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说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话言,没有国界,不分种族。都说小提琴是乐器中的皇后,时而轻柔,时而锉锵。当小提琴演绎出美妙的乐章时,全世界的人都会为之陶醉。
我和音乐可能注定了今生有缘。小学六年级时,我考出了小提琴九级演奏证书,而且成为“中国西子少年交响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毕业那年夏天,我还作为唯一的小提琴手,跟随浙江省政府代表团去日本与友好城市进行了交流演出。
考入杭州外国语学校这所著名的中学后,我的练琴时间因为学习的需要而一点点被吞噬,到后来只剩下每周两三个小时的乐团排练时间。一次偶然的机遇,让我的小提琴重新焕发光彩。
高一时,我有幸参加了AFS学生交流项目,作为文化使者被派往美国。我拎着小提琴降落在那片陌生的土地上不久,就找到了熟悉的感觉——学校的音乐老师听说我会拉小提琴,立马决定让我在例行的音乐会中担任独奏。我所在的Cambria-Friesland High-school虽然只有100多个学生,却几乎人人都选修音乐课。美国的高中跟许多国内高中一样开音乐课,但开课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欣赏音乐,而是为了能排出一台音乐会。因为有了这样一个目标,所有的同学都乐意花时间花精力去练习;因为有了这样一个舞台,每一个人都努力挖掘自己的潜力。
当年中美之间的关系因为“乒乓外交”而急剧升温,我这个文化使者也因为“提琴外交”而受益匪浅。在学校几次成功地演出后,附近的教堂接二连三地邀请我去那里表演。在那些气势恢宏的教堂里,我的“乐器皇后”找到了新的舞台。在优雅的管风琴的伴奏下,我的小提琴演绎着美妙的旋律,这旋律飘扬了几个世纪,无需言语解释,因为它本身就是能够沟通人们的心灵的世界语言。
除了学校、教堂,我和我的“皇后”参加了一个又一个的Party,一次又一次登上不同的舞台:有时我们去俱乐部介绍来自中国的音乐,有时我们去养老院给老人们带去爱心与温暖……因为有了音乐这个共同语言的存在,我很自然地融入了美国的生活,并在那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我离开美国前的一个月,音乐老师说要让我在最后一场音乐会表演一个独奏曲目,让学校的整个铜管乐队给我伴奏。音乐会当天,我看着小镇的人一群又一群地进入大厅。平时学校的音乐会观众也挺多的,可是根本比不上那天。我拿着小提琴走到台前,面对台下一张张注视着我、向我微笑的脸,心潮澎湃。当恢宏的背景音乐响起的时候,《辛德勒名单》那凄凉而动情的主旋律在我的弓弦之间流泻出来……当我以那个高音C淡去的时候,大家还陶醉在音乐里。过了两三秒钟之后,所有的人都站起来喝彩、鼓掌。从录像来看,他们鼓掌足足有两分钟。这是美国人对于艺术的尊重,他们不仅仅是来娱乐的,更是来倾听我的心声的。音乐会结束之后,几乎每个人都上来与我握手,一个劲地跟我说拉得太棒了,一定要回来再给他们演奏。在中国,也许只有最亲近的几个朋友会上来寒暄几句,而在这里,我感受到了表演的价值。
其实,中美两国在音乐上的差异还表现在很多方面。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中美两国对待音乐的不同态度。在中国,孩子会因为学习的缘故而被迫放弃音乐爱好,这在美国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美国人对音乐和学习的态度恰好与中国相反:数学考满分会被认为是书呆子,而成功地演奏小提琴则能换来所有人敬佩的目光(也许这样说过于绝对,但我的亲身经历确实如此)。在美国人眼里,数学是抽象的,而音乐则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在中国人眼里,知识才是最重要的,音乐只是一种“才艺”。
