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体系下日本柔道的现代改革历程

来源 :体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hhe123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柔道是由日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柔术发展而来的,纵观柔道转变过程,嘉纳治五郎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将教育理念植入柔道当中,使柔道从道场进入学校,为柔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同时他为柔道注入现代理性观念,吸引了社会诸多精英人物的广泛参与;他用现代体育模式改造柔道传统技法,使其成为一项全世界流行的体育运动;他对道服、仪式、段位制的修正与改造,又使得柔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品牌标志。
  关 键 词:民族传统体育;柔道;教育体系;嘉纳治五郎;日本
  中图分类号:G88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2-0115-04
  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众多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都面临着现代化、国际化的问题。柔道是由日本传统体育项目柔术发展而来的,今天柔道不但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而且还成为风靡全球的体育项目。
  提起柔道就不能不提它的创始人——嘉纳治五郎,正是他经过不懈努力将当时处于社会底层的柔术提升到全新的高度,而且使柔道一跃成为日本传统体育项目现代转型的代表。日本柔道研究学者井上俊认为:“讲道馆柔道的出现,将‘术’提升到‘道’的层次,是日本传统武术向现代体育成功转型的象征。从现代教育角度看,嘉纳治五郎的讲道馆柔道作为‘由术至道’的基本完成的象征,是比较合理的。”[1]66嘉纳治五郎一生都从事教育事业,被日本人视为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的教育家。他在推广发展柔道时一直很注重与教育体系的结合。因此,本文在教育体系下考察柔道的现代改革历程。
  1 教育化转变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1876年,日本明治政府颁布“废刀令”,禁止武士佩戴刀剑,整个武士阶层崩溃,武艺失去社会基础。大部分柔術高手转换行业,很少有人以教柔术为生。用嘉纳治五郎的话来说:“从当时社会上一般人的眼光看来,武术之类是根本不值得一提的东西,因为武术已经成为一种非常过时、不再流行的旧事物。在这种形势下,武术家们往往连糊口都很困难。比如,那个有名的剑客棕原健吉,居然也落到以举行击剑比赛收取入场费来获得糊口资本的地步。”[2]而这时作为一名东京大学文学部的在校大学生,嘉纳治五郎却逆时代潮流而深入学习起各种流派的柔术。他首先在“天神真杨流”传人福田八之助门下学习柔术,而后又拜曾是福田八之助师傅的矶正智为师学习柔术,1881年他又拜“起倒流”竹中派名家饭久保恒为师学习“起倒流”的柔术技法,之后在1882年东京下谷稻荷町永昌寺的书院内,开办了那个后世闻名的“讲道馆”柔道道场。用嘉纳治五郎自己的话来说:“学习柔术,不应该仅限制在一个流派或两个流派,要将众多的流派综合起来,各取所长,这样不仅达到掌握武术攻防的目的,进而有助于智育、德育、体育3方面发展。在柔术对抗竞争中领悟到原理,可以拓展到人生的各种事业中,没有比这更好的修养方法了。这样贵重的传统文化不该自己独享,要让更多的国民受益。”[3]可以说这是嘉纳治五郎一生积极从事推广柔道事业的核心之所在,同时也是柔道得以在教育界广泛推广的根本所在。
