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指导学生读数学书,已成为小学数学改革中的热门话题。但从平时教师的谈话内容和报章杂志上登载的资料来看,涉及如何指导学生通过读数学书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方面的内容还不太多。本文拟在这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指导读书中训练思维方法
学习是一种智力活动,而影响这种智力活动的发展和效果的关键是思维方法,即平常所谓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时才能做到步骤清楚、层次分明、思路清晰,有根有据。因此,指导学生们读数学课本时,不能只满足于获取知识。还要重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在想会的过程中形成会想的能力,在学会的过程中形成会学的能力。真正成为一个“善学者”。
如何在指导读书过程中进行思维方法训练呢?概括地讲,是在渗透中领会意义,在领会中学习应用,在应用中形成能力。数学课本是按照严密的逻辑顺序编写的,体现了思维的主要过程,为进行思维训练提供了很好的材料。例如。指导学生读“分数基本性质”一段课文时,先指导学生按照同一的单个方面的内容为一小段的标准,将课文划分成四个小段。接着启发学生讲出每小段的主要内容,第一小段揭示“变与不变”(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而分数大小不变)的现象(概念的客观反映),第二、三两小段从两方面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实质(概念的本质属性),第四小段总结出什么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概念的内涵)。然后指出,我们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从客观现象人手,再一部分、一部分研究各方面的属性,最后对其含义进行总结、概括。像这样先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加以分解并考察的方法叫做分析,再把各个部分、各个方面联系起来构成整体的方法叫做综合,它们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使用了其他的思维方法,如抽象、概括等,它们相互依存,一并运用,构成了严密的思维过程。教学中若能如此不断地进行渗透,学生对基本的思维方法将会逐步认识和掌握,并领会它们在学习中的意义和作用。在此基础上,再提供较多的实践机会。在应用中形成能力。
二、在指导读书中培养质疑能力
数学课本上的语言叙述严谨,逻辑性强,学生读时定会有读不懂、想不通、弄不明白的地方,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疑问。怎样使他们既想到问题(知疑),又能把问题提出来(善问)呢?这就要求我们在指导读书时必须重视质疑能力的培养。
质疑能力的形成,要经过长期、反复的培养过程。开始时学生往往提不出问题。或者提出来的问题抓不住要点,属于枝节性问题。据此。教师应首先示范。例如,指导学生读“同分母加减法”一节教材时。教师先根据课文要点提出如下问题:①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是什么?②同分母加减法怎样计算?为什么要这样算?③计算结果怎样处理?要求学生带着问题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探求问题的答案。接着启发学生想一想:这些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是根据什么提出来的?使学生明白,要围绕课文要点和知识结构来提问题。有了这一基础。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编写读书提纲,要求每读完一段课文提出几个问题,在不断实践中逐步掌握提问的方法。笔者曾听过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让学生阅读教材。要求围绕教材质疑,结果学生提出两个问题:①小数乘法的小数点处理,为什么与小数加减法不一样?⑦为什么有些小数乘法,乘得的积会比被乘数小些?学生的问题提到点子上了,整节课老师就是围绕这两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进行讲解的。课上得生动活泼,取得了极好的效果。这说明该班学生的质疑能力达到了一定水准,无疑与老师的长期培养是分不开的。此外,教师还应注意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提问。在想不通的地方质疑。例如,一位老师教“角的认识”时,一学生阅读教材后提出:我们学习的“角”就是平常所说的“角落”吗?老师当即表扬这个学生会动脑筋,连老师没有想到的问题也提出来了,并随即组织学生讨论。进行点拨,求得了正确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一学生的质疑对全班学生是个启发,老师的赞扬又鼓励了学生质疑的勇气,这对于质疑能力的形成是很有帮助的。最后,还有一点值得指出,培养质疑能力要面向全体学生。眼睛不要老是盯住几个成绩好的学生,要启发成绩中下的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疑问,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收获,大面积提高自学能力和学习水平。
三、在指导读书中培养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在有目的、有计划的练习基础上巩固起来的并转化为需要的自动化了的学习方式,它与学习能力本是两码事,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促使学生在不变的环境中作出迅速的反应,节省精力和时间,有利于学习活动的展开与完成,对学习能力的形成与提高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在自学辅导中要注意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使用课本的习惯
课本是不开口的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必须让学生学会使用课本的方法,养成使用课本的习惯。首先,教师应经常带领学生阅读课本,弄清课本上讲些什么,图例表示什么意思,例题揭示什么规律,从而初步理解课本的编写目的,领会课本的作用。继之,教师可提出一些涉及面不大、探究范围小且能直接从课本上找到答案的问题,指引学生看书,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领略到使用课本的乐趣。到了高年级,可放手让学生探索一些整体性的问题,比如什么叫分数?比的意义是什么?长方体体积怎样计算?……要求学生看书后讲出“是什么”、“为什么”,不断尝到从课本上获取知识的甜头。日子久了,学生便认识到学习离不开课本,使用课本也就逐渐成为学习的自觉需要。
2、细读勤思的习惯
读书是一种艰苦的智力活动,若一目十行,动口不动脑,只能成为形式,不会有所收获。因此,在指导读书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手脑并用,做到边读边划,边思边批,养成细读勤思的习惯。例如,指导学生阅读例题(用方程解):商店原来有74千克水果糖,又运来25千克,卖了一天后还剩63千克。这一天卖了多少千克?
