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文明知多少?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tgb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一年中用肉眼所能看见的恒星总数仅6000颗左右,使用望远镜可以看见几亿颗恒星。科学家估算,宇宙里的恒星总数有3×1023颗,比地球上的所有海滩和沙漠里的沙粒总数还多。银河系是一个庞大的恒星系统,其中的恒星超过2000亿颗。那么,浩瀚宇宙中,除我们的家园地球外,还可能有地外文明存在吗?这是许多科学家努力探求的问题。
  
  地外文明存在之争
  
  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上产生智慧生命的实际可能性究竟有多大呢?科学界对这个问题的争论明显分为两派。一派强烈排斥关于地外生命的所有想法,认为生命进化过程复杂无比,有许多巧合贯穿其中,所以在宇宙中不可能发生两次。另一派则认为,从天文学角度讲,地外文明是存在的。宇宙如此之大,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他们承认从无生命物质中产生生命的过程的确惊人地复杂,然而既然它在地球上发生了,那就完全有理由认为,同样的过程也可能在我们这个小小的太阳系之外的许多行星上重演。虽然我们现有的科学技术还不能证明外星人的存在,但是这不能说明外星人不存在。
  
  什么样的行星是“宜居”
  行星?
  
  探索地外文明的第一步是要发现“宜居”行星。不少人把天文学名词“宜居”理解为适合人类居住,但对于天文学家来说,“宜居”指适合生命存在,哪怕这个生命只是一个单细胞细菌。 什么样的行星适宜居住?首先,它必须是类地行星。什么是类地行星?太阳系有两类行星,一类叫类地行星,一类叫类木行星。类地行星是具有固态表面,而类木行星则是气态表面。类地行星的质量就是类似于地球这样的质量;而类木行星的质量就比类地行星大得多。类木行星不是宜居的,因为它是气态的,生命没有落脚点。“宜居”行星的第二个条件是它位于“宜居带”中。宜居带指行星距离恒星远近合适的区域。在这一区域内,恒星传递给行星的热量适中,行星不会太热或太冷,星球上可能存在液态水。
  
  
  探索银河系文明的难题
  
  要在巨大的银河系里寻找生命的愿望受到一系列条件的限制。首先,当我们摆脱太阳系的束缚,把望远镜和探测器转向遥远的恒星时,我们会遇到一个麻烦——距离的问题。从日常生活的标准来看,我们太阳系非常巨大——直径约120亿千米,但当我们试着在环绕其他恒星运行的行星上寻找生命时,这样的距离便显得微不足道了。其次,寻找类地行星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行星本身并不发光,它们反射的信号极其微弱。而恒星的光芒要比它周围的行星亮100亿倍左右。恒星的万丈光芒使它旁边的任何行星都黯然失色,根本看不见。人们必须首先屏蔽掉恒星的光亮才能突出行星的特征。然而,我们太阳系外的行星距离地球太远,而且也太小,根本无法利用望远镜直接观测到,因此天文学家通过研究遥远恒星的轻微“摆动”查找行星,恒星的这种摆动是由行星的引力拖拽造成的。
  
  银河系首次星系普查
  
  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都在致力于探索地球以外的行星世界,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发明与应用,则把这一梦想变成了现实。美国在2009年3月6日将“开普勒”送入太空,它是世界上首个专门用于搜寻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太空望远镜。在为期至少3年半的任务期内,“开普勒”将对天鹅座和天琴座中大约15.6万个恒星系展开观测,以寻找类地行星和生命存在的迹象。初步研究发现,银河系恒星中至少每2颗恒星中就有1颗拥有行星,每200颗恒星中就有1颗恒星拥有的行星位于“宜居带”。科学家目前发现了1235颗候选行星,这些天体中,54颗处于“宜居带”,处于“宜居带”意味着一颗行星与母星保持适当距离,进而为它表面存在液态水提供条件。另外,“宜居带”行星的表面温度大约介于-17℃至93℃之间。在54颗“宜居带”行星中,5颗的大小接近地球。
  
  地外文明存在的可能性有多少?
  
