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化学新课标的实施,是以素质教育、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和塑造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是科学的、前瞻的教育,体现了现代教育所具有的主动性、民主性、创造性的时代特征。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必须站在化学发展的“昨天”与“明天”的新旧契合点上寻求自己的创新与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为时代的主潮流,化学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高中化学新课标对化学学习提出新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探究欲望,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科学方法、科学探究能力和养成科学态度。
1、要清醒地面对这次化学新课改,把新的理念贯穿在教学实践中
在教学实践中,既要有看得见的“新课本”,更要有看不见的“新的教育理念”作指导。每一位置身于这次课改中的教师都要彻底进行“换脑”,否则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新课改要求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课堂教学不能再是一言堂。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或研究的实践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学生也不再是机械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共同完成“教学”。实际上,“新教材”只是提供了一个教学的舞台,具体怎样在这个舞台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那还得看教师的观念是否转变了,理念是否更新了。
2、教师不能再满足于“一桶水”,而要成为“不
息的江河”
在向社会奉献的同时不断补充营养,因为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是化学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之一,一个没有丰富化学专业知识的教师,即使拥有再先进的教育理念,也难以驾驭好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余时间通过不断学习,开阔视野,做到始终站在化学世界的前沿。
平时,笔者很注意和化学有关的知识的积累,把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分为化学与历史、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环境、化学与生活。笔者力争把每一节课的知识和现实联系起来,通过这种学习方式互通有无、互相学习,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更高。
与此同时,教师必须认识到在进行新课改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1)由于场地、人数和学生基础的控制,课堂过程中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讨论问题和搞活动有一定的困难。讨论时,仍有部分学生不能主动参与,上课无精打采,自主能力差,教师课堂组织较困难。2)化学课程需要现代化技术手段,如课堂教学中需要课件的制作、资料的展示、微观世界的演示等,以便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学生兴趣会更高涨。希望学校能购买一些有关化学的课件和资料,也希望学校能提供一些培训制作课件的机会。3)新课程改革现在进行得有一定的盲目性,上级教学要求怎么样,学校要求怎么样,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即使是与重点中学教师交流也是同样的体会,很多时候没有办法,还是老一套教学思路。
总而言之,新课程的好与坏,成功与失败,最终要通过学生的素质是否提高体现出来。因此,了解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真正把学生放到第一位,才是教师的最根本体现。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
环境
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的基础。新世纪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要求教师的权威从此不再建于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从而发展思维。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只有在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作为一个完整现象的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中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甘愿做人梯,做幕后“导演”,把学生推向化学教学的舞台。
4、课堂中设计多种参与方式,培养严谨的科学学
习习惯
笔者在课堂中十分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通过独立学习、小组讨论、集体评议、师生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使自己发挥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多让学生各抒己见,多听学生意见,与学生配合,达成思维共振与感情共鸣,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探究,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自我获取知识。笔者常组织学生广泛地讨论,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推理、概括中自行得出结论。
5、要引导学生自我反省
在教学中,笔者一直要求学生及时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监控自己的学习行为。要求学生每人都记“错题集”,记下平时作业及考试中的错题,并要求分析错误原因,逐个订正,到下次考试前再拿出来翻翻、看看。实践证明,“错题集”对提高教学效果非常有益。学生每天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回顾与反思,及时纠正自己学习中的问题,改进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
1、要清醒地面对这次化学新课改,把新的理念贯穿在教学实践中
在教学实践中,既要有看得见的“新课本”,更要有看不见的“新的教育理念”作指导。每一位置身于这次课改中的教师都要彻底进行“换脑”,否则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新课改要求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课堂教学不能再是一言堂。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或研究的实践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学生也不再是机械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共同完成“教学”。实际上,“新教材”只是提供了一个教学的舞台,具体怎样在这个舞台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那还得看教师的观念是否转变了,理念是否更新了。
2、教师不能再满足于“一桶水”,而要成为“不
息的江河”
在向社会奉献的同时不断补充营养,因为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是化学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之一,一个没有丰富化学专业知识的教师,即使拥有再先进的教育理念,也难以驾驭好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余时间通过不断学习,开阔视野,做到始终站在化学世界的前沿。
平时,笔者很注意和化学有关的知识的积累,把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分为化学与历史、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环境、化学与生活。笔者力争把每一节课的知识和现实联系起来,通过这种学习方式互通有无、互相学习,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更高。
与此同时,教师必须认识到在进行新课改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1)由于场地、人数和学生基础的控制,课堂过程中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讨论问题和搞活动有一定的困难。讨论时,仍有部分学生不能主动参与,上课无精打采,自主能力差,教师课堂组织较困难。2)化学课程需要现代化技术手段,如课堂教学中需要课件的制作、资料的展示、微观世界的演示等,以便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学生兴趣会更高涨。希望学校能购买一些有关化学的课件和资料,也希望学校能提供一些培训制作课件的机会。3)新课程改革现在进行得有一定的盲目性,上级教学要求怎么样,学校要求怎么样,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即使是与重点中学教师交流也是同样的体会,很多时候没有办法,还是老一套教学思路。
总而言之,新课程的好与坏,成功与失败,最终要通过学生的素质是否提高体现出来。因此,了解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真正把学生放到第一位,才是教师的最根本体现。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
环境
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的基础。新世纪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要求教师的权威从此不再建于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从而发展思维。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只有在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作为一个完整现象的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中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甘愿做人梯,做幕后“导演”,把学生推向化学教学的舞台。
4、课堂中设计多种参与方式,培养严谨的科学学
习习惯
笔者在课堂中十分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通过独立学习、小组讨论、集体评议、师生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使自己发挥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多让学生各抒己见,多听学生意见,与学生配合,达成思维共振与感情共鸣,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探究,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自我获取知识。笔者常组织学生广泛地讨论,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推理、概括中自行得出结论。
5、要引导学生自我反省
在教学中,笔者一直要求学生及时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监控自己的学习行为。要求学生每人都记“错题集”,记下平时作业及考试中的错题,并要求分析错误原因,逐个订正,到下次考试前再拿出来翻翻、看看。实践证明,“错题集”对提高教学效果非常有益。学生每天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回顾与反思,及时纠正自己学习中的问题,改进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