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江西省特级教师,江西省小语会常务理事、江西省鹰潭市师德标兵。一直潜心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研究,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前段时间在网上学习,看到一篇台湾教师评价内地语文课堂展示课的博文。他是这样评价的:在内地是以教师为主体,充分展示教师的造诣和钻研程度,每一次上课都是非常完美的演示。学生在教师的调教中有步骤地学,语文水平非常扎实。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非常到位,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连用了四个“非常”,令人汗颜哪!静下心来想想,这样客气的评价、这样含蓄的批评,说明了什么?肯定说明了内地当前的语文课堂在某些方面出了问题,而且一定是比较普遍的问题,只是我们身在局中没有觉察而已。
当前的语文课堂,虽然在形式上日益活泼,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追新求异,然而,透过现象看本质,热热闹闹的背后真正在促进学生言语发展上下功夫、有实效性的课堂教学并不多见。内容变“胖”,环节变“碎”,训练变“浮”,形式变“花”,效果变“虚”,阅读教学的低效也就不足为怪。凡此种种,付出的代价必然是无数少年丧失生机和灵气,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改进。笔者认为,语文课应该体现简约美,丰厚适度且有“语文味”。
一、简约而不简单
观察常态课的课堂,我们常常发现:有些课文或者因为太长,或者因为教师研读不够仔细,教学时经常会出现理不清教学内容、语言训练繁杂而零乱的情况,教师教得没有头绪,学生学得如坠云雾,不知所得。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学缺少了明朗的主线,出现了“踩着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状况。反观许多名师精彩的课堂,教学主线总是异常清晰,线上的“大珠”“小珠”安排得恰当精彩,引人注目,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语文课堂怎样才能做到结构简化、线索清晰呢?可以采用简洁有效的教材处理办法——“一线串珠法”。重点体现为“三个一”:抓住一个适合的切入点,找到一根串联全文的主线,确立一个语言训练的立体板块。什么是切入点?打个比方,一篇好的文章就像一个球,是球一定有“球心”。就文章而言,就必定有一个“文心”,即平常所说的“文眼”或“线索”。在研习教材时只要紧紧围绕这个“文心”,不断地“去长变短”,把文章读成一个词,读成一条线,进而通过“一线串珠”将精心设计的各个训练点有机地组成立体的训练板块,使语言的理解、品味、积累和运用始终围绕“文心”,贯穿一条主线展开。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做到内容简约、环节简化、方法简单。特级教师王玲湘上《搭石》一课,获得了全国一等奖,就是采用“一线串珠”法处理教材的。她反复研读教材,首先找到了一个巧妙的切入点——走搭石,这不仅是因为“走搭石”中含着“看得见的美”和“看不见的美”,更重要的是符合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期待的心理需求。其次找到了一条清晰的主线,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搭石,再抓住2~4自然段的中心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围绕“一行人走搭石”“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年轻人背老人走搭石”的画面,回旋复沓、层层深入叩击文本,深化对“一道风景”的理解。整堂课教学的主线就是“发现美”“寻找美”“感受美”“抒写美”。第三步,在抓住主线的基础上,确立一种立体学习的板块,将读准字音、读懂词句、体会语言的内涵、体验美好的情感等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的过程,读出了美的画面、美的语言、美的心灵。
二、丰厚而适度
曾几何时,补充资料、拓展资源成为语文教学的某种时尚。凡公开课,文文有补充,课课要拓展。有些教师一拓就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甚至无法无天,开发资源过度了,搞了太多与文本无关的东西。语文作为一门课程,它毕竟还是有边界的,语文课程如果没有边界意识是很容易被泛化、被自身消解掉的,即被有些人抨击的那样“语文课程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
