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主学习”是新课程的理念,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自主学习”能唤醒学生的主动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真正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对自主学习的途径及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新课标 自主学习 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5.135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呢?在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大胆地探索。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学习方式是新课标的需要
现代性的教育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学校、教师及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遵循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准则,关注素质全面提高,立足于发展。新课标的教学念是:1.教师走进新课程,如何创造适应学生的教育和教学;2.怎样“把人当成人来培养”,“把人当成人来教育”,注重人的潜能开发;3.如何科学操作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营造学生好学、喜学、乐学、会学,教师爱教、乐教、会教的良好氛围,师生得以共同发展;4.教师何以变经验型为科研型,靠科研提高教学质量;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把更多的“情”和“爱”注入教育事业,撒在学生心田;变重“知”轻能为“知”“能”并重,教学生“学会学习”,“学生生存”,“美好生活”;5.学生的发展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教育应是“大语文”,生活化,教师怎样创建现代性的语文教学方法。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的理念,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自主学习”能唤醒学生的主动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真正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和谐的课堂气氛,是自主学习的前提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单靠教师的积极性不够,首先必须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多给一点微笑,对学生出色的表现给予微笑,是一种欣赏、一种激励,学生即使出错,做错了也不访“容错”,给予其热情的鼓励,引导其“改错”。其次,要给予学生信任,尊重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信任,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体验成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成功是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经常获得成功的喜悦,尤其是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收获,哪怕是极其微小的。特级教师王兰说:“不是聪明的孩子常受到表扬,而是表扬使孩子更聪明。”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对学生要和善,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不轻易否定学生奇怪的观点、莫名的想法,经常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打下了基础。
(三)激发学生想象的翅膀,拓展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主要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课文的理解就越有创见,在课堂中注重挖掘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想象的翅膀,拓展自主学习的空间。如教《卢沟桥的狮子》一课时,我让学生讨论省略后的内容,展开想象,说说卢沟桥狮子还有哪些形态?有的说:“有的狮子抬头望着远方,好像喜从天降。”有的说:“有的狮子抬头望着远方,好像在思念故乡。”有的说:“有的小狮子伸着手,好像在向我握手。”
三、教师应更新观念,灵活运用“自主”的学习方式
培养提高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实现自主发展。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老师不做;学生自己不能做的事情,老师指导做;学生不愿做的事情,老师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让学生乐意去做。这是我多年语文教学的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让学生走进生活,让语文走进学生是达到这个目标的主要途径。
(一)大语文知识从小的方面学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一样宽阔。与其让学生生硬的去消化一些枯燥的语文知识,倒不如从小的方面让学生感受语文的丰富。让学生知道,语文原来是一幅漂亮的书法,是生日送给友人的温暖问候,是商场竞争的一句充满智慧的广告词。语文是影视作品中让人难以忘怀的故事情节,是一句经典的台词。
(二)老师要讲的知识用自己的方法学
毫无疑问教材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但是对于久居校园,远离生活和历史的学生,总会有一种陌生感的产生。老师的讲解总会有带上老师自己的个人体会和感情。那么让学生找到自己的方法,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教材的内容,可能要比听老师的讲解容易的很。让学生给自己创造一个和作品内容相似的心境或氛围,这样可能会让学生的感情很快贴近作者或融入课文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查阅故事发生的背景资料和作品相关相关评论,不仅能够使学生从更深的层面去理解作品的内涵和外延,而且更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勇于对同学或老师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不同看法,则更能够使学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课堂内的知识放在课堂外学
语文即生活,不仅是说语文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更主要的是让这些知识再回到生活。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学生才能理解生活的内涵,才会热爱人生,珍惜生活。“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课程标准也是这样说的。让学生把课内的语文知识还原到生活中去,让他们知道语文学习不只是继承,更主要是为了创新。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更新观念,转变角色,灵活运用“自主”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真正让学生喜欢语文、会学语文。
参考文献