  正是由于嘉纳治五郎对日本传统柔术进行全面的改进,在技术上更注重安全性与规范性,而且倡导通过习练柔道达到强身健体、培养身心的教育目的,在艰苦的柔道练习中,学会忍耐、克制、尊重、勇敢、礼貌、宽容、公正等优秀品质,在相互攻守的过程中,努力提高练习者的想象力、注意力、观察力等能力,在体育锻炼中培养品德、锻炼智力,最后能将比赛的胜负理论运用于社会。因此可以说柔道的练习目的并不仅仅局限于一种技术的习成,而是在练习柔道技术动作过程中体会这种技术动作带给身体的巨大冲击性体验,在心理上获得一种“道”的感受,从而实现人格意义上的教育作用。从现代教育理论看,嘉纳治五郎的这种柔道教育理念同现代体育教育理念是相通的,可以说这也是柔道为现代教育体系所接受的基础,同时也是转变为一种现代体育教育项目的根源所在。基于以上原因,1911年日本政府同意将柔道列为初中体育课可选修的科目,1918年后,日本文部省要求在有条件的小学五年级以下男生中开设柔道课,大学和企业社团中柔道也开始普及。到1936年,东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对全国中学运动部进行调查,设置运动部的学校有352所,其中有柔道部的331所[4]516。可以说从“讲道馆”最初的9名学生开始,到331所中学设立柔道部,再到今天世界数以亿计的各色人种习练柔道,都充分证明柔道所坚守的教育理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而且从道场到学校本身就意味着柔道实施层面的一次巨大飞跃。
  2 理性化转变吸引精英人物的广泛参与
  一项运动要想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并迅速发展,那么首先这项运动要能吸引当代社会的精英人物参与,因为社会的精英人物是社会发展的潜在指向,他们的言行在社会中起着一个标杆的作用,而且这些精英人物掌控着社会上诸多资源与资讯,他们的加入无疑会对这项运动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当然最为基本的是他们首先要被这项运动所吸引,喜欢这些运动。
  柔道是由柔术发展而来的,柔术在当时日本被视为野蛮危险的一项搏杀技术,是一种等而下之的运动,而柔道则追求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修炼,两者有着根本的不同。用嘉纳治五郎[4]536的话来说:“柔术是古代传下来的以决生死为目的的武技,但是,这种柔术已经与维新的时势不适应,因此,我以时势为鉴,充实以道德教育,让青年练习,作为心身锻炼之方法。将‘柔术’改称‘柔道’,是因为‘柔术’为力与力的相争,由技术来决定胜负的,我所提倡的‘柔道’,则是探究何以胜之,何以败之,探讨原因,发现原理,从原理再指导技术,再由原理之道,作为修养心智之法,所以称为柔道。”正是这种精神境界上的不同才吸引广大的上层精英人士习练柔道。当然在当时日本的政界、军界、企业界,有一批高层人士认同柔道教育价值,他们在中学或大学经历过柔道的练习,感受得益良多。早期在日本讲道馆柔道的学生中,有明治政府海军大臣的财部彪、内务大臣的若槻礼次郎等人。二战后,因青年时期的柔道练习经历,而对武道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议员,有联合倡议建立日本武道馆的议员、原日本《每日新闻》的总裁、讲道馆柔道十段正力松太郎,著名科学家、东海大学的创立者、国际武道大学的理事长、国际柔道联盟主席的松前重义,丰田汽车公司的董事长奥田硕(柔道六段)等等,他们都是在学校期间参加柔道锻炼,此后在政坛或企业就职中毕生致力推广柔道[1]119。今天看来这些上层精英人士的参与对柔道的推广作用是巨大的,正是他们从社会的各个不同层面共同推动着柔道走向国际化。   当然从日后柔道的发展来看,许多人学习柔道的目的并不是在其动作技术,而更多的人是在习练柔道的过程中深深为其所传授的“道”所吸引,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2003年普京在接受日本NHK电视台专访时说:“我小时候是个无赖,经常几个人一起在街上晃荡,打拳击或扭打在一起摔跤。幸运的是遇上柔道。爱上柔道后,我的人生开始改变。特别是通过柔道用语‘礼’、‘平手’这两个词(‘礼’是意味着克制,尊重对手;‘平手’则是一均衡的状态,生活斗争不一定是我胜你负),我对日语感兴趣。柔道不单是一项体育运动,这是一门哲学,如果不是柔道,就没有现在的我。”[5]这可以说是柔道从“道”的高度改变人的最好例证。当然也是柔道得以在世界推广的主要动力所在。
  3 标准化转变完成现代运动的华丽转身
  对于柔道的发展,嘉纳治五郎最大的贡献在于从教育的角度对传统柔术中那些格杀搏击动作进行修订改造,降低其危险程度,增加其技巧性和趣味性,使以性命相搏的日本传统柔术逐步转变成为修养身心、增强意志、锤炼人性的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实质上从时代背景来看,嘉纳治五郎对柔道的改造与明治维新整体社会变革几乎是同步的,随着日本从上到下变革逐步深入,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极其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革是建立在对旧有传统的一种改造同化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这种变革的参照物是西方文明体系,自然柔术的变革也同样未能超越这种大的时代风潮的影响,而且嘉纳治五郎是在西方系统教育体系下成长起来的,受过专业的西方教育培训,因此其对柔术的改造更是以西方为标准。但是由于他本人曾经长期深入学习过多种流派的柔术动作,而且大量研究日本传统柔术的各种典籍,因此他对传统柔术的理解和掌握又超过同时代的大多数人,可以说嘉纳治五郎本人几乎是横跨日、西两种体系,这样他在对传统柔术的整理和改造上既可以兼顾到日本传统文化的一面,又能为西方文化所接受,这也是嘉纳治五郎所创立的柔道最为成功的一面。
