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探索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d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对多模态理论进行阐述,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多模态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策略进行深入探讨,希望可以为大学英语教师提供教学改革经验。
  【关键词】多模态理论视角 英语教学 改革策略 探索研究
  大学英语相对于中学英语而言难度有所加大,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对学生英语听、说、写、读、写、用等方面能力的要求均有明显的提升,另外还负担着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英语素质与文化修养方面的任务。多模态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可用到的教学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英语学习与英语能力锻炼的语境,可以有效实现立体全面的教学,达到最优教学效果。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大学英语教学经验,探讨多模态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一、多模态理论综述
  在教学过程中,多模态视角主要是指教师综合运用语言文本、图像、声音、动作等全方面的交际载体构建起来的符号资源,用来实现立体化教学。无论是文字形式、图片形式、声音形式、动作形式的符号类型,在运用过程中均可以视作多模态性。在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方法通常依靠并注重单纯的语言文字的表达与交流,没有将图像、声音、动作纳入到教学工具与教学模式当中去。研究表明,在教学过程中语言与文字交流教学方式固然是主流,但是其他模态的教学工具往往可以达到语言文字教学工具所达不到的教学效果,通过传统教学模式与多模态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可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多模态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实现多种模态教学工具的协作性运用、联合性运用以及互补性运用,能够准确表达教学信息,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并逐渐培养学生英语综合素质。
  二、多模态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1.教材改革。现代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教学软件的发展为大学英语教材改革带来了多种可能,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可以综合呈现语言文本、图像、声音、动作以及视频等诸多教学工具,否定以往以纸质印刷教材的载体形式。通过发展多模态的英语教材可以更加充实教学内容,将多种教学工具综合到一处实行统一的教学信息传递。这种方式能够大大吸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具体的教材设计中应当尽量保留纸质教材上的主要课文内容,英语教师通过自己的考虑与安排,在教材中心思想与教学大纲的基础之上增设各种图片、语音、视频以及教学情境等诸多教学形式,为了使教学设计符合学生们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心理,事先对学生们进行调查,了解学生们的看法。英语多模态教学应当科学安排教材的篇章结构,教材结构中尽量多设置课堂师生互动的相关教学环节,可以包括问答、讨论以及对话等形式,增加学生情景英语学习锻炼的机会。教材中设置课外延伸模块,向学生介绍相关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够有一个文化背景的引导。
  2.教学活动设计的创新。多模态理论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应当突破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不能单纯以灌输相关英语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与实际运用的能力,因此,英语教学应当扮演好英语课堂的导演,为学生提供英语锻炼的指导。可以创设体验活动教学环节,为学生营造一个科学的英语语言运用的场景,比如让学生模仿英美名人的发音,以及为英语电影或者动画片角色配音等,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使学生在标准英语发音和英语语境表达中获得发音纠正的机会。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情景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办英文配音比赛,是学生们在比赛竞争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形成正确的英语发英语口语表达规范与习惯。英语教师应当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设计,可以在班级内分组排演莎士比亚的戏剧,使学生在戏剧排演中进一步了解英语文化氛围,并且获得艺术上的熏陶,增进英语学习效果。
  3.大学生英语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多模态理论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与探究式学习能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应当从图像、音频与视频等教学工具入手,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应当善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合作探究式学习能力的培养应当从课堂教学环节入手,多模态化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式学习系统,学生通过文字、图像、音频及视频等形式在学习小组中进行交流、互动和合作,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分享资源,相互支持,同时教师可以参与其中,发现普遍性和个别性问题,答疑解惑,巩固学习成果。
  总而言之,多模态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可以发挥极大的促进作用,不仅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综合运用多模态教学工具提升教学有效性,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质量,还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英语综合素养,并且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学习能力。另外通过多模态英语教学,还会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升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激发大学生学习热情。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时期,英语教师应当认识到多模态理论教学模式的重要利用价值,通过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推行,带动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范玲.多模态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J].教育探索,2013,07(07):71-72.
  [2]王秋芳.多模态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24):95-96.
  作者简介:何雪,女,1964年2月出生,四川成都人,硕士学位,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从事大学英语教学20多年,是大学英语艺体本科教学团队成员。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教改。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在对历史文明进程的回顾中,我发现掌握一门外语对一个人在未来的成长和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想要站的更高,走的更远,就要拥有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而外语正是打开这个新世界大门的钥匙。本文在多年英语教学研究的心得体验下,针对新课改背景下我国小学英语教学该何去何从提出了崭新的观点,并尝试在具体策略的实施中迎来小学英语教学的新面貌。  【关键词】小学英语 新课改 竞争机制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
【摘要】英语作为义务教育阶段一门最基础的课程,学生个人成绩的提高和素质的发展与之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但是,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的差距,如果要求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总是死记硬背的话,将会使学生在学习时感到枯燥、乏味,而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初中英语教学都是非常不利的。本文主要是就目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的体验式教学
【摘要】本文对美国政治语篇进行了隐喻学的分析,系统阐释了政治语篇中常见的概念隐喻和语言隐喻表达,重点考察了隐喻的界定功能和劝说的话语策略并分析了隐喻表征社会意识形态及政治制约隐喻生成的两大特点。研究表明政治隐喻的几大常见始源域包括旅程、疾病、宗教、建造。浅显易懂的隐喻能够生动形象地传递政治观点,有效唤起民众情感,令政治家的个人意图合理合法化,帮助其达到既定的交际目的。  【关键词】政治语篇 隐喻
【摘要】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本文围绕着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为这一中心论点,详细阐述了应当怎样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小学英语词汇教学。  【关键词】情境 小学英语 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非常重要。同时情境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提升英语效率的途径。将其应用在小学英语词汇教
【摘要】韩礼德等人创建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是20世纪后半叶国际上最有影响的语言学理论之一,Halliday把语言的纯理功能分成三种:概念元功能,人际元功能和语篇元功能,而衔接手段是语篇元功能的一个重要的范畴。本篇论文主要采取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非结构性特征的角度对Squatter’s Rights这一短文的衔接手段进行描述与分析,旨在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探究衔接手段在文本中的应用
【Abstract】Swales’ CARS model is a robust method of genre analysis.The model is first designed for article introductions; its application covers a wide range from academic to non-academic.The present p
期刊
【Abstract】Understanding the implied meanings of proverbs exactly is very significant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for it determines whether the communication is successful or not.However,it is very
充电电池的能源储存容量退化,是许多用户在日常使用中所必须忍受的一个严重问题.现在,来自哈佛大学的科研人员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电池技术,它利用一个化学“魔术”,打造出能使
期刊
实验:(1)利用调整法测量Ponzo错觉图形中两条辐合线之间距离的错觉误差、水平线长度的视错觉误差和无水平线存在时两辐合线之间距离的视错觉误差;(2)将图形颠倒后进行同样的观测.结果分析表明实验1的结果与常性误用说符合得较好,同时.两辐合线之间的视觉距离在两水平线处分别发生对比效应;实验2的结果与常性误用说的推论恰好相反,也无法用对比和同化说解释.作者认为有可能存在两种看起来完全相反的常性误用效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