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茄2号是郑州市蔬菜研究所选育的中早熟紫圆茄新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果实圆形,果色紫黑色,平均单果质量0.56 kg,最大可达1.6 kg,果面光滑,商品性状优良,抗病性强。平均667 m2产量4 580 kg,高产在6 000 kg以上,适宜各地早春保护地和露地栽培。属高产高效益品种,深受种植户喜爱。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各地种植者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常常造成减产,不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笔者将各地种植郑茄2号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总结如下,以为种植者提供参考。
1 苗期出现死苗现象
冬春时节,由于大多数农民采用传统方法育苗,育苗设施条件差,很容易造成死苗现象。主要死苗原因是猝倒病造成。
1.1 猝倒病的症状及发生原因
茄子幼苗出土后,幼茎基部发生水浸状暗斑,自下而上扩展,病部组织腐烂干枯而凹陷,逐渐缢缩呈细线状,致使幼苗地上部因失去支撑力而倒伏地面。湿度大时,在病苗及其附近地面上常密生白色棉絮状菌丝。发病初期,苗床上只有少数幼苗发病,几天后,以此为中心逐渐向外扩展蔓延,最后引起幼苗成片倒伏死亡。发病的主要条件是土壤温度、湿度、光照和管理水平。冬春育苗时土质黏重、土温偏低、相对湿度大,加上通风不良等,常引起猝倒病大量发生。阴雨天多、光照不足、播种过密、分苗间苗不及时、施用带菌肥料、长期使用老苗床、苗床未经消毒处理等,都会使发病加重。
1.2 解决措施
1.2.1 栽培防治 育苗苗床要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育苗肥料要充分发酵腐熟,在播种前要对育苗土和种子消毒。播种不要过密,出苗时注意通风换气。冬春季节要尽量提高床温,保持苗床土疏松。如缺水,可用细孔喷壶喷洒温水,不可大水漫灌。床土表面湿度大时,可撒施少量干细土或草木灰吸湿。
1.2.2 药剂防治 如果发病应先拔除病苗,以防病害蔓延,然后喷洒25% 瑞毒霉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64%杀毒矾400~5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l 000倍液等药剂,每7 d喷1次,连续2~3次。
2 温室、大棚栽培果实着色不良
2.1 果实着色不良的症状及发生原因
郑茄2号果实为紫黑色,棚室栽培中受不利栽培环境影响,果实会着色不良,呈现淡紫至红紫色,甚至近于绿色,多发生半面着色不良果。发生原因:一是茄子坐果后遇阴雨天光照不足,使果实着色不良;二是枝叶的遮挡,果实被枝叶遮挡,荫蔽在植株下面,只能得到散射光,整个或半个果实着色不好,果实颜色浅淡;三是使用聚氯乙烯薄膜覆盖,阻止紫外线通过,影响果实着色。总之,着色不良茄子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光照不足。
2.2 解决措施
2.2.1 合理密植 郑茄2号在保护地栽培,种植密度不宜过大,667 m2在2 200~3 000株为宜。如为追求前期产量和高效益而采取更密的定植,根据情况在门茄或对茄采摘后,要拔去一部分植株。
2.2.2 选用聚乙烯薄膜 注意覆盖薄膜的特性,栽培时不要选用聚氯乙烯薄膜,应选用聚乙烯膜,并要定期清洁棚膜,尽可能的保持较高的棚膜透光率。
2.2.3 合理揭盖草苫 晴天草苫早揭晚盖延长光照时间,阴天也应揭苫吸收散射光,雾雪阴冷天缩短揭苫时间,但不能不揭苫。
2.2.4 科学整枝 及摘除下部老叶及过密侧枝,确保株行间通风透光性良好。
3 老菜地根结线虫病发生严重
3.1 根结线虫病的症状及发生原因
茄子根结线虫病主要发生于茄子根部,尤以侧根和支根上根结线虫寄生多。受害部位长出许多近球形的瘤状物,似念珠状相互连接,初为乳白色,后变为褐色或黑色。瘤状物阻碍根的发育,使根的功能消失,须根萎缩。地上部植株前期受害症状不明显,中期表现为生长缓慢,叶色发黄,后期随着病情发展,植株萎蔫不能恢复,直至枯死。解剖根结有很小的乳白色线虫埋于其内。
茄子根结线虫主要分布在深5~30 cm土层中,以幼虫或卵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田间主要随病土、病苗、浇水和农事传播。翌年越冬的幼虫或越冬卵孵化出幼虫,由根部侵入,引致田间初侵染,后循环往复,不断地进行再侵染。土温25~30 ℃,土壤持水量在40% 左右,病原线虫发育快。地势高燥、土质疏松、重茬地发病重。