[1]齐书红.《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1(13)
[2]房貞政.《更新教育观念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S1)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新课标 自主学习 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5.135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呢?在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大胆地探索。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学习方式是新课标的需要
现代性的教育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学校、教师及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遵循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准则,关注素质全面提高,立足于发展。新课标的教学念是:1.教师走进新课程,如何创造适应学生的教育和教学;2.怎样“把人当成人来培养”,“把人当成人来教育”,注重人的潜能开发;3.如何科学操作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营造学生好学、喜学、乐学、会学,教师爱教、乐教、会教的良好氛围,师生得以共同发展;4.教师何以变经验型为科研型,靠科研提高教学质量;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把更多的“情”和“爱”注入教育事业,撒在学生心田;变重“知”轻能为“知”“能”并重,教学生“学会学习”,“学生生存”,“美好生活”;5.学生的发展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教育应是“大语文”,生活化,教师怎样创建现代性的语文教学方法。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的理念,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自主学习”能唤醒学生的主动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真正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和谐的课堂气氛,是自主学习的前提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单靠教师的积极性不够,首先必须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多给一点微笑,对学生出色的表现给予微笑,是一种欣赏、一种激励,学生即使出错,做错了也不访“容错”,给予其热情的鼓励,引导其“改错”。其次,要给予学生信任,尊重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信任,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体验成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成功是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经常获得成功的喜悦,尤其是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收获,哪怕是极其微小的。特级教师王兰说:“不是聪明的孩子常受到表扬,而是表扬使孩子更聪明。”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对学生要和善,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不轻易否定学生奇怪的观点、莫名的想法,经常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打下了基础。
(三)激发学生想象的翅膀,拓展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主要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课文的理解就越有创见,在课堂中注重挖掘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想象的翅膀,拓展自主学习的空间。如教《卢沟桥的狮子》一课时,我让学生讨论省略后的内容,展开想象,说说卢沟桥狮子还有哪些形态?有的说:“有的狮子抬头望着远方,好像喜从天降。”有的说:“有的狮子抬头望着远方,好像在思念故乡。”有的说:“有的小狮子伸着手,好像在向我握手。”
三、教师应更新观念,灵活运用“自主”的学习方式
培养提高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实现自主发展。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老师不做;学生自己不能做的事情,老师指导做;学生不愿做的事情,老师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让学生乐意去做。这是我多年语文教学的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让学生走进生活,让语文走进学生是达到这个目标的主要途径。
(一)大语文知识从小的方面学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一样宽阔。与其让学生生硬的去消化一些枯燥的语文知识,倒不如从小的方面让学生感受语文的丰富。让学生知道,语文原来是一幅漂亮的书法,是生日送给友人的温暖问候,是商场竞争的一句充满智慧的广告词。语文是影视作品中让人难以忘怀的故事情节,是一句经典的台词。
(二)老师要讲的知识用自己的方法学
毫无疑问教材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但是对于久居校园,远离生活和历史的学生,总会有一种陌生感的产生。老师的讲解总会有带上老师自己的个人体会和感情。那么让学生找到自己的方法,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教材的内容,可能要比听老师的讲解容易的很。让学生给自己创造一个和作品内容相似的心境或氛围,这样可能会让学生的感情很快贴近作者或融入课文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查阅故事发生的背景资料和作品相关相关评论,不仅能够使学生从更深的层面去理解作品的内涵和外延,而且更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勇于对同学或老师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不同看法,则更能够使学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课堂内的知识放在课堂外学
语文即生活,不仅是说语文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更主要的是让这些知识再回到生活。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学生才能理解生活的内涵,才会热爱人生,珍惜生活。“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课程标准也是这样说的。让学生把课内的语文知识还原到生活中去,让他们知道语文学习不只是继承,更主要是为了创新。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更新观念,转变角色,灵活运用“自主”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真正让学生喜欢语文、会学语文。
参考文献
[1]齐书红.《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1(13)
[2]房貞政.《更新教育观念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