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所谓全面发展教育,是对含有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括,是对为使受教育者多方面得到发展而实施的多种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的总称,是由多种相互联系而又各具特点的教育所组成。通过观察体验、个别访谈等方法对小学实行全面教育给学生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与实行传统教育给学生带来的影响进行对比,得到实行全面教育带来的利与弊。在此基础上,找出实行全面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由于实现由“应试教育”向全面教育的转变,既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又是一种紧迫的时代要求。要实现这一转变,涉及到教育内部和外部许多方面,需要各种主观和客观的条件。这些需要的条件并非目前都已具备,因而成为目前实施全面教育面临的种种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无法回避,只能正视它,认真地研究它,争取较好地并且尽快地解决它。
关键词:全面教育;应试教育的转变;教育的目的
1.实行全面教育教育的分类
1.1道德教育
德育到底是什么?它是关于人的科学。人是活生生的,是有思想和感情的,那么德育就要改变过去那种以事、以任务为本,把学生作为被改造的客体的模式,改变学生一切服从老师、服从学校的局面,就要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给学生说话和辩解的机会;就要建构把理解、关心、尊重、自主作为活动准则,以人为本的新型的人性化德育模式。
目前学校的德育大多似乎已经变成了扣分的代名词,扣分已经深入到了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让学生高度紧张。德育工作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浮躁粗糙,它必须建设有效的载体,要有行之有效的德育途径,在过程中教育和培养学生。不要一说到德育工作就是开会,一说到德育活动就是军训和春游。精心设计德育活动,精心组织德育活动,重实践轻说教,以青春的节奏来安排校园生活,以一颗童心来拥抱校园生活。
1.2智育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要提高整个教育事业的质量,必须从小学教育做起。我国的学校教育体系三大阶段,一般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每个阶段又有其独立的性质和任务。其中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连贯性很强,“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
从一个国家来看,只有小学教育普及和提高了,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才能逐级普及和提高。从个人来讲,完好的小学教育,为其接受中等教育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其身心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小学教育的作用是基础的。
1.3体育
在小学校中,对体育教学重视度不够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我国小学校大多忽视体育教学对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有些学校不重视体育教学主要还是停留在提高升学率上,学校不得不增加主要课程的比重,提高学生主要课程成绩。学校领导对小学体育教学重视度不够,还造成了小学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往往应付了事,不能及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更不能实现创新。小学体育教学重视度不够还体现在对于体育教学支出的程度不够,学校把大量资金用在其他设施建设上,对于体育教学的支出很少,造成了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的不足。大部分小学体育教学大多是场外进行,很少有小学修建室内体育场馆。在天气多变的情况下,教师很难开展室外教学,只能是室内自习或者把课给主课教师。这样小学生每周锻炼的机会减少,再加上锻炼的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通过这些问题体现,我们实在是不能不为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担忧。提高体育教学的教师素质,完善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将是我国新时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增加教师培训机会。
2.农村学全面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全面教育成为课外学习版的应试教育。许多学校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就是组织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培养学生某方面的特长。于是各种各样的少儿社团和兴趣活动应运而生。当发现素质教育还没有占领主要阵地时,又全力以赴地抓学科教学的改革,无形中又淡化了第二课堂,而学科领域则局限于语文、数学以及在成果上具有显性效果的音、体、美上,导致了实施中的片面性。并且素质教育是以培养技艺为前提,而非如应试教育般,较为强迫的使学生学习。无法真正的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
受传统填鸭式教学的影响,还有多数老师不能明白教学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对他们来说,当年自己老师如何教育自己的方式就是他们在目前教学中的最好方式。仍然局限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几千年传统教学思路上。其实个人感觉,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你的一切教学出发点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他们适合在那条路上走,你只能起帮助推动作用,而真正走路的是学生自己,并不是老师拉着学生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超越老师,实正真正的具有个性化的自我发展。信息时代的千变万化,也更加对老师的素质进行考验。传统老师那种无所不知已经被打破,老师更需要认准自己的位置,不断充电,终身学习才能使自己能够当此重任。
3.结果和讨论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实施素质教育的领导和管理以及完善提高教育质量的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措施,保证素质教育在城乡中小学的全面推进和深入。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课程改革联席会议制度,在课程改革经费投入、办学条件、教师编制、评估督导、成果奖励等方面制订和完善配套措施,为课程改革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平衡。
(二)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使素质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素质教育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培养适应新课程和素质教育需要的师资。加大对教师继续教育的支持力度,强化学校管理人员培训,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校要认真执行"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学生在校考试次数和在校学习时间,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完善素质教育自身,同时也让素质教育有一个显性的评价尺度和评价标准。
(三)深化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机制完善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的综合评价体系建设,并逐步将其作为评价教学质量和学生录取的重要依据,把素质教育实施情况作为評估办学质量的中心环节,纳入教育督导内容。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教学质量监测评估系统,指导教学。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及招生录取制度。坚持德育为先,构建全面育人的工作机制。切实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第一位,坚持把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加全面和深刻地认识素质教育。
总之,在日常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既要靠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更要靠我们教师不断更新观念,大胆创新,时刻贯彻和体现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作为教学的根本任务。在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下大力气,下大功夫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要端正态度、持之以恒,为把学生培养成新一代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崔相录.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2
