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解决春玉米种植时种子浪费严重、地膜烧苗、施肥落后等技术难题,研制了玉米覆膜精播多功能一体化播种机,并对玉米覆膜精播多功能一体化播种机整机构造、工作原理以及关键部件进行研究,提供了玉米精密播种机械的主要技术参数,并在试验田进行了播种田间性能测试试验,以2FBJD-2(机械式播种)为对照。结果表明:该机整体结构合理,播种性能优,播种速度快;平均播种深度为3.52 cm,没有过深或晒种现象,与对照相比,比对照深0.20 cm,差异显著;株距合格率为93.80%,重播率9.20%,漏播率2.60%,播种均匀性较好;覆膜质量高,破损率基本为0;施肥的稳定性和各行一致性效果较好;出苗率高达95.60%,较对照91.80%高3.80%。收获后测产表明,该机械播种的田间地块平均产量达12934.50 kg/hm2,较对照产量11473.40 kg/hm2高12.70%。该机能够一次性完成平地、覆膜、施肥、打孔、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项作业,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基本能够满足玉米农艺要求。
关键词:玉米;一体化播种机;覆膜机构;施肥机构;产量
中图分类号:S223.24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s15060024
0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玉米作为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用途越来越广泛,对玉米的需求量也逐年递增,为此,玉米高产高效提上了日程。要提高玉米粮食产量,增加玉米粮食单产,光靠人力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大力发展农业机械。播种机是农业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播种机播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玉米产量以及投入的成本,因此研制高质量的玉米精密播种机是现代农业的迫切需求。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精播机的研究,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实际应用的较少,主要是精播机类型单一,不能满足田间农业生产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先后研制出了多种精密播种机械。例如沈阳市通用长青机械厂生产的ZBQ-M3型免耕施肥气吸精密播种机,该机主要适用于东北地区的播种作业;黑龙江农科院1990年研制了2XJB-4型小区精密播种机,由于技术原因,该机没有大面积推广;吉林工业大学研制了气力轮式排种器,该排种器可用于大豆的高速小株距播种要求;河北农哈哈集团研制的2BYQF-4玉米气吸播种机,该机适应性广,播种株距、行距、深度、播种量均能根据播种要求进行调节,但是只适用于小区作业。尽管中国大部分地区玉米种植早已实现播种机械化,但目前的播种机作业质量还不能满足高产高效的要求。诸如:种子种入地里后,由于开膜器开的孔为一条缝,覆膜会自动闭合,导致种子发芽后不能顶出覆膜,造成死苗;播种数一般为1~2粒,特别是遇到小粒玉米品种,下种的数量是2~4粒,种子浪费严重,后期管理需要人工间苗,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此外,中国还面临施肥技术落后、肥料利用率低等缺点,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农机农艺相配套的问题。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笔者对玉米覆膜精播多功能一体化播种机整机构造、工作原理和关键部件进行研究,实现了平地、覆膜、施肥、打孔、播种、覆土、镇压同步进行,以期为实现人力减少、投入成本降低、工作效率提高、满足玉米生产农艺要求做出贡献。
1整机构造原理及主要技术参数
1.1整机构造
玉米覆膜精播多功能一体化播种机结构简图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机架、耙地板、压地辊、开沟器、覆膜机构、播种机构、施肥机构、覆土器;机架上设置滚轮、耙地板、压地辊、开沟器、覆膜机构、播种机构、施肥机构;覆膜机构包括地膜支撑辊和展膜辊;播种机构包括种子箱、吸种器、播种器;施肥机构包括肥料箱、施肥调节装置和肥料输送管。
1.2工作原理
整机通过牵引拉杆与拖拉机的后悬挂传动连接,随着拖拉机的行走,滚轮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施肥机构将肥料输送在开沟器开出的垄沟内,然后通过压地,将已施肥的沟槽覆盖并辊平;塑料地膜从地膜支撑辊上放下,经过展膜辊平铺在下方的地表面,同时通过覆土器将地膜旁边的土覆盖到地膜边,将地膜用土压住;与此同时,点种器的开膜器将地膜穿开一个十字形裂缝,同时点种器出种口张开随开膜器进入土中,种子就播入土中,种子播入土中后,通过压辊碾压后,完成了播种。
