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三年级是小学生学习写作的初始年级,对于学生们学习写作的漫长道路来说是起步阶段,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感到写作不难,同时也能稳稳地走好写作第一步,通过“诉”“仿”“导”的语用训练可以为学生开启一扇学习写作之门。
[关键词]作文教学;语用训练;言为心声;读写结合;下水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9-0084-02
三年级是小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感到陌生而新奇,但若处理不好,会让很多孩子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所以,如何点亮“语用之灯”照亮“写作之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一个“诉”字,点燃写作之趣
突破起步作文的难点,首先要让孩子觉得作文是自然流淌出来的,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写,正所谓“言为心声”,在自然、自觉、自由的状态中,作文就变得不难了。为了达成这种状态,教师可以想方设法巧设情景,教师用自己的机智点燃学生渴求写作的熊熊之火,让孩子们自觉地满怀信心和热情地写作。有时一個游戏、一个活动就能创设出很好的写作情景,触发孩子的写作激情;有时换一种写作形式,也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看视频、实地参观、手抄报、自创插图、介绍照片等等。
为了顺利达到“从说到写”,首先要让孩子能说得出,课堂上我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口头表达的能力,例如:让孩子复述课文,我让学生在课堂上复述《第八次》《三袋麦子》《卧薪尝胆》《哪吒闹海》等故事,因为有模板,学生很容易就复述起来。然后试着让孩子描述一件物品,外出时也有意识地让孩子描绘一下超市及公园的情形等等。这就有了孩子这样对秋游的描述:
动物园半日游
下了几天的毛毛细雨终于舍得停了,太阳露出了有些害羞的笑脸。一大早,我们三到六年级全体师生顶着稍冷的风,一路步行来到动物园,进行秋游。
到了动物园门口,我们排着队,有序地进入。一进动物园,秋意扑面而来,随风飘落的黄叶像一只只黄蝴蝶在空中飞舞,花坛里的菊花也开得正盛,偶有几棵树似乎也光秃秃的……接下来,我开始观赏动物了,最近的园子里有几只憨厚可掬的黑熊;往动物园深处走,有仪态威猛的大老虎和五彩斑斓的蓝孔雀,其中我最喜欢的要数海狮的精彩表演了。只见一只只娇小可爱的海狮,在驯养员的口令下做出一个个高难度的动作:顶球、跳跃、钻圈……惹得我们哈哈大笑。
我们看完了动物表演,来到一片草地上拿出各自喜爱的零食,三五成群,席地而坐,聊着天,说着笑话,度过了离开动物园前最后一段悠闲的时光。
今天的动物园半日游,我真是太开心了。
除了这篇作文,在教三年级孩子写动物和植物时,我也是分别录了小视频《菊花》《小白兔》等等,再现直观场景,让孩子们感到作文一点也不难,就是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出来、写下来就可以了。
二、一个“仿”字,架起读写之桥
老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一句话道出了阅读与语用的关系:语用训练的基础是从阅读开始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只有通过不断的阅读,才能对词、句有正确深入的理解,才能掌握各种修辞的妙处,才能真正感受文章的美感,才能识透语境,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妙处。阅读不仅帮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也是写作最好的范例,为孩子提供了写作模仿的直观形式。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前提,写作则是阅读的发展和提高。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中都蕴含着“语用训练”,一个“仿”字,为读写架起了桥梁。
在教学《石榴》一课的第四自然段时,我让学生先看石榴的样子。(生自由说)再剥了皮说一说看到的石榴子儿。读读文中是怎么描写石榴子儿的样子的。再尝尝石榴子,说说自己的感受,带着体会读读文中的句子:“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这样的读深入孩子内心,再让他们仿照这个样子,试着写写自己喜欢的或家乡特有的水果,学生很自然模仿着写出了水果的形、色、味,有的还学着用上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读起来生动有趣。
桔子
我最爱吃的水果就是桔子了。我的家乡有桔园,我每次回老家时,都会去桔园看一看。
春天,万物复苏,桔子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也跟着植物们一起享受日光浴。过了几天,桔树上开出花朵来,引来许多蜜蜂,夏天桔子树上挂满了乒乓球大小的青色小球,“小馋猫”要是这个时候忍不住去尝一尝,会感觉酸酸的。秋天,桔树上的桔子先是绿色,逐渐变成青绿色,最后变成了金黄色。从远处望,就像会散发着淡淡清香的灯笼!
