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团体战”谈起,对数学作业的巧妙布置做了细致入微的解读,最后以借鉴同仁的教学经验结尾,一纸管窥,率尔操觚,敬请匡误扶正。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教学艺术 团体战 作业 教学经验
一、解决学生的厌学问题需打团体战
学生厌学,如何处理?其实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艺术、引领方法,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比如我校有一位老师讲了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位学生上课不注意倾听其他学生发言,故意起哄,老师问他为什么,他说:“我什么也不会!”老师又问:“简单地听一听,总可以吧!”这位同学有些不耐烦地大吼道:“我连小学一、二年级的都不会,你让我学什么?”这位老师听了生气地说:“一年级的知识不会回去上一年级?来这里发什么火?”这位学生回答:“我才不愿意上呢!家长非让我来!”这是事后这位老师的原文口述,自己不想上,从老师身上,从学校找原因,故意气老师,只要一有借口立刻回家。据调查,这位学生确实忘掉了一二年级的知识,没有课本,也没有作业。怎样让这样的学生动起来,是我研究的一个问题。我认为一是从心底里感化他,二是需要让他从最基础的学起,节节有收获,天天有进步,课堂有事做,才能实现真正的转化。在学校里,只要课堂上没有收获,想让学生不乱,都是假话。一科老师这样做,需下一番工夫不可,其他科的老师不但不配合,反而会嘲笑,反正不影响我的成绩管他呢,出那么多冤力干嘛,真傻。老师之间的团体战真难打啊。
二、作业“变脸儿”
每次放假前,我们就会发下学校统一订购的假期作业,布置给学生在假期完成,学生如何对待呢?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突击应付;第二,空题漏题;第三,书写潦草;第四,相互抄袭;第五,牢骚抱怨。
老师又是如何对待呢?同学们牺牲假期完成的这份作业,开学后交到老师手上,命运又如何呢?
那老师们布置假期作业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要转变观念,不要总是拿作业禁锢学生。有的老师和家长有一种心理,就是唯恐学生假期玩“野”了,所以一定要布置点作业拴住他们的心。想一想,孩子们一个学期在学校,天天要学习,天天有作业,放假了,本应该是他们休息玩耍的好机会,也是他们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好机会,假期作业会成为他们精神上的沉重负担,时时搞得他们不快乐。如果不想让他们浪费这段时光,不能简单地“学校搬家”,而需要对学生的假期生活进行策划和指导。
其实,生活中充满了教育元素,只是我们视而不见罢了。我们老师应该站在更高的层次,有更开阔的视野,打破学科的局限,策划学生的假期生活。最好的“作业”不是简单的读写算,而应该是“让生活有意义,让作业有意思的活动”。好的作业会带给我们一些启发,甚至我们的观念可以更开放。假期生活不需要老师策划,学生是生活的主人和主体,理应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规划和管理。如果我们老师引导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自己设计自己的假期,那么,我们的“作业”又将会发挥什么作用呢?这非常值得我们思考、探讨。所以,不妨在放假前安排一节假期生活指导课,指导同学们用好《走向卓越》,读一读《数学家的故事》,让他们尝试着自己给自己布置点“作业”,如何?
其次要重视过程和方法指导。有的老师布置作业时原本想法很好,可是缺乏对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太笼统,比如,读一本好书,读什么?怎么读?怎么让读书有意义和有意思?都没有深入地去想。因此,这样的作业就成了一般性号召,也成了学生的一段苦旅。要真正落实,需要老师们在推荐、共读、分享等关键环节上做文章。老师的态度很关键,我们布置的“作业”影响甚至决定学生的生活状态和生活品质,随随便便地布置“作业”,是对学生生命的蔑视。
三、多借鉴同仁的教学经验
几天前有幸聆听了孙老师的一节复习课,孙老师课堂上的亲和力、感召力及超强的课堂驾驭能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有所思、有所悟。
孙老师这节课的授课内容是《相似三角形专题复习——比例与倍分》,整节课他引导学生围绕着一道典型的、开放的例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进行思考,通过一题多解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纵向加深、横向沟通,并在逐步变式训练中加强了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和变通,进而总结出解决此类问题的通法,达到了“以一闻十”、万变不离其宗的教学效果。反思自己的教学,复习课往往只是对知识的简单重复,把复习课上成了习题课,忽视了学生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孙老师的复习课让我领悟到:复习绝不是简单的重复,它是一个“串点成线”的过程。教师要将一颗颗散落的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在帮助学生建构起完善知识体系的同时,更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孙老师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1.选题是复习课的关键,合适的例、习题是实现目标的基础。2.基本图形思想是学习几何重要思想方法,要让学生在各学习阶段加强对于几何基本图形的积累,并学会在复杂图形中分离出几何基本图形并辨别出经过变式后的几何基本图形。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是对孙老师课堂的最好写照。整节课孙老师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交流、展示,而他则不断运用诙谐、激励的语言调动起學生的学习积极性;用适时的点拨,引领着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用画龙点睛的点评,渗透给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反思自己的教学,对学生的能力缺乏信任,导致教师讲得多而学生活动少,长期的“填鸭式”教学,扼杀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思维。究其原因,教师备教材多,备学生少,不了解学生,所以不信任学生,不信任学生直接影响到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课堂就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气,更不会擦出智慧的火花。孙老师的课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努力方向。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在学习借鉴名师好的经验和做法的同时,形成个人的教学特色。
以上几点是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产生的思考,可能不尽完善或成熟。总之,我们要了解青少年心理,懂得教学艺术,优化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终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教学艺术 团体战 作业 教学经验
