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樱之美,艺术之幸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l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砂壶的造型变化万千,紫砂素器的美是材质、造型和实用性的有机结合。古代文人将紫砂壶誉为人间珠玉,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时光历炼中依旧美不胜收。每一把看似简单的紫砂壶,无不凝聚了制壶艺人的创作智慧,它汲取了传统文化的精髓,经过泥的捶打、火的淬炼,最终成型。紫砂茗壶不仅具备赏心悦目的美的享受,更给予人们精神上的启迪。
  人文内涵是体现一把壶的重要表现内容,“笑樱壶”(见图1)对文化内涵的阐述非常清晰。“笑樱壶”的造型灵感来源出自“婴宁一笑解千愁”,此壶交融着和谐漫流的姿态,体现出了“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等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制壶者对家庭美满的美好祝福。“和”这种理念表现的是一种舒展开阔的生活情感,“和”通“合”,“合”代表融合、综合、合适,表现出了一种中庸平衡的处事态度,颇有君子风范。君子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立场,保持独立的思想和自由的人格。“和”还有一种吉祥的意味在其中,和谐美好的情感在其中升华,壶身上下合一,寓意和合、美满,整体圆润的姿态加上柔和自然的韵味,处处诠释这其乐融融的美好意境。
  “笑樱壶”的制作看似简单,可是要想成为赏用皆宜的作品,也是颇考验制壶者功力的。一把壶若不能合理地具备斟茶品茗的效用,便不是一把真正的壶。“笑樱壶”整体大气简洁、素面朝天、细砂隐现、温润如玉;壶身椭圆形,整体感觉圆、稳、匀、正,古朴而简约;壶嘴三弯流形,出水极其顺畅,壶把飞把状与壶流婀娜多姿的态势相呼应,婉转流畅、端拿舒适,壶嘴、壶把与壶身对应,像极了美人的臂膀,温婉却有力量,细腻的泥质凸显美人姿态。
  “笑樱壶”最初创作于明代,起初的形制相对沉着扎实,妥协有担当,虽然壶型外表平淡,但壶中深含创作者的热情。“外表的冷酷,蕴藏着火热的心,冲茗热情奔放,醇厚而韵强,香甘温甜,明快果决”,此壶给人以和美之感。内涵是一把壶的灵魂所在,也是真正升华意境的关键,“笑樱壶”通过简约的造型塑造出不俗的内涵,作者通过对线条、造型、泥性的熟练掌握与应用,使得整件作品温婉如玉、细腻舒展,古朴而不乏新意,流露着作者对传统紫砂壶艺的独到悟性。文化立意是壶的核心,一把壶若不具备寓意内涵,便是一件器皿,无法从泥土的本质中脱离出来。
  这款“笑樱壶”壶型大方端庄、身筒有力、壶腹饱满,向下内收至壶底,底部又以圈足托起,抬高了整把壶,更添轻盈气息,柔中有刚、传情达意。壶盖微鼓,与壶身紧密,严丝合缝,韵律一气呵成。虽然此壶是光洁的圆形,却蕴含着作者淳朴的做人风格,淡泊的人生态度。“笑樱壶”以圆为基调,以弧线构图,壶型简练而别致,乳脂似玉、质感润泽。制壶者设计时注重把握直线与曲线两种不同的属性特色,使壶身、壶底、盖沿、壶把的曲线走向明确、富有理性,充满流动感和线韵美。因此,该造型形态“形随线构”,富含和谐、对称之美。此壶注重发挥韵律在造型形体和空间形式表现中的作用,线条按照美学规律有节奏地进行,以壶身为主体定点,扩散到底足、肩、颈、口再到盖、钮、嘴、把。壶身主体与附件组合形态的大小、收放、刚柔等的变化,和谐共处,如山水诗抑扬、快慢、匀称、悦耳。于是乎,单调的线条有了韵律的存在,简单的光素器有了生命。
  “笑樱壶”晶润温婉,西方数学哲学认为:“圆是最美的形状”,圆是美的化身、美的使者,以圆为贵,形体以圆为美,椭圆、浑圆。紫砂“笑樱壶”壶身圆润有致、趣味横生,是一款欣赏价值极高的素器。此壶以趣入壶,既有圆的润滑,又有曲的柔性,蕴含着一个哲理:做事要变通,才会游刃有余。艺术与哲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欣赏紫砂壶的美方能体会这些真谛。
  壶之道,初为合用,上为艺术,终为人生。紫砂壶传承了古老的制陶技藝,又融合美好的艺术特性,凝聚了丰富的文化精髓。紫砂壶的传承与发展,既要继承传统的经典壶型,又要在经典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笑樱壶”本身就具备文化特征,充满传奇内涵,始终保持紫砂原有的朴雅,以简洁的形态表达自己的生命力,这是紫砂艺术一贯的风格。壶可雅致,亦可行道,紫砂壶的文化情感之美使其超越了器物局限,在几百年的茶水滋润中气质高雅。
其他文献
摘 要 陶刻作品“隐”整体外形简约,由线与面构成的平面流畅自然、整洁大方,表面颜色低调质朴、沉稳素雅。上方圆弧形的瓶口恰到好处,既满足了实用需要,又与作品整体相辅相成、相互衬托。表面线条硬朗,细节清晰的山水画陶刻是整个作品的点睛之笔,不仅为整件作品增添了特色,其中更是包含了深远的审美意蕴。  关键词 陶刻;山水画;造型;审美意蕴;   陶器是人类历史上极为悠久的器具之一,诞生于距今约一万年前的新石
期刊
宜兴紫砂壶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人力优势,就其材质而言,古人以“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形容紫砂泥的珍贵和独特,而古往今来的历代紫砂艺人承前启后、推陈出新,又将这一茶器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到世人皆晓的境界。当我们今天再一次回顾紫砂壶漫长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它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文化与实用的延伸。紫砂壶作为一种赏用功能俱佳的陶瓷工艺品,其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深得世人认可,并愈发显得醇厚而独特
