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巫蛊之祸a,岂不哀哉!此不唯一江充之辜,亦有天时,非人力所致焉。建元六年,蚩尤之旗见b,其长竟天。后遂命将出征,略取河南,建置朔方。其春,戾太子生。自是之后,师行三十年,兵所诛屠夷灭死者不可胜数。及巫蛊事起,京师流血,僵尸数万,太子子父皆败。故太子生长于兵,与之终始,何独一嬖臣哉!秦始皇即位三十九年,内平六国,外攘四夷,死人如乱麻,暴骨长城之下,头卢相属于道,不一日而无兵。由是山东之难兴,四方溃而逆秦。秦将吏外畔c,贼臣内发,乱作萧墙d,祸成二世e。故曰“兵犹火也,弗戢必自焚”,信矣。是以仓颉作书,“止”“戈”为“武”。圣人以武禁暴整乱,止息兵戈,非以为残而兴纵之也。《易》曰:“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君子履信思顺,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f(《汉书·武五子传赞》)
注释:
a 巫蛊之祸:汉武帝晚年多病,他怀疑被左右之人用巫术的诅咒,此时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又被人告发用巫术诅咒武帝。汉武帝大怒,命宠臣江充彻查巫蛊案。刚巧江充与太子(即戾太子)刘据有矛盾,于是趁机伙同他人诬陷太子参与巫蛊之术,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起兵反抗未果,相继自杀。受此事件牵连而死者不计其数。此后,田千秋等人上书认为太子冤死,终于清醒过来的汉武帝夷江充三族,又修建“思子宫”,以志哀思。
b 蚩尤之旗:彗星名。古代认为此星出现将有征伐之象。
c 畔:同“叛”。
d 萧墙:古代宫室内作为屏障的矮墙。此处指内部。
e 二世:指秦二世胡亥。秦二世时,陈胜吴广起义于大泽乡,刘邦项羽继之而起,秦朝统治已名存实亡。故有“秦二世而亡”之说。
f 此句引文出自《周易·系辞上》。
大意:
巫蛊案造成的祸害,是多么可悲啊!但这不是江充一个人的罪过,也有上天的旨意,不单是人力所能造成的。建元六年(前135),蚩尤旗这一星出现,彗尾长到天边。此后朝廷就命将出征,攻取了河南之地,建置了朔方郡。那年春天,戾太子刘据出生。从此以后,出师征战三十年,军队所诛杀消灭的人无法统计。到了巫蛊案起,京师长安血流成河,伏尸数万,太子一家都败亡。因此,太子是在用兵年代出生和长大的,与战争终始相伴,怎么能说仅是一个嬖幸之臣导致的呢!秦始皇在位三十九年,对内削平六国,对外打败四方蛮夷,死的人多如乱麻,尸骨暴露在长城之下,头颅接连不断沿途可见,没有一天不打仗。因此山东的事变发生,四方统治崩溃而叛秦。秦朝的武将文吏在外反叛,奸臣佞幸在朝廷之内发难,祸乱起于萧墙之内,灾祸酿成而爆发于秦二世胡亥之时。所以说“战争犹如放火,不能制止必将自焚烧身”,的确如此啊。所以仓颉造字,一个“止”加一个“戈”组成一个“武”字。圣人是用武力禁止暴乱、整顿秩序,最终停止战争,而不是用它来施行残暴和放纵作乱的。《周易》上说:“天帝所帮助的是顺应天意的人,人民所帮助的是讲信义的人;君子履行信义,思想和顺,自有天帝降福于他,一切大吉,没有不利
之事。”
【解读】
漢武帝即位之初,秉承文帝、景帝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西汉国力走向鼎盛。此后,武帝开始用兵征讨匈奴、开拓疆土,虽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死伤者大半,国库日渐空虚;加之武帝本人晚年生活日益骄奢,迷信神仙方术,西汉国势很快走向了衰落。巫蛊一案,太子刘据含冤而死,受牵连者数以万计,朝廷陷入动荡不安之中。对此,《汉书》的作者班固一针见血地指出,巫蛊之祸只是众多矛盾集中爆发的结果,国家动荡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长期的穷兵黩武所致。班固还援引秦朝二世而亡的事例说道:秦始皇统一六国,功劳不可谓不大,但他一味迷信武力,出征者九死一生,百姓劳役杂税繁重,最终引发了各地的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因此,“止”“戈”为武,拥有强大的武力,为的不是侵略攻伐,而是坚守于内、震慑于外,保持永久的和平,这才是大势所趋。开明的统治者应该顺应天意,以和为贵,爱惜民力,用仁义诚信治理国家,如此才能赢得百姓的拥护,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此为亘古不变的道理。