关于如何有效拓展,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一位教师执教《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过程。他安排了两次拓展。第一次拓展安排在学生品读“同志们,用力砸”一句时。由于红色经典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要拉近他们与文本的距离,就要把学生的情感、文本的情感以及作者的情感三者融合为一。教师恰到好处地补充了一段有关日本鬼子侵略中国罪行的资料,缩短了学生理解文本上的差距,为他们读出句中的仇恨之情起到了渲染和铺垫作用,这样的拓展就显得非常必要。第二次拓展是在一段深情的总结语之后。教师加入了一个有关五壮士的补充材料,并让学生面对纪念碑说出自己的感受,用时不多却很有必要,目的就是为了促情练说,此时的表达就是学生整堂课感情蓄积的总体抒发。在这个点上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呈现这么一段材料,学生抒情练说的层次才能上去。之后,教师顺理成章地出示一个练笔,即“师生共谱英雄赞歌”,这不仅是拓展,更是一种说与写的迁移,让人不由得想到“曲终收拨当心画”这句诗。整堂课给人完美收束之感,训练过程层次清晰、主线突出。
三、充满“语文味”
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这本来不成其为问题。然而时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常常出现繁杂、臃肿甚至“非语文”的现象,令人担忧。“语文味”应该如何去体现呢?方法很多,如“品味咀嚼法”和“层层剥笋法”。记得一位专家说过:“语文教学应当提倡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咬文嚼字,从而使学生的语感伸向言语形式的各个‘角落’,真正品出它的味来。”打个浅显的比方,语文就像一杯清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品法,有的牛饮一通,有的细细品尝,有的一抿、二品、三回味,其中的滋味怎么可能相同!细读文本也是这个道理,只有引导学生沉入文本,在读中感悟,深入咀嚼语言文字背后的内涵,语文课堂才可能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如何使用“品味咀嚼法”细读文本,一位教师执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诠释。给人印象最深的部分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洋人轧死路人得意扬扬,巡警反而训斥不幸妇人”一段的解读。在这一处展现“中华不振”深层原因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得意洋洋、欺凌、训斥、惩处”等重点词语,咬文嚼字,反复品味,从而走进文本,走进情境,深切感受中华不振。 我们再来说说“层层剥笋法”。所谓“层层剥笋”,就是教师从一句话、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某一点切入,然后有步骤地层层展开,逐步深入,直至最后接近或达到感悟的中心。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内在情感丰富的句段,对于深入培养学生语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如上述教师在执教《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有两处重点句的品读处理得颇具匠心,很有“层层剥笋”之感。第一处是“引上绝路”部分关于班长和战士们豪言壮行的教学,教师运用“抓重点词句朗读体会”的方法,先让学生读出整体感受,然后在他们坚定的朗读声中切入“斩钉截铁”一词,理解这是怎样一种状态,并通过“走”字和感叹号的品读,感悟班长坚定的决心,这是第一层次的品读。接着教师抓住“绝路”一词,让学生反复研读,体会班长的英雄之举,体会五壮士心中的那一份悲壮,这是第二层次的读。第三层次,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紧跟”“热血沸腾”等词语的解读,感受五壮士目标一致和勇于献身的行为。教师就是这样以“斩钉截铁”为切入口,层层剥笋式直至中心,最后凸显人物的高大形象,层次非常清楚。教师对“层层剥笋”法的第二处运用是在“顶峰歼敌”部分壮士举石砸敌的句段中。第一层次,先找出班长五个连贯的动作和如火般的语言初步练读。当学生因种种原因无法读出那份深层次的仇恨时,教师动情描述一段精心设计的关于日本侵略者滔天罪行的材料,引发他们心中的仇恨,并通过朗读宣泄出来,这是第二层次,但还不够。在第三层次中,教师通过富有感染力的引读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壮士们的英勇豪迈也得到了充分体现。这就是“层层剥笋”法的综合运用。
总之,语文课只有做到简约、适度并散发着浓浓的语文芳香,教学的春天才可能真正向我们走来。(作者单位:江西省鹰潭市教研室)□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jxjymsdh@126.com
附:陈泉堂老师《小珊迪》教学片段与评析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从珊迪的外貌描写中看出了他的可怜,还可从哪里感受到作者对小珊迪的同情?
生:在小珊迪请求先生买火柴的四次对话中,我们更能强烈地感受到这一份同情。
师:在那样的情况下,小珊迪会怎样说这几句话呢?闭上眼睛想一想,再读一读,想怎样读就怎样读。(生各自练读)
师:谁来读第一句话。
生:先生,请买盒火柴吧!(一生读得声音较响亮)
生:冻得小脸发青的珊迪,声音应该有点发抖吧。
师:请你再读读。(生读)
师:“不,我们不需要。”(稍停)小珊迪被冷冰冰地拒绝了!谁来读珊迪的第二句话。我们注意听。
生:“一盒火柴只要一个便士呀!”可怜的孩子请求着。
师:你们听出了什么?
