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点燃一把火,就是要唤醒学生自我成长的力量,让他们主动地去尝试、探索、体验、感悟,在自觉的历程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点燃一把火,就是要激发学生成长的欲望,使其形成探索的兴趣、积极的情感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从而拔节生长。
爱尔兰诗人叶芝曾经说,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点燃一把火,就是要唤醒学生自我成长的力量,让他们主动地去尝试、探索、体验、感悟,在自觉的历程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点燃一把火,就是要激发学生成长的欲望,使其形成探索的兴趣、积极的情感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从而拔节生长。点燃一把火,路径很多,有一种路径叫“见字如面”。落在纸上的文字是神奇的,不但情意悠长,还能点燃火把,激发学生的潜能。
一、巧用日记家校本,凝聚深深同学情
(一)“轮流日记”—联结学生情感的纽带
沟通与交流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日记是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媒介。于是我提出了写“轮流日记”的想法。轮流日记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表达的平台、沟通的渠道。它是有“读者”的日记,是有“交流”的日记。
我根据学生的习作能力进行合理分组,每五人或六人分成一个学习小组,共用一个日记本,小组开始写轮流日记。各组的习作能力基本均衡,为后期各组间的评比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轮流日记在小组成员手上轮流传写,每个人一天,或自由观察记录当天发生的事,或根据习作内容写。期待友谊、理解,倾诉烦恼、忧伤,表达幸福、快乐……一篇篇日记,其实就是一颗颗真诚的心在交流、在碰撞,有“惺惺相惜”,也有“相互吐槽”。每个学生写之前,都要看看前面学生的日记内容,进行赏析,思考别人的习作对自己有什么借鉴,也可以随手给同学的文章进行小小的点评。学生不仅交流了思想,而且在学习上、思想上增强了内驱力。
每两个星期,我都抽出一节课让学生交流自己组最好的日记,在评价他人日记的过程中,学生不但习得了写作方法,更增进了小组同学之间的感情。我们班有几个作业经常不做的学生,但轮流日记从来没有忘记过。因为他知道这不是他一个人的作业,这就像是一场接力赛,既要圆满完成自己的任务,又要及时交接。为此,每人都要明确自己在这场接力赛中的位置和职责。在这里,自律和他律统一起来。在一次次的接力中,学生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深了。一个学期快结束了,写轮流日记也要告一段落了,学生纷纷在日记中表示不舍,不想和组员们分开。组长小陈这样写道:“我真的很舍不得轮流日记。在轮流日记里,我们不泄露私密,悄悄地分享故事。我们的友谊在文字中油然而生,这里有林老师说的‘胜不骄,败不馁’和各种人生哲理,也有大家的逗趣点评,大家的心在一起了,班级的凝聚力也更强了。”
(二)“每周一整理”—增进学生情感的催化剂
接着,我又提出了“每周一整理”的想法。每周一整理安排在家校练习本每周的最后一页。为了实现作用最大化,我们进行了多次改版。
1.0版在内容上没有任何限制,可以进行知识的整理,也可以写一篇周记。这样的要求看似给了学生很大的发挥空间,但实际却像把他们扔进大海却不给他们一根浮木,让他们无所适从,反而不知道写什么。
通过借鉴与思考,2.0版诞生了,分为四个板块:“点击成功”“刷新自我”“日积月累”“寄语”。“点击成功”是记录这周自己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刷新自我”是给自己提建议,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日积月累”是记录本周所学的知识点;“寄语”是写对自己想说的一句话。刚开始,学生都能认真反思,仔细整理。可是写着写着,空话、套话就越来越多,离我的初衷也越来越远了。
基于以上原因,通过和中队委的讨论,3.0版便顺势而生了,分为三个板块:“我对自己说”“同伴对我说”“寄语”。“我对自己说”是让学生每周进行自我反思,并给下周的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同伴对我说”是要求学生每周都要与不同的同学交流,收集自己在别的同学眼中的优点与缺点;“寄语”是家长送给孩子一句鼓励的话。在新版本的“每周一整理”中,同学之间相互鼓励、相互提醒、共同进步,浓浓的同学情意在班级中慢慢蔓延。
二、妙用評语心情卡,传递暖暖师生谊
(一)期末评语—架起师生友谊的桥梁