成熟的桔子特别诱人,黄澄澄的,妈妈每次从老家回来,总会带些桔子给我解解馋。我捧起一个桔子放到鼻子前,能够闻到一股特有的清香味。桔子是圆形的,表皮上有许许多多的小孔,剥开外皮,啊,香味扑鼻!好多个月牙形的桔瓣围坐一团,掰一瓣放进嘴里,酸酸甜甜可好吃了。不过妈妈说桔子一下不能吃得太多,多了会上火的。
桔子不仅好吃,还有很多作用:桔子皮可以用来泡茶,把桔子皮装进枕头里还可以治感冒呢!我记得冰心奶奶曾写过《小桔灯》,看来还可以用桔子皮做灯笼呢。
由此可见,阅读与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仅凭课堂阅读,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破了博览群书的重要。对于初学写作的三年级孩子来说,课外亲子阅读是要坚持的,家长与孩子共同选书,共同制定读书计划,共同阅读,不仅是在陪伴孩子成长,建立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更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并为孩子学习写作指明了道路。若有条件,还可以定期和孩子交流读书的心得,教给孩子写读书笔记的方法,或者教会学生做剪报积累素材,为孩子学习写作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三、一个“导”字,打开写作之门 孩子学习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阅读,教师的指导也很重要。这里不是指“纸上谈兵”式的写作技巧的指导,而是指导孩子会观察,会体验,会表达。观察要细致,才能发现所描写对象的特点,也才能有独创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指导孩子通过观察区分事物之间的不同就很有必要了,比如:秋天和春天的不同,朝阳和夕阳的不同等。
在指导孩子将观察、体验到的事物变为文字表达出来时,我认为教师的“下水文”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而且也是“教学相长”的互惠教学方式。所谓“下水文”,是教师为学生创作的同题范文,要求教师蹲下身子站在学生的立场,用孩子的视角写作。教师写“下水文”更能体会到学生作文的苦衷,也使教师的观察、思维、创造能力得到锻炼。从某种意义上说,“下水文”的写作,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课堂结构。刘国正先生曾说,教师乐于并善于写作,教起来才能左右逢源。对学生而言,教师的“下水文”就像一根拐杖,一个学步车,因为三年级的孩子对于抽象的写作理论不容易理解,更无法一下子运用到写作中去。“下水文”在写作教学中为学生如何审题,如何按照写作的要求进行写作,都有很好的引领作用。这样,学生再进行写作训练,是行之有效的,即使遇到了写作中的毛病,也能做到对症下药。例如,在教学《我心爱的学习用品》的习作时,我出示了下面这篇“下水文”:
我的文具盒
我有一个精致的文具盒。那是我上一年级时,姑姑送给我的入学礼物。 (交待来历)
这个文具盒是塑料的,穿着火红的外衣,是长方形的长相,容量却是超级大,无论是长尺、活动铅,还是钢笔,都能放进去。(介绍了材质、颜色和形状)
我这美丽的文具盒无声地讲述着一个动人的故事:盒盖上的孙悟空正扛着芭蕉扇遥望远处的火焰山,仿佛要一个筋斗翻过去把山上的火给扇灭。它一手搭在脑袋上,火眼金睛眺望前方,看那神情,大概已经找铁扇公主借过一次扇子了。(描述盒盖图案)
我觉得孙悟空虽然一路风尘仆仆,但是他不怕困难和艰险,保唐僧西天取经。这一趟为借芭蕉扇他也吃了不少苦头,但他眼中流露出的是坚定、不屈,每当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想打退堂鼓时,我看到它就会重新鼓起勇气,勇往直前。(心理描写表达喜爱之情)
打开文具盒盖,就可以看到它的内部的结构。盒内有个隔层,我通常在隔层内摆放铅笔和尺子。掀开这个活动的隔层,便可看到下层。下层我通常放两支钢笔和几个墨囊,还有橡皮和透明胶带。(叙述内部结构)
两年过去了,这个文具盒早已成了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上课时,我把它放在课本旁,写课堂作业就方便了;放学回家写作业时,它也是我最得力的小幫手。 (强化作用)
