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科学课上的德育渗透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li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教育的根本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将德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传授给学生,教育学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态度,在科学课上认真思考,不断贯彻和落实思想道德教育。那么在农村小学生是如何在科学课上进行道德教育的渗透呢?有人认为,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能够发挥出他们各自的优势,让农村的学生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能够深入社会、理解社会。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科学的学习态度是人类对自然客观规律的一种看法。作为小学生,要讲究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精神,还要尊重自然。在科学的教学中勤观察、勤思考,结合这门课的特点展开一些活动,激发这些农村的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在《我们周围的土壤》课中,只提出了一个问题,以及研究方案。但是,在这课中,土壤不只是单纯的土壤,它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有的被称作“黑金”,也有说是“万物之母”等等。虽然这些在表面看来都是片面的,甚至缺乏理性,但终归人类是无法离开土壤的。因此,在进行本课之前,要从一些关于土地的诗歌方面循序渐进,慢慢培养学生对土地的情感,这样对后面的讲课很有好处,至少可以培养学生很好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尖锐,尤其是工业污染、雾霾等自然灾害地频频出现给人类的生存造成了威胁,所以就自然而然引出了土壤这一研究对象。所以,在讲课的时候,老师通过展示给同学关于土壤被侵蚀的图片来引出问题的关键,而学生看到这些图片后更直接的带给他们心灵震撼,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态度。另外,也是为了让小学生能够感受到科技的两面性,慢慢培养他们正确了理解的科学态度。在科学课上有机地渗透德育,要求老师能够对教学的内容准确地进行判断,不动声色地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在探索科学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也使他们的品德得以升华。
   二、制造德育情景,展开德育渗透
   农村的小学生在进行科学课的学习时,作为授课老师,一定要善于进行德育教育。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景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态度,让他们对认知活动有更加积极的体验和感悟。也正是因为这些德育情景的创造,使得小学生在科学课上能够进行德育的学习和培养。例如,在《研究土壤》的实验课上,教师对学生展示了关于土壤的研究之后,展示给他们土壤被破坏的图片并且配以生动的讲说,使得课堂的指向性非常明确,将大家的思维从对土地的了解转变到对土地的关注。这种情景下,对培养小学生的德育是非常有利的。不仅从高层面引起了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也渗透了很浓郁的德育环境。在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学生们能够获得具体的感受以及引发他们强烈的情绪,都在无形中给他们进行德育上的渗透。这种积极的情感渗透,对人格的形成是很有意义的。
   三、巧妙地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的过程本来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语言是很重要的。农村的小学生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爱争着抢着大声说话,不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所以老师就要在这方面精心的组织教学内容,要多思考如何解决他们浮躁的性格和安静的态度。例如,在进行《植物的一生》的教学中,对于植物的大小、颜色、形状等方面的特征提问时,学生们都争抢着说自己看到的结果。老师是这样说的,先让我们班上表现最出色的同学进行回答。然后大家就安静地坐好,等着老师点到自己回答问题。老师让其中的一名同学起来回答,在答完后进行点名并进行鼓励。这种不经意的言语鼓励,对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着极大的鼓舞。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他们的思想品德。
   四、在探究活动中亲身经历,逐渐渗透德育
   科学教育是由很多探究活动构成,这些活动不仅是科学教育的有效载体,还是学生的情感的载体。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有些探究活动相对时间比较长,有些学生坚持到一半就打退堂鼓,这牵涉到了他们的意志力和坚持的问题,老师在这个时候就要采取有效的后端对他们进行鼓励,让他们在参加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会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品质。
   五、巧妙使用评价机制,逐渐渗透德育
   一个良好的评价机制,能够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对他们科学态度和情感的养成是非常有利的,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使得学生的潜意识也得到了开发。例如,在一次科学课上,进行分组实验,有一个组的成员出现了矛盾,如果老师当场批评学生来进行压制,无疑会起到反作用,而如果说服教育就无法完成教学内容,最后老师是这样说的:我发现这个小组的实验操做得很有新意,一会儿大家完成之后让这个小组的人上来给大家示范下。最后他们上来展示之后,老师对他们进行了表扬,并提出了让他们对实验取得成功进行总结。从中可以看出合作对一个团队的重要性,这就无须进行批评,他们自己就已经得到了素质上的提高。这就是评价机制的重要性,合理巧妙的设计,会事半功倍。
   总而言之,德育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整个教育的最终目标。在农村小学的科学课中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很有帮助。
   【作者单位:阜宁县古河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翻开厚重的中国出版史,虽然近代、现代部分时间不足200年,但却是在中国出版历史上最活跃、最富有生命力,且成果最丰满的时期。其中杰出的人物有梁启超、朱执信、陈独秀、张元济
研究了钾对盆栽瓜尔豆光合及胚乳中糖类物质含量的影响。试验设4个施钾水平:K2O 0(CK)、8.952、13.381和17.857mg/kg,分别用K1、K2、K3和K4表示。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可显著提高瓜尔豆叶
幼儿的数学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作为教师应该提供尽量多的机会,不断地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发展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知识技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思维和学习的积极性。  一、导入环节抓趣味  数学活动导入得好,就能很快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注意力集中,能调动起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  1.游戏激趣式  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
他是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连云港市中小学高层次人才“333工程”首批名师、信息技术专业学科带头人。“用心上好每一节课,用心对待每一名学生,用心做好每一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都是根据小学英语教材的编排体系来统筹安排,即所谓的单元整体教学。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保证讲授内容的合理性,而且还能够充分突出每个单元英语教学课时的特点。  一、科学创设教学目标,逐步展开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顾名思义,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预期达到的学习效果或标准。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不僅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起点,并且将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最终也会成为整
“生活即教育”就是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这就说明,生活是教育的来源,“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教育会随着社会生活的改变相应地发生变化,生活是教育的来源,要把教育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生活是知识的海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生活中处处皆学问,生活中处处是教育。下面就来探讨一下语文教育在生活中的运用
【摘 要】利用工作任务导向法将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成不同的工作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或启发下自主完成建账、登账、错账更正以及对账结账等模拟工作任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组织、引领和评价作用,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自主完成教师布置的工作任务,并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对所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  【关键词】工作任务导向法;账簿登记;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
在小学的教育阶段,语文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说小学阶段的心理教育学科,其中很多内容都对孩子们身心的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教文育人,铭刻在心。”这说明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增长学生知识的同时要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我想,同样我们也可以借用心育的理念与方法,来优化语文课程教学,心育和语文相辅相成,定能使
略读课文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要课程形式之一,在教学活动中也较为重要,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小学语文教材中略读课文的数量也在增加,所以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需要引起一定程度的重视。不过不少小学语文教师的误解与困惑仍然存在,无法准确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与科学性。  一、小学语文教材安排略读课文的目的  第一,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需求,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小学语文教材中略读课文
盐田坳隧道计算机控制系统成功应用,完全改变了隧道监控系统继电器--接触器传统控制模式.中长隧道因控制电缆过长,电缆芯数多,控制电缆又多,感应电压引起泄漏电流过大,隧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