读:认真读题,弄清题意。能说出题目讲的是一回什么事。
划:自定一些划批记号,如在上题的条件下面划“-”,问题部分划“~~”,关键词语下面划“·”。
思:根据题中数量关系,思考解题方法,即把问题看为已知条件,寻找等量关系,组建方程。
批:把关键部分以及箅理算法批注出来。
即:
74 25-x=63(原有的 运来的一卖了的=剩下的)
99-x=63(合并原有的与运来的)
x=99-63(减数=被减数-差)
x=36(这一天卖出的量)
3、追根究底的习惯
读书不只是把概念、法则、公式记住就行了,而要探其根源,究其底细,弄清其来龙去脉,尤其对于不理解的地方要抓住不放,“穷追不舍”,直至完全弄明白为止,这种追根究底的习惯对于探究能力的形成极为有利,必须悉心培养。—位老师教“商不变的性质”时,在学生阅读教材后问:同学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略思片刻,一学生提出:结论中既有“相同”二字,则“同时”二字是否可以删去?对此,老师组织学生讨论。有的认为不要“同时”二字。并不影响结论的正确性,有的认为不要“同时”二字。那么被除数扩大几倍,则除数可以缩小几倍,或被除数缩小几倍,则除数可以扩大几倍,这样,扩大与缩小不同时进行。即使其倍数相同,商也会变的。“是这样吗?举个实例试试看。”学生三五成群。通过实例演算,验证了这个同学的发言是正确的。至此。发问的学生得了启发,明白了“相同”二字是对倍数而言的,“同时”二字是对“扩大”和“缩小”加以限制的。最后老师作了小结,肯定“同时”二字不能删去,并教育学生都要向这位同学学习,有不懂的问题一定问个明白,探个“水落石出”。笔者认为,若长此以往,坚持不缀,学生定能形成追根究底的良好习惯。
(责任编辑:李雪虹)
一、在指导读书中训练思维方法
学习是一种智力活动,而影响这种智力活动的发展和效果的关键是思维方法,即平常所谓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时才能做到步骤清楚、层次分明、思路清晰,有根有据。因此,指导学生们读数学课本时,不能只满足于获取知识。还要重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在想会的过程中形成会想的能力,在学会的过程中形成会学的能力。真正成为一个“善学者”。
如何在指导读书过程中进行思维方法训练呢?概括地讲,是在渗透中领会意义,在领会中学习应用,在应用中形成能力。数学课本是按照严密的逻辑顺序编写的,体现了思维的主要过程,为进行思维训练提供了很好的材料。例如。指导学生读“分数基本性质”一段课文时,先指导学生按照同一的单个方面的内容为一小段的标准,将课文划分成四个小段。接着启发学生讲出每小段的主要内容,第一小段揭示“变与不变”(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而分数大小不变)的现象(概念的客观反映),第二、三两小段从两方面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实质(概念的本质属性),第四小段总结出什么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概念的内涵)。然后指出,我们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从客观现象人手,再一部分、一部分研究各方面的属性,最后对其含义进行总结、概括。像这样先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加以分解并考察的方法叫做分析,再把各个部分、各个方面联系起来构成整体的方法叫做综合,它们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使用了其他的思维方法,如抽象、概括等,它们相互依存,一并运用,构成了严密的思维过程。教学中若能如此不断地进行渗透,学生对基本的思维方法将会逐步认识和掌握,并领会它们在学习中的意义和作用。在此基础上,再提供较多的实践机会。在应用中形成能力。
二、在指导读书中培养质疑能力
数学课本上的语言叙述严谨,逻辑性强,学生读时定会有读不懂、想不通、弄不明白的地方,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疑问。怎样使他们既想到问题(知疑),又能把问题提出来(善问)呢?这就要求我们在指导读书时必须重视质疑能力的培养。
质疑能力的形成,要经过长期、反复的培养过程。开始时学生往往提不出问题。或者提出来的问题抓不住要点,属于枝节性问题。据此。教师应首先示范。例如,指导学生读“同分母加减法”一节教材时。教师先根据课文要点提出如下问题:①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是什么?②同分母加减法怎样计算?为什么要这样算?③计算结果怎样处理?要求学生带着问题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探求问题的答案。接着启发学生想一想:这些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是根据什么提出来的?使学生明白,要围绕课文要点和知识结构来提问题。有了这一基础。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编写读书提纲,要求每读完一段课文提出几个问题,在不断实践中逐步掌握提问的方法。