一天,回到家… … (可以写一件与文具盒有关的事)
文具盒是我学习的好朋友、好帮手,我从心里喜欢它。(结尾紧扣题目)
这样的“下水文”接地气,学生易学,好掌握,也让写作指导走下神坛,变成实实在在的语用训练,学生写起自己的文具自然得心应手了。有了这样颇具针对性的指导,再引导学生在“说——听——再说——打草稿——修改——誊写”五步走过程中学会创作便水到渠成。
1.说——选题、说事件。(渗透记叙文六要素)
2.听——归纳、丰满文章。(把啰嗦语句用词代替或换一种说法……)
3.再说——突出“起因”“经过”“结果”。
3.打草稿——字数200左右、学习分段、学用基本的6种标点符号(,。:“”!……),放声读文章。
4.修改——与学生一起修改,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样修改。(语句通顺、用词恰当、详略得当……)再放声读文章。
5.誊抄——整齐美观、减少涂改,写完再放声读文章。
尽管相对于整个求学阶段,作文训练是漫长的,初学写作的三年级学生就如刚刚学步的孩子,步履蹒跚,但以上的语用训练让写作变得不那么难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引导学生打好扎实基础,学生在学习作文的道路上也会走得更快、更好!
[ 参 考 文 献 ]
[1] 李传河,王维宝.谈指导小学生写作入门[J].教学交流·理论版,2010(5).
[2] 张萍.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0(9).
(责编 韦淑红)
[关键词]作文教学;语用训练;言为心声;读写结合;下水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9-0084-02
三年级是小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感到陌生而新奇,但若处理不好,会让很多孩子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所以,如何点亮“语用之灯”照亮“写作之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一个“诉”字,点燃写作之趣
突破起步作文的难点,首先要让孩子觉得作文是自然流淌出来的,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写,正所谓“言为心声”,在自然、自觉、自由的状态中,作文就变得不难了。为了达成这种状态,教师可以想方设法巧设情景,教师用自己的机智点燃学生渴求写作的熊熊之火,让孩子们自觉地满怀信心和热情地写作。有时一個游戏、一个活动就能创设出很好的写作情景,触发孩子的写作激情;有时换一种写作形式,也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看视频、实地参观、手抄报、自创插图、介绍照片等等。
为了顺利达到“从说到写”,首先要让孩子能说得出,课堂上我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口头表达的能力,例如:让孩子复述课文,我让学生在课堂上复述《第八次》《三袋麦子》《卧薪尝胆》《哪吒闹海》等故事,因为有模板,学生很容易就复述起来。然后试着让孩子描述一件物品,外出时也有意识地让孩子描绘一下超市及公园的情形等等。这就有了孩子这样对秋游的描述:
动物园半日游
下了几天的毛毛细雨终于舍得停了,太阳露出了有些害羞的笑脸。一大早,我们三到六年级全体师生顶着稍冷的风,一路步行来到动物园,进行秋游。
到了动物园门口,我们排着队,有序地进入。一进动物园,秋意扑面而来,随风飘落的黄叶像一只只黄蝴蝶在空中飞舞,花坛里的菊花也开得正盛,偶有几棵树似乎也光秃秃的……接下来,我开始观赏动物了,最近的园子里有几只憨厚可掬的黑熊;往动物园深处走,有仪态威猛的大老虎和五彩斑斓的蓝孔雀,其中我最喜欢的要数海狮的精彩表演了。只见一只只娇小可爱的海狮,在驯养员的口令下做出一个个高难度的动作:顶球、跳跃、钻圈……惹得我们哈哈大笑。
我们看完了动物表演,来到一片草地上拿出各自喜爱的零食,三五成群,席地而坐,聊着天,说着笑话,度过了离开动物园前最后一段悠闲的时光。
今天的动物园半日游,我真是太开心了。
