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明确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所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然而学生自身存在各自的差异,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是适合因材施教的一种教学方法。它通过改变教学策略来提高教学的内在品质,使教学既能适合学生个别差异又能促进学生共同提高的教学组织方式。我觉得“分层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入手。
一、面向全体学生,建立互助学习小组
建立互助学习小组,就是把班内学生,根据学习能力、性格、同学关系等情况,恰当分组,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教学活动和实现教学目标。在分组前对学生按两方面进行分析,(1)以学生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参照分层。(2)以学生的学习态度、意志强弱、智力能力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然后,将学生分为A、B、C三类,A类为基础牢固、智力水平较高,有较高分析与思考能力的学生。B类为三项较一般的学生,C类为三项都较差的学生。然后,把三类学生划分为学习小组,每组按A、B、C三类1:2:1的比例搭配。在对学生分组时,充分征得学生同意,经过一段时间后,对A、B、C三类又适当调整,最终目的是使C类向B类转化,B类向A类转化,共同提高。
二、课堂教学分层
1.备课分出层次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依据大纲和教材的要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设计教法。重点考虑排除学困生的学习障碍,提出对优生的高层次要求,设计分层练习。分层教学对教师要求较高,备课,配备资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比如,在大多数题目相同的基础上,再增补几道检查不同层次教学效果的题,依据学生情况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他们在各自的能力范围内得到充分发展。C层学生要求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学会基本方法;B层学生要求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A层学生要求在B层次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意识,有良好的数学素质。如“平行线的性质”的教学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C层学生能说出平行线的性质,并能应用性质进行简单计算;B层学生要求能理解、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A层学生要求能理解掌握性质的推理过程,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发现问题能力,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要求能灵活运用性质。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各层次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的,这样才能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备课时应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技能训练,应注意层次和梯度。
2.提问、设问要有层次性、针对性 课堂提问不仅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更能启迪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乐趣。一堂课成功与否关键是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否使用权不同层面学生学有所得。对于基础题总是先让C、B层学生回答:对于逻辑性强、难度系数较高的问题则由A层学生回答,这样既能使用权提问有普遍性、针对性;同时采用四人小组集体讨论并由C层学生回答的方式激励各组相互竞争,增强他们的信心;特别是C层学生有了优先回答的机会同时得到了同组学生的帮助,以及教师的肯定与表扬,大激发了他们对学好数学的信心,由于A层学生负责本组的讨论、学习并对C层学生的指导与帮助他们感到有压力也决不敢放松,从面能达到较高的教学目标。
3.作业练习分层
① 作业分必做和选做,否则会加重学生装课业负担、加重抄袭现象,作业本必做、同步选做、练习卷选做,并注明A、B、C。保证练习题效益;同时每周也可增加一些智力题、创造性作业供有余力的学生去做。
②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两类或三类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其中一或两类。两类题一般分基本题和提高题。
4. 测试、评估分层 测试是对教学方面进行评估的重要手段,它具有达标、检测功能、矫正强化的功能、层次反馈功能等。我校七年级3个班考试采用一卷盖三层,严格按ABC提早命题,A组全做、BC组折算后仍为满分、同时改革成绩册。这种分层命题多能化测试既不会使差生考得“灰溜溜”,也不会把优生考得“轻飘飘”。有利于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某些C层按传统的评价方式永远是不及格的,采用A、B、C分层试卷后可考到及格乃至80分以上,达到了自己的学习目标。这大大激发了C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鼓励B层学生向高一级努力,A层学生采用相互竞争与目标达成与否,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良好气氛。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做好分层教学是实现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的重要保证。分层教学发展的方向教师要优化,要真正做到变教书为育人,教育目的不是“选好”人来教,而是应该想方设法去“教好”人。分层教学要求教师的说理、动员的能力更强,要真心关爱他们的成长,当然实行分层教学是一项整体教育改革,需在数学教学中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探索实践,让分层教学更趋科学化、合理化。
一、面向全体学生,建立互助学习小组
建立互助学习小组,就是把班内学生,根据学习能力、性格、同学关系等情况,恰当分组,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教学活动和实现教学目标。在分组前对学生按两方面进行分析,(1)以学生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参照分层。(2)以学生的学习态度、意志强弱、智力能力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然后,将学生分为A、B、C三类,A类为基础牢固、智力水平较高,有较高分析与思考能力的学生。B类为三项较一般的学生,C类为三项都较差的学生。然后,把三类学生划分为学习小组,每组按A、B、C三类1:2:1的比例搭配。在对学生分组时,充分征得学生同意,经过一段时间后,对A、B、C三类又适当调整,最终目的是使C类向B类转化,B类向A类转化,共同提高。
二、课堂教学分层
1.备课分出层次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依据大纲和教材的要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设计教法。重点考虑排除学困生的学习障碍,提出对优生的高层次要求,设计分层练习。分层教学对教师要求较高,备课,配备资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比如,在大多数题目相同的基础上,再增补几道检查不同层次教学效果的题,依据学生情况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他们在各自的能力范围内得到充分发展。C层学生要求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学会基本方法;B层学生要求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A层学生要求在B层次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意识,有良好的数学素质。如“平行线的性质”的教学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C层学生能说出平行线的性质,并能应用性质进行简单计算;B层学生要求能理解、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A层学生要求能理解掌握性质的推理过程,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发现问题能力,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要求能灵活运用性质。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各层次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的,这样才能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备课时应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技能训练,应注意层次和梯度。
2.提问、设问要有层次性、针对性 课堂提问不仅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更能启迪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乐趣。一堂课成功与否关键是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否使用权不同层面学生学有所得。对于基础题总是先让C、B层学生回答:对于逻辑性强、难度系数较高的问题则由A层学生回答,这样既能使用权提问有普遍性、针对性;同时采用四人小组集体讨论并由C层学生回答的方式激励各组相互竞争,增强他们的信心;特别是C层学生有了优先回答的机会同时得到了同组学生的帮助,以及教师的肯定与表扬,大激发了他们对学好数学的信心,由于A层学生负责本组的讨论、学习并对C层学生的指导与帮助他们感到有压力也决不敢放松,从面能达到较高的教学目标。
3.作业练习分层
① 作业分必做和选做,否则会加重学生装课业负担、加重抄袭现象,作业本必做、同步选做、练习卷选做,并注明A、B、C。保证练习题效益;同时每周也可增加一些智力题、创造性作业供有余力的学生去做。
②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两类或三类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其中一或两类。两类题一般分基本题和提高题。
4. 测试、评估分层 测试是对教学方面进行评估的重要手段,它具有达标、检测功能、矫正强化的功能、层次反馈功能等。我校七年级3个班考试采用一卷盖三层,严格按ABC提早命题,A组全做、BC组折算后仍为满分、同时改革成绩册。这种分层命题多能化测试既不会使差生考得“灰溜溜”,也不会把优生考得“轻飘飘”。有利于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某些C层按传统的评价方式永远是不及格的,采用A、B、C分层试卷后可考到及格乃至80分以上,达到了自己的学习目标。这大大激发了C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鼓励B层学生向高一级努力,A层学生采用相互竞争与目标达成与否,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良好气氛。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做好分层教学是实现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的重要保证。分层教学发展的方向教师要优化,要真正做到变教书为育人,教育目的不是“选好”人来教,而是应该想方设法去“教好”人。分层教学要求教师的说理、动员的能力更强,要真心关爱他们的成长,当然实行分层教学是一项整体教育改革,需在数学教学中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探索实践,让分层教学更趋科学化、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