生:我听出了火柴便宜。
生:我听出了小珊迪的心情迫切。
师:已经很便宜了,谁来帮小珊迪请求一次。(生读)
师:你强调了哪些词?
生:我强调了“一盒”“只要”“一个”三个词。
师:好,我们一起来帮小珊迪请求一次。(生齐读)
师:“可是,我们不需要火柴。”(稍停)这可怎么办?谁来读小珊迪的第三次请求。
生:我可以一便士卖给你们两盒。
师:一便士两盒,那会不会亏本哪?为什么还要卖?
生:因为他饿极了。
生:他太需要钱了,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
师:饿极了的小珊迪太需要钱了,哪怕是一个便士呀!谁来读下一句。
生:“请您现在就买吧!先生,我饿极了!”男孩子乞求道,“我给您去换零钱。”
师:同学们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还没有读出乞求的语气。
师:跟前面的请求相比,乞求是怎样的求?
生:乞求就是苦苦地求。
生:乞求就是可怜地求。
生:乞求就是像要饭一样地求。
师:谁来帮小珊迪乞求一次。(生动情地读)
师:你的乞求已经打动了大家,现在,我们一起来乞求一次。(生齐读)
师:同学们(指大屏幕),小珊迪的请求一次比一次——
生:迫切。
师:话语一次比一次——
生:可怜。
师:最后甚至是——
生:苦苦地哀求。
师:小珊迪是多么令人同情啊!现在我们分角色读一读他们的对话。谁来当文中的这位先生,谁来当同事,谁想读小珊迪的话?(请三人读)愿意读的同学请站起来。
师:此时,你们就是又冷又饿的小珊迪,捧着火柴走来了——(生分角色读)
师:同学们都读出了小珊迪的可怜。还有哪些地方引起你的同情?
生:这时我们才知道,他俩是孤儿,父母早死了。
师: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他们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师:还有哪些地方引起你的同情,从中体会到什么?
生:“可怜的珊迪躺在一张破床上。”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他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师:还有吗?
生:“我换好零钱往回跑,被马车撞了,轧断了两条腿。我就要死了。”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珊迪真是太不幸了,真是雪上加霜啊!
师:太令人同情了。你们再仔细读读,除了同情,从文中你们还体会到一种什么情感?
生:感动。
师:那么,我们接下来交流第二个话题——哪些句子让你产生了深深的感动?(略)
【评析】在课堂上,虽然大家已经越来越认识到读的重要性,读的训练越来越多,读的形式也不再是单一的齐读,但总体上看,更多的还停留在数量和表象的追求上,对朗读训练的目的性、层次性和有效性关注不多,研究不够。如何将读的训练落到实处,让琅琅读书声高效率地出现在课堂上,闪现智慧的光芒,值得我们好好探究。
《小珊迪》一课,讲的是一个叫珊迪的穷孩子为尽快换零钱不幸被马车轧断双腿,临死前还不忘让弟弟小利比送还买火柴人零钱的事。故事很感人,但由于离现实生活较远,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情感的共鸣并不容易。笔者研读教材后发现,课文中最有特点的是对话的语言描写,因此,利用这一课对话描写的特色展开对朗读指导的一些尝试,进而让语言的品味和情感的熏染更加丰厚有度,让课堂更加充满“语文味”。 在本片段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紧紧抓住同情与感动这条情感主线,在品读了珊迪的外貌描写,初步感受他的可怜之后,切入珊迪请求先生买火柴的四句对话的品读之中,重点感受他的急迫,切身体会他的饥寒。通过采用自由练读、教师引读、指名朗读、边评边读、反复诵读、分角色读等方法,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真正进入角色,入情入境地朗读,品味咀嚼,由读通、读顺到读好。在层层推进的朗读指导中,学生读出了小珊迪从“请求”到“乞求”的感情变化,从而真实地贴近了文本所传达的那份同情和感动,做到了情感体验与语言品味相得益彰。
江西省特级教师,江西省小语会常务理事、江西省鹰潭市师德标兵。一直潜心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研究,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前段时间在网上学习,看到一篇台湾教师评价内地语文课堂展示课的博文。他是这样评价的:在内地是以教师为主体,充分展示教师的造诣和钻研程度,每一次上课都是非常完美的演示。学生在教师的调教中有步骤地学,语文水平非常扎实。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非常到位,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连用了四个“非常”,令人汗颜哪!静下心来想想,这样客气的评价、这样含蓄的批评,说明了什么?肯定说明了内地当前的语文课堂在某些方面出了问题,而且一定是比较普遍的问题,只是我们身在局中没有觉察而已。