  在传统方面,嘉纳治五郎大量收集整理日本的传统武术典籍,潜心钻研其中的技术动作,从中剔除出那些危险性较大,对人体损伤较大的技术动作。嘉纳治五郎[6]曾说过:“过去柔术分成许多流派,有的流派的做法高尚,有身份的人也练习。但是,也有在最下层武士与其他社会下层人当中流行的柔术,这种柔术大多是教人锁咽喉、挫关节、捆绑的技术,这种柔术即便在武艺界中,也是不被看好的。再有,过去的教学法较原始,加上以寝技、压技作为取胜的手段,练习时骨折、挫伤自然比现在多,让人觉得柔术是一种危险的运动。所以需要让人们知道,我所传授的讲道馆柔道是属于高尚的种类,是通过对柔术各流派的研究取舍而重新组合而成的,其方法不仅不危险,而且作为体育也有很大的价值。”嘉纳治五郎将传统的柔术技术整理成3大体系:投技、固技、当身技。投技又分为立投和舍身投;固技分为抑技、绞技和关节技;当身技则分为手技和足技两部分。嘉纳治五郎在对传统技术的整理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對古代动作技法原理上的修正和总结。例如他从众多的摔法中提炼出“作”、“崩”、“挂”和“自然体”。在教学中,嘉纳治五郎采取了4种形式:乱取、形、讲义、问答,又以乱取为主要形式。他又将形分为:投之形、固之形、柔之形、刚之形、极之形、古式的形。可以说这些整理与归纳将传统柔术中许多流派与技法都进行了归类,并且建立了相应的标准,规范了相应的技术要求,使得本来流派众多技法各异的传统柔术,逐步确立起自己独立的技术体系,而这种技术体系是柔术由一项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一跃成为现代体育运动最为根本的技术保障。
  同时嘉纳治五郎还逐步建立起符合柔道比赛的裁判规则体系,以及对柔道服进行大胆改造,使其更适应柔道的比赛,同时也更有利于柔道的发展与推广。可以说这些规则的确立和柔道服的改造对柔道的发展同样具有极大推动作用,因为传统柔术比赛,大家评判的标准不统一,往往在裁判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引起各种不必要的纠纷,因为没有一个统一、客观、标准的裁判规则体系,所以其技术体系同样也难以规范。这也是困扰诸多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一个较为根本性的问题。但嘉纳治五郎在确立其标准的技术体系之后又对裁判规则体系进行了大胆的改造,使其日益规范化和标准化,这样建立在客观理性基础的判罚体系适用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与国家。而对于柔道服装的改造,也是柔道标准化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细小的改变实质上体现出一种从传统向现代化体系的转变。
  4 道服、仪式、段位制的建立突出鲜明的民族特色与品牌标志
  嘉纳治五郎对柔道的改造还体现在传统柔术中训练服装的改变上。讲道馆初创时,上衣是宽袖,长度只到肘部,裤子也是短的,只及膝盖。1911年,嘉纳治五郎吸引了西服的长处,改成现在样式,柔道服的上衣要求遮盖住臀部,袖子要求稍微超过前臂中部,下衣要求稍微超过小腿中部。这样,练习者肘膝部受伤减少了,服装比较得体,品位也提高了,还便于防守与进攻动作的使用[4]360。今天柔道的级别是按腰带的颜色来区分的,4级着白带,3级到1级着茶色带;初段到5段着黑色带,6段到8段着红、白道混合带,9段到10段着红色带,6段以上的可以用黑带。虽然嘉纳治五郎对柔道服装的改造在整个柔道的发展过程中几乎是最为微小的一点改变,但正是这些极为微小但又关键的改变将柔道推向更为广阔的舞台。今天大家为观看柔道比赛时首先注意到的就是它的鲜明服装。
  嘉纳治五郎创立的柔道体系里面另一个极具特色的方面就是各种仪式。仪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培养一个人的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维,甚至可以引导一批人改变生活习性。嘉纳治五郎正是从这些仪式中准确地捕捉到育人功能,因此在柔道馆的教学中增加了各种仪式,并成为一种固定体制。这些仪式分别为:入门登录、修行者须知、每年的开镜式、升段仪式、月次比赛、红白比赛、寒稽古、暑中稽古等。
