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儿童都有超重的问题。对于年龄5~11岁的儿童来说,几乎每三名儿童中就有一名超重或肥胖。除了遗传因素、缺乏锻炼、营养过剩,以及希望孩子胖点儿富态可爱的养育老观念之外,还有更多间接导致宝宝变成小胖子的罪魁祸首都可能会出乎你的意料,让你大跌眼镜……
关于肥胖儿童的惊人数字
超重或肥胖的婴幼儿(年龄在0~5岁之间)的数量,从1990年的3200万上升到了2013年的4200万。在此期间,仅在世界卫生组织非洲地区,肥胖或超重儿童的和数量就从400万增加到了900万。
如果保持目前这种增长趋势的话,那么到了2025年,全球超重或肥胖婴幼儿的数量将会增长至7000万。如果不采取干预措施,肥胖的婴幼儿在儿童时期、青少年时期甚至是成年期,将会一直胖下去。
超重的青少年成为超重或肥胖的成年人的可能性为70%。
超重儿童的数量在过去的30年间翻了三倍甚至更多。
大部分肥胖或超重儿童都居住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肥胖增长率要比发达国家高30%。
2012年,国际肥胖研究协会主办的《肥胖综述》月刊公布研究报告显示,中国12~18岁的孩子中,有1.9%的孩子患糖尿病,该比例相当于美国同龄人(0.5%)的四倍。
与一家之主的教育水平有关?
肥胖的流行情况随种族、年龄、性别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而且还与一家之主的受教育水平有关。总的来说,在1999~2010年间,在一家之主完成了大学学业的儿童群体中,出现儿童肥胖的可能性约为一家之主没有完成高中学业的儿童群体的一半(女孩为9%.vs.19%;男孩为11%.vs.21%)。在女童群体中,一家之主完成了高中学业的女孩,肥胖概率从1999~2002年间的17%,增长到了2007~2010年间的23%;但是一家之主完成了大学学业的女孩的肥胖概率,从1999~2002年间的11%,下降到了2007~2010年间的7%。男童群体的情况与女童群体有所不同。
电视是罪魁祸首?
目前的数据显示,年龄在2~17岁之间的儿童有超过3年的时间都花在了看电视上。不健康食品的广告与儿童肥胖率之间也存在相关。这也支持了“电视看得太多是在导致儿童肥胖的诸多因素中最容易改变的”这一理论。当然,儿童和青少年接触到的食品广告也有所增加。目标人群为儿童的广告所宣传的食品营养价值一般较低,比如糖果、麦片和快餐等。在第一批有关电视对儿童肥胖的一项研究中发现,一天中每多看1小时的电视,肥胖流行率就会增加2%。研究还说明了看电视是如何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体重的:体育活动量严重下降,以及不健康食品的渴求与消耗量显著增加。近期的研究也证实了以往研究的结果:电视看得多的中学生喝的饮料往往也较多,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接触到的食品广告较多。
其他研究则集中于广告是怎样影响幼儿和他们的饮食习惯的。即使只看过一点电视上播的食品广告,也会影响学龄前儿童的食物偏好。幼儿还不能区分广告和其他节目,当广告利用儿童最喜欢的卡通人物,并且在呈现产品的时候出现快乐、开心和幸福等概念,就会导致儿童将这些食物与幸福快乐联系起来,虽然他们还不知道,早饭、午饭和晚饭只吃糖果对自己有什么影响。
不过,虽然媒体确实对儿童的体重和他们对食品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他们的父母和朋友可能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导致肥胖的外因
由外部动机驱动而去吃东西的儿童,肥胖的风险更高。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要求两组儿童注意不同的提示后吃东西:一种是外因,比如说盘子中食物的量,一种是内因,比如说饥饿感和满足感。依赖于内因的儿童更有可能在饿了的时候吃东西,吃饱以后就停止进食。相反的,对外因产生反应的儿童更有可能忽视那些表示自己已经吃饱了的内因。当儿童习惯于依赖外因后,吃的就比身体需要的更多,所以也更有可能出现超重或肥胖。
母亲的职业和孩子的体重有关?