期末素质报告单上的评语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一座感情桥梁。通过语言渗透情感,学生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期待。那些专门为学生而写的文字,不仅能打动学生的心,更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起改正不良行为的决心。
五年级下学期,又到写评语的时候了。这次的评语,我想让学生共同参与。我让学生填一张调查单,了解他们愿意以哪种小动物来形容自己,并说说理由。有些学生的理由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但有些学生的理由不够正面,此时就需要我们花更多的心思,既不违背他们自己原有的意思,又能给他们以积极的引导。
比如有个学生说自己像刺猬,理由却是可以用刺去攻击所有欺负他的人,事实上,他也确实是有一些“有仇必报”的不良行为。经过思考,并结合他的特点,我给他写了这样的评语:
致像刺猬一样防护力强的×××:
你是一个开朗、健谈的孩子,你的笑声能感染很多人。但是同学之间一旦发生一些小摩擦,你就竖起小刺。尖锐的小刺不仅能伤害人的身体,更能伤害同学之间的感情。如果把这些小刺用在对待困难上,是不是会更好呢?林老师希望你能够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凡事三思后行,切忌鲁莽。
六年级上学期,我们采用的是一句话评语,好多老师都喜欢用藏头诗来写,我也想试试。钰涵书法漂亮、志向远大,我送她的评语是:“‘钰’上青天揽明月,‘涵’润纸墨纬经间。”芷瑶是一个如幽兰般淡雅清香的女孩,又弹得一手好琴,我送她的评语是:“‘芷’若含香沁心脾,‘瑶’琴妙曲舒人心。”33个学生,33句诗,字字句句柔柔地打开了老师与学生心连心的感情之门,我们的心更近了。
(二)心情卡—拉近师生距离的启动器 六年级的学生开始渐渐进入青春期了,这个时期,他们的情绪变化大,想找老师倾诉,又有些不敢或不好意思,如果找不到发泄和倾诉的地方,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于是,我在班级里设立了“诺贝尔班情绪收集站”。情绪收集站就设在班级的窗台上,窗台上那三个显眼的红、黄、蓝小箱子就是情绪收集箱了。红色收集愤怒,蓝色收集忧伤,黄色收集快乐。我告诉学生:每个人每天都会有不同的情绪,当你感到有某种情绪的时候,无人倾诉或找不到地方发泄时,请你把它写出来,找到对应的盒子,把你的快乐、愤怒或者悲伤都装进盒子里。
“今天下楼梯摔了一跤,我很难过。”“今天是我的生日,心情十分愉悦。”……每每读到这些句子,我会因他们的高兴而高兴,也会因他们的伤心而伤心。我也会给他们回信,安慰他们,扮演好知心姐姐的角色,和他们一起分享快乐,帮助他们一起解决烦恼,从而拉近我们师生之间的距离。
三、善用书信和寄语,传递浓浓亲子爱
(一)书信—改善親子关系的助推剂
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是最常用的一种直接沟通方式,但有些时候尤其亲子沟通出现矛盾和冲突时,用这种方式可能就很难保证沟通的效果。这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书信等间接的方式与孩子沟通,通过书信的方式互相传递各自的想法、看法。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主题是“父母之爱”。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这一主题来编排。由《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三篇文章组成。一篇篇深情质朴的文章,娓娓道出了父母和孩子的爱。学生学完课文后,也有很多话要对父母说。习作《我想对你说》给了学生这样的机会。完成习作后,我并没有让学生仅仅把这封信写在作文本上,而是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漂亮的信纸,让他们把这封信端端正正地誊抄到信纸上,带给自己的父母看。之后的一天,一个学生惊喜地跑来:“林老师,我妈妈给我回信了!”那脸上不仅有意外,还有丝丝感动。后来每个学生都收到了父母的回信,那是我悄悄给家长们布置的作业。经过这样一次书面的交流,亲子之间的关系改善了很多。
一封书信,字短情长,如一瓶助推剂,和谐亲子之爱。随着科技的发展,除了书信,电子邮件、博客等如善加利用也同样能在亲子沟通中派上用武之地。
(二)寄语—优化亲子关系的妙药
一封信还不足以实现亲子间的沟通。于是,在家校练习本“我的成长足迹”中,我设计了“寄语”这一板块,可以让家长写写对孩子想说的话,这样每周孩子和家长之间至少有一次书面沟通交流的机会。有的家长写道:“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养成绝非一朝一夕,希望你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决心、毅力和坚持缺一不可,加油!共勉!”有的家长写出自己的祝福:“愿你在小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每天都与快乐相伴!”