除了这篇作文,在教三年级孩子写动物和植物时,我也是分别录了小视频《菊花》《小白兔》等等,再现直观场景,让孩子们感到作文一点也不难,就是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出来、写下来就可以了。
二、一个“仿”字,架起读写之桥
老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一句话道出了阅读与语用的关系:语用训练的基础是从阅读开始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只有通过不断的阅读,才能对词、句有正确深入的理解,才能掌握各种修辞的妙处,才能真正感受文章的美感,才能识透语境,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妙处。阅读不仅帮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也是写作最好的范例,为孩子提供了写作模仿的直观形式。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前提,写作则是阅读的发展和提高。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中都蕴含着“语用训练”,一个“仿”字,为读写架起了桥梁。
在教学《石榴》一课的第四自然段时,我让学生先看石榴的样子。(生自由说)再剥了皮说一说看到的石榴子儿。读读文中是怎么描写石榴子儿的样子的。再尝尝石榴子,说说自己的感受,带着体会读读文中的句子:“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这样的读深入孩子内心,再让他们仿照这个样子,试着写写自己喜欢的或家乡特有的水果,学生很自然模仿着写出了水果的形、色、味,有的还学着用上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读起来生动有趣。
桔子
我最爱吃的水果就是桔子了。我的家乡有桔园,我每次回老家时,都会去桔园看一看。
春天,万物复苏,桔子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也跟着植物们一起享受日光浴。过了几天,桔树上开出花朵来,引来许多蜜蜂,夏天桔子树上挂满了乒乓球大小的青色小球,“小馋猫”要是这个时候忍不住去尝一尝,会感觉酸酸的。秋天,桔树上的桔子先是绿色,逐渐变成青绿色,最后变成了金黄色。从远处望,就像会散发着淡淡清香的灯笼!
成熟的桔子特别诱人,黄澄澄的,妈妈每次从老家回来,总会带些桔子给我解解馋。我捧起一个桔子放到鼻子前,能够闻到一股特有的清香味。桔子是圆形的,表皮上有许许多多的小孔,剥开外皮,啊,香味扑鼻!好多个月牙形的桔瓣围坐一团,掰一瓣放进嘴里,酸酸甜甜可好吃了。不过妈妈说桔子一下不能吃得太多,多了会上火的。
桔子不仅好吃,还有很多作用:桔子皮可以用来泡茶,把桔子皮装进枕头里还可以治感冒呢!我记得冰心奶奶曾写过《小桔灯》,看来还可以用桔子皮做灯笼呢。
由此可见,阅读与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仅凭课堂阅读,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破了博览群书的重要。对于初学写作的三年级孩子来说,课外亲子阅读是要坚持的,家长与孩子共同选书,共同制定读书计划,共同阅读,不仅是在陪伴孩子成长,建立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更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并为孩子学习写作指明了道路。若有条件,还可以定期和孩子交流读书的心得,教给孩子写读书笔记的方法,或者教会学生做剪报积累素材,为孩子学习写作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三、一个“导”字,打开写作之门 孩子学习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阅读,教师的指导也很重要。这里不是指“纸上谈兵”式的写作技巧的指导,而是指导孩子会观察,会体验,会表达。观察要细致,才能发现所描写对象的特点,也才能有独创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指导孩子通过观察区分事物之间的不同就很有必要了,比如:秋天和春天的不同,朝阳和夕阳的不同等。