母亲工作的时间与孩子的身体质量指数(BMI)之间也存在相关性。有证据表明,如果母亲的工作时间安排和标准工作时间不同,也就是说不是从周一到周五朝九晚五的话,就与儿童身体质量指数较高之间存在关联。对于工作忙或者是工作时间不规律的母亲来说,想要抽点时间和孩子一起做运动可能很难,或者她们的工作安排可能很难保证自己有空陪孩子吃饭。因此,相比于那些母亲工作安排规律的孩子,母亲工作不规律的孩子的饮食可能就没有那么健康、均衡。孩子对食物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孩子们并不一定能自己做出最健康的选择。但这也并不是说如果母亲不能陪孩子吃饭,母亲就不能教给孩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良好的锻炼习惯了。
抑郁症的母亲,孩子会肥胖?
母亲有抑郁症状可能与孩子的营养状况以及运动情况有关,而饮食和运动会影响孩子的体重。有抑郁症状的母亲更有可能会把婴儿放在床上自己喝奶,而且也不太会限制孩子的饮食。她们也不太可能和孩子一起吃晚饭,而且抑郁症母亲的孩子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也要比没有抑郁症状母亲的孩子更长。所有的这些行为都与孩子的身体质量指数(BMI)较高之间存在相关。尽早发现母亲的抑郁症状能够减少对孩子饮食习惯和体重的影响。
家庭压力也会催胖?
来自家庭的心理压力可能会导致儿童肥胖。可能产生压力的原因包括:重大的家庭事件、来自父母的压力、缺乏社会支持以及家长的担忧(比如,家长可能会担心孩子生病、受到伤害、被绑架、发育出现异常、被虐待或者是夭折)。一项研究表示,在以上四个方面中,至少存在两个方面压力的儿童,出现肥胖的可能性更高。
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宝宝更胖?
对坏脾气的宝宝总是听之任之的家长要注意了:一项研究发现,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与身体质量指数发展,以及8年后的肥胖情况之间存在相关。研究发现,延迟满足困难并缺乏自身情绪调节能力的幼儿,以后更有可能体重超重,而且在4岁的时候出现延迟满足困难和调节情绪困难,可能会影响到孩子11岁时的体重。早期自我管理出现困难,还会导致超重儿童出现身体形象问题和对饮食的顾虑。所以,研究表明,提早并持续性地对儿童的行为模式进行干预,对控制宝宝体重也有很大的好处。
关于肥胖儿童的惊人数字
超重或肥胖的婴幼儿(年龄在0~5岁之间)的数量,从1990年的3200万上升到了2013年的4200万。在此期间,仅在世界卫生组织非洲地区,肥胖或超重儿童的和数量就从400万增加到了900万。
如果保持目前这种增长趋势的话,那么到了2025年,全球超重或肥胖婴幼儿的数量将会增长至7000万。如果不采取干预措施,肥胖的婴幼儿在儿童时期、青少年时期甚至是成年期,将会一直胖下去。
超重的青少年成为超重或肥胖的成年人的可能性为70%。
超重儿童的数量在过去的30年间翻了三倍甚至更多。
大部分肥胖或超重儿童都居住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肥胖增长率要比发达国家高30%。
2012年,国际肥胖研究协会主办的《肥胖综述》月刊公布研究报告显示,中国12~18岁的孩子中,有1.9%的孩子患糖尿病,该比例相当于美国同龄人(0.5%)的四倍。
与一家之主的教育水平有关?
肥胖的流行情况随种族、年龄、性别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而且还与一家之主的受教育水平有关。总的来说,在1999~2010年间,在一家之主完成了大学学业的儿童群体中,出现儿童肥胖的可能性约为一家之主没有完成高中学业的儿童群体的一半(女孩为9%.vs.19%;男孩为11%.vs.21%)。在女童群体中,一家之主完成了高中学业的女孩,肥胖概率从1999~2002年间的17%,增长到了2007~2010年间的23%;但是一家之主完成了大学学业的女孩的肥胖概率,从1999~2002年间的11%,下降到了2007~2010年间的7%。男童群体的情况与女童群体有所不同。
电视是罪魁祸首?