  开普勒目前搜索的范围只占茫茫夜空的1/400,在如此小的区域内却发现如此众多的候选行星,使我们禁不住想知道:我们生活的银河系中还有多少行星在环绕着类似太阳的恒星轨道远行?
  科学家估算结果表明,在银河系的2000亿颗恒星中,类日恒星占多达半数,银河系的类日恒星数量大约在1000亿颗左右,其中只有2%左右拥有类地行星。也就是说,银河系的类地行星数量在20亿颗上下。宇宙中与银河系类似的星系有500亿个左右,如果每一个都拥有20亿颗类地行星,就太令人不可思议了。
  虽然科学家推测在宇宙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外星文明,但是他们为什么不与人类建立直接联系,而让人类做着可能是无益的努力呢?我们能找到这些宇宙兄弟吗?也许他们也在寻找我们,但是由于同样的原因被阻挡在远方。这些原因可能是以下几种。
  ⒈距离遥远。庞大的宇宙空间使相互联系异常困难。据推测,在银河系中,最大的可能结果是500颗恒星产生一个外星文明,这样,我们只有找到501颗恒星才有可能找到外星文明。根据恒星密度,500颗恒星所占空间半径为35光年,这意味着最近的外星文明可能在35光年以外,我们向那儿发一个信号,最快也在要70年后才能收到回音。
  ⒉频谱隔离。我们使用电磁波和外星联系,但是由于电磁频谱极宽,我们也不知道他们使用何种频谱。
  ⒊文明发展度。前苏联天体物理学家卡达雪夫曾把文明分为3种。Ⅰ型文明:它能掌握本行星的全部资源。Ⅱ型文明:它能够掌握自己的中央恒星和行星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资源。 Ⅲ型文明:它能够掌握自己的恒星系统的一切资源。 由于存在着不同类型的文明,假如对方是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达到Ⅱ、Ⅲ型文明,那么他们就可能对我们不屑一顾,避而不见。如果对方的文明程度比我们低,他们也无法和我们相互联络。
  ⒋其他生命形式。我们考虑的都是与地球文明相似的文明,但如果有其他生命形式呢?比如硅人,比如科幻小说中的蜘蛛人、小绿人,它们就无法和我们交流。并且假如它们是采用我们所未知的形式存在的话,我们也只好永远对它们保持未知。
  
