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尤为注重其高效化,因而为了能更快的适应新课改所倡导的“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广大语文老师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为其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这样才能够在创新教学的基础上,彰显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活”起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5.134
课堂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关键场所,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场所,良好的课堂环境不仅能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还能够使学生爱上所学课程,鉴于此,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针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老师想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则要注重课堂教学环节,要充分的激活课堂教学所需的众多条件,如:情感、兴趣等,只有建立在这些激活课堂途径之上才能够真正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快速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本文笔者从情感、兴趣、活力及创新四个角度着手,阐述了如何让小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一、课堂教学融入情感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因而实际教学中,老师要平等的关爱每个学生,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言行举止,尤其是要掌握学困生的言行举止。老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要明确每个学生的优势,鼓励并引导他们参加合适的学习内容,将其优势最大化的发挥出来。老师不适当的批评、责备会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如果信心一旦消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大幅度下降,很难再对语文课程感兴趣。
因此,实际教学中老师可以运用因材施教的授课方式,让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语文题目。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做的正确或者回答、做的接近于正确答案,这时老师要给予及时的肯定,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之后在循序渐进的增加难度,对学生提出递进式的要求,使学困生获得不断的进步。当然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离不开老师的激励性评价。比如:你非常聪明,你看问题的视角非常独特,你的分析很透彻,你的回答逻辑很清晰,等等。不仅肯定了学生的进步,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逐渐的喜欢上语文老师,更喜欢上研究和探讨语文课程。
二、注重激发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各感官都会参与到学习中,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情感,乐于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因此,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善于从多角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人教版的《麻雀》课文时,课初可以给学生讲一些列宁的趣味小故事,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让学生跟随着列宁的脚步来朗读与学习,感受列宁对灰雀及男孩的喜爱之情,明白做人一定要知错就改,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这样在兴趣支撑下的学习过程,才能够确保学习处于理想化的状态中。
三、课堂教学注入活力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向活动,因而实际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巧设问题,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及时点拨学生的思路,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过程来获得知识。因此,课堂的主角不再是老师,而是学生,要努力引导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的《中彩那天》课文时,可以先让学生围绕课题进行提问,有的学生说中彩那天发生什么事了呢?有的学生说作者中了多少奖呢?还有的学生说中奖了作者是不是非常高兴呢?等等。然后让学生带着多个问题进入到阅读课文中,将每个问题的答案用记号标记出来,疑惑的地方可以用问号标记好。自学中要反复向学生强调一定要边读边想边动手,这样通过手、口、脑的结合,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逐渐的掌握知识,形成技能。鉴于此,语文课堂教学中巧设问题,能够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四、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科学上,每一条道路都应该走一走。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对于科学的一大贡献。”他用自己的一生实践证明了创新对他的发明创造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鉴于此,作为小学语文老师不能将文本看死,而是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所有的创新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维训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比如在学习人教版的《窃读记》课文时,对于课文中第二段的“左边第三排,不错……”此处的省略部分可以让学生对主人公的心理、言行等进行猜想与想象,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使学生从小养成善于创新的习惯。
五、提供参与机会,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现自我。一位教师在教学《雨点》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悟课文情境,感受文章所描摹的生活场景。他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组织学生自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并在小组内讨论,通过討论,教师认为学生对“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还比较抽象,他又组织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体会。在动作表演中,他发现一些学生表演动作不到位,动作太僵硬,不自然,表情不丰富,他又通过评议来引导学生重新体会。一节课,学生始终在他自然顺畅的导引之下,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实现重点训练项目人人都有参与机会。每一名学生都参与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并以此为契入口,突破了本课的学习难点,顺利的完成了学习目标,课堂也一改沉闷的局面,学生在课堂上也“活”了起来。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是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因而实际教学中老师需要根据教与学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将情感、兴趣、活力、创新等内容融入到教学的各环节中,相信通过老师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必然能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学习与发展,将来成为国家所需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钟玲玲.浅析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J].新课程(小学).2017(04)