用爱去洒下种子,得到的肯定是爱的果实,一颗爱的果实可以散发很大的力量。坚持下去,隔离在亲子之间的那条鸿沟将越来越小,我相信终有一天会化为无形。
【林淑静,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
责任编辑︱孙格格
爱尔兰诗人叶芝曾经说,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点燃一把火,就是要唤醒学生自我成长的力量,让他们主动地去尝试、探索、体验、感悟,在自觉的历程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点燃一把火,就是要激发学生成长的欲望,使其形成探索的兴趣、积极的情感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从而拔节生长。点燃一把火,路径很多,有一种路径叫“见字如面”。落在纸上的文字是神奇的,不但情意悠长,还能点燃火把,激发学生的潜能。
一、巧用日记家校本,凝聚深深同学情
(一)“轮流日记”—联结学生情感的纽带
沟通与交流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日记是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媒介。于是我提出了写“轮流日记”的想法。轮流日记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表达的平台、沟通的渠道。它是有“读者”的日记,是有“交流”的日记。
我根据学生的习作能力进行合理分组,每五人或六人分成一个学习小组,共用一个日记本,小组开始写轮流日记。各组的习作能力基本均衡,为后期各组间的评比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轮流日记在小组成员手上轮流传写,每个人一天,或自由观察记录当天发生的事,或根据习作内容写。期待友谊、理解,倾诉烦恼、忧伤,表达幸福、快乐……一篇篇日记,其实就是一颗颗真诚的心在交流、在碰撞,有“惺惺相惜”,也有“相互吐槽”。每个学生写之前,都要看看前面学生的日记内容,进行赏析,思考别人的习作对自己有什么借鉴,也可以随手给同学的文章进行小小的点评。学生不仅交流了思想,而且在学习上、思想上增强了内驱力。
每两个星期,我都抽出一节课让学生交流自己组最好的日记,在评价他人日记的过程中,学生不但习得了写作方法,更增进了小组同学之间的感情。我们班有几个作业经常不做的学生,但轮流日记从来没有忘记过。因为他知道这不是他一个人的作业,这就像是一场接力赛,既要圆满完成自己的任务,又要及时交接。为此,每人都要明确自己在这场接力赛中的位置和职责。在这里,自律和他律统一起来。在一次次的接力中,学生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深了。一个学期快结束了,写轮流日记也要告一段落了,学生纷纷在日记中表示不舍,不想和组员们分开。组长小陈这样写道:“我真的很舍不得轮流日记。在轮流日记里,我们不泄露私密,悄悄地分享故事。我们的友谊在文字中油然而生,这里有林老师说的‘胜不骄,败不馁’和各种人生哲理,也有大家的逗趣点评,大家的心在一起了,班级的凝聚力也更强了。”
(二)“每周一整理”—增进学生情感的催化剂
接着,我又提出了“每周一整理”的想法。每周一整理安排在家校练习本每周的最后一页。为了实现作用最大化,我们进行了多次改版。
1.0版在内容上没有任何限制,可以进行知识的整理,也可以写一篇周记。这样的要求看似给了学生很大的发挥空间,但实际却像把他们扔进大海却不给他们一根浮木,让他们无所适从,反而不知道写什么。
通过借鉴与思考,2.0版诞生了,分为四个板块:“点击成功”“刷新自我”“日积月累”“寄语”。“点击成功”是记录这周自己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刷新自我”是给自己提建议,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日积月累”是记录本周所学的知识点;“寄语”是写对自己想说的一句话。刚开始,学生都能认真反思,仔细整理。可是写着写着,空话、套话就越来越多,离我的初衷也越来越远了。
基于以上原因,通过和中队委的讨论,3.0版便顺势而生了,分为三个板块:“我对自己说”“同伴对我说”“寄语”。“我对自己说”是让学生每周进行自我反思,并给下周的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同伴对我说”是要求学生每周都要与不同的同学交流,收集自己在别的同学眼中的优点与缺点;“寄语”是家长送给孩子一句鼓励的话。在新版本的“每周一整理”中,同学之间相互鼓励、相互提醒、共同进步,浓浓的同学情意在班级中慢慢蔓延。
二、妙用評语心情卡,传递暖暖师生谊
(一)期末评语—架起师生友谊的桥梁
期末素质报告单上的评语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一座感情桥梁。通过语言渗透情感,学生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期待。那些专门为学生而写的文字,不仅能打动学生的心,更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起改正不良行为的决心。