幸而汉武帝及时悔悟,下罪己诏检讨过失,并下令停止战争,躬行节俭,使汉朝的元气得以逐渐恢复。到了汉昭帝、汉宣帝两朝,昭宣二帝以史为鉴,偃武修文,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由此出现了昭宣中兴的局面。(高希)
注释:
a 巫蛊之祸:汉武帝晚年多病,他怀疑被左右之人用巫术的诅咒,此时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又被人告发用巫术诅咒武帝。汉武帝大怒,命宠臣江充彻查巫蛊案。刚巧江充与太子(即戾太子)刘据有矛盾,于是趁机伙同他人诬陷太子参与巫蛊之术,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起兵反抗未果,相继自杀。受此事件牵连而死者不计其数。此后,田千秋等人上书认为太子冤死,终于清醒过来的汉武帝夷江充三族,又修建“思子宫”,以志哀思。
b 蚩尤之旗:彗星名。古代认为此星出现将有征伐之象。
c 畔:同“叛”。
d 萧墙:古代宫室内作为屏障的矮墙。此处指内部。
e 二世:指秦二世胡亥。秦二世时,陈胜吴广起义于大泽乡,刘邦项羽继之而起,秦朝统治已名存实亡。故有“秦二世而亡”之说。
f 此句引文出自《周易·系辞上》。
大意:
巫蛊案造成的祸害,是多么可悲啊!但这不是江充一个人的罪过,也有上天的旨意,不单是人力所能造成的。建元六年(前135),蚩尤旗这一星出现,彗尾长到天边。此后朝廷就命将出征,攻取了河南之地,建置了朔方郡。那年春天,戾太子刘据出生。从此以后,出师征战三十年,军队所诛杀消灭的人无法统计。到了巫蛊案起,京师长安血流成河,伏尸数万,太子一家都败亡。因此,太子是在用兵年代出生和长大的,与战争终始相伴,怎么能说仅是一个嬖幸之臣导致的呢!秦始皇在位三十九年,对内削平六国,对外打败四方蛮夷,死的人多如乱麻,尸骨暴露在长城之下,头颅接连不断沿途可见,没有一天不打仗。因此山东的事变发生,四方统治崩溃而叛秦。秦朝的武将文吏在外反叛,奸臣佞幸在朝廷之内发难,祸乱起于萧墙之内,灾祸酿成而爆发于秦二世胡亥之时。所以说“战争犹如放火,不能制止必将自焚烧身”,的确如此啊。所以仓颉造字,一个“止”加一个“戈”组成一个“武”字。圣人是用武力禁止暴乱、整顿秩序,最终停止战争,而不是用它来施行残暴和放纵作乱的。《周易》上说:“天帝所帮助的是顺应天意的人,人民所帮助的是讲信义的人;君子履行信义,思想和顺,自有天帝降福于他,一切大吉,没有不利
之事。”
【解读】
漢武帝即位之初,秉承文帝、景帝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西汉国力走向鼎盛。此后,武帝开始用兵征讨匈奴、开拓疆土,虽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死伤者大半,国库日渐空虚;加之武帝本人晚年生活日益骄奢,迷信神仙方术,西汉国势很快走向了衰落。巫蛊一案,太子刘据含冤而死,受牵连者数以万计,朝廷陷入动荡不安之中。对此,《汉书》的作者班固一针见血地指出,巫蛊之祸只是众多矛盾集中爆发的结果,国家动荡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长期的穷兵黩武所致。班固还援引秦朝二世而亡的事例说道:秦始皇统一六国,功劳不可谓不大,但他一味迷信武力,出征者九死一生,百姓劳役杂税繁重,最终引发了各地的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因此,“止”“戈”为武,拥有强大的武力,为的不是侵略攻伐,而是坚守于内、震慑于外,保持永久的和平,这才是大势所趋。开明的统治者应该顺应天意,以和为贵,爱惜民力,用仁义诚信治理国家,如此才能赢得百姓的拥护,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此为亘古不变的道理。
幸而汉武帝及时悔悟,下罪己诏检讨过失,并下令停止战争,躬行节俭,使汉朝的元气得以逐渐恢复。到了汉昭帝、汉宣帝两朝,昭宣二帝以史为鉴,偃武修文,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由此出现了昭宣中兴的局面。(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