往往还在牙牙学语时,中围的孩子们就一个个被望子成龙的父母送去学器乐、学舞蹈……我和绝大多数孩子一样,3岁开始学琴,还没掌握自己的母语就已经开始接触音乐这个“世界语言”了。与绝大多数孩子不同的是,我从那时起就喜欢上了小提琴,喜欢手持小提琴站在众人面前的感觉。孩童是稚气未脱的,喜欢疯玩,热爱自由;而练小提琴则需要一遍一遍枯燥地练习,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在原地站立。绝大多数跟我一起学琴的小朋友不到两三年就放弃了,而我则幸运地坚持到了最后。因为缺少表演的舞台,考级成了我们证明自己水平的为数不多的渠道之一。我也在浩浩荡荡的人海中一年一年往上考,从3级考到9级,越往上人就越少。即使成了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我每年也只有一到两次的演出机会。在这种情形下,放弃小提琴不失为一个合理的选择。
美国孩子学音乐的年龄之晚让我感到吃惊,一般都是等到孩子能独立思考了,对音乐真正产生兴趣了,才自己做出是否学习的决定。我认识的美国人中,开始学琴的年龄最小的也有七八岁,五六十岁才开始学的也大有人在。有一次我问一个小朋友为什么家里放着小提琴不学,他告诉我那是玩具,他还有很多像小提琴这样的玩具。美国人真正开始练琴之后,一般都不会荒废、放弃,因为有兴趣这个最好的老师在身后陪伴,有舞台这个最好的梦想在前面等待。在美国的时候,几乎几个星期就有一台音乐会,几乎每个星期都有教堂、俱乐部等社会团体请我去演奏,给我提供了广阔的表演空间。我在展示一技之长的同时,也让成千上万的美国人认识了我:在表演结束后会有老太太在别人的搀扶下前来跟我握手,在艺术中心门口会有几百号人捧着蛋糕给我唱“生日歌”……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的自信心和对音乐的兴趣。与中国的“大投入小产出”相比,美国人学琴的效益是惊人的。
现在,刚刚进入美国威斯康星州一所大学的我,已经成为学校交响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这让我有更多的机会来开展自己的“提琴外交”。每当我坐在舞台上那个熟悉的位置的时候,提琴生涯中的一幅幅画面总会跃入脑海。美好的提琴演奏不仅需要对音乐无比的热爱和执著刻苦的训练,更需要展现的舞台——能够真正体现它的价值的舞台,能够让沟通与交流成为现实的舞台。
我和音乐可能注定了今生有缘。小学六年级时,我考出了小提琴九级演奏证书,而且成为“中国西子少年交响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毕业那年夏天,我还作为唯一的小提琴手,跟随浙江省政府代表团去日本与友好城市进行了交流演出。
考入杭州外国语学校这所著名的中学后,我的练琴时间因为学习的需要而一点点被吞噬,到后来只剩下每周两三个小时的乐团排练时间。一次偶然的机遇,让我的小提琴重新焕发光彩。
高一时,我有幸参加了AFS学生交流项目,作为文化使者被派往美国。我拎着小提琴降落在那片陌生的土地上不久,就找到了熟悉的感觉——学校的音乐老师听说我会拉小提琴,立马决定让我在例行的音乐会中担任独奏。我所在的Cambria-Friesland High-school虽然只有100多个学生,却几乎人人都选修音乐课。美国的高中跟许多国内高中一样开音乐课,但开课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欣赏音乐,而是为了能排出一台音乐会。因为有了这样一个目标,所有的同学都乐意花时间花精力去练习;因为有了这样一个舞台,每一个人都努力挖掘自己的潜力。
当年中美之间的关系因为“乒乓外交”而急剧升温,我这个文化使者也因为“提琴外交”而受益匪浅。在学校几次成功地演出后,附近的教堂接二连三地邀请我去那里表演。在那些气势恢宏的教堂里,我的“乐器皇后”找到了新的舞台。在优雅的管风琴的伴奏下,我的小提琴演绎着美妙的旋律,这旋律飘扬了几个世纪,无需言语解释,因为它本身就是能够沟通人们的心灵的世界语言。
