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将德育部分纳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范畴,我们通过建构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实现立德树人的德育目标。课堂教学是德育实施的重要途径,要在达成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同时,挖掘学科德育的内容,春风化雨落实德育目标。
一、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堂教学要做到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关注并达成“三维”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关注了前两个方面,而忽视了后者。究其原因,第一知识本位,只见树叶不见森林,考什么教什么错误观点;第二知识和能力更容易考查,情感态度价值观很难量化。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学科德育:
(1)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其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微笑,一次其如其分的评价都是关注,良好的师生互动有利于德育的落实。
(2)体验式学习。认识、体验和感悟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基本方式,也是学习活动的基本方式。一個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必然会在过程中获得体验产生感悟;而且体验、感悟是知识后面更有价值的东西。如:思品课法庭审判活动,离学生生活比较遥远,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可以说是雷声大雨点小,起不到效果。“模拟法庭活动”可以真实再现审判活动,通过角色扮演,亲历审判程序,学生不仅初步学会了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案例能力,还培养了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法律意识。
(3)创新教学设计。教师不能把德育目标像知识技能领域的内容标准一样,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直接“教”给学生,而必须通过创设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中,产生体验,获得感悟,养成态度,内化成价值观,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创新教学设计。如地理《地势》的教学中,让学生利用三色太空泥在地图上制作三级阶梯立体图。学生动手操作兴致盎然,合作完成分界线等地理知识点,既体验了地势特点,又在探究的过程中潜移默化达成德育目标。
二、突出学科思想和方法
(1)渗透学科思想。传授知识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掌握学科思想并融汇贯通。如化学的学科思想为: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思想、守恒思想、动态平衡思想,这些思想要渗透在整个化学知识的学习、规律的探究以及问题的解决。以动态平衡思想为例,这种思想不仅仅是化学学科所独有,而是很多学科都需要突出的,这种学科思想可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
(2)掌握学科方法。掌握学科方法,就等于找到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学习不是为了记住知识点,而是通过学习知识来掌握方法,通过方法解决问题,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如历史思品学科根据给定材料,抓住关键字词,提炼内容,联系所学观点恰如其分解决问题。利用知识框架思维导图的方法梳理知识、形成体系已经成为师生常用的方法。重视学科方法即给人以鱼不如给人以渔。
三、创设小组合作探究展示
小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责任感,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课堂展示还能能够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的品质,符合“德育课程一体化”的要求。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应注意的问题:首先,不能为了热闹、形式而合作,学生不能独立解决的、有合作价值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第二,合作要提出明确时间和要求,成员各负其责;第三,教师要参与合作掌握情况,对学生的展示进行恰当评价;第四,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积极参与、认真倾听、欣赏别人优点、敢于质疑等。
《1克花生种子含有多少能量的实验探究》中,关于合作学习生物老师提出以下要求:①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如何避免被烫伤;②操作要规范:温度计、种子的操作;③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一名成员操作的同时,其他成员将已知的数据代入公式中计算;④实验完毕,组长将计算结果上台报给老师,做出分析;⑤实验时间5分钟。上面的例子,生物老师充分考虑合作学习的要求及注意事项,三维目标得以体现,收到明显的效果。
四、巧借信息技术情感升华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配乐朗诵、歌曲、视频等,让情感提升更便捷、更有效、更能打动学生。视频的使用是为了突破重难点,是根据教学设计精选,既要解决问题,也要提升情感,要做到一箭双雕。在看视频的时候一定要提出要求,带着问题看视频,必要时还要求做适当记录,设置的问题,要有指向性,不能太宽泛,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视频根据需要可以在导入环节,激发兴趣或设置疑问;也可以在中间,为解决问题;也可以放在小结,专为情感升华。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德育目标的达成,有赖于教师挖掘德育内容,做教学的有心人,通过活动实现德育目标。教师本身就是德育的载体,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爱会感染学生,爱会通过学生去放大。教师的世界观会影响学生的行为规范;教师的强烈的责任感会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老师永恒的追求。