一、解决学生的厌学问题需打团体战
学生厌学,如何处理?其实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艺术、引领方法,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比如我校有一位老师讲了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位学生上课不注意倾听其他学生发言,故意起哄,老师问他为什么,他说:“我什么也不会!”老师又问:“简单地听一听,总可以吧!”这位同学有些不耐烦地大吼道:“我连小学一、二年级的都不会,你让我学什么?”这位老师听了生气地说:“一年级的知识不会回去上一年级?来这里发什么火?”这位学生回答:“我才不愿意上呢!家长非让我来!”这是事后这位老师的原文口述,自己不想上,从老师身上,从学校找原因,故意气老师,只要一有借口立刻回家。据调查,这位学生确实忘掉了一二年级的知识,没有课本,也没有作业。怎样让这样的学生动起来,是我研究的一个问题。我认为一是从心底里感化他,二是需要让他从最基础的学起,节节有收获,天天有进步,课堂有事做,才能实现真正的转化。在学校里,只要课堂上没有收获,想让学生不乱,都是假话。一科老师这样做,需下一番工夫不可,其他科的老师不但不配合,反而会嘲笑,反正不影响我的成绩管他呢,出那么多冤力干嘛,真傻。老师之间的团体战真难打啊。
二、作业“变脸儿”
每次放假前,我们就会发下学校统一订购的假期作业,布置给学生在假期完成,学生如何对待呢?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突击应付;第二,空题漏题;第三,书写潦草;第四,相互抄袭;第五,牢骚抱怨。
老师又是如何对待呢?同学们牺牲假期完成的这份作业,开学后交到老师手上,命运又如何呢?
那老师们布置假期作业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要转变观念,不要总是拿作业禁锢学生。有的老师和家长有一种心理,就是唯恐学生假期玩“野”了,所以一定要布置点作业拴住他们的心。想一想,孩子们一个学期在学校,天天要学习,天天有作业,放假了,本应该是他们休息玩耍的好机会,也是他们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好机会,假期作业会成为他们精神上的沉重负担,时时搞得他们不快乐。如果不想让他们浪费这段时光,不能简单地“学校搬家”,而需要对学生的假期生活进行策划和指导。
其实,生活中充满了教育元素,只是我们视而不见罢了。我们老师应该站在更高的层次,有更开阔的视野,打破学科的局限,策划学生的假期生活。最好的“作业”不是简单的读写算,而应该是“让生活有意义,让作业有意思的活动”。好的作业会带给我们一些启发,甚至我们的观念可以更开放。假期生活不需要老师策划,学生是生活的主人和主体,理应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规划和管理。如果我们老师引导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自己设计自己的假期,那么,我们的“作业”又将会发挥什么作用呢?这非常值得我们思考、探讨。所以,不妨在放假前安排一节假期生活指导课,指导同学们用好《走向卓越》,读一读《数学家的故事》,让他们尝试着自己给自己布置点“作业”,如何?
其次要重视过程和方法指导。有的老师布置作业时原本想法很好,可是缺乏对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太笼统,比如,读一本好书,读什么?怎么读?怎么让读书有意义和有意思?都没有深入地去想。因此,这样的作业就成了一般性号召,也成了学生的一段苦旅。要真正落实,需要老师们在推荐、共读、分享等关键环节上做文章。老师的态度很关键,我们布置的“作业”影响甚至决定学生的生活状态和生活品质,随随便便地布置“作业”,是对学生生命的蔑视。
三、多借鉴同仁的教学经验
几天前有幸聆听了孙老师的一节复习课,孙老师课堂上的亲和力、感召力及超强的课堂驾驭能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有所思、有所悟。
孙老师这节课的授课内容是《相似三角形专题复习——比例与倍分》,整节课他引导学生围绕着一道典型的、开放的例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进行思考,通过一题多解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纵向加深、横向沟通,并在逐步变式训练中加强了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和变通,进而总结出解决此类问题的通法,达到了“以一闻十”、万变不离其宗的教学效果。反思自己的教学,复习课往往只是对知识的简单重复,把复习课上成了习题课,忽视了学生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孙老师的复习课让我领悟到:复习绝不是简单的重复,它是一个“串点成线”的过程。教师要将一颗颗散落的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在帮助学生建构起完善知识体系的同时,更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孙老师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1.选题是复习课的关键,合适的例、习题是实现目标的基础。2.基本图形思想是学习几何重要思想方法,要让学生在各学习阶段加强对于几何基本图形的积累,并学会在复杂图形中分离出几何基本图形并辨别出经过变式后的几何基本图形。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是对孙老师课堂的最好写照。整节课孙老师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交流、展示,而他则不断运用诙谐、激励的语言调动起學生的学习积极性;用适时的点拨,引领着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用画龙点睛的点评,渗透给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反思自己的教学,对学生的能力缺乏信任,导致教师讲得多而学生活动少,长期的“填鸭式”教学,扼杀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思维。究其原因,教师备教材多,备学生少,不了解学生,所以不信任学生,不信任学生直接影响到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课堂就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气,更不会擦出智慧的火花。孙老师的课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努力方向。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在学习借鉴名师好的经验和做法的同时,形成个人的教学特色。
以上几点是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产生的思考,可能不尽完善或成熟。总之,我们要了解青少年心理,懂得教学艺术,优化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终实现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