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来源 :地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deyangl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新型师生关系是学生主体意识培养的前提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和人才观念,调整自己的心态。新型师生关系应当是平等、宽容、和谐、互动的关系,平等是师生交往的基础,是心灵沟通的前提。允许学生和教师争论,允许学生提出质疑,对于学生的挑战,教师应及时给于肯定或鼓励;允许学生张扬个性、大胆表现,教师可以求同存异,适度的宽容使师生关系更贴近。新型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对其工作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对学生充满爱心,并能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只有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才能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由发展的空间。教师要全面关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要善于发现学习困难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使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面对各方面素质较好的同学,则要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努力,由“要我学”的被动心理转变成“我要学”的自主意识。
  初一学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比较欠缺,但表现欲特别强烈,教师应以朋友式身份传授知识,多给学生勇气与自信,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并及时给于肯定和鼓励。如讲到森林资源和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时,学生能结合身边的实例,通过查阅资料找到比较合理的方案,可见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团队合作的能力,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强烈学习兴趣是学生主体意识培养的关键
  
  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都与地理知识息息相关,因而引导学生把地理知识学习同自己的远大理想以及祖国建设事业联系起来,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
  初中生对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和国内外大事比较感兴趣,如有趣的地理现象和地理故事,新颖的地理资料和地理新发现,描述生动的现实文学作品、景观画面,录像和野外实地观察等。他们在浓厚兴趣中了解、探索地理问题,不但不会觉得是一种负担,反而会感到是精神上的享受,学习效果当然也是最理想的。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过:“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但是在选择趣味材料和趣味情景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性与趣味性结合,从地理科学知识中寻找趣味性。例如,对于“日本”一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课前收集资料,了解日本的发展历史、中日关系,调查现实生活或商场中日本汽车、电器等产品,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课堂上的一言堂变为多言堂。另外初一学生了解世界地理知识很好的窗口是收看电视,给学生介绍一些有意义的电视节目,如新闻联播、正大综艺、世界各地等,既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也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
  
  三、让课堂贴近生活是学生主体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
  
  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轻视或缺乏社会实践的地理教学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合理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涉及范围广,课本容量有限,尤其是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依靠课堂、课本已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带领学生到大自然和社会现实中参与地理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围绕一定的地理专题,通过地理观察与地理考察活动,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并在此基础上经过资料处理和信息加工,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如对初二学生,分小组作一篇“假如我是村长”的小论文,要求画出村庄地图,调查村内乱耕地情况,分析村庄周围乡镇企业水污染问题等,并找出解决的对策和规划治理措施。学生兴趣很高,积极进行实地测量和调查,主动投入活动中。
  积极投入地理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使各种事理事物在实际中得到证实,而且还能扩大学生视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突出学生个性发展。▲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