当前的语文课堂,虽然在形式上日益活泼,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追新求异,然而,透过现象看本质,热热闹闹的背后真正在促进学生言语发展上下功夫、有实效性的课堂教学并不多见。内容变“胖”,环节变“碎”,训练变“浮”,形式变“花”,效果变“虚”,阅读教学的低效也就不足为怪。凡此种种,付出的代价必然是无数少年丧失生机和灵气,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改进。笔者认为,语文课应该体现简约美,丰厚适度且有“语文味”。
一、简约而不简单
观察常态课的课堂,我们常常发现:有些课文或者因为太长,或者因为教师研读不够仔细,教学时经常会出现理不清教学内容、语言训练繁杂而零乱的情况,教师教得没有头绪,学生学得如坠云雾,不知所得。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学缺少了明朗的主线,出现了“踩着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状况。反观许多名师精彩的课堂,教学主线总是异常清晰,线上的“大珠”“小珠”安排得恰当精彩,引人注目,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语文课堂怎样才能做到结构简化、线索清晰呢?可以采用简洁有效的教材处理办法——“一线串珠法”。重点体现为“三个一”:抓住一个适合的切入点,找到一根串联全文的主线,确立一个语言训练的立体板块。什么是切入点?打个比方,一篇好的文章就像一个球,是球一定有“球心”。就文章而言,就必定有一个“文心”,即平常所说的“文眼”或“线索”。在研习教材时只要紧紧围绕这个“文心”,不断地“去长变短”,把文章读成一个词,读成一条线,进而通过“一线串珠”将精心设计的各个训练点有机地组成立体的训练板块,使语言的理解、品味、积累和运用始终围绕“文心”,贯穿一条主线展开。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做到内容简约、环节简化、方法简单。特级教师王玲湘上《搭石》一课,获得了全国一等奖,就是采用“一线串珠”法处理教材的。她反复研读教材,首先找到了一个巧妙的切入点——走搭石,这不仅是因为“走搭石”中含着“看得见的美”和“看不见的美”,更重要的是符合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期待的心理需求。其次找到了一条清晰的主线,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搭石,再抓住2~4自然段的中心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围绕“一行人走搭石”“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年轻人背老人走搭石”的画面,回旋复沓、层层深入叩击文本,深化对“一道风景”的理解。整堂课教学的主线就是“发现美”“寻找美”“感受美”“抒写美”。第三步,在抓住主线的基础上,确立一种立体学习的板块,将读准字音、读懂词句、体会语言的内涵、体验美好的情感等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的过程,读出了美的画面、美的语言、美的心灵。
二、丰厚而适度
曾几何时,补充资料、拓展资源成为语文教学的某种时尚。凡公开课,文文有补充,课课要拓展。有些教师一拓就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甚至无法无天,开发资源过度了,搞了太多与文本无关的东西。语文作为一门课程,它毕竟还是有边界的,语文课程如果没有边界意识是很容易被泛化、被自身消解掉的,即被有些人抨击的那样“语文课程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
关于如何有效拓展,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一位教师执教《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过程。他安排了两次拓展。第一次拓展安排在学生品读“同志们,用力砸”一句时。由于红色经典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要拉近他们与文本的距离,就要把学生的情感、文本的情感以及作者的情感三者融合为一。教师恰到好处地补充了一段有关日本鬼子侵略中国罪行的资料,缩短了学生理解文本上的差距,为他们读出句中的仇恨之情起到了渲染和铺垫作用,这样的拓展就显得非常必要。第二次拓展是在一段深情的总结语之后。教师加入了一个有关五壮士的补充材料,并让学生面对纪念碑说出自己的感受,用时不多却很有必要,目的就是为了促情练说,此时的表达就是学生整堂课感情蓄积的总体抒发。在这个点上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呈现这么一段材料,学生抒情练说的层次才能上去。之后,教师顺理成章地出示一个练笔,即“师生共谱英雄赞歌”,这不仅是拓展,更是一种说与写的迁移,让人不由得想到“曲终收拨当心画”这句诗。整堂课给人完美收束之感,训练过程层次清晰、主线突出。