  【责任编辑】蒲晖
其他文献
传统上人们对生命历程的认识是这样的:人的一生开始是走着上坡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攀升,直到中年达到顶峰,但这以后人生便衰落了,一条明显的下滑线把人们一直引向坟墓。多数人都认为,幸福的人生通常属于年轻人,而衰老则宛若日暮的残阳,只剩下了悲伤和凄凉。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一些科学家有了新发现。他们注意到,人们对人生的感觉与这种传统的看法完全不同,事实上,人们在接近老年的时候开始变
期刊
站式办公    指上班族因为长时间的静坐会影响健康而站着办公,即让员工站着工作。多项医学研究指出,长时间的静坐会影响健康。久坐不动,血液循环减缓,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产生精神压抑,长此以往会使记忆力下降。久坐还能导致颈椎病,人保持长时间的坐姿,全身重量压在脊椎骨底端,加上肩膀和颈部长时间不活动,容易引起颈椎僵硬,严重者甚至导致脊椎变形而诱发弓背及骨质增生。一项针对站式办公的调查结果显示:44%的网友
期刊
植物对环境变化是非常敏感的。和动物不一样,当遇到环境胁迫时,动物可以选择逃离,但植物没有腿,多数只能在原地被动忍受侵害的发生。一旦环境中发生大气污染,植物便从外表形态、内部结构,尤其化学成分上表现出一系列的反应特征。人们就利用植物的这些特点来指示环境中是否出现了污染,是什么样的污染物造成了植物的反应特征,甚至借助仪器分析,确定污染物的浓度。    地衣荒漠背后的城市污染    早在19世纪末,就有
期刊
大脑可以半睡半醒    人们常常用“半睡半醒”形容犯困时做事准确度下降的情形,而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实验鼠的大脑的确可以出现这种状态。这时,大脑总体上还处于清醒状态,但某些局部区域脑电波的测量结果却表现出睡眠的特征。犯困的实验鼠虽仍在活动,其脑电波在总体上也表现出清醒的特征,但用探针在其大脑中某些局部区域测量到的脑电波特征却显示其已睡着了。多次实验显示,这些睡眠区域出现的位置是随机的。这些局部入
期刊
近日,美军采取行动,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北部的阿伯塔巴德市击毙了“基地”组织首脑本拉丹。从这次击毙拉丹的方式来看,“点穴式打击”是行动得手的重要原因。美国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一直主张美国的新军事变革要因时、因地制宜。这种思想具体到反恐战争中,就是要把无人机和“骡子上的特种部队”相结合,把先进武器装备和传统战法相结合。    寻找本拉丹,十年磨一剑    2001年“911”恐怖袭击发生后,美军
期刊
2009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远在芝加哥的采访记者杰西卡与纽约演播室的主持人借助于全息影像技术实现面对面交流    在很多科幻电影里,都有类似的场景,即戏中的人物可以对着剧中其他人物的虚拟影像说话,让身处不同空间的人面对面交流。事实上这已不是科幻片里的情节,借助于3D全息影像技术就可以实现。比如,2009年的美国总统大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运用全息影像技术将远在芝加哥奥巴马总部现场采访的记
期刊
春节期间海南三亚发生的强拆“最大贫民窟”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中国“贫民窟”问题的普遍关注。城市贫民窟是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这种低成本的城市居住生活区,已成为城市吸纳与安置贫困人口的一种无奈选择。    中国存在贫民窟吗?    国外主要使用两类概念界定城市贫民窟。第一类是用于指代西方国家城市贫民聚集区的贫民区(Slum)。在城市化迈入后期阶段后,随着大量富裕阶层陆续迁往郊区居住,西方国家城市
期刊
“到了夏天,那更热闹了:河流好像在赛跑;鸟儿歌唱着;池塘里的青蛙也成日成夜地呱呱叫着;牛群羊群在草原上奔跑;路旁的槐树披着一身浓绿的枝叶在风中舞动……” 这是作家祝贺在他的一篇作品中对夏季的描写。  那么,夏季究竟从何时开始,它离我们有多远?这要从四季划分的标准说起。    四季的划分标准各异    四季的划分标准各异,大体上可以分为“天文划分”、“习惯划分”和“物候划分”3个标准。  在天文上,
期刊
几年前,澳大利亚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对该馆保存的一只海马的标本进行了仔细研究,最终确定它是一个海马的新物种。由于这个新物种较为怪异,与人们通常所见的海马在形态上有许多不同,因此研究人员以“似是而非”一词来为它命名。  说起海马,人们都知道它最奇特的地方就是由雄性“分娩”。在雄海马的腹部,有一个皮肤折叠形成的“育儿袋”。每到繁殖季节,雌雄海马便尾部相互缠在一起,腹部相对,由雌海马把卵一粒一粒排入“育儿袋
期刊
我国古代的“公车改革”    自古以来,官车对于官员来说是代步的工具,更是身份和排场的象征。古代各朝各代不同级别的官员所乘的车类别和档次是不一样的。从先秦起,诸侯公卿都以乘坐马车为体现身份的一种标志。到了东汉初,光武帝刘秀认为,国家初建,百废待兴,因此在官车使用上也应该节俭,所以费用相对低廉的牛车开始盛行,直到经济发展后牛车才被马车取代。在南北朝时期,君主和百姓非常追求个性化。比如宋文帝喜欢乘坐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