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犹火也,弗戢必自焚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j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巫蛊之祸a,岂不哀哉!此不唯一江充之辜,亦有天时,非人力所致焉。建元六年,蚩尤之旗见b,其长竟天。后遂命将出征,略取河南,建置朔方。其春,戾太子生。自是之后,师行三十年,兵所诛屠夷灭死者不可胜数。及巫蛊事起,京师流血,僵尸数万,太子子父皆败。故太子生长于兵,与之终始,何独一嬖臣哉!秦始皇即位三十九年,内平六国,外攘四夷,死人如乱麻,暴骨长城之下,头卢相属于道,不一日而无兵。由是山东之难兴,四方溃而逆秦。秦将吏外畔c,贼臣内发,乱作萧墙d,祸成二世e。故曰“兵犹火也,弗戢必自焚”,信矣。是以仓颉作书,“止”“戈”为“武”。圣人以武禁暴整乱,止息兵戈,非以为残而兴纵之也。《易》曰:“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君子履信思顺,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f(《汉书·武五子传赞》)
  注释:
  a 巫蛊之祸:汉武帝晚年多病,他怀疑被左右之人用巫术的诅咒,此时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又被人告发用巫术诅咒武帝。汉武帝大怒,命宠臣江充彻查巫蛊案。刚巧江充与太子(即戾太子)刘据有矛盾,于是趁机伙同他人诬陷太子参与巫蛊之术,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起兵反抗未果,相继自杀。受此事件牵连而死者不计其数。此后,田千秋等人上书认为太子冤死,终于清醒过来的汉武帝夷江充三族,又修建“思子宫”,以志哀思。
  b 蚩尤之旗:彗星名。古代认为此星出现将有征伐之象。
  c 畔:同“叛”。
  d 萧墙:古代宫室内作为屏障的矮墙。此处指内部。
  e 二世:指秦二世胡亥。秦二世时,陈胜吴广起义于大泽乡,刘邦项羽继之而起,秦朝统治已名存实亡。故有“秦二世而亡”之说。
  f 此句引文出自《周易·系辞上》。
  大意:
  巫蛊案造成的祸害,是多么可悲啊!但这不是江充一个人的罪过,也有上天的旨意,不单是人力所能造成的。建元六年(前135),蚩尤旗这一星出现,彗尾长到天边。此后朝廷就命将出征,攻取了河南之地,建置了朔方郡。那年春天,戾太子刘据出生。从此以后,出师征战三十年,军队所诛杀消灭的人无法统计。到了巫蛊案起,京师长安血流成河,伏尸数万,太子一家都败亡。因此,太子是在用兵年代出生和长大的,与战争终始相伴,怎么能说仅是一个嬖幸之臣导致的呢!秦始皇在位三十九年,对内削平六国,对外打败四方蛮夷,死的人多如乱麻,尸骨暴露在长城之下,头颅接连不断沿途可见,没有一天不打仗。因此山东的事变发生,四方统治崩溃而叛秦。秦朝的武将文吏在外反叛,奸臣佞幸在朝廷之内发难,祸乱起于萧墙之内,灾祸酿成而爆发于秦二世胡亥之时。所以说“战争犹如放火,不能制止必将自焚烧身”,的确如此啊。所以仓颉造字,一个“止”加一个“戈”组成一个“武”字。圣人是用武力禁止暴乱、整顿秩序,最终停止战争,而不是用它来施行残暴和放纵作乱的。《周易》上说:“天帝所帮助的是顺应天意的人,人民所帮助的是讲信义的人;君子履行信义,思想和顺,自有天帝降福于他,一切大吉,没有不利
  之事。”
  【解读】
  漢武帝即位之初,秉承文帝、景帝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西汉国力走向鼎盛。此后,武帝开始用兵征讨匈奴、开拓疆土,虽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死伤者大半,国库日渐空虚;加之武帝本人晚年生活日益骄奢,迷信神仙方术,西汉国势很快走向了衰落。巫蛊一案,太子刘据含冤而死,受牵连者数以万计,朝廷陷入动荡不安之中。对此,《汉书》的作者班固一针见血地指出,巫蛊之祸只是众多矛盾集中爆发的结果,国家动荡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长期的穷兵黩武所致。班固还援引秦朝二世而亡的事例说道:秦始皇统一六国,功劳不可谓不大,但他一味迷信武力,出征者九死一生,百姓劳役杂税繁重,最终引发了各地的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因此,“止”“戈”为武,拥有强大的武力,为的不是侵略攻伐,而是坚守于内、震慑于外,保持永久的和平,这才是大势所趋。开明的统治者应该顺应天意,以和为贵,爱惜民力,用仁义诚信治理国家,如此才能赢得百姓的拥护,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此为亘古不变的道理。
  幸而汉武帝及时悔悟,下罪己诏检讨过失,并下令停止战争,躬行节俭,使汉朝的元气得以逐渐恢复。到了汉昭帝、汉宣帝两朝,昭宣二帝以史为鉴,偃武修文,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由此出现了昭宣中兴的局面。(高希)
