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教学不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活动,而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它表现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无论是个性解读还是美读,都离不开学生主动性阅读中形成的认识、情操、思想见解等。写作是语言的实践活动,更是学生精神生活发育成长的体现。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实践活动 情感体验
在我国教学论的研究中,研究者对“教学”的定义各有不同。但大家都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双边的互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是通过教师来认识世界,或者说,学生是学习教材中组织好了的科学知识、技能和规范,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学习进而认识世界。教学认识的客体又是独特的:它是已知的世界,主要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所取得的成果;它是经过加工改造了的,人们对精神成果加以选择、组合,把那些基本的、有发展价值的内容按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种经过加工改造了的认识客体的主要形式表现为课程和教材。
这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对于那些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的学科和内容,它确实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而对于以理解和掌握语言现象及其规律为目的的语文教学,它更多表现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对于中学语文教学而言。语文新课程理念倡导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语文教师应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关系。在教学的课堂上谁是主体?——学生,课堂上展示的是学生还是老师?——学生。所以语文老师要用自己的教学智慧设计探究性的问题,给学生创设自由的思维空间,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维主动性,让学生充分调动实践生活或情感体验去阅读和写作,从而产生情感和思维见解上的共鸣,以便更好地指导以后的阅读和写作。
一、分析学情、导入文本,让学生在阅读中丰富内心体验。
学生并非空着脑袋进入教室,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已经形成了广泛而丰富的经验和知识背景。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有些问题,他们即使没有现成的经验,也往往可以从经验背景出发,依靠自己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在实践中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深入文本进行个性理解,培养学生的个性解读能力。
对《装在套子里的人》,传统教学指导理论模式是“反映论”。教师介绍19世纪末沙皇俄国的黑暗现实,总结别里科夫不管是性格还是行为,都是封闭、怀旧、胆小、多疑的,但无时无刻不极力维护现行的社会秩序。这种解读必然“千人一面”。其实教师可以从人生论美学观点引导学生解读。小说中的别里科夫,其实是人生的一面镜子,他丢失了“自我”,丢失了“追求”,丢失了“创造”,是社会的附属品,阻碍社会前进的阻力,是人们生活中“追求”的绊脚石,作者塑造的“这一个人”,让学生在实践生活的基础上找到了自己的一些影子。学生也读过鲁迅的《阿Q正传》,阿Q其实是你、是我、是他,是我们大家。别里科夫难道不是我们大家吗?有些人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生活在“套子”里。如此解读才真正启发了学生思考人生,思考人生价值、理想和追求。《鸿门宴》上,学生探讨项羽不在宴席上杀死刘邦,体现了他的“妇人之仁”,还是“君子之度”?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探讨人丰富、复杂的性格内涵。
阅读教学中要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情感美、意境美等诸多美,那么教师在指导学生深入文本的时候,一定要引导学生美读教材。有些教师习惯于自己范读或播放名家朗诵,然后指导学生这一句话该用舒缓的语调,那一句话该用快速的语调;哪个字应重读,哪个字应轻读。至于为什么这样读,学生就不会去探究,学生的生活实践根本没有被调动起来。其实人在朗读时,眼睛在接触语言信息后,将其传达给大脑,大脑经过瞬间的处理后,一方面指令口头发声,另一方面对文本情进就行再现,使文本所描述的人、事、景、物在大脑中浮现出来。口头发声是否精确到位,情境再现是否丰富深刻取决于学生平时生活实践是否丰富,以及主动阅读的多少。只有先放手让学生去读,读出他们的情感、他们的理解、他们的思想,这样学生所学的语文才更有生命、更有灵魂,学生才更有动力。
二、促进学生精神生活的发育成长,扎根于现实土壤。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也一直强调学生在写作中的创造性行为。但从根本上还是把学生学习写作当做认识活动。所以有人认为作文教学是教给学生书面语言交流的本领,因而大力指导学生作文要观点鲜明,文字精练;有人认为作文教学就是为了高考这一仗,于是从基础年级开始就乐此不疲地指导学生揣摩高考作文的成功之道,过分强调写作知识的灌输,过分强调写作方法和技巧的训练。他们都没有把学生当成一个个“活生生的发展中的人”来看待,按照这样课程目标教出来的只不过是一个个匠气十足的文员罢了。更值得审视批判的是,以上短视行为都没有认识到作文本质:作文不仅仅是语言的实践活动,同时也是一个人心智发育成长的外在体现。