期刊
宜兴紫砂壶是一种特殊的陶艺品,它的文化性、工艺性和技巧性都十分强烈,需要陶艺工作者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并长期深入生活观察,这样的创作才有内涵、有深度。紫砂壶独属于宜兴,脱离了宜兴的历史文化和雅致的生活方式,紫砂壶就失去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宜兴地处太湖流域,山峦起伏、溪流纵横,正是其独特的地域风貌和陶土文化造就了灿烂的紫砂艺术文化,这是个富有诗意的地方,散淡而闲放,优游而冥如,它是天下文人的梦境。濯清
期刊
摘 要 “九九回归壶”的创新题材源于生活,其抽拉盖的设计理念来自生活用具的实用原理,由于运用独创的一套工艺技法进行制作,终使其成为一件结构巧妙、形式新颖、节奏与韵律兼具、实用功能与欣赏价值皆备的壶艺新品。  关键词 九九回归壶;抽拉盖;设计理念;工艺技法;形态美感  为了生存和让生活过得舒服,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工具的制作,原始社会首先是从打制石器开始的,在由原始社会过渡到文明社会后,人们借助各种工具
期刊
摘 要 职业院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阵地,本文分析了职业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形式与作用,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在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作用为例,探索职业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路径与措施。  关键词 职业院校;宜兴紫砂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
期刊
生活在自然界的人们,对一切事物都有着独特的情怀,而艺术家则更为感性。因此,当大自然的美景经由艺术的再加工和感情的再重组,必然焕发出独一无二的神采。宜兴紫砂壶艺中,以植物形象为源泉的紫砂花货题材丰富、立意新颖,是紫砂艺海的重要组成部分。陶艺家在制作以植物为形象的紫砂花货前,需要认真观察自然界物体的形态,经过艺术加工和提炼,去粗取精,制作出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紫砂艺术品,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紫砂壶
期刊
紫砂壶自从明代诞生以来,除了用作喝茶的容器,还经常被文人雅士赋予美好的意义,而这种美好的意义并不是空穴来风,从紫砂壶创作的角度而言,大部分的美好寓意都是由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衍生演变而来的,要想将具象的生活事物抽象成紫砂美好的寓意,需要作者对于紫砂文化有着真正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在制作中进行创新与研究,将艺术、传统与精神三者相互融合,才能最好地做出一把富有美好意蕴的紫砂壶。  “福临八方壶”(见图1)
期刊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随着饮茶习俗的不断改进,茶器也不断革新更迭,宜兴紫砂壶因其实用美观,又有文化内蕴,还能欣赏、摩挲把玩,体味艺术趣味、陶冶思想情操,故而备受人们的追捧,更缘此形成独特的紫砂文化,并在中国的民俗文化发展中据有一席之地。  紫砂壶的发展繁盛,跟紫砂艺人的传承创新密不可分,更与制作者的文化理念相辅相成。当我们回顾流传至今的经典佳作时,不难发现它们无不集实用、艺术和人文于一体,是制作者技
期刊
宜兴的五色土,造就了紫砂壶艺术之美,简约是美的极致表现之一,一把光润古雅、莹润如玉、造型简约的紫砂壶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以及心灵的升华。线条的运用在茶壶创作中很常见,不同艺人所创制的线条技法和线条风格都应反映出艺人对容体的真实情感,当主体个性涵养的显露及容体形神的表现相融并现时,才充分地体现“物我合一、天人合一”这一精神境界,以及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审美观念,使壶器上的线条得以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期刊
宜兴紫砂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从普通的实用品升华为实用价值与观赏价值兼具的艺术品,源于其特殊的造型艺术,人们通过精彩纷呈的造型艺术赋予它独一无二的情感和艺术生命力。它给人以一目了然的视觉美感,又将外在形象和人文内涵相互组合,表现出非同凡响的艺术性。作为一种性能优越的茶具,紫砂壶本身便具有工艺品的美学效果,又因其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联系密切,它的文化性能便成为了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深受世人喜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