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插话”变成“插花”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0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节学校的公开课上,我教学的内容是《三角形的面积》。
  我正在兴致勃勃地谈话引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知道它的面积计算方法是用底乘高,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同学们猜一猜,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可能和什么有关呢?”
  大部分同学都在认真思考着,还有不少同学举起了手。我正准备请同学发言,突然听到一个声音冒了出来:“我知道,我知道!很简单,和平行四边形差不多,不过要再除以2!”我一看,是一个平时一位头脑灵活、胆子很大的男生在插话,而且见大家一起被他吸引过去后,还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
  “对!”
  “我也知道!”
  “是这样算的,我听爸爸说过。”
  紧接着又有几个学生跟着附和。
  这是我备课中所没料到的。要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他这样我还能理解,我也可以毫不客气地把他批评一顿,但今天教室里毕竟还有学校数学组的各位老师在听课,他居然还敢这样随意插话,扰乱课堂秩序。当时我心里是又气又急,本来精心准备的教学思路好像一下子就被他打乱了。怎么办呢?还有那么多老师在看着我,在考验我如何面对这课堂的突发事件。总不能对他发脾气,斥责他扰乱课堂纪律,粗暴地解决吧。我想起了在一些教育教学报纸杂志上看到过类似的案例,作者的处理方法通常是对这位学生说:“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这是你的想法,我们再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等等。不过,好像这些说法放在我这节课中不太合适。因为我设计的接下来地环节是让学生自主探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这下可好,还没探索呢,结果就出来了,对班上其他学生来说产生了思维定势的影响,只记得公式而不知道公式是怎么来的,知识的形成少了过程。这样的学习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更别说我还想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探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还好这么多年的教学经验还能使我做到心中虽已百转千回,但面上还是风平浪静。经过短暂的思想斗争后,我终于有了一个临时构思。
  于是我微笑着说:“还有没有同学的想法和他们一样?”这时又有不少学生举起了手。我接着说:“看来一些同学已经通过猜想、预习或是在家长的帮助下知道三角形的面积是怎么计算的了,那下面我们就来一场证明赛。如果你认为三角形的面积是用底乘高除以2来计算,你就用一定的理由证明你的方法是对的,可以画图也可以用手中的三角形;如果你还不知道,就用你手中的三角形尝试探索。我们比比看,谁的理由能说服大家,谁的方法好,怎么样?”
  经我这么一说,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大家都跃跃欲试。有的在草稿纸上画图研究,有的对着手中的三角形学具苦思冥想,有的和周围同学小声讨论着,所有的学生都投入到自己研究的任务中,都想在证明赛中得到大家的肯定,教学效果比预想的好。
  学生插话是上课中常常会遇到的现象,虽然今天这个意想不到的插话不仅没有对我的公开课造成不好的影响,而且生成得更精彩,但事后,我还是捏了一把汗。细想一下,其实在我们的课堂中或多或少都会发生一些不大不小的意外,如何不因小失大,化意外为惊喜,不是每次都能凭教育机智顺利过关的。
  我们的课堂教学在做到教和学相结合时,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如前面案例中的对学习内容,不屑一顾、自以为是的心理,还有诸如专注、漠然、疲劳、思维不稳定等心理状态始终伴随在构建、内化知识的过程中,并作用于学习上。那么,教师怎样把握好教学前、中、后学生的心理状况,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水平呢?
  首先,在教学前我们要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状况,把握好学生的预期心理。愈来愈多的事实表明,往往教师在还没有传授某项知识的时候,学生已或多或少地接触到了、了解到了,因此他们在学习时的状态就不尽相同。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就需要考慮到上课时对这一部分学生的安排和调控,适当增强内容的趣味性和新颖性,并做好一定的有效知识延伸。
  其次,在教学中我们要留心观察,读懂学生的不同心理;以教适学,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如果学生显露出困难的苗头时,教师就应及时给予指导;如果学生处于积极的、良好的状态时,教师就应尽可能抓住学生的即时心理,进一步保持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如果学生心态不佳时,教师就可因势利导,通过自身调节影响学生,促使学生自我调节到合适状态等。
  最后,在教学后我们更要反思学生在课堂表现出的种种现象和行为,以便找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地方,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寻找到正确的方向。
  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师生的角色,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应该是允许学生说话的地方,也是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展露自己才华的地方。在这样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插话”现象也很常见,有的孩子想迫不及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是想表现自己就直接说了出来,教师的智慧就在于能否把这些意外的“插话”变成“插花”,变成课堂中生成的知识之花、学习之花、智慧之花。相信我们的课堂会更精彩。
其他文献
初中数学课堂的高效取决于学生探究数学活力的形成程度,学生学习数学活力不仅来自于学生自身的智力和智慧,而且来自于课堂学习活动的愉悦程度。下面笔者谈谈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实践中所做的思考。  一、愉悦课堂生发灵感需求教学情境的优化  数学是抽象的、深奥的,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费力,尤其是那些学习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中更显得无从下手。人们往往认为数学课堂不可能像阅读感悟文学作品那样生动有趣,学生容易
会议
在建构式生态课堂下推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课堂要么成了众说纷纭的“群英会”,要么成了悄无声息的“电话会”,要么就是匆忙“走过场”;小组合作学习成了懒惰学生的“避风港”、优秀学生的“展示台”;各类公开课虚假表演;对某些教师而言课堂成了“小憩站”,最后草草敷衍评价而收场。这些与小组合作学习不和谐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合作学习”中“弊”现象。  “合作学习”中“弊”现象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良好的审题习惯直接影响小学生的解题能力。审题方法和审题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是需要教师着意训练的。抓好审题能力的培养这一环节,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以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会从无到有,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从而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审题能力 存在问题 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审题作为贯穿于整个学习的环节,其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快乐地学习,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在平等、友好的氛围中学习,使学生不厌烦数学学习,从而喜欢上学习数学,加上教师经过精心策划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和鼓励,进而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注重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找到心灵的满足感,让学生学会“乐学”数学,就能充分体现数学的魅力,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把小学生感兴趣的因素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思维的发展。小学生的直观思维能力较强,他们在思考数学问题时通常运用的是直观思维。为了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使他们对于一些较难的问题能通过分析思维获得解决。小学生的注意力不持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