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科研工作是高职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以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组为例,积极探讨专业教研组在教科研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基于专业教研组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教科研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教研组 教科研工作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故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教学为中心,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有些教师认为高职院校只要搞好教学就可以了,不应该提教科研的要求,甚至认为教科研与己无关,对此,笔者并不认同。事实上教科研工作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载体和平台,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也是提高师资水平的重要手段。
目前,高职院校教科研工作的组织管理者主要有三类:一是教师自主管理,即教师个人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教学实践的积累及自己对知识的学习和创新等开展教科研工作;二是专业教研组管理,即在教研组内组织与开展教科研活动,组织教师进行积累、交流与分享;三是学校管理,也就是基于学校层面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事实上,上述三类组织管理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师是学校及专业教研组开展教科研工作的重要参与者,专业教研组是组织教师进行教科研工作的直接负责者,学校是基于整体层面的教师与专业教研组开展教科研工作的主要管理者。笔者结合自己四年多担任专业教研组长的经历,探讨专业教研组在高职院校教科研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继而找出基于专业教研组的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教科研能力的途径。
一、专业教研组在教科研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专业教研组是高职院校最基层的教学组织和科研单位,一般按照学科性质相近或便于科学管理的原则设置,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体现出学校的办学水平,而专业教研组的工作质量主要是由教师的素质及能力决定的。因此,要提高专业教研组的工作质量绝不能仅做好组织教学和管理教学的工作,更应该发挥专业教研组在教科研工作中的作用。
1.专业教研组是教科研工作的“组织部”
高职院校由于建校时间短、积淀少、底子薄,缺少实力雄厚的专业带头人,更谈不上拥有大师级的教科研领军人物。所以,在教科研发展的道路上需要自我摸索,走自主创新之路。在自主创新这条道路上,专业教研组需要发挥“组织部”的作用。专业教研组要综合分析组内教师的教学情况、研究能力及结构状况等,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方向。同一教研组内教师的共同点是教学及研究方向比较接近,但由于所学专业、个人经历、个人兴趣、教学方向等的不同,教师各有特点,专业教研组可据此明确教师的研究方向及重点,充分发挥组织与协调作用,合理配置研究资源、制订研究计划,实现资源共享、优劣互补,形成专业教研组的合力,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教科研水平。以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组为例,该组在教师所学专业、教学方向等的综合分析下,明确了组内每位教师的研究方向及重点,主要包括贸易实务与单证、报关报检、经济法、货运代理、专业英语、国际金融六大方向,每一方向均有相应的负责教师,教研组根据各方向的师资力量及研究水平,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组织教科研工作,从而避免“单打独斗”的现象,有利于提高教科研的整体水平。教研组的存在,可以将一些拥有共同兴趣但平时接触较少的个人或小群体集合在一起,以便相互交流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从而迸发出教科研的火花,做好教科研工作。
2.专业教研组是教科研工作的“设计部”
高职院校主要以青年教师为主,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中最年轻、最有朝气的新生力量,也是高职院校教科研队伍中最积极、最活跃的生力军,然而当前高职院校中的普遍现象是青年教师的教科研数量较少,层次较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青年教师的教科研意识薄弱、教科研能力不强、欠缺团队合作精神等,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青年教师缺乏经验,不知道该“研究什么,怎样研究”。专业教研组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成为高职院校教科研工作的“设计部”,为青年教师找准研究选题、确定研究目标、设计实施途径等提供支持。专业教研组除组织和管理日常教学工作外,另一项主要任务是进行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因此,专业教研组大可以课程建设及专业建设为出发点,以微观或中观选题为突破口,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为重点,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目标。这方面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组具有一定的经验。