1.3主要技术参数
结构形式:全悬挂;配套动力:≥180 kW;工作行数:2行;工作株距:33 cm;工作行距:36~60 cm可调;地膜宽度:适应60-80 cm幅宽的地膜;作业速度:3~5km/h。
2关键部件构造与设计
2.1覆膜机构
由图2可知,覆膜机构包括玉米播种机机架、覆膜支架,覆膜支架固定在玉米播种机机架上,玉米播种机机架铰接安装有可折叠支架,可折叠支架由根槽钢组成,其中1根槽钢上安装有2根平行的槽钢,2根平行的槽钢上分别焊接有起垅盘支架、压膜轮支架,起垅盘支架上安装有起垅盘,压膜轮支架上安装有压膜轮。覆膜时将可折叠支架打开,进行压膜—垅土;不需要覆膜时将可折叠支架折叠,压膜轮和垅土盘被折叠后,就不会垅土,从而避免墒情变化。
2.2施肥机构
由图3可知,施肥机构包括机架、肥料箱、施肥调节装置和肥料输送管;肥料箱的底部设置施肥调节装置和振动电机,施肥调节装置的下方设置肥料输送管,肥料输送管紧靠开沟器;施肥调节装置包括手动调节转轴,转轴上设置3个下料槽,各下料槽出料口的口径不同,用于调节下料量的多少,下料槽出料口的下方设置肥料输送管。施肥量大时,旋转手动调节转轴,将出料口口径大的下料槽调整在肥料输送管的位置,使出料口与肥料输送管相通,大流量的肥料从出料口进入肥料输送管;施肥量小时,旋转手动调节转轴,将出料口口径小的下料槽调整在与肥料输送管的位置,使出料口与肥料输送管相通,小流量的肥料从出料口进入肥料输送管。
2.3播种机构 由图4可知,播种机构包括种子箱、吸种器、播种器。播种器包括旋转盘、固定盘;固定盘固定在播种机的机架上,旋转盘与固定盘通过轴承和轴连接,旋转盘的边壁上通过螺钉等距离安装一周取种器;旋转盘的边壁上设置与种子盒大小匹配的开口,固定盘通过轴承固定于轴上,旋转盘安装在轴上,固定盘上设有种子入口;所述取种器由种子盒、取种勺组成,种子盒上设置种子通口,种子通口为长方形的,种子通口的下方设置取种勺,取种勺出口对准点种器种子入口。
3材料与方法
3.1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3—2014年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东阳试验基地进行玉米播种机田间性能测试,该地区属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7℃,多年平均降水量440.7mm,≥10℃活动积温3675℃,年平均日照时数2662 h,无霜期平均158天,土壤为黄粘土。试验地势平坦。试验地长30 m,宽35.2 m,2年均于4月下旬进行播种。试验品种‘晋单86号’。
3.2观测指标
3.2.1播种深度 播种机在田间播种后,进行播种深度的测量,看其是否符合播种要求,播种深度是否均匀,有没有过深或晒种现象出现。
3.2.2播种均匀性 主要看是否有重播和漏播现象出现,株距之间距离是否均匀一致,因为种子播种越均匀,单株的营养面积、通风、透光等生长条件也就越均匀,这对促进单株玉米健壮生长非常重要。
3.2.3出苗率 播种10天后,记录出苗率。
3.2.4产量测定 玉米产量采用取样测产和实收测产相结合,选取小区内具有代表性的植株20株,采用常规法测定穗部性状,包括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穗粗、百粒重。
3.3数据分析方法
试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应用Excel和DPS软件完成。
4结果与分析
4.1不同播种方式对播种质量的影响
玉米播种时,播种质量的好坏是影响玉米增产的关键因素之一。该机在2013—2014年进行了4次春季播种性能试验,并以2FBJD-2(机械式播种)为对照进行了对比(表1)。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播种方式对玉米的播种质量有很大影响。玉米覆膜精播一体化播种机播种速度较快;平均播种深度为3.52 cm,没有过深或晒种现象,与对照相比,比对照深0.02 cm;播种株距合格率为93.80%,较对照高3.60%重播率、漏播率低于对照,播种均匀性较好;覆膜质量高,基本无破损;施肥的稳定性和各行一致性效果较好;出苗率高,达95.60%,基本能够满足玉米生产要求。
4.2不同播种方式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指标的影响
不同播种方式对玉米产量影响很大。由表2可知,覆膜精播一体化播种机播种的田间地块,除穗长和行粒数低于对照,穗行数、穗粗、百粒重、产量均高于对照。穗行数为15.73行,较对照多0.13行;穗粗4.73 cm,较对照4.72 cm粗0.01 cm;百粒重40.27 g,较对照38.35 g高1.92g;产量较高,平均产量达12934.50 kg/hm2,较对照产量11473.40 kg/hm2高12.70%,增产效果显著。
5结论
(1)该机结构紧凑、设计合理、稳定性强、方便实用,能一次性完成平地、覆膜、施肥、打孔、播种、覆土、镇压一体化作业。
