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小学阶段设置计算机课程,是教育改革的明确要求。Scratch课程是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内容,在Scartch教学中融入“计算思维”的思想,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其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其专注力和抽象思考力。本文从教学实践的角度阐述新时期小学Scratch教学的几种思路和方法,重点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Scratch;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 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2-0187-01
中国第一代信息技术教师沙有威曾说:“其他传统学科靠的是过去,信息技术学科靠的是未来”。在小学阶段开设Scratch编程课程,让学生更早地接触程序设计方法、了解程序设计的思想和逻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在自主创造的过程中感到成功的快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与综合能力。如何在小学阶段推广和普及Scratch编程,科学合理地进行Scratch编程课程设计,让学生热爱编程、掌握编程,以及创造编程,是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
1.对Scratch的正确认识
Scratch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幼儿园团队”开发的图形化编程工具,主要面对青少年开放,其提倡的教学理念翻译成中文就是“创作和分享你自己的交互故事、游戏、音乐和艺术”。学生很容易喜欢上这个软件,界面设计简单,容易操作。而且它不需要像传统编程软件那样需要记住很多繁琐的代码,Scratch软件事先定义好了程序模块,学生通过组合程序模块形成脚本,就可以轻松实现编程命令,很方便地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动画、游戏作品。看似简单的操作却渗透了基于对象编程的高级程序设计思维,有助于小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提高思维能力。
2.激发学习兴趣,做好“引导者”的角色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放松且愉悦的心情,有助于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提升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学生对学习的热爱能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是学好课程的基础保障。Scratch课堂应该是开放的、包容的课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境,创造活跃、分享、合作、创新的课堂氛围,提供师生及生生交流的空间,让自主探索,独立寻求问题的答案。因此,在学生刚刚接触Scratch编程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Scratch编程产生兴趣,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欲望。例如,根据学生喜欢玩游戏的特点,课前教师利用Scratch设计一些有趣的小游戏,课上向学生们展示,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然后告诉学生也可以自己动手设计动画和游戏,让他们跃跃欲试,对Scratch编程充满好奇。
通过尝试,学生可以通过Scratch软件制作自己喜欢的程序,体验创造的乐趣,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同时,有些程序是结合学习、生活来开发的,如闹钟、计算器等,这也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以致用会让学生充满学习的成就感与喜悦感。
3.以问题为引导,启迪学生发散性思考问题
巧妙的问题设计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决定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深入研究课堂问题的提問策略,提高问题的质量,用课堂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通过解答问题找到学习的乐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潜能,引领学生深入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教师设置问题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差异,过于简单的问题学生会缺乏思考,过于复杂的问题学生又容易失去信心,过于单调的问题不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过于花哨的问题又容易偏离主题,所以在设计问题上教师一定要多研究、多思考。另外,可以将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做到一环套一环,让学生通过解决一个问题后,过渡到下一个问题,层层递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突破自己,锻炼思维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
另外,教师也可以特意将自己的程序设计出一些逻辑错误,让学生去纠错,通过帮助教师更正错误,锻炼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逆向思维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4.鼓励学生自主创作,促进学生分享交流
Scratch课程设计应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线,教师扮演“引路人”和“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带着极大的创作兴趣“自主探索、自主发现”,从基本的简单模仿到独立创作,借助Scratch软件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在Scratch课堂授课过程中,单纯讲授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及资源,完成课程导入、任务分配、提问答疑等系列教学活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留出15分钟左右自主创作的时间,让课堂所学习的技术知识转化为融入学生自己思想的作品。这部分自主时间也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分享,共同解决遇到的技术难题,当师生们共同解决一个问题或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时,有效增进师生与生生间的亲密度,也使Scratch课堂更具吸引力。