目前的数据显示,年龄在2~17岁之间的儿童有超过3年的时间都花在了看电视上。不健康食品的广告与儿童肥胖率之间也存在相关。这也支持了“电视看得太多是在导致儿童肥胖的诸多因素中最容易改变的”这一理论。当然,儿童和青少年接触到的食品广告也有所增加。目标人群为儿童的广告所宣传的食品营养价值一般较低,比如糖果、麦片和快餐等。在第一批有关电视对儿童肥胖的一项研究中发现,一天中每多看1小时的电视,肥胖流行率就会增加2%。研究还说明了看电视是如何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体重的:体育活动量严重下降,以及不健康食品的渴求与消耗量显著增加。近期的研究也证实了以往研究的结果:电视看得多的中学生喝的饮料往往也较多,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接触到的食品广告较多。
其他研究则集中于广告是怎样影响幼儿和他们的饮食习惯的。即使只看过一点电视上播的食品广告,也会影响学龄前儿童的食物偏好。幼儿还不能区分广告和其他节目,当广告利用儿童最喜欢的卡通人物,并且在呈现产品的时候出现快乐、开心和幸福等概念,就会导致儿童将这些食物与幸福快乐联系起来,虽然他们还不知道,早饭、午饭和晚饭只吃糖果对自己有什么影响。
不过,虽然媒体确实对儿童的体重和他们对食品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他们的父母和朋友可能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导致肥胖的外因
由外部动机驱动而去吃东西的儿童,肥胖的风险更高。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要求两组儿童注意不同的提示后吃东西:一种是外因,比如说盘子中食物的量,一种是内因,比如说饥饿感和满足感。依赖于内因的儿童更有可能在饿了的时候吃东西,吃饱以后就停止进食。相反的,对外因产生反应的儿童更有可能忽视那些表示自己已经吃饱了的内因。当儿童习惯于依赖外因后,吃的就比身体需要的更多,所以也更有可能出现超重或肥胖。
母亲的职业和孩子的体重有关?
母亲工作的时间与孩子的身体质量指数(BMI)之间也存在相关性。有证据表明,如果母亲的工作时间安排和标准工作时间不同,也就是说不是从周一到周五朝九晚五的话,就与儿童身体质量指数较高之间存在关联。对于工作忙或者是工作时间不规律的母亲来说,想要抽点时间和孩子一起做运动可能很难,或者她们的工作安排可能很难保证自己有空陪孩子吃饭。因此,相比于那些母亲工作安排规律的孩子,母亲工作不规律的孩子的饮食可能就没有那么健康、均衡。孩子对食物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孩子们并不一定能自己做出最健康的选择。但这也并不是说如果母亲不能陪孩子吃饭,母亲就不能教给孩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良好的锻炼习惯了。
抑郁症的母亲,孩子会肥胖?
母亲有抑郁症状可能与孩子的营养状况以及运动情况有关,而饮食和运动会影响孩子的体重。有抑郁症状的母亲更有可能会把婴儿放在床上自己喝奶,而且也不太会限制孩子的饮食。她们也不太可能和孩子一起吃晚饭,而且抑郁症母亲的孩子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也要比没有抑郁症状母亲的孩子更长。所有的这些行为都与孩子的身体质量指数(BMI)较高之间存在相关。尽早发现母亲的抑郁症状能够减少对孩子饮食习惯和体重的影响。
家庭压力也会催胖?
来自家庭的心理压力可能会导致儿童肥胖。可能产生压力的原因包括:重大的家庭事件、来自父母的压力、缺乏社会支持以及家长的担忧(比如,家长可能会担心孩子生病、受到伤害、被绑架、发育出现异常、被虐待或者是夭折)。一项研究表示,在以上四个方面中,至少存在两个方面压力的儿童,出现肥胖的可能性更高。
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宝宝更胖?
对坏脾气的宝宝总是听之任之的家长要注意了:一项研究发现,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与身体质量指数发展,以及8年后的肥胖情况之间存在相关。研究发现,延迟满足困难并缺乏自身情绪调节能力的幼儿,以后更有可能体重超重,而且在4岁的时候出现延迟满足困难和调节情绪困难,可能会影响到孩子11岁时的体重。早期自我管理出现困难,还会导致超重儿童出现身体形象问题和对饮食的顾虑。所以,研究表明,提早并持续性地对儿童的行为模式进行干预,对控制宝宝体重也有很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