3.2 解决措施
3.3.1 栽培措施防治 与非茄科作物进行2~3年轮作,降低土壤中根结线虫数量,减轻对下茬危害。将土壤深翻25~30 cm,把虫卵翻入深层,减轻危害。选用无病土育苗。及时清除田间病残株,深埋或焚烧,消灭虫卵来源。收获后,条件允许时可灌水淹地几个月,使根结线虫失去侵染力。棚室可在休闲季节利用夏季高温,在棚内挖沟起垄,沟内灌满水,然后盖地膜密闭棚室2周,使30 cm内土层温度达 54 ℃,保持40 min以上,杀死线虫。
3.3.2 药剂防治 播种或分苗前15~20 d,667 m2用98%~100% 必速灭微粒剂5~6 kg 撒施或沟施,深度20 cm,用药后立即覆土,有条件可洒水封闭或覆盖塑料薄膜,熏闷7 d后松土通气,然后播种,可有效杀灭土中根结线虫。播种或定植时每m2 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mL,稀释2000~3 000倍液喷洒地面,立即翻入土中;或用10% 噻唑膦颗粒剂 667 m2用1 500~2 000 g 撒施;或用5% 丁硫克百威颗粒剂 667 m2用5 000~7 000 g沟施;或用每 g 5亿活孢子淡拟青霉颗粒剂每667 m2用3~5 kg处理土壤。
4 出现畸形果
4.1 出现畸形果的症状及原因
茄子畸形果指果实失去了本品种的特性,果实不周正,失去果实典型的形状,果形变得奇形怪状。郑茄2号在生产上出现畸形果主要是使用激素处理花朵不当造成,主要原因有以下3个方面:用激素处理花朵时间把握不准而形成僵果,激素处理花朵最佳时间只有3 d,即开花的当天和开放前2 d,提前处理易形成僵茄;激素浓度过大易形成畸形果;在高温条件下用激素处理花朵易形成畸形果。 4.2 解决措施
当茄子花朵全部变紫色到开放共为3 d,均可用2.4-D处理,但以开放当天处理最佳;2.4-D处理花朵时浓度一般要求为25~30 mg·kg-1,但应灵活处理,气温高时稍低;气温低时稍高。温度超过30 ℃ 应停止处理花朵,对当天开放的花在上午气温30 ℃ 以下时处理完毕,对未开放的变紫花朵,上午10:00前处理不完可16:00后再处理。
5 出现烂果
5.1 烂果症状表现及发生原因
5.1.1 茄子灰霉病引起烂果 主要发生在棚室栽培中,果实先从果蒂周围产生褐色水渍状病斑,扩大后病斑呈暗褐色,稍凹陷,表面产生轮纹状或不规则状灰色霉状物,果实内部变黑腐烂。棚室内湿度持续较大是发病的主导因素,尤其在春季连阴雨天气多,气温偏低,放风不及时,棚内湿度大,能引起灰霉病发生和蔓延。另外,植株密度过大、生长旺盛、管理不当都会加快此病扩展。
5.1.2 茄子褐纹病引起烂果 果实受害产生褐色圆形凹陷斑,上有许多黑褐色小点,病斑扩大时,可见到清晰的轮纹,后期病果腐烂或成僵果。褐纹病为高温、高湿性病害,田间气温28~30 ℃,相对湿度高于80%,持续时间比较长,连续阴雨易发病。连作地,密度过大,植株长势较弱,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夏季多雨等发病重。
5.1.3 茄子炭疽病引起烂果 果实受害初期产生水浸状长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逐渐扩大成同心环纹斑,其上着生黑色小点,周围有湿润状的圆圈,严重时病斑干缩,果肉变黑腐烂。温暖多湿的天气病害严重。当气温达30 ℃ 时,天气干旱的条件下停止发病扩展。重茬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氮肥过多、植株郁蔽或通风不良、植株生长势弱的地块发病重。
5.2 解决措施
5.2.1 栽培措施防治 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栽培茄子,起垄定植。种植密度适当,培育健壮植株。保护地栽培要保持棚面清洁,增强光照;避免在阴雨天或下午浇水,防止大水漫灌,最好选在晴天上午浇水,以降低夜间棚内湿度和结露;及时放风降低棚内湿度。雨季来临清理垄沟,雨后及时排水,轻浇井水,以防热雨危害。发病后及时清除病果、病叶和病枝,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再次传播和侵染的病原菌数量,减轻病害发生。