(2)该机能够满足玉米生产播种要求,单粒精量播种率达到98%;出苗整齐,保苗率超过90%;节本显著。连续2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平均播种深度3.52 cm,没有过深或晒种现象;播种均匀性较好,株距合格率93.80%,重播率9.20%,漏播率2.60%覆膜质量高,基本无破损;施肥的稳定性和各行一致性效果较好;收获后测产表明,使用该机具播种的田间地块平均产量达12934.50 kg/hm2,较对照产量11473.40 kg/hm2高12.70%,增产效果显著。
(3)该机实用性较强,一次性完成多道工序,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较普通播种机每亩节种1.0kg,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讨论
本玉米覆膜精播多功能一体化播种机解决了种子浪费严重、地膜烧苗、施肥落后等技术难题。但是由于笔者水平、加工条件等的限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玉米精密播种可减少间苗带来的劳动强度,节约种子。但是精密播种后必须提高种子的出苗率,才能保证玉米产量。此外铺膜可延长冷凉地区无霜期,保墒、除草,增加产量。本研究玉米覆膜精播多功能一体化播种机通过对关键部件的设计,精播率达98%,出苗率≥190%,节省种子15 kg/hm2,经济效益显著。
(2)玉米覆膜播种机研究近年一直在不断进步,笔者新研究了精密播种机构与可开十字形裂缝的开膜器,与传统铺膜播种相比,在保证精密播种的基础上出苗率提高约4个百分点。
(3)试验过程中,由于机具制造差异、机手人为因素、每个地块地势以及测试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测试数值仅反映了当时测试时的真实值。
(4)播种机具地域适应性特别明显,不同的土壤特性对机具的适应性有很大的影响,本项目研究机具要求在耕整后的土壤上作业,控制地表秸秆及较大土块的数量,种子大小均匀。如果地表平整度不够、种子大小差异明显、作业速度过快等都会影响播种精度;加工能力以及材料的选取会影响机具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随着科技的发展,加工能力及材料的改善,机具整体性能更高,制造成本更低,应用范围更广。种子的质量是精密播种的关键因素,如果种子发芽率低,精密播种的意义就不大,因而,亟待强化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种子管理部门、技术监督等部门的密切合作,从种子的纯度、净度、发芽率、均匀度、水分含量等严格把关,为精密播种提供高质量、高标准的配套服务。
(5)本项目机具从设计、制造、试验等方面不断改进完善,经历了较长周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未来还需通过农艺农机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玉米膜上打孔精密播种技术的研究水平。
关键词:玉米;一体化播种机;覆膜机构;施肥机构;产量
中图分类号:S223.24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s15060024
0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玉米作为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用途越来越广泛,对玉米的需求量也逐年递增,为此,玉米高产高效提上了日程。要提高玉米粮食产量,增加玉米粮食单产,光靠人力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大力发展农业机械。播种机是农业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播种机播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玉米产量以及投入的成本,因此研制高质量的玉米精密播种机是现代农业的迫切需求。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精播机的研究,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实际应用的较少,主要是精播机类型单一,不能满足田间农业生产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先后研制出了多种精密播种机械。例如沈阳市通用长青机械厂生产的ZBQ-M3型免耕施肥气吸精密播种机,该机主要适用于东北地区的播种作业;黑龙江农科院1990年研制了2XJB-4型小区精密播种机,由于技术原因,该机没有大面积推广;吉林工业大学研制了气力轮式排种器,该排种器可用于大豆的高速小株距播种要求;河北农哈哈集团研制的2BYQF-4玉米气吸播种机,该机适应性广,播种株距、行距、深度、播种量均能根据播种要求进行调节,但是只适用于小区作业。