  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寒稽古。用嘉纳治五郎本人的话来说:“寒稽古就是在每年最寒冷的30天的早晨,进行乱取练习。主要理由如下:在道场中进行柔道的修行,为了锻炼身体与掌握攻防技艺是不用说明的,同时还要达到精神修养和培养良好习惯的目的。所以选择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每天早晨5点(或4点)开始到7点,鼓励大家一天也不缺席,参加乱取练习。如果30天不缺席,就具备一旦下决心就坚决做下去的精神。必须有不畏寒冷、克服睡眠不足的干劲。而且要在30天中不感冒、不受伤,还需要养成凡事细心的习惯。不论做什么,往往容易中途遇到困难和障碍,这时,只有依靠不屈的精神和精细的行动才能超越。寒稽古30天全勤,就是自然养成这种一旦下决心,始终不渝做事的精神。这就是寒稽古的宗旨。”[7]从寒稽古这项仪式中就可以看出,嘉纳治五郎想通过这些仪式对习练者进行从身体到技术的反复锤炼,从而真正达到对精神意志的教育作用。   日本段位制最早在围棋界使用,后来在江户时代剑术各流派开始授予段位,但大多数分为“初传”、“中传”、“皆传”3个等级,后来柔术一些流派也分为“目录”、“免许”、“皆传”或“初传”、“中传”和“奥传”。嘉纳治五郎认为3段式的升級太慢,不利于对习练者的评价,而且也难以调动习练者的积极性,因此嘉纳治五郎开始着手对柔道的段位制进行改革。讲道馆的段位升迁对年龄也有规定:申请初段者最小年龄为14周岁,5段最小年龄为了20周岁,8段最小年龄为42周岁。而且6段以下的柔道习练者,还要根据其“修行年限”和“技术水准”两部分进行考评,考评又分为秀、优、良、可4个等级。段位制实际上反映出柔道习练者对柔道的理解和柔道技术的掌握情况,但这种阶梯式的段位制却极大地激发了习练者的学习柔道的热情,同时也是对习练者个人技术水平的一种全面肯定与认可。可以说正是这种细致严格的段位考评体系,使得柔道习练者既有明确的阶段目标,又有长远的奋斗目标,而且使整个柔道习练过程都处于一种上升发展过程中。从教育角度来看这种段位升迁制,更像教育体系中的初中、高中、大学3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代表着一个技术水平和能力层次。
  嘉纳治五郎的一生没有脱离教育界,而且曾经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他本人毕业于东京大学,前后做过27年的大学校长,可以说教育理念已经融入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他对柔道的改造一直坚持立足于作为一种教育的途径来实现“体育、胜负、修心”三者的完美结合。正是这种改造与提升才使得柔术这一日本传统体育项目走向新生,转变成一项风靡全球的现代体育运动。同时也正是柔道本身蕴含的巨大教育价值使得柔道不但在日本各级学校广泛开展,而且也吸引了世界许多地区诸多人群加以习练。柔道的这种巨大的教育价值与奥林匹克精神相一致,这也是促使柔道最终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重要原因。《奥林匹克宪章》基本原则第2款对奥林匹克的定义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相融合,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8]从这个层面来说,柔道所倡导的教育功能与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教育功能是同向的,因此柔道最终走进奥林匹克运动赛场就成为一种必然。
  参考文献:
  [1] 郑旭旭,袁镇澜. 从术至道:近现代日本武术发展轨迹[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2] 泉敬史,何英茑. 武道[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18.
  [3] 加藤仁平. 嘉纳治五郎:在世界体育史上闪耀[M].东京:逍遥书院,1964:28.
  [4] 嘉纳先生传记编撰会. 嘉纳治五郎[M]. 大阪:布井书房,1964.
  [5] 见山田奖治. 日本教育中的武道[M]. 东京:明治图书,2005:427.
  [6] 嘉纳治五郎. 嘉纳治五郎:我的生涯与柔道[M]. 东京:日本图书中心,1997:95.
  [7] 日本武道馆. 日本武道[M]. 东京:日本武道馆,2007:216.
  [8] 李艳翎. 奥林匹克运动全书[M].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50.
