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明明说好和TA一起去吃饭,和TA一起去购物,和TA一起去图书馆看书,但最终总会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理由而没有“付诸实践”。上午还说着“明天我们一定一定要去看那个印象派画展呀!”晚上躺在床上却在想:“算了,明天那么多事情,而且朋友也不一定会把这事当真吧……”
于是,久而久之,连你自己都开始怀疑:刚才那句话,是认真说的,还是仅仅开个玩笑而已?
为什么那些“认真的约定”最后都会变成“玩笑话”?那些“玩笑话”为什么就不能“认真说”呢?
@邵烨程:曾经有朋友和我约好一起去黄龙体育中心看杭州绿城的比赛,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曾经有朋友和我约好一起去电影院看刚刚上映的好莱坞电影,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曾经有朋友和我约好一起去吴山广场吃脆皮玉米,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那颗幼小纯真的心灵常常因此“受伤”不止。拜托,然后,就不能有点“然后”吗?
@刘琦:前几天,一个好久不见的朋友微信联系我说“明天我们去cc的学校玩吧”,我很爽快地答应了。那天晚上,我甚至激动得有点睡不着:明天要穿什么衣服,配什么颜色的鞋子呢?但第二天那个小伙伴迟迟没有给我约会的具体信息,我也不好意思打电话去问,就这样等啊等,直到再次遇到小伙伴时,她恍若无事的表情才让我恍然大悟:哎,原来那个所谓的“明天我们去玩吧”,只是一句玩笑话啊!
@心理老师张月燕:
前面有同学提到德国人喜欢拘条板理,形成对比的是,中国人习惯权宜应变。当然,我们也重视典章制度,但是更明白典章制度易僵化,所以几千年下来,多半中国人喜欢在典章制度的范围内权宜应变,以求合理变通。当然合理不合理,各人的标准未必一致。但是,中国人聪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的文化认为,既然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就应该“反求诸己”,即自己先求合理,再来期望他人以合理待我,这样比较容易实现。凡事自己先求合理,就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即使你的“合理”和他的“合理”会有些误差,但同样的事情,你对自己也要求做到这样,别人就会理解并尊重。
同理,要解决好“是认真还是玩笑”这个分寸的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是建立好你自己清晰的“合理”标准。这个约定你是认真的,就认真地去打电话约好具体的时间地点;你不知道对方是玩笑还是认真,就追问一句:“那明天我们几点出发,在哪里碰头?”一旦确认,定然赴约。如果对方只是开玩笑,那就轻松愉悦地来一句:“我差点当真了呢,下次约哦!”几次下来,自然会影响到你身边的朋友建立起自我矫正系统,明白哪些事该玩笑说,哪些要认真约。你的思维里要有自己的标准,并且对人对己要一致,这样在现实中,你自然就不会“认真”和“玩笑”傻傻分不清楚了。
@Mckinney:我觉得,当你准备开口做出一个约定的时候,你首先应该在大脑中“自我问答”一番:“我是认真地提出约定的吗?”“我真的会去和TA见面吗?”假如你的回答是yes,那就付诸行动;假如你的回答是“我也不清楚啊”,我劝你还是尽量不要轻易提出约定。
@蟹菇凉:现在,我慢慢养成了这样的“择友习惯”:一个认识的人假如和我做了某项看起来“很认真”的“约定”,假如一次没有兑现,我会原谅TA,“或许TA太忙了”。两次没有兑现,我会原谅TA:“或许TA正好遇到急事。”但到了第三次,我就再也不会理睬这个人了。身边的朋友都说我“太过残忍”,但我想,假如一个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做这种“玩笑的约定”,你怎能保证TA在其他方面会认真呢?
@王昕晔:有一个笑话,说严谨的德国人跟你约定好几点见面,哪怕发生了天大的事情,他也会准时出现在你的面前。正是因为他们坚持去完成每一件下定决心要做的事情,才会养成严谨的态度。我认为,可以做一个计划表放在显眼的地方,写下几件你认为非常有必要去做的事情,让自己试着去完成。约定好的事情,可不能反悔呀。
@庞超飞:曾经,我也常常让一些“认真的约定”最后变成“玩笑话”。起初,我没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的,直到我发现很多本来关系很好的同学开始慢慢疏远我,原因竟是:“你常常约好了事情却从不去做,太不靠谱了!”这时候,我才领悟到,一句不走心的“玩笑话”能产生多大的杀伤力。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敢让约定成为“玩笑话”了。
@陈奕屹:庄子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叫做尾生的有为青年,和心仪的姑娘相约在桥下见面。可是姑娘其实是开玩笑的,她并没有如期来和尾生约会。尾生就在桥边等啊等,等啊等,即使发了大洪水,尾生依旧抱着桥柱,等啊等,等啊等,最后溺水而亡。所以说,“玩笑话”可不能乱说,否则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于是,久而久之,连你自己都开始怀疑:刚才那句话,是认真说的,还是仅仅开个玩笑而已?