学生写作就是准确地运用现代汉语语言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和思想。但是在语文学习中,语言规律的学习毕竟是有限的、要适可而止的。如果过分强调语言的构成要素和运用技巧的分析,或者集中强背、强记好的字词句,那么这样积累的东西都是僵死的,对丰富作文的语言收效甚微。加强学生的语感必须进行大量的语感实践,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有意识的阅读,在阅读中自然地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逐渐地积累起那些鲜活的、有生命的东西,然后指导自己写作中语言运用实践。
学生作文教学“立言”的目标达到了,关键还要“立人”,人是本是根。作文水平的提高,与学生思想的成熟、智慧的发展、情操的升华、人格的成长是同步的。当下我们总觉得写作教学中缺少了什么,缺什么呢?缺灵魂,缺少学生“写作生活”这个魂。
写作生活就是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让学生能自觉的主动地从写作者的视角去观察、思考生活,让他们认识到倾诉和表达不仅仅是一种能力,而是生命主题的应有内涵。
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要努力建构学生的写作生活,每周一次的练笔,练笔不是“随笔”,强调“练”字。“练”什么?练眼、练耳、练心,练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把眼光从课本挪开,凝望窗外,校园风景、学习故事、世间百态、人生梦想、喜怒哀乐,皆采撷入文。练笔成为学生精神的栖息地和灵魂生长的土壤。每两周一次的课堂作文,传统形式是“我出题你作文”。如果能在写作课堂上营造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感受和思考的“场”,那么学生的写作热情就会高涨。一般课堂写作包括命题、指导、写作、批改、讲评这五个环节。写作只是其中一个阶段,在此之前还有一个很长的生活积累、人生积累的“前作文”阶段,讲评之后,还有一个“后作文”阶段,那就是使学生受到鼓励,以新的眼光投入读书、思考生活,而这一阶段又自然转化为“前作文”阶段,从而形成理想的“回路”。课堂作文苦心营造活动情境。一次学生观看了电影《唐山大地震》,其中方登与母亲分离32年后在自己的“墓”前与母亲相见,此情此景感到了同学们,我不失时机,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感动,从而学生明白了细节在写作中可让文章顿然生色,也根据自己生活经验写一个让人感动的细节。
当代的语文教学应适应现在社会发展需要,构建“利于学生学”的语文环境。在学生生活的环境中,引导他们博览群书。从网络、传媒、交际等中丰富学生的信息资源,获取有益于学生自主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信息,这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实践活动 情感体验
在我国教学论的研究中,研究者对“教学”的定义各有不同。但大家都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双边的互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是通过教师来认识世界,或者说,学生是学习教材中组织好了的科学知识、技能和规范,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学习进而认识世界。教学认识的客体又是独特的:它是已知的世界,主要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所取得的成果;它是经过加工改造了的,人们对精神成果加以选择、组合,把那些基本的、有发展价值的内容按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种经过加工改造了的认识客体的主要形式表现为课程和教材。
这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对于那些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的学科和内容,它确实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而对于以理解和掌握语言现象及其规律为目的的语文教学,它更多表现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对于中学语文教学而言。语文新课程理念倡导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语文教师应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关系。在教学的课堂上谁是主体?——学生,课堂上展示的是学生还是老师?——学生。所以语文老师要用自己的教学智慧设计探究性的问题,给学生创设自由的思维空间,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维主动性,让学生充分调动实践生活或情感体验去阅读和写作,从而产生情感和思维见解上的共鸣,以便更好地指导以后的阅读和写作。
一、分析学情、导入文本,让学生在阅读中丰富内心体验。
学生并非空着脑袋进入教室,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已经形成了广泛而丰富的经验和知识背景。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有些问题,他们即使没有现成的经验,也往往可以从经验背景出发,依靠自己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在实践中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深入文本进行个性理解,培养学生的个性解读能力。
