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言文在高年级语文课程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对教师而言教好文言文更是颇具挑战性的教学任务。本文结合案例简要探讨了三点小学语文高年级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分别是层层递进,引导学生理解大意及中心;指导点拨,引导学生体会写作艺术手法;分享交流,培养课外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文言文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教师而言,教好文言文更是颇具挑战性的教学任务。以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体会对高年级文言文教学谈几点策略性意见,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助益。
一、层层递进,引导学生理解大意及中心
文言文不论是字词还是用语习惯都与现代语有很大不同,这是造成文言文难学且一些学生缺乏兴趣的主要原因。因此,通情况下我们应该逐字逐句给学生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和认知,并从字词的分析进而到整篇文章的解读,使学生对文章整体达到切实把握。实践证明,这一关如果打不通,教好文言文是非常难的,因此教师不能怕麻烦,而是层层递进,细致入微,引导学生理解大意及中心。至于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则应基于课文的具体特点及自身教学风格合理采取并加以灵活实施。
比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时,笔者所采取的方式是先让学生将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注音:辩斗、盘盂、沧沧凉凉、探汤、孰为汝多知乎等。在要求学生进行初读时,我发现不少学生在断句方面存在一些困难,于是即时进行范读,并让学生对照自己的停顿,检查与老师朗读的停顿是否一样。学生再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辩斗”“东游”等词的意思,并让其思考和讨论“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问其故”这句话的作用(这是全文的总起句,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点明了出场人物有三个即孔子和两个小孩)。待学生理解全文大意并能顺畅朗读后,则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来创设演示情境,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及课堂积极性,更能促使学生对课文情节留下深刻印象,并更深刻地地体会孔子实事求是、勇于承认自己不足的品质,以及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这就使学生对课文的中心意旨达成了更加深刻地体悟。
二、指导点拨,引导学生体会写作艺术手法
文言文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最突出和直接的表现即为人教部编中文言文的大量增加。而选如入教材中中作品均为经典力作,不但思想观点上有助于学生价值观及人文情怀方面的进步,写作手法上也往往有着非常提出的亮点,值得学生细细品味和借鉴。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要使学生很好地把握课文大意及中心意旨之外,还用通过有效的指导和点拨使学生体会文中有特色的写作艺术手法。
比如,在教学《采薇》这首诗时,应让学生了解《詩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是当时的民间集体诗歌,语言非常简练朴素,《采薇》所写的是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追昔,回想自己在军中的情景和心境。作者没有直接倾诉内心的感情,而是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舍,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思归的情怀,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用得极尽精妙,读来感人至深。此外,通过这篇诗歌还要让学生认识到《诗经》中作品所经常运用的重叠的句式和比兴的手法的特点和意义。实践证明,
这种做法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浓郁兴趣,从而更有利于文言文的学习。
三、分享交流,培养课外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常言道“工夫在诗外”,课内教材上的文本学习只是一小个部分,课外才是更为宽广的天地。所以教师一方面要课内扎实基本功,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利用课堂上的一个“引子”,让学生积极拓展自己的文言文阅读,从而积累文言文知识和提高文学素养,。可以通过开展文言文阅读交流分享会等形式,引导学生形成良性的竞争意识,构建有效的学习模式。
比如,结合课文中所学习的文言文,笔者在平时注意引导学生课余可以尝试着看看四书五经、司马迁的《史记》、屈原的《离骚》文言经典,遇到问题可以自己查工具书或上网解决,也可以寻求老师或家长的帮助。为此笔者根据教学进度适时组织举办班级的文言文学习交流会,让学生结合自己课外阅读的古典文学作品进行读后感的分享交流。实践证明,这样的拓展阅读学生受益匪浅,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也愈发浓厚起来。总之,通过拓展文言文阅读,通过组织文言文的阅读交流活动,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文言文阅读带来的收获和喜悦,这有利于使学生由衷地喜欢上古典文学,从而感受中国千年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与美学魅力。
如上,本文结合案例简要探讨了三点小学语文高年级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分别是层层递进,引导学生理解大意及中心;指导点拨,引导学生体会写作艺术手法;分享交流,培养课外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文言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一线教师要注重结合实践积极探索和总结有效的教学策略及方法,以期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小健.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效率[J]. 课外语文,2016,000(012):54.
