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由来已久,深入人心。借着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提出了“人格权”的东风,再次成为教育领域关注和探索的焦点。其实,从教育者的角度诠释“人格权”,就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努力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建立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爱护学生,一视同仁,善待每一个学生,努力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真正实现学校教育的公平。也就是说,“人格权”是“以人为本”的最高境界。
教育“以人为本”,谈之容易,真正实施推行,需要涉及教育管理、师生关系以及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在实际教育教学当中能否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融会贯通,真正尊重学生的“人格权”,是值得深思和探究的话题。笔者尝试结合日常教育教学中的实际案例浅谈我的“以人为本”教育观。
案例一:这是一节五年级某班的任课教师的课。本班级的一名淘气大王根本不把这名任课老师放在眼里,课堂上转头、说话,老师大声讲,他就小声说,搅得班级总是静不下来。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怎样做呢?可能在实际教育教学中会存在这样的反应,“班长,把他送到班主任老师处,让班主任老师教育教育。”但是,静而思之,最好的方法是老师先冷静下来,用你的目光聚焦,接着继续你的课堂教学。下课了,老师再找其单独谈谈心,了解事情的原委,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这样的尊重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愧疚感。这种处理方式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不仅尊重了学生,也成为了有教育艺术的教师。
案例二:某班有几名好动、不听话的孩子,班主任老师是深恶痛绝:我怎么这么运气不好,摊上了这么些不懂事的孩子。在校园里、在教室里,每每遇到这些孩子,不是训斥就是批评,学生与你距离越来越远。孔子说“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而这也正是“以人为本”的核心体现。越是行为、心灵有缺陷的孩子,越需要我们的全力关心与帮助。我们老师深谙此道,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由于缺乏足够的耐心,“以人为本”也随之抛掷脑后。
管人要管心,管心要知心,知心要关心,关心要真心。教师要以情感为支点、纽带,把真情融入管理之中,躬身与学生促膝谈心,倾听他们的心声,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身体力行,才能知晓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心换心,以情动情。如果学生在班级里或课堂上犯了错误,教师应该好好听他叙述事情的原委,在叙述的过程中,随时捕捉教育点;如果没有想好如何处理此事时,先别着急,充分酝酿好后再找学生谈。比如,教师要顺应规律,闲暇时间多与孩子交流,摸透每个人的脾性,像班级里的调皮捣蛋孩子,班主任、任课老师利用课间、午间的时间多与这些孩子沟通,才能慢慢引导孩子健康茁壮成长。实际上,个别谈心比当众批评效果要好上百倍。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也会感受到老师对自己人格的尊重,教师的教育效果会比较好。
案例三:说到教育管理,我们身边许多老师的孩子。有的教师的孩子有事没事愿意往爸妈的办公室跑;有的老师一有空闲就往孩子教室跑。教师自己的孩子,教师们应该如何管理呢?仅仅为孩子提供各方面的“方便”不一定能很好地教育孩子。因为“方便”是双刃剑,不好好利用,有时会伤害了孩子。爱孩子,谁都会。怎么爱是关键!教师的孩子,可能会有一种优越感,如果教师自己任其施展特权,可能孩子的虚荣心、满足欲更强了。比如,在小朋友面前盛气凌人;在班级里有恃无恐——他可以随便吃东西,他可以随便不遵守纪律,其他小朋友充满羡慕、嫉恨的眼神,这种情况也很令人担心!笔者认为教师一定给自己的孩子一個平等的环境,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长。记得,“感动中国”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陪着爸妈一起到边远的大西北支教。这里的孩子多数是留守儿童,小女孩在这里完全与孩子们玩在一起。当记者问:你与妈妈一起上学,怎么称呼妈妈?小女孩想都没想:在学校里,我叫妈妈是老师。记者又问:为什么不叫妈妈呢?小女孩回答:这些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不在,我怕叫妈妈让他们伤心!多么懂事、善良的孩子!孩子朴素可爱的回答,正是她父母身上的那种无私、正直、善良的品性的表达,只有深悟“以人为本”的教师才培养出这么善解人意的好孩子。