其他文献
中国传统思想精粹解读系列之十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
期刊
孙权(182—252)及其父兄孙坚(155—191)、孙策(175—200),在三国英雄谱中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与他们对应的是刘表父子。曹操曾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a 刘景升,荆州刺史刘表也。叶剑英《七律·远望》“景升父子皆豚犬”,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生子当如孙仲谋”,出典即在于此。  然而,三国人物中,与曹操、刘备相比,孙氏父子的事迹,是传说最少的一个。
期刊
土炕,即用土坯或砖砌成的长方台,其上铺席,其里有孔道,与烟囱相通,可烧火取暖,主要用于睡觉。  在中国北方的农村,大概家家都有这样一盘土炕。早些时候,是泥胚砌的。泥胚的炕道、泥胚的炕箱、泥胚的炕面。后来,逐渐就有用砖头砌的了。不过,泥胚砌的炕,上热散热缓慢,温度相较恒定持久;而砖结构的炕,却易热易凉,温度来去迅疾不能久存。  早些时候,农村贫困,土炕也无甚铺设,不过一席或一毡,再有就是于此毡席上另
期刊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它全面阐述了我国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被誉为“医之始祖”。  《黄帝内经》真出自黄帝之手吗?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书名冠以“黄帝”,又是以黄帝和岐伯等人对话的形式写成的,于是有人认为这部书就是黄
期刊
【经】虞师、晋师灭夏阳a。  【传】非国而曰灭,重夏阳也。虞无师,其曰师,何也?以其先晋,不可以不言师也。其先晋何也?为主乎灭夏阳也。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灭夏阳而虞、虢举矣。  虞之为主乎灭夏阳何也?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b:“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c,而借道乎虞也?”公曰:“此晋国之宝也。如受吾币,而不借吾道,则如之何?”荀息曰:“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币。如受吾币而
期刊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
期刊
懂得包容, 德行才能广大。  西周时期,周公去世,周成王封周公次子姬君陈继任其父职位,并郑重对其进行叮嘱告诫,这就是《君陈》一文的来历。其中有句话:“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意思是,忍耐才能做成事业,包容才能光大美德。明代兵部尚书袁可立根据这句话,写下“受益惟谦,有容乃大”的自勉联;清代名臣林则徐题写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从此,“有容乃大”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句。 
期刊
花前雨后,暗香小病,真个思清切。梦时节,见他从不轻回。风动也,难寻觅。 简点枕痕刚半折。泪滴红绵,又早春文灭。手儿臂儿,都是那有情人,故把人心摇拽。  (《戊寅草》)  【品读】  明清之际的女诗人柳如是,本名杨爱,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句,故自号如是。有《戊寅草》《湖上草》等传世。  柳如是的才情,说起来怕是无人不赞叹的。此首《河传·忆旧》,写在其与陈子龙
期刊
上班,是现代人生活中重要的部分。我们将一天中最宝贵的时光献给工作,一来为了“安身”,使自己和家人的生计有所着落;二来为着“立命”,寻得精神的寄托。其实,上班这件事古已有之,那么古代“上班族”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事少钱多离家近,每天睡到自然醒”,这样的工作纯属幻想。上班族每天需要克服的头一个难题便是起床。如果“朝九晚五”的你还在抱怨早起的话,那真应该去了解一下古人的作息。人家管上班叫“点卯”,
期刊
子贡问孔子曰:“今之人臣,孰为贤乎?”孔子曰:“齐有鲍叔,郑有子皮a,则贤者矣。”子贡曰:“齐无管仲,郑无子产乎b?”子曰:  “赐c,汝徒知其一,未知其二也。汝闻用力为贤乎?进贤为贤乎?”子贡曰:“进贤,贤哉!”子曰:“然。吾闻鲍叔达管仲,子皮达子产,未闻二子之达贤己之才者也。”(《孔子家语·贤君》)  注释:  a 子皮:春秋时郑国大夫,年迈将退职时,推荐子产代替自己。  b 子产:春秋时郑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