为什么那些“认真的约定”最后都会变成“玩笑话”?那些“玩笑话”为什么就不能“认真说”呢?
@邵烨程:曾经有朋友和我约好一起去黄龙体育中心看杭州绿城的比赛,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曾经有朋友和我约好一起去电影院看刚刚上映的好莱坞电影,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曾经有朋友和我约好一起去吴山广场吃脆皮玉米,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那颗幼小纯真的心灵常常因此“受伤”不止。拜托,然后,就不能有点“然后”吗?
@刘琦:前几天,一个好久不见的朋友微信联系我说“明天我们去cc的学校玩吧”,我很爽快地答应了。那天晚上,我甚至激动得有点睡不着:明天要穿什么衣服,配什么颜色的鞋子呢?但第二天那个小伙伴迟迟没有给我约会的具体信息,我也不好意思打电话去问,就这样等啊等,直到再次遇到小伙伴时,她恍若无事的表情才让我恍然大悟:哎,原来那个所谓的“明天我们去玩吧”,只是一句玩笑话啊!
@心理老师张月燕:
前面有同学提到德国人喜欢拘条板理,形成对比的是,中国人习惯权宜应变。当然,我们也重视典章制度,但是更明白典章制度易僵化,所以几千年下来,多半中国人喜欢在典章制度的范围内权宜应变,以求合理变通。当然合理不合理,各人的标准未必一致。但是,中国人聪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的文化认为,既然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就应该“反求诸己”,即自己先求合理,再来期望他人以合理待我,这样比较容易实现。凡事自己先求合理,就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即使你的“合理”和他的“合理”会有些误差,但同样的事情,你对自己也要求做到这样,别人就会理解并尊重。
同理,要解决好“是认真还是玩笑”这个分寸的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是建立好你自己清晰的“合理”标准。这个约定你是认真的,就认真地去打电话约好具体的时间地点;你不知道对方是玩笑还是认真,就追问一句:“那明天我们几点出发,在哪里碰头?”一旦确认,定然赴约。如果对方只是开玩笑,那就轻松愉悦地来一句:“我差点当真了呢,下次约哦!”几次下来,自然会影响到你身边的朋友建立起自我矫正系统,明白哪些事该玩笑说,哪些要认真约。你的思维里要有自己的标准,并且对人对己要一致,这样在现实中,你自然就不会“认真”和“玩笑”傻傻分不清楚了。
@Mckinney:我觉得,当你准备开口做出一个约定的时候,你首先应该在大脑中“自我问答”一番:“我是认真地提出约定的吗?”“我真的会去和TA见面吗?”假如你的回答是yes,那就付诸行动;假如你的回答是“我也不清楚啊”,我劝你还是尽量不要轻易提出约定。
@蟹菇凉:现在,我慢慢养成了这样的“择友习惯”:一个认识的人假如和我做了某项看起来“很认真”的“约定”,假如一次没有兑现,我会原谅TA,“或许TA太忙了”。两次没有兑现,我会原谅TA:“或许TA正好遇到急事。”但到了第三次,我就再也不会理睬这个人了。身边的朋友都说我“太过残忍”,但我想,假如一个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做这种“玩笑的约定”,你怎能保证TA在其他方面会认真呢?
@王昕晔:有一个笑话,说严谨的德国人跟你约定好几点见面,哪怕发生了天大的事情,他也会准时出现在你的面前。正是因为他们坚持去完成每一件下定决心要做的事情,才会养成严谨的态度。我认为,可以做一个计划表放在显眼的地方,写下几件你认为非常有必要去做的事情,让自己试着去完成。约定好的事情,可不能反悔呀。
@庞超飞:曾经,我也常常让一些“认真的约定”最后变成“玩笑话”。起初,我没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的,直到我发现很多本来关系很好的同学开始慢慢疏远我,原因竟是:“你常常约好了事情却从不去做,太不靠谱了!”这时候,我才领悟到,一句不走心的“玩笑话”能产生多大的杀伤力。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敢让约定成为“玩笑话”了。
@陈奕屹:庄子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叫做尾生的有为青年,和心仪的姑娘相约在桥下见面。可是姑娘其实是开玩笑的,她并没有如期来和尾生约会。尾生就在桥边等啊等,等啊等,即使发了大洪水,尾生依旧抱着桥柱,等啊等,等啊等,最后溺水而亡。所以说,“玩笑话”可不能乱说,否则后果可是很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