总之,做到和做好教育的“以人为本”任重道远,需要教师们的努力和认真对待。在师生关系上,“以人为本”体现为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设计有利于其成长的学习成长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在教育管理上,“以人为本”体现为管理的人文关怀,必须在教育的非功利中找到教育的平衡点,防止教育的失衡与异化,让教育真正的树人育人成人。
教育“以人为本”,谈之容易,真正实施推行,需要涉及教育管理、师生关系以及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在实际教育教学当中能否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融会贯通,真正尊重学生的“人格权”,是值得深思和探究的话题。笔者尝试结合日常教育教学中的实际案例浅谈我的“以人为本”教育观。
案例一:这是一节五年级某班的任课教师的课。本班级的一名淘气大王根本不把这名任课老师放在眼里,课堂上转头、说话,老师大声讲,他就小声说,搅得班级总是静不下来。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怎样做呢?可能在实际教育教学中会存在这样的反应,“班长,把他送到班主任老师处,让班主任老师教育教育。”但是,静而思之,最好的方法是老师先冷静下来,用你的目光聚焦,接着继续你的课堂教学。下课了,老师再找其单独谈谈心,了解事情的原委,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这样的尊重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愧疚感。这种处理方式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不仅尊重了学生,也成为了有教育艺术的教师。
案例二:某班有几名好动、不听话的孩子,班主任老师是深恶痛绝:我怎么这么运气不好,摊上了这么些不懂事的孩子。在校园里、在教室里,每每遇到这些孩子,不是训斥就是批评,学生与你距离越来越远。孔子说“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而这也正是“以人为本”的核心体现。越是行为、心灵有缺陷的孩子,越需要我们的全力关心与帮助。我们老师深谙此道,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由于缺乏足够的耐心,“以人为本”也随之抛掷脑后。
管人要管心,管心要知心,知心要关心,关心要真心。教师要以情感为支点、纽带,把真情融入管理之中,躬身与学生促膝谈心,倾听他们的心声,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身体力行,才能知晓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心换心,以情动情。如果学生在班级里或课堂上犯了错误,教师应该好好听他叙述事情的原委,在叙述的过程中,随时捕捉教育点;如果没有想好如何处理此事时,先别着急,充分酝酿好后再找学生谈。比如,教师要顺应规律,闲暇时间多与孩子交流,摸透每个人的脾性,像班级里的调皮捣蛋孩子,班主任、任课老师利用课间、午间的时间多与这些孩子沟通,才能慢慢引导孩子健康茁壮成长。实际上,个别谈心比当众批评效果要好上百倍。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也会感受到老师对自己人格的尊重,教师的教育效果会比较好。
案例三:说到教育管理,我们身边许多老师的孩子。有的教师的孩子有事没事愿意往爸妈的办公室跑;有的老师一有空闲就往孩子教室跑。教师自己的孩子,教师们应该如何管理呢?仅仅为孩子提供各方面的“方便”不一定能很好地教育孩子。因为“方便”是双刃剑,不好好利用,有时会伤害了孩子。爱孩子,谁都会。怎么爱是关键!教师的孩子,可能会有一种优越感,如果教师自己任其施展特权,可能孩子的虚荣心、满足欲更强了。比如,在小朋友面前盛气凌人;在班级里有恃无恐——他可以随便吃东西,他可以随便不遵守纪律,其他小朋友充满羡慕、嫉恨的眼神,这种情况也很令人担心!笔者认为教师一定给自己的孩子一個平等的环境,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长。记得,“感动中国”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陪着爸妈一起到边远的大西北支教。这里的孩子多数是留守儿童,小女孩在这里完全与孩子们玩在一起。当记者问:你与妈妈一起上学,怎么称呼妈妈?小女孩想都没想:在学校里,我叫妈妈是老师。记者又问:为什么不叫妈妈呢?小女孩回答:这些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不在,我怕叫妈妈让他们伤心!多么懂事、善良的孩子!孩子朴素可爱的回答,正是她父母身上的那种无私、正直、善良的品性的表达,只有深悟“以人为本”的教师才培养出这么善解人意的好孩子。
总之,做到和做好教育的“以人为本”任重道远,需要教师们的努力和认真对待。在师生关系上,“以人为本”体现为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设计有利于其成长的学习成长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在教育管理上,“以人为本”体现为管理的人文关怀,必须在教育的非功利中找到教育的平衡点,防止教育的失衡与异化,让教育真正的树人育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