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求方法,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ba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要提高历史的教学质量,求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转变学生的历史学习观念,发挥历史学科的特殊优势,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
  关键词: 讲求方法 历史教学质量 途径
  
  中学历史大纲明确规定:历史课在中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历史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教育贯穿在中学的整个过程。历史学科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学具有全方位、多侧面的社会功能。当学生能掌握并应用历史知识时,才是历史教学功能得到发挥之日。因此,如何提高历史的教学质量,求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历史教师要达到的教学目的,而讲求方法则是达到这一目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同时又有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爱憎情感对学生起着直接的感染和教育作用。学生获取知识,接受教育,往往是以对教师的信任为基础的。学生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和教育方法好的教师是敬佩的,对他所教的学科也容易产生兴趣。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而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教学活动就能顺利地进行。反之,若师生关系不够融洽,学生则会对该教师所教的学科产生厌倦的心理。首先教师要微笑以待。一个时常面带笑容的教师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使学生感到亲切、亲近,愿意接近、愿意沟通。教师的微笑不仅能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获得知识,接受知识。其次教师要了解学生。只有走进学生心灵,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来确定教育目的、内容,并且耐心地聆听学生的倾诉,教师才能较深入地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给予学生启迪和疏导。这样,师生之间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
  
  二、循序善诱,转变学生的历史学习观念
  
  历史是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由于某种原因和各方的影响,在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重主轻辅”的不良现象。根据我对教学过程的了解和观察,这些学生对历史科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对学习历史虽有兴趣,却浅尝辄止,不求深入;有的只对听历史故事有兴趣,对一般历史知识则不感兴趣;有的只关心考试分数的高低;还有个别学生虽屡经诱导,但仍不能引起重视。诸如此类的种种现状,需要教师根据这种差异,注意学生的不同情况和条件,喻之以理,有的放矢,寻求脱俗的办法和手段帮助学生端正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使之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发生根本改变。
  
  三、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特殊优势
  
  历史是一座取之不尽的知识宝库,它记录了人类的生活和发展。涉及范围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艺术、科学成就到社会习俗、风土人情,内容真实、生动、具体而丰富全面。历史学科展现的是特定历史背景下发生在历史人物身上的历史事件,因此它比其他学科更具有吸引学生的优势,我们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穿插一些历史故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者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深入历史事件当中。不论历史事件还是历史人物都是实实在在已经发生过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就要求历史研究一定要强调历史的真貌,强调历史研究对象的客观真实性。任何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发生有着特定的背景又对其他事件的发生起着推动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出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一条清晰明确的线索,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轻松牢固地掌握历史知识。例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初步发展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而辛亥革命的结果又进一步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历史学科的服务功能就体现在以史为鉴,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学习中吸取经验教训并总结规律从而为我们服务,往小了说为我们自身的学习、生活和发展,往大了说有利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历史学科担负着重要的育人功能,因此教师决不能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历史事件、人物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人文主义教育。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不喜欢照本宣科,枯燥乏味的注入式灌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出版事业的发展,学生通过电影电视、广播音像、历史刊物、课外书籍接受了大量的信息,获取了大量的历史知识,这都为形式多样的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从而突破了以往光靠教师传授、学生静坐听课的僵化陈旧的教学模式,使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地位和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把历史课变成一幅重现在学生面前的优美画卷,给学生以具体的历史实感。
  
  四、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
  
  依据学生的素质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发展,基本素质有所提高,学有所得,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了解、熟悉自己的学生,不仅要深知他们每个人的知识基础,而且要了解他们每个人的性格、脾气秉性、兴趣爱好等,然后据此对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备课。如在问题的设计上,哪些问题的难度高,适合成绩优秀的同学回答;哪些问题中等难度,适合中等生回答;哪些问题必须降低难度并且需要适合学困生解答等,这样才不至于难度太低使优秀学生感到“吃不饱”,甚至绰绰有余;难度太高使学困生一问三不知,既耽搁了课堂时间,又没有达到最佳效果。在问题的安排及提问的方法上,应考虑哪些问题安排在前面比较好,比如提问学困生前,可以把对这一问题有启发的另一问题放在前面提问中等生,以便于启发学困生,让学困生能够顺利解答,使学困生增强自信心。
  总之,要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教材的具体内容,探索和创造多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使历史这门古老的学科能在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发挥其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 目前学生的信息素养不高,制约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主要原因,在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致使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对理论课兴趣低,在操作课的学习中出现学生和教师配合不协调。课堂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阵地。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必须转变课堂教学方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 课堂教
新合成一种有机高分子聚合物PR材料,研究了该材料的多重存付性,实现了同时同址三重光点信息存储和“同址”不同时顺序多重信息存储。文中还对多重存储竞争现象给出了适当的理论
(一)今年一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全国各地务必要做好科教兴农这篇大文章,把科技真正摆到第一生产力的位置上,作为农业增长的第一要素来抓。”姜春云副总理要求:“各级领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竞争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而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因此,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时代在进步,教育要发展,而教育要发展就必须深化改革,当前就是要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记笔记、"加工"知识、联系知识、"以史为鏊"、科学记忆和解题,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
该文应用Mie散射理论分析了聚合物电缆绝缘材料中的缺陷微粒光散射角度特性,发现在8° ̄20°,60° ̄80°两个角度窗口黑色杂质,微气孔和混合不好的抗氧剂微粒的散射光强有明显区别,实验结果证实
报纸的一版是要闻版,是起领率作用的版面。因此,要提高报纸的宣传质量,首当其冲地是要提高一版的质量。而头版头条又是一版的重中之重,它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一版乃至整个报纸的
摘要: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新课程标准把物理实验教学提到了空前的高度,改变了过去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强调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科学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交流与合作精神。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实验教学 作用    实验是物理教学中最直观、最形象的手段,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的最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