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华村梦圆今朝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antha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华村位于革命老区扬州市江都区丁伙镇东郊,临近江海高速。全村现有1108户、3205人,耕地面积6067亩,其中花木面积5750亩,是远近闻名的花木专业村。2012年全村三业总产值9.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19万元,先后荣获扬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江苏省文明村、生态村,全球500佳生态村,以及江苏省三星级康居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朱镕基、费孝通、赵南起、回良玉、张连珍、孙志军等中央和省市领导多次前来参观考察,并给予高度赞誉。
  过去的双华村同其他村一样,农民住着低矮的平房,生活徘徊在温饱线上,现在为何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探究竟,近日我们走访了双华,该村农业书记、村民主任王华生道出了其中的奥秘——
  花木富民,增加农民收入
  双华发展花木始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东风组有几位头脑灵活的经济能人,看到搞树苗能够创收,率先搞起花木苗圃,效益可观。村支部及时总结经验,成立了东风苗圃场,专人育小苗,培大苗,卖苗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了将苗圃场的经验辐射全村,使之成为富民产业,村支部因势利导,走了三步棋:
  干部带头栽树,帮贫困户致富。村支部深深懂得:要花木生产上路,党员干部必须先行一步。当时村党支部提出要求,每位村干要种10亩,组干要种5亩,党员要种3亩。全村七个支委除两个抓工业的以外,五个都带头种花木。他们学技术,摸行情,抓推销,经过几年的打拼,人人成了花木的行家里手。现任农业支书王华生花木栽种面积30多亩,年销售额10多万元,还联系两个贫困户,指导他们搞好花木致富。村民副主任徐卫华有花木面积40多亩,去年销售额达16万元。组长时生龙发展花木面积70亩,年销售在20万元以上。并且每人帮扶一两户贫困户,让他们通过花木致富。
  培植花木大户,带动群众致富。为加快花木发展步伐,他们先后在全村鼓励培养了32户花木大户,积极为他们调土地,协调解决发展资金和劳动力,带动了全村120户农户发展花木生产,走上致富道路。如花木大户朱领先,当年从自家的10亩责任田栽花木开始,不断拓展,至2010年花木面积达280亩,这两年又在外承包了90亩,总面积达到了370亩,去年花木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上,生活从小康走上了富裕,家里有一幢200多平方米别墅,城里还有一套楼房。为做花木工程方便,朱自己购置了一辆轿车,还帮助本组农户销售花木业务,带动了10多户农户致富。
  创新发展方式,变特色产业为优势产业。为适应花木生产发展需要,一是村里成立花木合作社,定期总结花木生产经验,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定期开展科教兴农讲座,推广花木新品种、新技术;定期掌握农户花木生产的品种、规格和销售情况,及时发布花木市场信息,为花木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二是把工业生产理念应用在花木发展上。花木销售一改过去产、供、销为销、供、产,根据市场需求,以销促产;二改过去人工推销为以网络为主体的多种形式销售,村里开通了花木网站,及时发送各种需求信息,同时建立起了由100多名花木经纪人组成的队伍,负责村里花木联系与销售。三个具有花木三级资质的大户,年承建花木工程5000万元以上,大部分都利用本村苗木。全村形成了大户销售做工程,小户销售委托经纪人,网站销售定乾坤的态势。在品种更新上,地绿方面增加了红枫、红叶兰、石兰等彩色品种,花木方面增加桂花、桃花、茶花、红花檵木等品种。并根据城市绿化需要,增加了大树乔木,品种从原来的10多个增加到现在的200多个。三是镇村为蜀桧、龙柏等几个主打品种注册了地理商标,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竞争优势和知名度。目前该村花木业全部实现了产品特色化、生产规模化、管理信息化、销售现代化。从事花木的农户从原来的几户发展到全组,带动了全村,影响了全镇,亩效益从数百元增加到几千元、上万元。2012年该村在全国20个省市都有销售业务,销售额1.3亿元以上,全村人均收入2.19万元,60%来自花木生产。
  工业兴村,壮大集体经济
  实践证明,花木是富民产业,工业的发展,才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早在上世纪70年代村支部就重视工业企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现任书记杜举才集中全力抓。近几年又通过鼓励农民创业,积极招商引资,增加技改投入和盘活原张庄中学存量资产等方法,既改造了老企业又增添了新企业。全村16家企业,实现年产值7.32亿元,成为双华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如村办企业扬州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生产的主产品汽缸门,获得江苏省名牌产品称号,畅销大江南北,去年实现销售产值2.7亿元。苏华水泵厂为追求新发展,去年增加技改投入100万元,实现产值7000多万元,利润120多万元。这些企业的发展,给村级经济带来良好的综合效益。
  企业在留足发展资金后,每年上交一定的资金给村里,村每年50多万元可用资金中,企业上交占了大头,这解决了村里的正常开支,保证村级工作正常有序运转。工业兴村带动了劳动力就业,全村16家工业企业有500名本村工人,工人人均年工资2万多元,每年为农民增收1000多万元;近几年工业企业除正常上交外,支持全村兴办公益事业的资金达120万元,为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发展福利事业提供了保证;带动了三产的发展,全村现有各类超市、供应点、小吃店50多家,以及劳动服务队200人,2012年实现三产增加值过亿元。
  环保安居,建设美好家园
  20世纪后期忙建房,21世纪开始兴装潢,现在,全村90%的农户住上楼房,不少户还在城区购了商品房,室内装潢与城市基本一样,但室外环境比较差。针对少数户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状况,村支部确立了创建江苏省生态村和康居示范村的发展目标。首先,加强生态环保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要求每个党员干部住宅前后树木种植不少于20株,室内外盆花不少于20盆。在群众性评十星活动中也突出了卫生保洁的内容,倡导保洁为美,以多星为荣,形成了人人争做文明人,家家争当十星户的良好氛围。其次,村筹集资金200多万元,修筑了王桥路6公里,使全村村组道路达到了硬质化,同时组织专人清理河道13条,栽各种名贵树木近万株,清理家前屋后杂物草堆350个,拆除破旧披棚27处,新建公厕2座,农户改厕率达100%,新安装小型污水处理装置27台,路灯36盏,实现村庄环境绿化、美化、亮化、清洁化,并成立了专门的保洁队伍,实行长效管护。
  如今,走进村部所在地,只见一条宽阔水泥路两旁是高大挺拔的水杉林,西面是一片片高大的花木农田,东面是一方绿色花木和一排排漂亮楼房,室内外花卉盆景美观鲜艳,真是村在林里,屋在绿中,人在花间。向北,是一条坡清水洁的环庄河,在河塘的入口处设置了污水处理箱。再向前,是展示农业各种科技成果的科技展览室,在门前的砖墙上雕刻着:“借问花木何处有,牧童遥指双华村。”接着是法制长廊、文化长廊。在长廊前面宽阔的休闲广场上,运动器材多种多样,几位老人正在健身休闲,问及对双华村生活的感受,老人们高兴地说:“我们双华远看像公园,近看像花园,真正是人间幸福的乐园。”
  采访结束时,支书告诉我们:双华今天的小康是几代人的梦想,现在我们又有新的梦想,这就是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与时俱进务实干,四年之后再翻番,让双华村农民更富裕,环境更优美,生活更幸福!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