在指导孩子将观察、体验到的事物变为文字表达出来时,我认为教师的“下水文”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而且也是“教学相长”的互惠教学方式。所谓“下水文”,是教师为学生创作的同题范文,要求教师蹲下身子站在学生的立场,用孩子的视角写作。教师写“下水文”更能体会到学生作文的苦衷,也使教师的观察、思维、创造能力得到锻炼。从某种意义上说,“下水文”的写作,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课堂结构。刘国正先生曾说,教师乐于并善于写作,教起来才能左右逢源。对学生而言,教师的“下水文”就像一根拐杖,一个学步车,因为三年级的孩子对于抽象的写作理论不容易理解,更无法一下子运用到写作中去。“下水文”在写作教学中为学生如何审题,如何按照写作的要求进行写作,都有很好的引领作用。这样,学生再进行写作训练,是行之有效的,即使遇到了写作中的毛病,也能做到对症下药。例如,在教学《我心爱的学习用品》的习作时,我出示了下面这篇“下水文”:
我的文具盒
我有一个精致的文具盒。那是我上一年级时,姑姑送给我的入学礼物。 (交待来历)
这个文具盒是塑料的,穿着火红的外衣,是长方形的长相,容量却是超级大,无论是长尺、活动铅,还是钢笔,都能放进去。(介绍了材质、颜色和形状)
我这美丽的文具盒无声地讲述着一个动人的故事:盒盖上的孙悟空正扛着芭蕉扇遥望远处的火焰山,仿佛要一个筋斗翻过去把山上的火给扇灭。它一手搭在脑袋上,火眼金睛眺望前方,看那神情,大概已经找铁扇公主借过一次扇子了。(描述盒盖图案)
我觉得孙悟空虽然一路风尘仆仆,但是他不怕困难和艰险,保唐僧西天取经。这一趟为借芭蕉扇他也吃了不少苦头,但他眼中流露出的是坚定、不屈,每当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想打退堂鼓时,我看到它就会重新鼓起勇气,勇往直前。(心理描写表达喜爱之情)
打开文具盒盖,就可以看到它的内部的结构。盒内有个隔层,我通常在隔层内摆放铅笔和尺子。掀开这个活动的隔层,便可看到下层。下层我通常放两支钢笔和几个墨囊,还有橡皮和透明胶带。(叙述内部结构)
两年过去了,这个文具盒早已成了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上课时,我把它放在课本旁,写课堂作业就方便了;放学回家写作业时,它也是我最得力的小幫手。 (强化作用)
一天,回到家… … (可以写一件与文具盒有关的事)
文具盒是我学习的好朋友、好帮手,我从心里喜欢它。(结尾紧扣题目)
这样的“下水文”接地气,学生易学,好掌握,也让写作指导走下神坛,变成实实在在的语用训练,学生写起自己的文具自然得心应手了。有了这样颇具针对性的指导,再引导学生在“说——听——再说——打草稿——修改——誊写”五步走过程中学会创作便水到渠成。
1.说——选题、说事件。(渗透记叙文六要素)
2.听——归纳、丰满文章。(把啰嗦语句用词代替或换一种说法……)
3.再说——突出“起因”“经过”“结果”。
3.打草稿——字数200左右、学习分段、学用基本的6种标点符号(,。:“”!……),放声读文章。
4.修改——与学生一起修改,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样修改。(语句通顺、用词恰当、详略得当……)再放声读文章。
5.誊抄——整齐美观、减少涂改,写完再放声读文章。
尽管相对于整个求学阶段,作文训练是漫长的,初学写作的三年级学生就如刚刚学步的孩子,步履蹒跚,但以上的语用训练让写作变得不那么难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引导学生打好扎实基础,学生在学习作文的道路上也会走得更快、更好!
[ 参 考 文 献 ]
[1] 李传河,王维宝.谈指导小学生写作入门[J].教学交流·理论版,2010(5).
[2] 张萍.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0(9).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