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陶的传奇之旅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yytt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宜兴紫砂陶作为一种赏用兼具的器物,雅俗共赏,上可登庙堂殿宇,下可伴平民生活,同时也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紫砂的脚步不止于此,读了由法国陶瓷文化研究学者帕特里斯·万福莱先生写作、宜兴陶博馆馆长周小东先生主编出版的《宜兴紫砂陶对欧洲的影响》后,我们可以知道,早在十七世纪初,紫砂陶就已经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走出国门,开启了传奇的旅程。
  帕特里斯·万福莱先生从青年时代起,就对古陶瓷尤其是东方陶瓷产生浓厚的兴趣。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他潜心收藏和研究宜兴紫砂陶,并成书《销往欧洲的宜兴茶壶》,2017年,他又将多年来的寻访研究成果汇集,写成这部《宜兴紫砂陶对欧洲的影响》。
  宜兴紫砂陶特别是紫砂壶与茶文化高度融合,倍受文人雅士和饮茶者的青睐,其壶艺风格日趋精工妍巧。明朝末年,紫砂陶已经外销,其中泰国为最。欧洲方面,紫砂陶由葡萄牙商人经海上丝路传入,广受欧洲各国的欢迎,不仅海外商人陆续向中国订购朱泥壶,好多国家还出现仿制的赝品。
  宜兴紫砂陶在欧洲,度过书中所描述的了五个不同的效应期:“初见迷恋”——欧洲人在“东印度群岛”运抵的商品中发现宜兴紫砂壶,被这种奇妙的陶器迷住;“成功仿制”——高价的宜兴紫砂壶促使欧洲陶艺家们纷纷仿制,掀起了对“东方红色陶器”的追捧;“努力创新”——各国陶艺家们开始追求新的风格,在茶壶的形制和装饰上进行改良;“现货选购”——宜兴茶壶大量出口到欧洲,仿制壶减少;“时尚又新”——海外华人引领收藏宜兴紫砂壶的时尚,欧洲进口商踏足宜兴,订购茶壶。书中简单明了地阐述了宜兴紫砂陶在欧洲的经历与其产生的影响。紫砂作为文化使者,将神秘的东方文化传播到西方,让西方人认识紫砂、认识宜兴,感受到中国人的智慧。
  紫砂陶敲开欧洲大陆的大门,对许多欧洲国家均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宜兴紫砂陶对欧洲的影响》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描述了紫砂陶对荷兰、英国、德国、法国和捷克这五个国家的影响。万福莱先生走遍欧洲的博物馆、古玩店,拜访许多私人藏家,拍摄了许多销到欧洲的紫砂壶及仿制品。万福莱先生将自己收藏的几十幅紫砂壶图片发表在专著中,如荷兰陶艺家阿里·德·米尔德仿制的壶身贴塑梅花的茶壶,凯文·夏基·鲍尔古玩店收藏的直筒素身英国制红色炻器茶壶,德累斯顿瓷器博物馆收藏的德国陶艺家伯特格制黑釉直筒茶壶,席勒-戈宾公司生产的六方开光提梁壶……形形色色的图片展现了紫砂陶在欧洲的风采,她的造型、她的装饰、她所蕴含的宜兴厚重的陶瓷文化,深深地吸引着西方人,当地的陶艺家、陶瓷工坊纷纷致力于紫砂壶的仿制,有失败有成功,在潜移默化中,紫砂陶也给欧洲陶艺家许多启迪。他们开始创新,将细腻的东方文化与洒脱的西方文化结合,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作品,欧洲陶瓷工业、陶瓷艺术的发展还因此受益匪浅。至今,当年的仿制品成为现在的收藏家和博物馆的宠儿,印证了宜興紫砂远涉重洋带来的深远影响。
  在17、18世纪,由于欧洲人喜欢喝茶,与此密切相关的紫砂壶也成为他们的最爱。但是茶作为饮料在欧洲流行的时间不长,也有起落沉浮。20世纪80至90年代,欧洲人再次对宜兴紫砂产生兴趣。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兴,宜兴陶瓷产业也开始大力发展,紫砂陶美名远播,吸引了香港台湾的同胞以及来自新加坡、美国等国的陶艺家和收藏家。在欧洲,大批的茶壶爱好者和收藏家不仅仅对紫砂壶本身感兴趣,还对她背后的历史文化感兴趣,买老壶也买新壶,激发了人们对这种新时尚的热情。
  小小一把紫砂壶,从第一次登上往返欧亚大陆的商船起,就开始书写着一段不平凡的故事,她的故事如同海上的风浪,让读者的心也伴随着海浪起起落落,在感悟紫砂陶在欧洲传奇旅程的同时,读出宜兴厚重的紫砂文化,读出宜兴陶瓷悠久的历史文脉,读出欧亚两地用丝绸之路串联起的情缘。
其他文献
生活在自然界的人们,对一切事物都有着独特的情怀,而艺术家则更为感性。因此,当大自然的美景经由艺术的再加工和感情的再重组,必然焕发出独一无二的神采。宜兴紫砂壶艺中,以植物形象为源泉的紫砂花货题材丰富、立意新颖,是紫砂艺海的重要组成部分。陶艺家在制作以植物为形象的紫砂花货前,需要认真观察自然界物体的形态,经过艺术加工和提炼,去粗取精,制作出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紫砂艺术品,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紫砂壶
期刊
紫砂壶自从明代诞生以来,除了用作喝茶的容器,还经常被文人雅士赋予美好的意义,而这种美好的意义并不是空穴来风,从紫砂壶创作的角度而言,大部分的美好寓意都是由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衍生演变而来的,要想将具象的生活事物抽象成紫砂美好的寓意,需要作者对于紫砂文化有着真正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在制作中进行创新与研究,将艺术、传统与精神三者相互融合,才能最好地做出一把富有美好意蕴的紫砂壶。  “福临八方壶”(见图1)