除了学校、教堂,我和我的“皇后”参加了一个又一个的Party,一次又一次登上不同的舞台:有时我们去俱乐部介绍来自中国的音乐,有时我们去养老院给老人们带去爱心与温暖……因为有了音乐这个共同语言的存在,我很自然地融入了美国的生活,并在那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我离开美国前的一个月,音乐老师说要让我在最后一场音乐会表演一个独奏曲目,让学校的整个铜管乐队给我伴奏。音乐会当天,我看着小镇的人一群又一群地进入大厅。平时学校的音乐会观众也挺多的,可是根本比不上那天。我拿着小提琴走到台前,面对台下一张张注视着我、向我微笑的脸,心潮澎湃。当恢宏的背景音乐响起的时候,《辛德勒名单》那凄凉而动情的主旋律在我的弓弦之间流泻出来……当我以那个高音C淡去的时候,大家还陶醉在音乐里。过了两三秒钟之后,所有的人都站起来喝彩、鼓掌。从录像来看,他们鼓掌足足有两分钟。这是美国人对于艺术的尊重,他们不仅仅是来娱乐的,更是来倾听我的心声的。音乐会结束之后,几乎每个人都上来与我握手,一个劲地跟我说拉得太棒了,一定要回来再给他们演奏。在中国,也许只有最亲近的几个朋友会上来寒暄几句,而在这里,我感受到了表演的价值。
其实,中美两国在音乐上的差异还表现在很多方面。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中美两国对待音乐的不同态度。在中国,孩子会因为学习的缘故而被迫放弃音乐爱好,这在美国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美国人对音乐和学习的态度恰好与中国相反:数学考满分会被认为是书呆子,而成功地演奏小提琴则能换来所有人敬佩的目光(也许这样说过于绝对,但我的亲身经历确实如此)。在美国人眼里,数学是抽象的,而音乐则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在中国人眼里,知识才是最重要的,音乐只是一种“才艺”。
往往还在牙牙学语时,中围的孩子们就一个个被望子成龙的父母送去学器乐、学舞蹈……我和绝大多数孩子一样,3岁开始学琴,还没掌握自己的母语就已经开始接触音乐这个“世界语言”了。与绝大多数孩子不同的是,我从那时起就喜欢上了小提琴,喜欢手持小提琴站在众人面前的感觉。孩童是稚气未脱的,喜欢疯玩,热爱自由;而练小提琴则需要一遍一遍枯燥地练习,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在原地站立。绝大多数跟我一起学琴的小朋友不到两三年就放弃了,而我则幸运地坚持到了最后。因为缺少表演的舞台,考级成了我们证明自己水平的为数不多的渠道之一。我也在浩浩荡荡的人海中一年一年往上考,从3级考到9级,越往上人就越少。即使成了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我每年也只有一到两次的演出机会。在这种情形下,放弃小提琴不失为一个合理的选择。
美国孩子学音乐的年龄之晚让我感到吃惊,一般都是等到孩子能独立思考了,对音乐真正产生兴趣了,才自己做出是否学习的决定。我认识的美国人中,开始学琴的年龄最小的也有七八岁,五六十岁才开始学的也大有人在。有一次我问一个小朋友为什么家里放着小提琴不学,他告诉我那是玩具,他还有很多像小提琴这样的玩具。美国人真正开始练琴之后,一般都不会荒废、放弃,因为有兴趣这个最好的老师在身后陪伴,有舞台这个最好的梦想在前面等待。在美国的时候,几乎几个星期就有一台音乐会,几乎每个星期都有教堂、俱乐部等社会团体请我去演奏,给我提供了广阔的表演空间。我在展示一技之长的同时,也让成千上万的美国人认识了我:在表演结束后会有老太太在别人的搀扶下前来跟我握手,在艺术中心门口会有几百号人捧着蛋糕给我唱“生日歌”……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的自信心和对音乐的兴趣。与中国的“大投入小产出”相比,美国人学琴的效益是惊人的。
现在,刚刚进入美国威斯康星州一所大学的我,已经成为学校交响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这让我有更多的机会来开展自己的“提琴外交”。每当我坐在舞台上那个熟悉的位置的时候,提琴生涯中的一幅幅画面总会跃入脑海。美好的提琴演奏不仅需要对音乐无比的热爱和执著刻苦的训练,更需要展现的舞台——能够真正体现它的价值的舞台,能够让沟通与交流成为现实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