该教研组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重点专业建设》及学院《国际贸易实务重点课程群建设》为出发点进行任务分解,根据教研组内成员不同的科研能力,设计不同的科研任务,合作完成科研选题。同时在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基础上,教研组进行课题衍生,不仅申报了《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适应社会现状调查与实行“双证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外贸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国际结算课程中的应用》等相关子课题,而且成功申报了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项目——《高职高专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职业人”培养模式研究》。从运行情况上看,教研组成功完成了上述各项课题的研究工作,组内较有经验的教师均有各自主持的课题项目,而较年轻的教师都参与了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积累了教科研的经验,为以后主持课题项目提供了保障。
3.专业教研室是教科研工作的“后勤部”
在高职院校注重教科研工作的大环境下,现在一些青年教师认识到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欲在教科研方面有所建树。青年教师由于缺乏经验,在申报教科研课题时,对选题、申报、评审、组织实施、验收等环节不够了解;在撰写论文时,对文章要求、前沿理论、发表渠道等缺少经验,对教科研工作感觉力不从心,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专业教研组是青年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的“后勤部”。专业教研组要营造出良好的办公环境,让组内教师在这里有亲切感,愿意说出自己的烦恼与顾虑,同时也愿意分享经验和收获。教研组可以对组内具有一定经验的教科研骨干的经验进行交流,同时收集教研组内外有关教师具有一定水平的课题材料和论文发表渠道等提供给青年教师作为参考,打消青年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的顾虑。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组在采用上述系列做法后,大大增强了青年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的信心,提高了组内成员教科研的整体水平。 二、基于专业教研组进一步提高教科研能力的途径
专业教研组在教科研工作中虽然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但我们发现专业教研组在教学组织管理和教科研活动上均需要付出大量精力,往往很难达到“双赢”的局面。因此,教研组的组织创新便呼之欲出。管理学家帕斯卡认为,组织创新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分裂”,将一个较大的组织分解成任务更明确的较小单位,使他们拥有更强烈的主人翁感和独特感。我们建议高职院校在教研组的组织创新中可以根据这一理念,采取“大教研组,小教研团队”的策略。
所谓“大教研组,小教研团队”的具体做法就是将教研组“分裂”成若干个小教研团队,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小教研团队并非一定是一成不变的长期组织。他们是根据不同目的组建的小团队,例如可以是以完成某一项教学改革的具体任务为目标的团队,可以是以某门精品课程建设为依托的小团队,可以是集中具有相同研究方向和领域的教师组建的专业学科型团队,甚至可以是单纯只为统计相关数据、填写相关材料组成的小团队,等等。这些团队与课题组不同,课题组必须是在某一个研究方向下组建的,有固定的研究期限和申报时间,而教研小团队是在某一具体任务或目标下组建的,他们可以是临时成立的,也可以是计划安排的;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可以是在同一教研组或系部内组建的,也可以是跨专业、跨系部甚至跨学校、跨地域组建的,这主要取决于任务或目标的大小和实现目标的难易程度。这类小团队的组建更灵活,团队成员的组成具有广泛性,绝大多数团队存在的时间较短,既定任务一旦解决,团队就可以解散,团队成员可以投身到另一项任务中。
如果只是单纯地改变组织结构,没有组织成员积极有效的参与,“大教研组,小教研团队”的组织结构就无法全面、高效地运作。所以,学院可以赋予教研组相应的权力,在经费及职权上予以一定的支持。如此,一方面,在小团队建立后,能够形成成员公认的团队规范和团队目标,团队成员明白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另一方面,大教研组对小团队能够进行必要的监督与协调,小团队有序地运作,工作质量必然得到保证。长此以往,“大教研组,小教研团队”的组织结构对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教科研工作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为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专业教研组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专业教研组的建设与组织创新应受到高度重视,在强化专业教研组的教科研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学院的教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1]孔翠兰.浅谈独立学院教科研管理工作[J].中国商界,2010(12).
[2]郑承志.高职院校应重视教科研工作[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3]朱媛媛.高等职业院校教科研工作探析[J].职业教育,2012(5).
[4]张玉香,储争流,刘贤凤.强化高职院校教研室职能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6).