期刊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随着饮茶习俗的不断改进,茶器也不断革新更迭,宜兴紫砂壶因其实用美观,又有文化内蕴,还能欣赏、摩挲把玩,体味艺术趣味、陶冶思想情操,故而备受人们的追捧,更缘此形成独特的紫砂文化,并在中国的民俗文化发展中据有一席之地。  紫砂壶的发展繁盛,跟紫砂艺人的传承创新密不可分,更与制作者的文化理念相辅相成。当我们回顾流传至今的经典佳作时,不难发现它们无不集实用、艺术和人文于一体,是制作者技
期刊
宜兴的五色土,造就了紫砂壶艺术之美,简约是美的极致表现之一,一把光润古雅、莹润如玉、造型简约的紫砂壶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以及心灵的升华。线条的运用在茶壶创作中很常见,不同艺人所创制的线条技法和线条风格都应反映出艺人对容体的真实情感,当主体个性涵养的显露及容体形神的表现相融并现时,才充分地体现“物我合一、天人合一”这一精神境界,以及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审美观念,使壶器上的线条得以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期刊
宜兴紫砂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从普通的实用品升华为实用价值与观赏价值兼具的艺术品,源于其特殊的造型艺术,人们通过精彩纷呈的造型艺术赋予它独一无二的情感和艺术生命力。它给人以一目了然的视觉美感,又将外在形象和人文内涵相互组合,表现出非同凡响的艺术性。作为一种性能优越的茶具,紫砂壶本身便具有工艺品的美学效果,又因其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联系密切,它的文化性能便成为了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深受世人喜爱
期刊
紫砂壶的造型变化万千,紫砂素器的美是材质、造型和实用性的有机结合。古代文人将紫砂壶誉为人间珠玉,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时光历炼中依旧美不胜收。每一把看似简单的紫砂壶,无不凝聚了制壶艺人的创作智慧,它汲取了传统文化的精髓,经过泥的捶打、火的淬炼,最终成型。紫砂茗壶不仅具备赏心悦目的美的享受,更给予人们精神上的启迪。  人文内涵是体现一把壶的重要表现内容,“笑樱壶”(见图1)对文化内涵的阐述非常清晰。
期刊
紫砂壶是我国优秀的民间手工艺品,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紫砂壶艺不断传承创新,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竞艳姿态,延续着不朽的艺术生命力。紫砂壶既是品茗泡茶的实用器具,又是汇聚文化内蕴的精神产品,透过丰富的艺术形象满足人们不同的品茶情趣和审美需求,以产生人与壶的交流共鸣。  紫砂壶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深受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思想和美学观念的影响,因此,对于壶艺创作者而言,“有形亦有蕴”是一个
期刊
纵观历史發展,紫砂壶艺术的前行总是离不开文人雅士的推崇与青睐。从诗词的赞赏到书画的篆刻,文人对于紫砂的喜爱大大提升了紫砂艺术的价值,也不断推进了紫砂艺术的发展进程。因此,紫砂艺术散发着不同寻常的文化涵韵。在社会历史的演进中,中华文化以其特有的文化气息,激发着紫砂艺人的创作思维与精神意境,并通过紫砂艺人对于紫砂泥不同形态的完美塑造,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和谐与融合。可以说,紫砂艺术绝不仅仅是一种手工艺,更
期刊
宜兴紫砂陶艺是一门集实用与艺术、造型与装饰、思想与人文于一体的综合性手工技艺,纵观其漫长的发展经历,以紫砂壶为突出载体的紫砂陶艺,充分继承和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丰富的造型、多彩的装饰来诠释壶艺精髓,可以说,造型和装饰是紫砂壶最为重要的两个元素,当我们开始创作或鉴赏一把紫砂壶的时候,通常便是从造型和装饰两方面来具体进入的,造型是实际存在的必然实体,而装饰更是讲究运用发散思维,对整把壶进行艺
期刊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紫砂已走过几百年的历程,并逐渐从实用茗器转变为集功能性、艺术性、人文性为一体的手工艺品,历经漫长的岁月凝练,以独特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在传统文化之林屹立不倒,兼收并蓄、去粗取精,演变为独具艺术特色的紫砂文化,深受人们喜爱。  1 造型设计  中国人自古崇尚“天圆地方”的思想,在造型上也沿袭此观点,紫砂壶分为方器和圆器两种基本形制。行话说:“一方抵十圆”,足见紫砂方器的制作难度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