五年级下学期,又到写评语的时候了。这次的评语,我想让学生共同参与。我让学生填一张调查单,了解他们愿意以哪种小动物来形容自己,并说说理由。有些学生的理由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但有些学生的理由不够正面,此时就需要我们花更多的心思,既不违背他们自己原有的意思,又能给他们以积极的引导。
比如有个学生说自己像刺猬,理由却是可以用刺去攻击所有欺负他的人,事实上,他也确实是有一些“有仇必报”的不良行为。经过思考,并结合他的特点,我给他写了这样的评语:
致像刺猬一样防护力强的×××:
你是一个开朗、健谈的孩子,你的笑声能感染很多人。但是同学之间一旦发生一些小摩擦,你就竖起小刺。尖锐的小刺不仅能伤害人的身体,更能伤害同学之间的感情。如果把这些小刺用在对待困难上,是不是会更好呢?林老师希望你能够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凡事三思后行,切忌鲁莽。
六年级上学期,我们采用的是一句话评语,好多老师都喜欢用藏头诗来写,我也想试试。钰涵书法漂亮、志向远大,我送她的评语是:“‘钰’上青天揽明月,‘涵’润纸墨纬经间。”芷瑶是一个如幽兰般淡雅清香的女孩,又弹得一手好琴,我送她的评语是:“‘芷’若含香沁心脾,‘瑶’琴妙曲舒人心。”33个学生,33句诗,字字句句柔柔地打开了老师与学生心连心的感情之门,我们的心更近了。
(二)心情卡—拉近师生距离的启动器 六年级的学生开始渐渐进入青春期了,这个时期,他们的情绪变化大,想找老师倾诉,又有些不敢或不好意思,如果找不到发泄和倾诉的地方,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于是,我在班级里设立了“诺贝尔班情绪收集站”。情绪收集站就设在班级的窗台上,窗台上那三个显眼的红、黄、蓝小箱子就是情绪收集箱了。红色收集愤怒,蓝色收集忧伤,黄色收集快乐。我告诉学生:每个人每天都会有不同的情绪,当你感到有某种情绪的时候,无人倾诉或找不到地方发泄时,请你把它写出来,找到对应的盒子,把你的快乐、愤怒或者悲伤都装进盒子里。
“今天下楼梯摔了一跤,我很难过。”“今天是我的生日,心情十分愉悦。”……每每读到这些句子,我会因他们的高兴而高兴,也会因他们的伤心而伤心。我也会给他们回信,安慰他们,扮演好知心姐姐的角色,和他们一起分享快乐,帮助他们一起解决烦恼,从而拉近我们师生之间的距离。
三、善用书信和寄语,传递浓浓亲子爱
(一)书信—改善親子关系的助推剂
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是最常用的一种直接沟通方式,但有些时候尤其亲子沟通出现矛盾和冲突时,用这种方式可能就很难保证沟通的效果。这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书信等间接的方式与孩子沟通,通过书信的方式互相传递各自的想法、看法。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主题是“父母之爱”。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这一主题来编排。由《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三篇文章组成。一篇篇深情质朴的文章,娓娓道出了父母和孩子的爱。学生学完课文后,也有很多话要对父母说。习作《我想对你说》给了学生这样的机会。完成习作后,我并没有让学生仅仅把这封信写在作文本上,而是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漂亮的信纸,让他们把这封信端端正正地誊抄到信纸上,带给自己的父母看。之后的一天,一个学生惊喜地跑来:“林老师,我妈妈给我回信了!”那脸上不仅有意外,还有丝丝感动。后来每个学生都收到了父母的回信,那是我悄悄给家长们布置的作业。经过这样一次书面的交流,亲子之间的关系改善了很多。
一封书信,字短情长,如一瓶助推剂,和谐亲子之爱。随着科技的发展,除了书信,电子邮件、博客等如善加利用也同样能在亲子沟通中派上用武之地。
(二)寄语—优化亲子关系的妙药
一封信还不足以实现亲子间的沟通。于是,在家校练习本“我的成长足迹”中,我设计了“寄语”这一板块,可以让家长写写对孩子想说的话,这样每周孩子和家长之间至少有一次书面沟通交流的机会。有的家长写道:“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养成绝非一朝一夕,希望你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决心、毅力和坚持缺一不可,加油!共勉!”有的家长写出自己的祝福:“愿你在小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每天都与快乐相伴!”
用爱去洒下种子,得到的肯定是爱的果实,一颗爱的果实可以散发很大的力量。坚持下去,隔离在亲子之间的那条鸿沟将越来越小,我相信终有一天会化为无形。
【林淑静,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
责任编辑︱孙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