5.2.2 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或发现中心病株时选择农药喷雾。防治灰霉病采用50% 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 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炭疽病采用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 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褐纹病采用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 代森锰锌400~500倍液喷雾。每隔7~10 d喷1次,连喷3~4次。
1 苗期出现死苗现象
冬春时节,由于大多数农民采用传统方法育苗,育苗设施条件差,很容易造成死苗现象。主要死苗原因是猝倒病造成。
1.1 猝倒病的症状及发生原因
茄子幼苗出土后,幼茎基部发生水浸状暗斑,自下而上扩展,病部组织腐烂干枯而凹陷,逐渐缢缩呈细线状,致使幼苗地上部因失去支撑力而倒伏地面。湿度大时,在病苗及其附近地面上常密生白色棉絮状菌丝。发病初期,苗床上只有少数幼苗发病,几天后,以此为中心逐渐向外扩展蔓延,最后引起幼苗成片倒伏死亡。发病的主要条件是土壤温度、湿度、光照和管理水平。冬春育苗时土质黏重、土温偏低、相对湿度大,加上通风不良等,常引起猝倒病大量发生。阴雨天多、光照不足、播种过密、分苗间苗不及时、施用带菌肥料、长期使用老苗床、苗床未经消毒处理等,都会使发病加重。
1.2 解决措施
1.2.1 栽培防治 育苗苗床要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育苗肥料要充分发酵腐熟,在播种前要对育苗土和种子消毒。播种不要过密,出苗时注意通风换气。冬春季节要尽量提高床温,保持苗床土疏松。如缺水,可用细孔喷壶喷洒温水,不可大水漫灌。床土表面湿度大时,可撒施少量干细土或草木灰吸湿。
1.2.2 药剂防治 如果发病应先拔除病苗,以防病害蔓延,然后喷洒25% 瑞毒霉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64%杀毒矾400~5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l 000倍液等药剂,每7 d喷1次,连续2~3次。
2 温室、大棚栽培果实着色不良
2.1 果实着色不良的症状及发生原因
郑茄2号果实为紫黑色,棚室栽培中受不利栽培环境影响,果实会着色不良,呈现淡紫至红紫色,甚至近于绿色,多发生半面着色不良果。发生原因:一是茄子坐果后遇阴雨天光照不足,使果实着色不良;二是枝叶的遮挡,果实被枝叶遮挡,荫蔽在植株下面,只能得到散射光,整个或半个果实着色不好,果实颜色浅淡;三是使用聚氯乙烯薄膜覆盖,阻止紫外线通过,影响果实着色。总之,着色不良茄子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光照不足。
2.2 解决措施
2.2.1 合理密植 郑茄2号在保护地栽培,种植密度不宜过大,667 m2在2 200~3 000株为宜。如为追求前期产量和高效益而采取更密的定植,根据情况在门茄或对茄采摘后,要拔去一部分植株。
2.2.2 选用聚乙烯薄膜 注意覆盖薄膜的特性,栽培时不要选用聚氯乙烯薄膜,应选用聚乙烯膜,并要定期清洁棚膜,尽可能的保持较高的棚膜透光率。
2.2.3 合理揭盖草苫 晴天草苫早揭晚盖延长光照时间,阴天也应揭苫吸收散射光,雾雪阴冷天缩短揭苫时间,但不能不揭苫。
2.2.4 科学整枝 及摘除下部老叶及过密侧枝,确保株行间通风透光性良好。
3 老菜地根结线虫病发生严重
3.1 根结线虫病的症状及发生原因
茄子根结线虫病主要发生于茄子根部,尤以侧根和支根上根结线虫寄生多。受害部位长出许多近球形的瘤状物,似念珠状相互连接,初为乳白色,后变为褐色或黑色。瘤状物阻碍根的发育,使根的功能消失,须根萎缩。地上部植株前期受害症状不明显,中期表现为生长缓慢,叶色发黄,后期随着病情发展,植株萎蔫不能恢复,直至枯死。解剖根结有很小的乳白色线虫埋于其内。
茄子根结线虫主要分布在深5~30 cm土层中,以幼虫或卵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田间主要随病土、病苗、浇水和农事传播。翌年越冬的幼虫或越冬卵孵化出幼虫,由根部侵入,引致田间初侵染,后循环往复,不断地进行再侵染。土温25~30 ℃,土壤持水量在40% 左右,病原线虫发育快。地势高燥、土质疏松、重茬地发病重。
3.2 解决措施
3.3.1 栽培措施防治 与非茄科作物进行2~3年轮作,降低土壤中根结线虫数量,减轻对下茬危害。将土壤深翻25~30 cm,把虫卵翻入深层,减轻危害。选用无病土育苗。及时清除田间病残株,深埋或焚烧,消灭虫卵来源。收获后,条件允许时可灌水淹地几个月,使根结线虫失去侵染力。棚室可在休闲季节利用夏季高温,在棚内挖沟起垄,沟内灌满水,然后盖地膜密闭棚室2周,使30 cm内土层温度达 54 ℃,保持40 min以上,杀死线虫。