综上所述,教师进行Scratch教学时,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学生对Scratch产生浓厚的兴趣后,教师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通过课堂提问的巧妙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去探究编程的奥秘。其次,教师除了教学基本理论与技术外,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根据自身喜好,创造属于自己的小程序,充分感受到自主创作的成就感与喜悦,也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创作进行分享,促进大家共同进步,创建愉悦、和谐、共享、创新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信息技术;Scratch;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 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2-0187-01
中国第一代信息技术教师沙有威曾说:“其他传统学科靠的是过去,信息技术学科靠的是未来”。在小学阶段开设Scratch编程课程,让学生更早地接触程序设计方法、了解程序设计的思想和逻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在自主创造的过程中感到成功的快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与综合能力。如何在小学阶段推广和普及Scratch编程,科学合理地进行Scratch编程课程设计,让学生热爱编程、掌握编程,以及创造编程,是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
1.对Scratch的正确认识
Scratch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幼儿园团队”开发的图形化编程工具,主要面对青少年开放,其提倡的教学理念翻译成中文就是“创作和分享你自己的交互故事、游戏、音乐和艺术”。学生很容易喜欢上这个软件,界面设计简单,容易操作。而且它不需要像传统编程软件那样需要记住很多繁琐的代码,Scratch软件事先定义好了程序模块,学生通过组合程序模块形成脚本,就可以轻松实现编程命令,很方便地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动画、游戏作品。看似简单的操作却渗透了基于对象编程的高级程序设计思维,有助于小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提高思维能力。
2.激发学习兴趣,做好“引导者”的角色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放松且愉悦的心情,有助于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提升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学生对学习的热爱能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是学好课程的基础保障。Scratch课堂应该是开放的、包容的课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境,创造活跃、分享、合作、创新的课堂氛围,提供师生及生生交流的空间,让自主探索,独立寻求问题的答案。因此,在学生刚刚接触Scratch编程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Scratch编程产生兴趣,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欲望。例如,根据学生喜欢玩游戏的特点,课前教师利用Scratch设计一些有趣的小游戏,课上向学生们展示,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然后告诉学生也可以自己动手设计动画和游戏,让他们跃跃欲试,对Scratch编程充满好奇。
通过尝试,学生可以通过Scratch软件制作自己喜欢的程序,体验创造的乐趣,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同时,有些程序是结合学习、生活来开发的,如闹钟、计算器等,这也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以致用会让学生充满学习的成就感与喜悦感。
3.以问题为引导,启迪学生发散性思考问题
巧妙的问题设计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决定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深入研究课堂问题的提問策略,提高问题的质量,用课堂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通过解答问题找到学习的乐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潜能,引领学生深入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教师设置问题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差异,过于简单的问题学生会缺乏思考,过于复杂的问题学生又容易失去信心,过于单调的问题不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过于花哨的问题又容易偏离主题,所以在设计问题上教师一定要多研究、多思考。另外,可以将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做到一环套一环,让学生通过解决一个问题后,过渡到下一个问题,层层递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突破自己,锻炼思维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
另外,教师也可以特意将自己的程序设计出一些逻辑错误,让学生去纠错,通过帮助教师更正错误,锻炼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逆向思维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4.鼓励学生自主创作,促进学生分享交流
Scratch课程设计应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线,教师扮演“引路人”和“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带着极大的创作兴趣“自主探索、自主发现”,从基本的简单模仿到独立创作,借助Scratch软件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在Scratch课堂授课过程中,单纯讲授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及资源,完成课程导入、任务分配、提问答疑等系列教学活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留出15分钟左右自主创作的时间,让课堂所学习的技术知识转化为融入学生自己思想的作品。这部分自主时间也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分享,共同解决遇到的技术难题,当师生们共同解决一个问题或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时,有效增进师生与生生间的亲密度,也使Scratch课堂更具吸引力。
综上所述,教师进行Scratch教学时,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学生对Scratch产生浓厚的兴趣后,教师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通过课堂提问的巧妙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去探究编程的奥秘。其次,教师除了教学基本理论与技术外,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根据自身喜好,创造属于自己的小程序,充分感受到自主创作的成就感与喜悦,也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创作进行分享,促进大家共同进步,创建愉悦、和谐、共享、创新的课堂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