其他文献
摘 要:对广东省4地市40所中学(初中20所、高中20所)的12 000名13~18岁学生体质健康进行调研。结果显示:2014年广东省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身体机能指标如肺活量,部分身体素质指标如女生50 m跑和800 m跑、1 min仰卧起坐,男生1 000 m跑及引体向上指标略有回升;身体素质如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男生50 m跑指标,身体形态BMI指数指标呈现下降趋势。总体而言,广东省青少年学
〔摘要〕 习近平对外文化交流思想从坚持民族特性与时代精神的相互统一中体现 “守”与“变”的契合,从提倡相向而行与和而不同的相互统一中体现“同”与“异”的结合,从注重机制改革与方式创新的相互统一中体现“内”与“外”的配合,从强调相知相亲与合作共赢的相互统一中体现“情”与“利”的融合,这四个方面层次分明又有机结合为一体,充分采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进行逻辑架构,具有很强的创新性与科学性,对于中国特色社
文化是一种模具,它会按照自己的样子去塑造一个民族。   读书,钻不出来的是蛹,钻出来的是蝶。   如果你失去了阴凉,乘凉者便会离你而去。   给别人竖一把梯子,你也会享受到登顶的快乐。   培育一朵花是漫长的事,伤害一朵花只是几秒钟的事。   人生最沉重的莫过于拽着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放。   人的欲望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把握欲望的能力。   人们最常犯的错误就是用自己的尺子去丈量别人。   人无法把
摘要:真义体育论持有者从思维差异角度审视竞技运动与身体教育的差异,认为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分别对应“真”与“善”两个不同的价值领域,真义体育求真不向善、竞技运动向善不求真;通过研究提出:身体教育求真也向善、竞技运动向善也求真。  关键词:体育理论;身体教育;竞技运动;大体育;善;真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5-0001-06    对于任何
摘 要:在深入调研和分析我国山地户外运动风险现状、风险成因及风险管理的基础上,探究山地户外运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预警系统。研究显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个1级指标和39个2级指标;根据风险矩阵图对39个2级指标进行风险分类发现,需要优先防范的指标12个,需要充分准备的指标19个,需要日常监控的指标8个。在指标体系基础上,构建的风险预警系统包括6大板块和7大环节,该系统具备风险信息的搜集、分析以及
摘 要:为探索足球发展相关规律,对国际足联官网公布的积分和人力资源大数据进行分析,构建足球强国积分与人力资源的结构方程模型。解析结构方程模型可知:足球强国是组织度、饱和度和规模度共同作用的结果,三者与积分的关系由近至远,但影响效应依次增大;此外,足球强国存在两条主线,一条是人才成长链,另一条是文化生成链。对比可知,我国的认识存在以下不足:在人才培养方面忽略业余球员的价值;在文化建设方面没有认识到足
摘 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了审视。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课间活动”,应该以促使学生乐于参与、调节身心而不是以增强体质为首要目标。必须克服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大型、豪华、表演化和形式化的倾向,切实加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效性,更多地采用简便实用的活动形式。建议取消“大课间体育活动”这个在理论上缺乏依据、现实中越来越名不副实的名称和做法,更不宜强制要求在每天上午第2节课后进行越来越华而不实
〔摘要〕 全国第十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主题为“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现代性问题”,与会学者围绕“马克思哲学与现代性问题”“现代性的中国内涵及其理论建设”“现代性理论的挑战、困境与分析视角”三个专题展开深入研讨。此次论坛以唯物史观为基点理解现代性问题,梳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伟大成就,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的理论张力,反映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声音,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内涵和现
摘要:乡村是保留武术传统、延续武术文化根脉的重要场域。乡村武术传承人的武术传承策略表现为突出的“情本位”特征:(1)立足乡土伦理,以乡情关照赢得乡村民众的支持;(2)以人情调适社会关系,以获得乡村武术发展的外部支持;(3)以武术情怀形成强大的武术文化传承的道德力量。与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相对,乡村武术传承人的社会行动遵循“文化人”假设,创造以感情维系的延续乡村武术的“意义结构”,成为国家正式制
1951年3月17日,河南大学领导与参加医疗队的全体队员合影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兵朝鲜半岛。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同时,美军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轰炸安东(今丹东)地区,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  1950年10月8日,中国政府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10月19日晚,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10月25日,志愿军打响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