[5]连文达.知识管理视野下教研组长的角色再认识[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9(9).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教研组 教科研工作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故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教学为中心,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有些教师认为高职院校只要搞好教学就可以了,不应该提教科研的要求,甚至认为教科研与己无关,对此,笔者并不认同。事实上教科研工作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载体和平台,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也是提高师资水平的重要手段。
目前,高职院校教科研工作的组织管理者主要有三类:一是教师自主管理,即教师个人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教学实践的积累及自己对知识的学习和创新等开展教科研工作;二是专业教研组管理,即在教研组内组织与开展教科研活动,组织教师进行积累、交流与分享;三是学校管理,也就是基于学校层面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事实上,上述三类组织管理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师是学校及专业教研组开展教科研工作的重要参与者,专业教研组是组织教师进行教科研工作的直接负责者,学校是基于整体层面的教师与专业教研组开展教科研工作的主要管理者。笔者结合自己四年多担任专业教研组长的经历,探讨专业教研组在高职院校教科研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继而找出基于专业教研组的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教科研能力的途径。
一、专业教研组在教科研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专业教研组是高职院校最基层的教学组织和科研单位,一般按照学科性质相近或便于科学管理的原则设置,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体现出学校的办学水平,而专业教研组的工作质量主要是由教师的素质及能力决定的。因此,要提高专业教研组的工作质量绝不能仅做好组织教学和管理教学的工作,更应该发挥专业教研组在教科研工作中的作用。
1.专业教研组是教科研工作的“组织部”
高职院校由于建校时间短、积淀少、底子薄,缺少实力雄厚的专业带头人,更谈不上拥有大师级的教科研领军人物。所以,在教科研发展的道路上需要自我摸索,走自主创新之路。在自主创新这条道路上,专业教研组需要发挥“组织部”的作用。专业教研组要综合分析组内教师的教学情况、研究能力及结构状况等,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方向。同一教研组内教师的共同点是教学及研究方向比较接近,但由于所学专业、个人经历、个人兴趣、教学方向等的不同,教师各有特点,专业教研组可据此明确教师的研究方向及重点,充分发挥组织与协调作用,合理配置研究资源、制订研究计划,实现资源共享、优劣互补,形成专业教研组的合力,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教科研水平。以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组为例,该组在教师所学专业、教学方向等的综合分析下,明确了组内每位教师的研究方向及重点,主要包括贸易实务与单证、报关报检、经济法、货运代理、专业英语、国际金融六大方向,每一方向均有相应的负责教师,教研组根据各方向的师资力量及研究水平,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组织教科研工作,从而避免“单打独斗”的现象,有利于提高教科研的整体水平。教研组的存在,可以将一些拥有共同兴趣但平时接触较少的个人或小群体集合在一起,以便相互交流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从而迸发出教科研的火花,做好教科研工作。
2.专业教研组是教科研工作的“设计部”
高职院校主要以青年教师为主,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中最年轻、最有朝气的新生力量,也是高职院校教科研队伍中最积极、最活跃的生力军,然而当前高职院校中的普遍现象是青年教师的教科研数量较少,层次较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青年教师的教科研意识薄弱、教科研能力不强、欠缺团队合作精神等,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青年教师缺乏经验,不知道该“研究什么,怎样研究”。专业教研组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成为高职院校教科研工作的“设计部”,为青年教师找准研究选题、确定研究目标、设计实施途径等提供支持。专业教研组除组织和管理日常教学工作外,另一项主要任务是进行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因此,专业教研组大可以课程建设及专业建设为出发点,以微观或中观选题为突破口,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为重点,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目标。这方面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组具有一定的经验。该教研组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重点专业建设》及学院《国际贸易实务重点课程群建设》为出发点进行任务分解,根据教研组内成员不同的科研能力,设计不同的科研任务,合作完成科研选题。