[2]高雪娟. 浅析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方法研究[J]. 文理导航,2015(18):55-55.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文言文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教师而言,教好文言文更是颇具挑战性的教学任务。以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体会对高年级文言文教学谈几点策略性意见,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助益。
一、层层递进,引导学生理解大意及中心
文言文不论是字词还是用语习惯都与现代语有很大不同,这是造成文言文难学且一些学生缺乏兴趣的主要原因。因此,通情况下我们应该逐字逐句给学生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和认知,并从字词的分析进而到整篇文章的解读,使学生对文章整体达到切实把握。实践证明,这一关如果打不通,教好文言文是非常难的,因此教师不能怕麻烦,而是层层递进,细致入微,引导学生理解大意及中心。至于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则应基于课文的具体特点及自身教学风格合理采取并加以灵活实施。
比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时,笔者所采取的方式是先让学生将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注音:辩斗、盘盂、沧沧凉凉、探汤、孰为汝多知乎等。在要求学生进行初读时,我发现不少学生在断句方面存在一些困难,于是即时进行范读,并让学生对照自己的停顿,检查与老师朗读的停顿是否一样。学生再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辩斗”“东游”等词的意思,并让其思考和讨论“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问其故”这句话的作用(这是全文的总起句,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点明了出场人物有三个即孔子和两个小孩)。待学生理解全文大意并能顺畅朗读后,则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来创设演示情境,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及课堂积极性,更能促使学生对课文情节留下深刻印象,并更深刻地地体会孔子实事求是、勇于承认自己不足的品质,以及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这就使学生对课文的中心意旨达成了更加深刻地体悟。
二、指导点拨,引导学生体会写作艺术手法
文言文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最突出和直接的表现即为人教部编中文言文的大量增加。而选如入教材中中作品均为经典力作,不但思想观点上有助于学生价值观及人文情怀方面的进步,写作手法上也往往有着非常提出的亮点,值得学生细细品味和借鉴。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要使学生很好地把握课文大意及中心意旨之外,还用通过有效的指导和点拨使学生体会文中有特色的写作艺术手法。
比如,在教学《采薇》这首诗时,应让学生了解《詩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是当时的民间集体诗歌,语言非常简练朴素,《采薇》所写的是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追昔,回想自己在军中的情景和心境。作者没有直接倾诉内心的感情,而是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舍,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思归的情怀,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用得极尽精妙,读来感人至深。此外,通过这篇诗歌还要让学生认识到《诗经》中作品所经常运用的重叠的句式和比兴的手法的特点和意义。实践证明,
这种做法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浓郁兴趣,从而更有利于文言文的学习。
三、分享交流,培养课外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常言道“工夫在诗外”,课内教材上的文本学习只是一小个部分,课外才是更为宽广的天地。所以教师一方面要课内扎实基本功,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利用课堂上的一个“引子”,让学生积极拓展自己的文言文阅读,从而积累文言文知识和提高文学素养,。可以通过开展文言文阅读交流分享会等形式,引导学生形成良性的竞争意识,构建有效的学习模式。
比如,结合课文中所学习的文言文,笔者在平时注意引导学生课余可以尝试着看看四书五经、司马迁的《史记》、屈原的《离骚》文言经典,遇到问题可以自己查工具书或上网解决,也可以寻求老师或家长的帮助。为此笔者根据教学进度适时组织举办班级的文言文学习交流会,让学生结合自己课外阅读的古典文学作品进行读后感的分享交流。实践证明,这样的拓展阅读学生受益匪浅,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也愈发浓厚起来。总之,通过拓展文言文阅读,通过组织文言文的阅读交流活动,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文言文阅读带来的收获和喜悦,这有利于使学生由衷地喜欢上古典文学,从而感受中国千年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与美学魅力。
如上,本文结合案例简要探讨了三点小学语文高年级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分别是层层递进,引导学生理解大意及中心;指导点拨,引导学生体会写作艺术手法;分享交流,培养课外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文言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一线教师要注重结合实践积极探索和总结有效的教学策略及方法,以期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小健.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效率[J]. 课外语文,2016,000(012):54.
[2]高雪娟. 浅析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方法研究[J]. 文理导航,2015(18):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