[2]彭德昭.中小学素质教育新探[M].天津:天津出版社,1998,2
[3]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课程中心.义务教育阶段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指南[M],2001
(作者单位:临沂大学)
关键词:全面教育;应试教育的转变;教育的目的
1.实行全面教育教育的分类
1.1道德教育
德育到底是什么?它是关于人的科学。人是活生生的,是有思想和感情的,那么德育就要改变过去那种以事、以任务为本,把学生作为被改造的客体的模式,改变学生一切服从老师、服从学校的局面,就要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给学生说话和辩解的机会;就要建构把理解、关心、尊重、自主作为活动准则,以人为本的新型的人性化德育模式。
目前学校的德育大多似乎已经变成了扣分的代名词,扣分已经深入到了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让学生高度紧张。德育工作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浮躁粗糙,它必须建设有效的载体,要有行之有效的德育途径,在过程中教育和培养学生。不要一说到德育工作就是开会,一说到德育活动就是军训和春游。精心设计德育活动,精心组织德育活动,重实践轻说教,以青春的节奏来安排校园生活,以一颗童心来拥抱校园生活。
1.2智育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要提高整个教育事业的质量,必须从小学教育做起。我国的学校教育体系三大阶段,一般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每个阶段又有其独立的性质和任务。其中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连贯性很强,“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
从一个国家来看,只有小学教育普及和提高了,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才能逐级普及和提高。从个人来讲,完好的小学教育,为其接受中等教育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其身心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小学教育的作用是基础的。
1.3体育
在小学校中,对体育教学重视度不够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我国小学校大多忽视体育教学对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有些学校不重视体育教学主要还是停留在提高升学率上,学校不得不增加主要课程的比重,提高学生主要课程成绩。学校领导对小学体育教学重视度不够,还造成了小学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往往应付了事,不能及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更不能实现创新。小学体育教学重视度不够还体现在对于体育教学支出的程度不够,学校把大量资金用在其他设施建设上,对于体育教学的支出很少,造成了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的不足。大部分小学体育教学大多是场外进行,很少有小学修建室内体育场馆。在天气多变的情况下,教师很难开展室外教学,只能是室内自习或者把课给主课教师。这样小学生每周锻炼的机会减少,再加上锻炼的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通过这些问题体现,我们实在是不能不为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担忧。提高体育教学的教师素质,完善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将是我国新时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增加教师培训机会。
2.农村学全面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全面教育成为课外学习版的应试教育。许多学校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就是组织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培养学生某方面的特长。于是各种各样的少儿社团和兴趣活动应运而生。当发现素质教育还没有占领主要阵地时,又全力以赴地抓学科教学的改革,无形中又淡化了第二课堂,而学科领域则局限于语文、数学以及在成果上具有显性效果的音、体、美上,导致了实施中的片面性。并且素质教育是以培养技艺为前提,而非如应试教育般,较为强迫的使学生学习。无法真正的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
受传统填鸭式教学的影响,还有多数老师不能明白教学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对他们来说,当年自己老师如何教育自己的方式就是他们在目前教学中的最好方式。仍然局限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几千年传统教学思路上。其实个人感觉,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你的一切教学出发点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他们适合在那条路上走,你只能起帮助推动作用,而真正走路的是学生自己,并不是老师拉着学生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超越老师,实正真正的具有个性化的自我发展。信息时代的千变万化,也更加对老师的素质进行考验。传统老师那种无所不知已经被打破,老师更需要认准自己的位置,不断充电,终身学习才能使自己能够当此重任。
3.结果和讨论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实施素质教育的领导和管理以及完善提高教育质量的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措施,保证素质教育在城乡中小学的全面推进和深入。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课程改革联席会议制度,在课程改革经费投入、办学条件、教师编制、评估督导、成果奖励等方面制订和完善配套措施,为课程改革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平衡。
(二)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使素质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素质教育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培养适应新课程和素质教育需要的师资。加大对教师继续教育的支持力度,强化学校管理人员培训,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校要认真执行"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学生在校考试次数和在校学习时间,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完善素质教育自身,同时也让素质教育有一个显性的评价尺度和评价标准。
(三)深化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机制完善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的综合评价体系建设,并逐步将其作为评价教学质量和学生录取的重要依据,把素质教育实施情况作为評估办学质量的中心环节,纳入教育督导内容。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教学质量监测评估系统,指导教学。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及招生录取制度。坚持德育为先,构建全面育人的工作机制。切实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第一位,坚持把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加全面和深刻地认识素质教育。
总之,在日常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既要靠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更要靠我们教师不断更新观念,大胆创新,时刻贯彻和体现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作为教学的根本任务。在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下大力气,下大功夫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要端正态度、持之以恒,为把学生培养成新一代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崔相录.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2
[2]彭德昭.中小学素质教育新探[M].天津:天津出版社,1998,2
[3]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课程中心.义务教育阶段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指南[M],2001
(作者单位:临沂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