3.3.2 药剂防治 播种或分苗前15~20 d,667 m2用98%~100% 必速灭微粒剂5~6 kg 撒施或沟施,深度20 cm,用药后立即覆土,有条件可洒水封闭或覆盖塑料薄膜,熏闷7 d后松土通气,然后播种,可有效杀灭土中根结线虫。播种或定植时每m2 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mL,稀释2000~3 000倍液喷洒地面,立即翻入土中;或用10% 噻唑膦颗粒剂 667 m2用1 500~2 000 g 撒施;或用5% 丁硫克百威颗粒剂 667 m2用5 000~7 000 g沟施;或用每 g 5亿活孢子淡拟青霉颗粒剂每667 m2用3~5 kg处理土壤。
4 出现畸形果
4.1 出现畸形果的症状及原因
茄子畸形果指果实失去了本品种的特性,果实不周正,失去果实典型的形状,果形变得奇形怪状。郑茄2号在生产上出现畸形果主要是使用激素处理花朵不当造成,主要原因有以下3个方面:用激素处理花朵时间把握不准而形成僵果,激素处理花朵最佳时间只有3 d,即开花的当天和开放前2 d,提前处理易形成僵茄;激素浓度过大易形成畸形果;在高温条件下用激素处理花朵易形成畸形果。 4.2 解决措施
当茄子花朵全部变紫色到开放共为3 d,均可用2.4-D处理,但以开放当天处理最佳;2.4-D处理花朵时浓度一般要求为25~30 mg·kg-1,但应灵活处理,气温高时稍低;气温低时稍高。温度超过30 ℃ 应停止处理花朵,对当天开放的花在上午气温30 ℃ 以下时处理完毕,对未开放的变紫花朵,上午10:00前处理不完可16:00后再处理。
5 出现烂果
5.1 烂果症状表现及发生原因
5.1.1 茄子灰霉病引起烂果 主要发生在棚室栽培中,果实先从果蒂周围产生褐色水渍状病斑,扩大后病斑呈暗褐色,稍凹陷,表面产生轮纹状或不规则状灰色霉状物,果实内部变黑腐烂。棚室内湿度持续较大是发病的主导因素,尤其在春季连阴雨天气多,气温偏低,放风不及时,棚内湿度大,能引起灰霉病发生和蔓延。另外,植株密度过大、生长旺盛、管理不当都会加快此病扩展。
5.1.2 茄子褐纹病引起烂果 果实受害产生褐色圆形凹陷斑,上有许多黑褐色小点,病斑扩大时,可见到清晰的轮纹,后期病果腐烂或成僵果。褐纹病为高温、高湿性病害,田间气温28~30 ℃,相对湿度高于80%,持续时间比较长,连续阴雨易发病。连作地,密度过大,植株长势较弱,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夏季多雨等发病重。
5.1.3 茄子炭疽病引起烂果 果实受害初期产生水浸状长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逐渐扩大成同心环纹斑,其上着生黑色小点,周围有湿润状的圆圈,严重时病斑干缩,果肉变黑腐烂。温暖多湿的天气病害严重。当气温达30 ℃ 时,天气干旱的条件下停止发病扩展。重茬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氮肥过多、植株郁蔽或通风不良、植株生长势弱的地块发病重。
5.2 解决措施
5.2.1 栽培措施防治 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栽培茄子,起垄定植。种植密度适当,培育健壮植株。保护地栽培要保持棚面清洁,增强光照;避免在阴雨天或下午浇水,防止大水漫灌,最好选在晴天上午浇水,以降低夜间棚内湿度和结露;及时放风降低棚内湿度。雨季来临清理垄沟,雨后及时排水,轻浇井水,以防热雨危害。发病后及时清除病果、病叶和病枝,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再次传播和侵染的病原菌数量,减轻病害发生。
5.2.2 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或发现中心病株时选择农药喷雾。防治灰霉病采用50% 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 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炭疽病采用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 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褐纹病采用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 代森锰锌400~500倍液喷雾。每隔7~10 d喷1次,连喷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