对《装在套子里的人》,传统教学指导理论模式是“反映论”。教师介绍19世纪末沙皇俄国的黑暗现实,总结别里科夫不管是性格还是行为,都是封闭、怀旧、胆小、多疑的,但无时无刻不极力维护现行的社会秩序。这种解读必然“千人一面”。其实教师可以从人生论美学观点引导学生解读。小说中的别里科夫,其实是人生的一面镜子,他丢失了“自我”,丢失了“追求”,丢失了“创造”,是社会的附属品,阻碍社会前进的阻力,是人们生活中“追求”的绊脚石,作者塑造的“这一个人”,让学生在实践生活的基础上找到了自己的一些影子。学生也读过鲁迅的《阿Q正传》,阿Q其实是你、是我、是他,是我们大家。别里科夫难道不是我们大家吗?有些人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生活在“套子”里。如此解读才真正启发了学生思考人生,思考人生价值、理想和追求。《鸿门宴》上,学生探讨项羽不在宴席上杀死刘邦,体现了他的“妇人之仁”,还是“君子之度”?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探讨人丰富、复杂的性格内涵。
阅读教学中要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情感美、意境美等诸多美,那么教师在指导学生深入文本的时候,一定要引导学生美读教材。有些教师习惯于自己范读或播放名家朗诵,然后指导学生这一句话该用舒缓的语调,那一句话该用快速的语调;哪个字应重读,哪个字应轻读。至于为什么这样读,学生就不会去探究,学生的生活实践根本没有被调动起来。其实人在朗读时,眼睛在接触语言信息后,将其传达给大脑,大脑经过瞬间的处理后,一方面指令口头发声,另一方面对文本情进就行再现,使文本所描述的人、事、景、物在大脑中浮现出来。口头发声是否精确到位,情境再现是否丰富深刻取决于学生平时生活实践是否丰富,以及主动阅读的多少。只有先放手让学生去读,读出他们的情感、他们的理解、他们的思想,这样学生所学的语文才更有生命、更有灵魂,学生才更有动力。
二、促进学生精神生活的发育成长,扎根于现实土壤。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也一直强调学生在写作中的创造性行为。但从根本上还是把学生学习写作当做认识活动。所以有人认为作文教学是教给学生书面语言交流的本领,因而大力指导学生作文要观点鲜明,文字精练;有人认为作文教学就是为了高考这一仗,于是从基础年级开始就乐此不疲地指导学生揣摩高考作文的成功之道,过分强调写作知识的灌输,过分强调写作方法和技巧的训练。他们都没有把学生当成一个个“活生生的发展中的人”来看待,按照这样课程目标教出来的只不过是一个个匠气十足的文员罢了。更值得审视批判的是,以上短视行为都没有认识到作文本质:作文不仅仅是语言的实践活动,同时也是一个人心智发育成长的外在体现。
学生写作就是准确地运用现代汉语语言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和思想。但是在语文学习中,语言规律的学习毕竟是有限的、要适可而止的。如果过分强调语言的构成要素和运用技巧的分析,或者集中强背、强记好的字词句,那么这样积累的东西都是僵死的,对丰富作文的语言收效甚微。加强学生的语感必须进行大量的语感实践,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有意识的阅读,在阅读中自然地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逐渐地积累起那些鲜活的、有生命的东西,然后指导自己写作中语言运用实践。
学生作文教学“立言”的目标达到了,关键还要“立人”,人是本是根。作文水平的提高,与学生思想的成熟、智慧的发展、情操的升华、人格的成长是同步的。当下我们总觉得写作教学中缺少了什么,缺什么呢?缺灵魂,缺少学生“写作生活”这个魂。
写作生活就是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让学生能自觉的主动地从写作者的视角去观察、思考生活,让他们认识到倾诉和表达不仅仅是一种能力,而是生命主题的应有内涵。
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要努力建构学生的写作生活,每周一次的练笔,练笔不是“随笔”,强调“练”字。“练”什么?练眼、练耳、练心,练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把眼光从课本挪开,凝望窗外,校园风景、学习故事、世间百态、人生梦想、喜怒哀乐,皆采撷入文。练笔成为学生精神的栖息地和灵魂生长的土壤。每两周一次的课堂作文,传统形式是“我出题你作文”。如果能在写作课堂上营造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感受和思考的“场”,那么学生的写作热情就会高涨。一般课堂写作包括命题、指导、写作、批改、讲评这五个环节。写作只是其中一个阶段,在此之前还有一个很长的生活积累、人生积累的“前作文”阶段,讲评之后,还有一个“后作文”阶段,那就是使学生受到鼓励,以新的眼光投入读书、思考生活,而这一阶段又自然转化为“前作文”阶段,从而形成理想的“回路”。课堂作文苦心营造活动情境。一次学生观看了电影《唐山大地震》,其中方登与母亲分离32年后在自己的“墓”前与母亲相见,此情此景感到了同学们,我不失时机,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感动,从而学生明白了细节在写作中可让文章顿然生色,也根据自己生活经验写一个让人感动的细节。
当代的语文教学应适应现在社会发展需要,构建“利于学生学”的语文环境。在学生生活的环境中,引导他们博览群书。从网络、传媒、交际等中丰富学生的信息资源,获取有益于学生自主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信息,这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