尽管中国大部分地区玉米种植早已实现播种机械化,但目前的播种机作业质量还不能满足高产高效的要求。诸如:种子种入地里后,由于开膜器开的孔为一条缝,覆膜会自动闭合,导致种子发芽后不能顶出覆膜,造成死苗;播种数一般为1~2粒,特别是遇到小粒玉米品种,下种的数量是2~4粒,种子浪费严重,后期管理需要人工间苗,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此外,中国还面临施肥技术落后、肥料利用率低等缺点,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农机农艺相配套的问题。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笔者对玉米覆膜精播多功能一体化播种机整机构造、工作原理和关键部件进行研究,实现了平地、覆膜、施肥、打孔、播种、覆土、镇压同步进行,以期为实现人力减少、投入成本降低、工作效率提高、满足玉米生产农艺要求做出贡献。
1整机构造原理及主要技术参数
1.1整机构造
玉米覆膜精播多功能一体化播种机结构简图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机架、耙地板、压地辊、开沟器、覆膜机构、播种机构、施肥机构、覆土器;机架上设置滚轮、耙地板、压地辊、开沟器、覆膜机构、播种机构、施肥机构;覆膜机构包括地膜支撑辊和展膜辊;播种机构包括种子箱、吸种器、播种器;施肥机构包括肥料箱、施肥调节装置和肥料输送管。
1.2工作原理
整机通过牵引拉杆与拖拉机的后悬挂传动连接,随着拖拉机的行走,滚轮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施肥机构将肥料输送在开沟器开出的垄沟内,然后通过压地,将已施肥的沟槽覆盖并辊平;塑料地膜从地膜支撑辊上放下,经过展膜辊平铺在下方的地表面,同时通过覆土器将地膜旁边的土覆盖到地膜边,将地膜用土压住;与此同时,点种器的开膜器将地膜穿开一个十字形裂缝,同时点种器出种口张开随开膜器进入土中,种子就播入土中,种子播入土中后,通过压辊碾压后,完成了播种。
1.3主要技术参数
结构形式:全悬挂;配套动力:≥180 kW;工作行数:2行;工作株距:33 cm;工作行距:36~60 cm可调;地膜宽度:适应60-80 cm幅宽的地膜;作业速度:3~5km/h。
2关键部件构造与设计
2.1覆膜机构
由图2可知,覆膜机构包括玉米播种机机架、覆膜支架,覆膜支架固定在玉米播种机机架上,玉米播种机机架铰接安装有可折叠支架,可折叠支架由根槽钢组成,其中1根槽钢上安装有2根平行的槽钢,2根平行的槽钢上分别焊接有起垅盘支架、压膜轮支架,起垅盘支架上安装有起垅盘,压膜轮支架上安装有压膜轮。覆膜时将可折叠支架打开,进行压膜—垅土;不需要覆膜时将可折叠支架折叠,压膜轮和垅土盘被折叠后,就不会垅土,从而避免墒情变化。
2.2施肥机构
由图3可知,施肥机构包括机架、肥料箱、施肥调节装置和肥料输送管;肥料箱的底部设置施肥调节装置和振动电机,施肥调节装置的下方设置肥料输送管,肥料输送管紧靠开沟器;施肥调节装置包括手动调节转轴,转轴上设置3个下料槽,各下料槽出料口的口径不同,用于调节下料量的多少,下料槽出料口的下方设置肥料输送管。施肥量大时,旋转手动调节转轴,将出料口口径大的下料槽调整在肥料输送管的位置,使出料口与肥料输送管相通,大流量的肥料从出料口进入肥料输送管;施肥量小时,旋转手动调节转轴,将出料口口径小的下料槽调整在与肥料输送管的位置,使出料口与肥料输送管相通,小流量的肥料从出料口进入肥料输送管。
2.3播种机构 由图4可知,播种机构包括种子箱、吸种器、播种器。播种器包括旋转盘、固定盘;固定盘固定在播种机的机架上,旋转盘与固定盘通过轴承和轴连接,旋转盘的边壁上通过螺钉等距离安装一周取种器;旋转盘的边壁上设置与种子盒大小匹配的开口,固定盘通过轴承固定于轴上,旋转盘安装在轴上,固定盘上设有种子入口;所述取种器由种子盒、取种勺组成,种子盒上设置种子通口,种子通口为长方形的,种子通口的下方设置取种勺,取种勺出口对准点种器种子入口。
3材料与方法
3.1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3—2014年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东阳试验基地进行玉米播种机田间性能测试,该地区属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7℃,多年平均降水量440.7mm,≥10℃活动积温3675℃,年平均日照时数2662 h,无霜期平均158天,土壤为黄粘土。试验地势平坦。试验地长30 m,宽35.2 m,2年均于4月下旬进行播种。试验品种‘晋单86号’。
3.2观测指标
3.2.1播种深度 播种机在田间播种后,进行播种深度的测量,看其是否符合播种要求,播种深度是否均匀,有没有过深或晒种现象出现。
3.2.2播种均匀性 主要看是否有重播和漏播现象出现,株距之间距离是否均匀一致,因为种子播种越均匀,单株的营养面积、通风、透光等生长条件也就越均匀,这对促进单株玉米健壮生长非常重要。
3.2.3出苗率 播种10天后,记录出苗率。
