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有负责任的媒体和负责任的学者通力合作、不断努力,大众才有可能安心享用这份各类传媒贡献的“学术盛宴”
媒体拥有公众话语权。这种话语权是一种可供开发和利用的资源。一些媒体对专家学者有所偏爱,主要是为了借助专家的力量使节目(栏目)的权威性、公信力提高,既传达了权威声音,也提高了媒体的档次和品位;一些学者也喜欢通过媒体这个平台,将自己的学识和见地传达给更广泛的人群。
学者多在媒体露面,可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关注度、权威度,也是对自己学术成果的肯定。但值得注意的是,个别专家言论可能只是一家之言,缺乏全局性和普遍性,有的没有经过深入系统的思考、推理。
学者是否应当在媒体上频频出现
在媒体越来越多的将“话语权”授予学者的同时,也催生了经常跟媒体打交道的学者群体——“媒体学者”。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颇具远见的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就运用新兴的电视媒体,主持拍摄的13集电视片《宇宙》,后被译成10多种语言在60多个国家上映。这部作品不仅在科普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成为学术与媒体合作的典范。之后,学术与媒体合作实现知识普及、信息传递及观点争锋的例子不胜枚举,尤其是在信息急剧膨胀的今天,我们更不该质疑学者是否应当在媒体上频频出现。正如一篇评论所言:站在媒体和公众立场上,往往则更多的是欢迎“媒体学者”的通俗亲民、敏锐痛快、仗义直言。
从《百家讲坛》受到百姓热捧即可见一斑,易中天、于丹等这些原本“锁”在三尺讲台授课的教师们,一夜之间成为比娱乐明星还受欢迎的“名人”,“媒体学者”热还带动起老百姓读书的热潮。暂且撇开对其商业运作的质疑,如果学术和媒体结合,能够找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能为群众喜闻乐见,还能实现双赢的传播渠道,何乐而不为?
媒体打好“专家牌”尚需各方合力
媒体需要深思的是学术和媒体结合的方式,作为受众的我们需要考虑是否因过度依赖“权威”而丧失了思考力?
一些学者非常乐于接受媒体的采访或为其撰稿,原因是他们认识到了亮相媒体的价值——一方面,为自己增加学术地位的砝码;另一方面,媒体的背后是公众,他们的行为服务了大众。
但服务归服务,服务的质量如何另当别论。有时学者遭炮轰,明显是面对媒体时的敷衍态度所致。一些专家称自己是“盛情难却”,推不掉媒体的热情邀约,或者是有过几次比较愉快的合作,希望继续维持关系。
再看其背后的原因,学者们大都供职于科研院校,他们的收入,包括研究经费,大都来自高校或政府教育部门的拨款,而这些款项又直接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收入。所以学者在争取科研经费时只需要做好本职、与同行打好交道即可,不需要直接对公众负责。
而西方一些国家社会团体及个人捐助的名目颇多,是构成科研经费的重要来源,学者自然需要通过媒体这个渠道大力宣传自己的学术主张、观点、成果等,这样,他们自然而然的会对自己公开发表的观点、阐述的意见负责。所幸,我国有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美德,进而有相当一部分学者非常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愿意通过媒体渠道为国计民生建言献策,为自身研究领域贡献终身。道德约束之外,若有恰当的激励机制,如奖励为大众建言成效显著的学者,设立相应的奖项、基金等,相信学术“润色”媒体报道的氛围一定会愈发纯正和浓郁。
换个角度,媒体在选择学者“压阵”时,也应当在潜移默化中具备这样的意识:首先是慎重选择相关领域有社会责任感的专家,而不是迷信其身份地位。然后是准确生动地将他们的观点表达出来,不违背其原意,不因追求“新闻效应”在学者的原话上添油加醋。在具体操作中,应选择恰当的切入点,从百姓关注、社会需要的角度出发选择问题,让学者的学术观点起到答疑解惑、传播最新信息的作用。最后要保持理性中立的报道立场,不盲从,不跟风。比如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华南虎照”风波,相比国计民生的热点话题来说,重要性实在是微乎其微,但在媒体联袂专家学者的联合“炒作”下,它变成了一个街头巷议的热点话题。只有负责任的媒体和负责任的学者通力合作、不断努力,大众才有可能安心享用这份各类传媒贡献的“学术盛宴”,才能为建立学习型社会贡献力量。(作者单位:中央电视台总编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