三、充满“语文味”
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这本来不成其为问题。然而时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常常出现繁杂、臃肿甚至“非语文”的现象,令人担忧。“语文味”应该如何去体现呢?方法很多,如“品味咀嚼法”和“层层剥笋法”。记得一位专家说过:“语文教学应当提倡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咬文嚼字,从而使学生的语感伸向言语形式的各个‘角落’,真正品出它的味来。”打个浅显的比方,语文就像一杯清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品法,有的牛饮一通,有的细细品尝,有的一抿、二品、三回味,其中的滋味怎么可能相同!细读文本也是这个道理,只有引导学生沉入文本,在读中感悟,深入咀嚼语言文字背后的内涵,语文课堂才可能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如何使用“品味咀嚼法”细读文本,一位教师执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诠释。给人印象最深的部分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洋人轧死路人得意扬扬,巡警反而训斥不幸妇人”一段的解读。在这一处展现“中华不振”深层原因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得意洋洋、欺凌、训斥、惩处”等重点词语,咬文嚼字,反复品味,从而走进文本,走进情境,深切感受中华不振。 我们再来说说“层层剥笋法”。所谓“层层剥笋”,就是教师从一句话、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某一点切入,然后有步骤地层层展开,逐步深入,直至最后接近或达到感悟的中心。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内在情感丰富的句段,对于深入培养学生语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如上述教师在执教《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有两处重点句的品读处理得颇具匠心,很有“层层剥笋”之感。第一处是“引上绝路”部分关于班长和战士们豪言壮行的教学,教师运用“抓重点词句朗读体会”的方法,先让学生读出整体感受,然后在他们坚定的朗读声中切入“斩钉截铁”一词,理解这是怎样一种状态,并通过“走”字和感叹号的品读,感悟班长坚定的决心,这是第一层次的品读。接着教师抓住“绝路”一词,让学生反复研读,体会班长的英雄之举,体会五壮士心中的那一份悲壮,这是第二层次的读。第三层次,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紧跟”“热血沸腾”等词语的解读,感受五壮士目标一致和勇于献身的行为。教师就是这样以“斩钉截铁”为切入口,层层剥笋式直至中心,最后凸显人物的高大形象,层次非常清楚。教师对“层层剥笋”法的第二处运用是在“顶峰歼敌”部分壮士举石砸敌的句段中。第一层次,先找出班长五个连贯的动作和如火般的语言初步练读。当学生因种种原因无法读出那份深层次的仇恨时,教师动情描述一段精心设计的关于日本侵略者滔天罪行的材料,引发他们心中的仇恨,并通过朗读宣泄出来,这是第二层次,但还不够。在第三层次中,教师通过富有感染力的引读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壮士们的英勇豪迈也得到了充分体现。这就是“层层剥笋”法的综合运用。
总之,语文课只有做到简约、适度并散发着浓浓的语文芳香,教学的春天才可能真正向我们走来。(作者单位:江西省鹰潭市教研室)□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jxjymsdh@126.com
附:陈泉堂老师《小珊迪》教学片段与评析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从珊迪的外貌描写中看出了他的可怜,还可从哪里感受到作者对小珊迪的同情?
生:在小珊迪请求先生买火柴的四次对话中,我们更能强烈地感受到这一份同情。
师:在那样的情况下,小珊迪会怎样说这几句话呢?闭上眼睛想一想,再读一读,想怎样读就怎样读。(生各自练读)
师:谁来读第一句话。
生:先生,请买盒火柴吧!(一生读得声音较响亮)
生:冻得小脸发青的珊迪,声音应该有点发抖吧。
师:请你再读读。(生读)
师:“不,我们不需要。”(稍停)小珊迪被冷冰冰地拒绝了!谁来读珊迪的第二句话。我们注意听。
生:“一盒火柴只要一个便士呀!”可怜的孩子请求着。
师:你们听出了什么?
