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但经过多年的学校教育后,学生无问题意识的现象会愈来愈普遍。本文着重分析了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原因,培养学生化学问题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问题意识;障碍;策略;化学教学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就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怀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诺贝尔奖获得者海森堡深有体会地说:“首先是问题的提出,其次才是问题的解答。”初中化学是一门实践性、探究性很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让学生产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渴求和欲望,最终使学生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变成一种习惯,一种需要。
一、初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
1.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障碍
传统的化学教学只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不注重思维过程的分析,教学评价也只注重考试分数这个单一指标,或注重学生解答问题的结果,忽视解答问题的过程,致使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失去了很好的机会。
2.教师权威障碍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的核心地位非常明显,学生的自主性难以真正体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发展。随着化学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权威观念必须改变,教师应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增加学生活动的机会,激励学生提出问题,强化问题意识。
3.学习方法障碍
学生在传统的教师单向信息传递的教育方式下,比较习惯于教师讲解和记忆现成的结论,不习惯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新的原理和方法,不敢大胆质疑和猜想,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问题意识的形成。大部分学生即使有了不同看法,也不敢当面提出。
二、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1.鼓励、尊重和启发学生,消除问题意识障碍
教师要放下“教师的权威”,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以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不断鼓励学生,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充分发挥和显示。
在学习《认识空气“大家族”》时,引导学生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这时教师可以及时鼓励学生提出下列问题:
(1)拉瓦锡通过实验证实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多少?他是如何发现的?
(2)拉瓦锡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3)能否借鉴拉瓦锡的实验原理,设计一个或多个更为简单的实验,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如果学生提出不合理问题,也要肯定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然后共同分析思考不合理的原因,让学生自悟自明,逐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问题意识。
2.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
思维大多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而且是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在平常教学中要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
如在学习《原子结构》时,当介绍完汤姆生提出的“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后,再向学生介绍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后,就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能从这个实验中发现什么问题?这个实验与“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符合吗?利用学生感受的兴奋状态,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层层深入思考,挖学生大脑潜在的能量,使学生能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激起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3.发挥好奇心,鼓励学生形成问题意识
中学生的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这是培养化学问题意识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好奇心,并加以正确引导,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教师可以设问:你能否使水下的白磷燃烧起来?有些学生就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水不是灭火的吗?更有的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不能。然而教师“肯定”的回答会使学生感到非常意外,此时学生的思维处于极其主动、活跃的状态,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忽然有学生站起来说:“可能是水中氧气少,用导管通入一会空气试试。”实验证明该生的回答是正确的。
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解决问题,既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也可以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并鼓励他们形成良好的化学问题意识。
4.培养发散思维,促进问题意识发展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把知识广泛迁移,学会广泛联想,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本质,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促进问题意识发展。
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
(1)怎样通过化学的方法来制取少量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2)如果实验室要制取二氧化碳,同学们认为哪种方法适宜呢?为什么?
(3)能否用粉末状的大理石代替块状大理石?把稀盐酸换成浓盐酸或稀硫酸可以吗?大家做做看。
巧妙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思考,一题多答,有利于发散思维训练,有利于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接着在发散的基础上进行聚焦,有利于理解知识的内涵,有利于开掘学生思维的深度。
良好的问题意识,是科学探究和创新的前提。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和教师的“善问”、“巧问”以及巧妙的“导疑”、“释疑”,学生的问题意识明显提高,学习方式显著改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祖浩,张天若等.化学问题设计与问题解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6-20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甘垛镇初级中学)
【关键词】问题意识;障碍;策略;化学教学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就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怀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诺贝尔奖获得者海森堡深有体会地说:“首先是问题的提出,其次才是问题的解答。”初中化学是一门实践性、探究性很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让学生产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渴求和欲望,最终使学生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变成一种习惯,一种需要。
一、初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
1.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障碍
传统的化学教学只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不注重思维过程的分析,教学评价也只注重考试分数这个单一指标,或注重学生解答问题的结果,忽视解答问题的过程,致使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失去了很好的机会。
2.教师权威障碍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的核心地位非常明显,学生的自主性难以真正体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发展。随着化学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权威观念必须改变,教师应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增加学生活动的机会,激励学生提出问题,强化问题意识。
3.学习方法障碍
学生在传统的教师单向信息传递的教育方式下,比较习惯于教师讲解和记忆现成的结论,不习惯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新的原理和方法,不敢大胆质疑和猜想,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问题意识的形成。大部分学生即使有了不同看法,也不敢当面提出。
二、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1.鼓励、尊重和启发学生,消除问题意识障碍
教师要放下“教师的权威”,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以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不断鼓励学生,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充分发挥和显示。
在学习《认识空气“大家族”》时,引导学生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这时教师可以及时鼓励学生提出下列问题:
(1)拉瓦锡通过实验证实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多少?他是如何发现的?
(2)拉瓦锡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3)能否借鉴拉瓦锡的实验原理,设计一个或多个更为简单的实验,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如果学生提出不合理问题,也要肯定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然后共同分析思考不合理的原因,让学生自悟自明,逐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问题意识。
2.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
思维大多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而且是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在平常教学中要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
如在学习《原子结构》时,当介绍完汤姆生提出的“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后,再向学生介绍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后,就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能从这个实验中发现什么问题?这个实验与“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符合吗?利用学生感受的兴奋状态,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层层深入思考,挖学生大脑潜在的能量,使学生能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激起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3.发挥好奇心,鼓励学生形成问题意识
中学生的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这是培养化学问题意识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好奇心,并加以正确引导,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教师可以设问:你能否使水下的白磷燃烧起来?有些学生就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水不是灭火的吗?更有的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不能。然而教师“肯定”的回答会使学生感到非常意外,此时学生的思维处于极其主动、活跃的状态,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忽然有学生站起来说:“可能是水中氧气少,用导管通入一会空气试试。”实验证明该生的回答是正确的。
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解决问题,既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也可以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并鼓励他们形成良好的化学问题意识。
4.培养发散思维,促进问题意识发展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把知识广泛迁移,学会广泛联想,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本质,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促进问题意识发展。
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
(1)怎样通过化学的方法来制取少量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2)如果实验室要制取二氧化碳,同学们认为哪种方法适宜呢?为什么?
(3)能否用粉末状的大理石代替块状大理石?把稀盐酸换成浓盐酸或稀硫酸可以吗?大家做做看。
巧妙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思考,一题多答,有利于发散思维训练,有利于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接着在发散的基础上进行聚焦,有利于理解知识的内涵,有利于开掘学生思维的深度。
良好的问题意识,是科学探究和创新的前提。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和教师的“善问”、“巧问”以及巧妙的“导疑”、“释疑”,学生的问题意识明显提高,学习方式显著改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祖浩,张天若等.化学问题设计与问题解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6-20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甘垛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