3.2.4产量测定 玉米产量采用取样测产和实收测产相结合,选取小区内具有代表性的植株20株,采用常规法测定穗部性状,包括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穗粗、百粒重。
3.3数据分析方法
试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应用Excel和DPS软件完成。
4结果与分析
4.1不同播种方式对播种质量的影响
玉米播种时,播种质量的好坏是影响玉米增产的关键因素之一。该机在2013—2014年进行了4次春季播种性能试验,并以2FBJD-2(机械式播种)为对照进行了对比(表1)。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播种方式对玉米的播种质量有很大影响。玉米覆膜精播一体化播种机播种速度较快;平均播种深度为3.52 cm,没有过深或晒种现象,与对照相比,比对照深0.02 cm;播种株距合格率为93.80%,较对照高3.60%重播率、漏播率低于对照,播种均匀性较好;覆膜质量高,基本无破损;施肥的稳定性和各行一致性效果较好;出苗率高,达95.60%,基本能够满足玉米生产要求。
4.2不同播种方式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指标的影响
不同播种方式对玉米产量影响很大。由表2可知,覆膜精播一体化播种机播种的田间地块,除穗长和行粒数低于对照,穗行数、穗粗、百粒重、产量均高于对照。穗行数为15.73行,较对照多0.13行;穗粗4.73 cm,较对照4.72 cm粗0.01 cm;百粒重40.27 g,较对照38.35 g高1.92g;产量较高,平均产量达12934.50 kg/hm2,较对照产量11473.40 kg/hm2高12.70%,增产效果显著。
5结论
(1)该机结构紧凑、设计合理、稳定性强、方便实用,能一次性完成平地、覆膜、施肥、打孔、播种、覆土、镇压一体化作业。
(2)该机能够满足玉米生产播种要求,单粒精量播种率达到98%;出苗整齐,保苗率超过90%;节本显著。连续2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平均播种深度3.52 cm,没有过深或晒种现象;播种均匀性较好,株距合格率93.80%,重播率9.20%,漏播率2.60%覆膜质量高,基本无破损;施肥的稳定性和各行一致性效果较好;收获后测产表明,使用该机具播种的田间地块平均产量达12934.50 kg/hm2,较对照产量11473.40 kg/hm2高12.70%,增产效果显著。
(3)该机实用性较强,一次性完成多道工序,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较普通播种机每亩节种1.0kg,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讨论
本玉米覆膜精播多功能一体化播种机解决了种子浪费严重、地膜烧苗、施肥落后等技术难题。但是由于笔者水平、加工条件等的限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玉米精密播种可减少间苗带来的劳动强度,节约种子。但是精密播种后必须提高种子的出苗率,才能保证玉米产量。此外铺膜可延长冷凉地区无霜期,保墒、除草,增加产量。本研究玉米覆膜精播多功能一体化播种机通过对关键部件的设计,精播率达98%,出苗率≥190%,节省种子15 kg/hm2,经济效益显著。
(2)玉米覆膜播种机研究近年一直在不断进步,笔者新研究了精密播种机构与可开十字形裂缝的开膜器,与传统铺膜播种相比,在保证精密播种的基础上出苗率提高约4个百分点。
(3)试验过程中,由于机具制造差异、机手人为因素、每个地块地势以及测试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测试数值仅反映了当时测试时的真实值。
(4)播种机具地域适应性特别明显,不同的土壤特性对机具的适应性有很大的影响,本项目研究机具要求在耕整后的土壤上作业,控制地表秸秆及较大土块的数量,种子大小均匀。如果地表平整度不够、种子大小差异明显、作业速度过快等都会影响播种精度;加工能力以及材料的选取会影响机具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随着科技的发展,加工能力及材料的改善,机具整体性能更高,制造成本更低,应用范围更广。种子的质量是精密播种的关键因素,如果种子发芽率低,精密播种的意义就不大,因而,亟待强化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种子管理部门、技术监督等部门的密切合作,从种子的纯度、净度、发芽率、均匀度、水分含量等严格把关,为精密播种提供高质量、高标准的配套服务。
(5)本项目机具从设计、制造、试验等方面不断改进完善,经历了较长周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未来还需通过农艺农机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玉米膜上打孔精密播种技术的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