一、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堂教学要做到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关注并达成“三维”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关注了前两个方面,而忽视了后者。究其原因,第一知识本位,只见树叶不见森林,考什么教什么错误观点;第二知识和能力更容易考查,情感态度价值观很难量化。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学科德育:
(1)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其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微笑,一次其如其分的评价都是关注,良好的师生互动有利于德育的落实。
(2)体验式学习。认识、体验和感悟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基本方式,也是学习活动的基本方式。一個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必然会在过程中获得体验产生感悟;而且体验、感悟是知识后面更有价值的东西。如:思品课法庭审判活动,离学生生活比较遥远,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可以说是雷声大雨点小,起不到效果。“模拟法庭活动”可以真实再现审判活动,通过角色扮演,亲历审判程序,学生不仅初步学会了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案例能力,还培养了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法律意识。
(3)创新教学设计。教师不能把德育目标像知识技能领域的内容标准一样,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直接“教”给学生,而必须通过创设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中,产生体验,获得感悟,养成态度,内化成价值观,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创新教学设计。如地理《地势》的教学中,让学生利用三色太空泥在地图上制作三级阶梯立体图。学生动手操作兴致盎然,合作完成分界线等地理知识点,既体验了地势特点,又在探究的过程中潜移默化达成德育目标。
二、突出学科思想和方法
(1)渗透学科思想。传授知识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掌握学科思想并融汇贯通。如化学的学科思想为: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思想、守恒思想、动态平衡思想,这些思想要渗透在整个化学知识的学习、规律的探究以及问题的解决。以动态平衡思想为例,这种思想不仅仅是化学学科所独有,而是很多学科都需要突出的,这种学科思想可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
(2)掌握学科方法。掌握学科方法,就等于找到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学习不是为了记住知识点,而是通过学习知识来掌握方法,通过方法解决问题,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如历史思品学科根据给定材料,抓住关键字词,提炼内容,联系所学观点恰如其分解决问题。利用知识框架思维导图的方法梳理知识、形成体系已经成为师生常用的方法。重视学科方法即给人以鱼不如给人以渔。
三、创设小组合作探究展示
小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责任感,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课堂展示还能能够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的品质,符合“德育课程一体化”的要求。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应注意的问题:首先,不能为了热闹、形式而合作,学生不能独立解决的、有合作价值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第二,合作要提出明确时间和要求,成员各负其责;第三,教师要参与合作掌握情况,对学生的展示进行恰当评价;第四,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积极参与、认真倾听、欣赏别人优点、敢于质疑等。
《1克花生种子含有多少能量的实验探究》中,关于合作学习生物老师提出以下要求:①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如何避免被烫伤;②操作要规范:温度计、种子的操作;③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一名成员操作的同时,其他成员将已知的数据代入公式中计算;④实验完毕,组长将计算结果上台报给老师,做出分析;⑤实验时间5分钟。上面的例子,生物老师充分考虑合作学习的要求及注意事项,三维目标得以体现,收到明显的效果。
四、巧借信息技术情感升华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配乐朗诵、歌曲、视频等,让情感提升更便捷、更有效、更能打动学生。视频的使用是为了突破重难点,是根据教学设计精选,既要解决问题,也要提升情感,要做到一箭双雕。在看视频的时候一定要提出要求,带着问题看视频,必要时还要求做适当记录,设置的问题,要有指向性,不能太宽泛,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视频根据需要可以在导入环节,激发兴趣或设置疑问;也可以在中间,为解决问题;也可以放在小结,专为情感升华。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德育目标的达成,有赖于教师挖掘德育内容,做教学的有心人,通过活动实现德育目标。教师本身就是德育的载体,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爱会感染学生,爱会通过学生去放大。教师的世界观会影响学生的行为规范;教师的强烈的责任感会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老师永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