。无论是低温还是高温,都必须先破坏皮肤的表皮层,才能破坏真皮层里的畸形毛细血管网。这样一来,由于表皮层受到了低温或高温的破坏,它的更替和修复功能也随之消失,愈合后便不可避免地留下疤痕。
也有人曾用局部注射硬化剂的方法来治疗鲜红斑痣。注射用的药物有鱼肝油酸钠、消痔灵、酒精以及强的松龙等。由于注射点多,深浅不一,药物分布不匀,故治疗后留下凹凸不平的萎缩性疤痕,容貌严重变形。
80年代,医学美容迅速发展,人们又尝试磨削术治疗鲜红斑痣,其结果是红斑被磨掉了,消除了,但创面愈合后却留下了浅表性疤痕。
90年代,国外出现了多波长、多功能、高能量、超脉冲激光治疗机,运用高科技传感器有选择性地对畸形血管予以破坏,有着开创医疗美容新纪元之美称。
90年代中期,国外的脉冲染料激光机像潮水般涌向中国的医疗市场,但医疗费用昂贵,每平方厘米收1000元。尽管如此,很多鲜红斑痣患者仍抱着很大的希望,不惜代价接受治疗。实践表明,国外脉冲染料激光机治疗鲜红斑痣的效果并不像广告上宣传的那样神奇,有的病人疗效甚微或者根本无效。
同样在90年代初,我国医学工作者却独辟蹊径,首创光动力学疗法治疗鲜红斑痣,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它既能消除真皮中畸形的毛细血管网,又不损伤覆盖其上的正常表皮,同时不会留下疤痕。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光敏剂从静脉注入人体后,通过血液循环流经鲜红斑痣的畸形毛细血管网时,其血管内皮细胞对光敏剂有亲和力,大量吸收光敏剂,因而光敏剂就不断渗透到鲜红斑痣畸形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里,而正常的表皮基底层细胞对光敏剂没有亲和力,因而含光敏剂极少。待畸形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吸收的光敏剂饱和后,此时用相匹配的激光进行照射。这种激光有特定的波长,有光感而无热感,它能透过表皮层进入真皮层,有选择性地与含有大量光敏剂的鲜红斑痣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发生光化学反应,从而摧毁血管内皮细胞,栓塞扩张的畸形毛细血管网。再通过人体吞噬、机化、吸收栓塞的毛细血管网,从而将红斑消除。而覆盖其上的表皮因含光敏剂极少,就被完好的保留,也就不会有疤痕。
可以说这是治疗鲜红斑痣的一种科学、安全、有效的新疗法。(本文插图见80页)
编辑/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