生:我听出了火柴便宜。
生:我听出了小珊迪的心情迫切。
师:已经很便宜了,谁来帮小珊迪请求一次。(生读)
师:你强调了哪些词?
生:我强调了“一盒”“只要”“一个”三个词。
师:好,我们一起来帮小珊迪请求一次。(生齐读)
师:“可是,我们不需要火柴。”(稍停)这可怎么办?谁来读小珊迪的第三次请求。
生:我可以一便士卖给你们两盒。
师:一便士两盒,那会不会亏本哪?为什么还要卖?
生:因为他饿极了。
生:他太需要钱了,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
师:饿极了的小珊迪太需要钱了,哪怕是一个便士呀!谁来读下一句。
生:“请您现在就买吧!先生,我饿极了!”男孩子乞求道,“我给您去换零钱。”
师:同学们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还没有读出乞求的语气。
师:跟前面的请求相比,乞求是怎样的求?
生:乞求就是苦苦地求。
生:乞求就是可怜地求。
生:乞求就是像要饭一样地求。
师:谁来帮小珊迪乞求一次。(生动情地读)
师:你的乞求已经打动了大家,现在,我们一起来乞求一次。(生齐读)
师:同学们(指大屏幕),小珊迪的请求一次比一次——
生:迫切。
师:话语一次比一次——
生:可怜。
师:最后甚至是——
生:苦苦地哀求。
师:小珊迪是多么令人同情啊!现在我们分角色读一读他们的对话。谁来当文中的这位先生,谁来当同事,谁想读小珊迪的话?(请三人读)愿意读的同学请站起来。
师:此时,你们就是又冷又饿的小珊迪,捧着火柴走来了——(生分角色读)
师:同学们都读出了小珊迪的可怜。还有哪些地方引起你的同情?
生:这时我们才知道,他俩是孤儿,父母早死了。
师: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他们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师:还有哪些地方引起你的同情,从中体会到什么?
生:“可怜的珊迪躺在一张破床上。”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他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师:还有吗?
生:“我换好零钱往回跑,被马车撞了,轧断了两条腿。我就要死了。”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珊迪真是太不幸了,真是雪上加霜啊!
师:太令人同情了。你们再仔细读读,除了同情,从文中你们还体会到一种什么情感?
生:感动。
师:那么,我们接下来交流第二个话题——哪些句子让你产生了深深的感动?(略)
【评析】在课堂上,虽然大家已经越来越认识到读的重要性,读的训练越来越多,读的形式也不再是单一的齐读,但总体上看,更多的还停留在数量和表象的追求上,对朗读训练的目的性、层次性和有效性关注不多,研究不够。如何将读的训练落到实处,让琅琅读书声高效率地出现在课堂上,闪现智慧的光芒,值得我们好好探究。
《小珊迪》一课,讲的是一个叫珊迪的穷孩子为尽快换零钱不幸被马车轧断双腿,临死前还不忘让弟弟小利比送还买火柴人零钱的事。故事很感人,但由于离现实生活较远,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情感的共鸣并不容易。笔者研读教材后发现,课文中最有特点的是对话的语言描写,因此,利用这一课对话描写的特色展开对朗读指导的一些尝试,进而让语言的品味和情感的熏染更加丰厚有度,让课堂更加充满“语文味”。 在本片段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紧紧抓住同情与感动这条情感主线,在品读了珊迪的外貌描写,初步感受他的可怜之后,切入珊迪请求先生买火柴的四句对话的品读之中,重点感受他的急迫,切身体会他的饥寒。通过采用自由练读、教师引读、指名朗读、边评边读、反复诵读、分角色读等方法,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真正进入角色,入情入境地朗读,品味咀嚼,由读通、读顺到读好。在层层推进的朗读指导中,学生读出了小珊迪从“请求”到“乞求”的感情变化,从而真实地贴近了文本所传达的那份同情和感动,做到了情感体验与语言品味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