[2]冯春丽.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03)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活”起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5.134
课堂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关键场所,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场所,良好的课堂环境不仅能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还能够使学生爱上所学课程,鉴于此,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针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老师想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则要注重课堂教学环节,要充分的激活课堂教学所需的众多条件,如:情感、兴趣等,只有建立在这些激活课堂途径之上才能够真正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快速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本文笔者从情感、兴趣、活力及创新四个角度着手,阐述了如何让小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一、课堂教学融入情感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因而实际教学中,老师要平等的关爱每个学生,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言行举止,尤其是要掌握学困生的言行举止。老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要明确每个学生的优势,鼓励并引导他们参加合适的学习内容,将其优势最大化的发挥出来。老师不适当的批评、责备会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如果信心一旦消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大幅度下降,很难再对语文课程感兴趣。
因此,实际教学中老师可以运用因材施教的授课方式,让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语文题目。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做的正确或者回答、做的接近于正确答案,这时老师要给予及时的肯定,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之后在循序渐进的增加难度,对学生提出递进式的要求,使学困生获得不断的进步。当然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离不开老师的激励性评价。比如:你非常聪明,你看问题的视角非常独特,你的分析很透彻,你的回答逻辑很清晰,等等。不仅肯定了学生的进步,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逐渐的喜欢上语文老师,更喜欢上研究和探讨语文课程。
二、注重激发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各感官都会参与到学习中,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情感,乐于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因此,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善于从多角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人教版的《麻雀》课文时,课初可以给学生讲一些列宁的趣味小故事,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让学生跟随着列宁的脚步来朗读与学习,感受列宁对灰雀及男孩的喜爱之情,明白做人一定要知错就改,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这样在兴趣支撑下的学习过程,才能够确保学习处于理想化的状态中。
三、课堂教学注入活力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向活动,因而实际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巧设问题,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及时点拨学生的思路,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过程来获得知识。因此,课堂的主角不再是老师,而是学生,要努力引导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的《中彩那天》课文时,可以先让学生围绕课题进行提问,有的学生说中彩那天发生什么事了呢?有的学生说作者中了多少奖呢?还有的学生说中奖了作者是不是非常高兴呢?等等。然后让学生带着多个问题进入到阅读课文中,将每个问题的答案用记号标记出来,疑惑的地方可以用问号标记好。自学中要反复向学生强调一定要边读边想边动手,这样通过手、口、脑的结合,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逐渐的掌握知识,形成技能。鉴于此,语文课堂教学中巧设问题,能够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四、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科学上,每一条道路都应该走一走。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对于科学的一大贡献。”他用自己的一生实践证明了创新对他的发明创造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鉴于此,作为小学语文老师不能将文本看死,而是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所有的创新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维训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比如在学习人教版的《窃读记》课文时,对于课文中第二段的“左边第三排,不错……”此处的省略部分可以让学生对主人公的心理、言行等进行猜想与想象,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使学生从小养成善于创新的习惯。
五、提供参与机会,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现自我。一位教师在教学《雨点》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悟课文情境,感受文章所描摹的生活场景。他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组织学生自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并在小组内讨论,通过討论,教师认为学生对“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还比较抽象,他又组织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体会。在动作表演中,他发现一些学生表演动作不到位,动作太僵硬,不自然,表情不丰富,他又通过评议来引导学生重新体会。一节课,学生始终在他自然顺畅的导引之下,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实现重点训练项目人人都有参与机会。每一名学生都参与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并以此为契入口,突破了本课的学习难点,顺利的完成了学习目标,课堂也一改沉闷的局面,学生在课堂上也“活”了起来。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是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因而实际教学中老师需要根据教与学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将情感、兴趣、活力、创新等内容融入到教学的各环节中,相信通过老师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必然能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学习与发展,将来成为国家所需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钟玲玲.浅析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J].新课程(小学).2017(04)
[2]冯春丽.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