同时在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基础上,教研组进行课题衍生,不仅申报了《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适应社会现状调查与实行“双证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外贸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国际结算课程中的应用》等相关子课题,而且成功申报了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项目——《高职高专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职业人”培养模式研究》。从运行情况上看,教研组成功完成了上述各项课题的研究工作,组内较有经验的教师均有各自主持的课题项目,而较年轻的教师都参与了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积累了教科研的经验,为以后主持课题项目提供了保障。
3.专业教研室是教科研工作的“后勤部”
在高职院校注重教科研工作的大环境下,现在一些青年教师认识到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欲在教科研方面有所建树。青年教师由于缺乏经验,在申报教科研课题时,对选题、申报、评审、组织实施、验收等环节不够了解;在撰写论文时,对文章要求、前沿理论、发表渠道等缺少经验,对教科研工作感觉力不从心,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专业教研组是青年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的“后勤部”。专业教研组要营造出良好的办公环境,让组内教师在这里有亲切感,愿意说出自己的烦恼与顾虑,同时也愿意分享经验和收获。教研组可以对组内具有一定经验的教科研骨干的经验进行交流,同时收集教研组内外有关教师具有一定水平的课题材料和论文发表渠道等提供给青年教师作为参考,打消青年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的顾虑。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组在采用上述系列做法后,大大增强了青年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的信心,提高了组内成员教科研的整体水平。 二、基于专业教研组进一步提高教科研能力的途径
专业教研组在教科研工作中虽然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但我们发现专业教研组在教学组织管理和教科研活动上均需要付出大量精力,往往很难达到“双赢”的局面。因此,教研组的组织创新便呼之欲出。管理学家帕斯卡认为,组织创新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分裂”,将一个较大的组织分解成任务更明确的较小单位,使他们拥有更强烈的主人翁感和独特感。我们建议高职院校在教研组的组织创新中可以根据这一理念,采取“大教研组,小教研团队”的策略。
所谓“大教研组,小教研团队”的具体做法就是将教研组“分裂”成若干个小教研团队,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小教研团队并非一定是一成不变的长期组织。他们是根据不同目的组建的小团队,例如可以是以完成某一项教学改革的具体任务为目标的团队,可以是以某门精品课程建设为依托的小团队,可以是集中具有相同研究方向和领域的教师组建的专业学科型团队,甚至可以是单纯只为统计相关数据、填写相关材料组成的小团队,等等。这些团队与课题组不同,课题组必须是在某一个研究方向下组建的,有固定的研究期限和申报时间,而教研小团队是在某一具体任务或目标下组建的,他们可以是临时成立的,也可以是计划安排的;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可以是在同一教研组或系部内组建的,也可以是跨专业、跨系部甚至跨学校、跨地域组建的,这主要取决于任务或目标的大小和实现目标的难易程度。这类小团队的组建更灵活,团队成员的组成具有广泛性,绝大多数团队存在的时间较短,既定任务一旦解决,团队就可以解散,团队成员可以投身到另一项任务中。
如果只是单纯地改变组织结构,没有组织成员积极有效的参与,“大教研组,小教研团队”的组织结构就无法全面、高效地运作。所以,学院可以赋予教研组相应的权力,在经费及职权上予以一定的支持。如此,一方面,在小团队建立后,能够形成成员公认的团队规范和团队目标,团队成员明白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另一方面,大教研组对小团队能够进行必要的监督与协调,小团队有序地运作,工作质量必然得到保证。长此以往,“大教研组,小教研团队”的组织结构对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教科研工作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为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专业教研组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专业教研组的建设与组织创新应受到高度重视,在强化专业教研组的教科研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学院的教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1]孔翠兰.浅谈独立学院教科研管理工作[J].中国商界,2010(12).
[2]郑承志.高职院校应重视教科研工作[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3]朱媛媛.高等职业院校教科研工作探析[J].职业教育,2012(5).
[4]张玉香,储争流,刘贤凤.强化高职院校教研室职能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6).
[5]连文达.知识管理视野下教研组长的角色再认识[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