笔者曾听过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让学生阅读教材。要求围绕教材质疑,结果学生提出两个问题:①小数乘法的小数点处理,为什么与小数加减法不一样?⑦为什么有些小数乘法,乘得的积会比被乘数小些?学生的问题提到点子上了,整节课老师就是围绕这两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进行讲解的。课上得生动活泼,取得了极好的效果。这说明该班学生的质疑能力达到了一定水准,无疑与老师的长期培养是分不开的。此外,教师还应注意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提问。在想不通的地方质疑。例如,一位老师教“角的认识”时,一学生阅读教材后提出:我们学习的“角”就是平常所说的“角落”吗?老师当即表扬这个学生会动脑筋,连老师没有想到的问题也提出来了,并随即组织学生讨论。进行点拨,求得了正确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一学生的质疑对全班学生是个启发,老师的赞扬又鼓励了学生质疑的勇气,这对于质疑能力的形成是很有帮助的。最后,还有一点值得指出,培养质疑能力要面向全体学生。眼睛不要老是盯住几个成绩好的学生,要启发成绩中下的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疑问,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收获,大面积提高自学能力和学习水平。
三、在指导读书中培养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在有目的、有计划的练习基础上巩固起来的并转化为需要的自动化了的学习方式,它与学习能力本是两码事,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促使学生在不变的环境中作出迅速的反应,节省精力和时间,有利于学习活动的展开与完成,对学习能力的形成与提高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在自学辅导中要注意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使用课本的习惯
课本是不开口的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必须让学生学会使用课本的方法,养成使用课本的习惯。首先,教师应经常带领学生阅读课本,弄清课本上讲些什么,图例表示什么意思,例题揭示什么规律,从而初步理解课本的编写目的,领会课本的作用。继之,教师可提出一些涉及面不大、探究范围小且能直接从课本上找到答案的问题,指引学生看书,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领略到使用课本的乐趣。到了高年级,可放手让学生探索一些整体性的问题,比如什么叫分数?比的意义是什么?长方体体积怎样计算?……要求学生看书后讲出“是什么”、“为什么”,不断尝到从课本上获取知识的甜头。日子久了,学生便认识到学习离不开课本,使用课本也就逐渐成为学习的自觉需要。
2、细读勤思的习惯
读书是一种艰苦的智力活动,若一目十行,动口不动脑,只能成为形式,不会有所收获。因此,在指导读书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手脑并用,做到边读边划,边思边批,养成细读勤思的习惯。例如,指导学生阅读例题(用方程解):商店原来有74千克水果糖,又运来25千克,卖了一天后还剩63千克。这一天卖了多少千克?
读:认真读题,弄清题意。能说出题目讲的是一回什么事。
划:自定一些划批记号,如在上题的条件下面划“-”,问题部分划“~~”,关键词语下面划“·”。
思:根据题中数量关系,思考解题方法,即把问题看为已知条件,寻找等量关系,组建方程。
批:把关键部分以及箅理算法批注出来。
即:
74 25-x=63(原有的 运来的一卖了的=剩下的)
99-x=63(合并原有的与运来的)
x=99-63(减数=被减数-差)
x=36(这一天卖出的量)
3、追根究底的习惯
读书不只是把概念、法则、公式记住就行了,而要探其根源,究其底细,弄清其来龙去脉,尤其对于不理解的地方要抓住不放,“穷追不舍”,直至完全弄明白为止,这种追根究底的习惯对于探究能力的形成极为有利,必须悉心培养。—位老师教“商不变的性质”时,在学生阅读教材后问:同学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略思片刻,一学生提出:结论中既有“相同”二字,则“同时”二字是否可以删去?对此,老师组织学生讨论。有的认为不要“同时”二字。并不影响结论的正确性,有的认为不要“同时”二字。那么被除数扩大几倍,则除数可以缩小几倍,或被除数缩小几倍,则除数可以扩大几倍,这样,扩大与缩小不同时进行。即使其倍数相同,商也会变的。“是这样吗?举个实例试试看。”学生三五成群。通过实例演算,验证了这个同学的发言是正确的。至此。发问的学生得了启发,明白了“相同”二字是对倍数而言的,“同时”二字是对“扩大”和“缩小”加以限制的。最后老师作了小结,肯定“同时”二字不能删去,并教育学生都要向这位同学学习,有不懂的问题一定问个明白,探个“水落石出”。笔者认为,若长此以往,坚持不缀,学生定能形成追根究底的良好习惯。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